高中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en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和人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指出教师应注重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深入挖掘教材。把握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把握各种教学环节。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对其进行德育渗透。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点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材巾的许多作品都文质兼美.既有着非常优美的文学语言、精巧的作品构思,又饱含着作者深厚的情感体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提升巾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同时,有效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在思想道德、人格品质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在实施课改过程中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但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割裂教材,生搬硬套,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而要本着“润物无声”的原则。把握时机,在语文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渗透,熏陶感染学生,做到育人于无形之中。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我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注重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深入挖掘教材,把握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在语文知识技能的教学中.我们经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这句话同样适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离不开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本身就是一部活的德育教材。再者,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挖掘教材中隐含的德育因素,把它渗透给学生,从而完成对学生的德育。
  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索.应该在充分研究教材.把握作品内容的基础上=,侧重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关爱他人、热爱大自然。以及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等人生态度方面的教育。如在进行《沁园春?长沙》的教学时。教师应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壮阔意境,感受伟人博大胸怀的基础上,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积极进取、奋发有为。
  2.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把握各种教学环节。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表现出来的鲜明的爱憎情绪,会深深地影响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师产生共鸣。除此之外,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把握各种教学环节,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水到渠成的进行德育渗透,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情感,以情感人,这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2.1 背景渗透要使作者的情感内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首先要缩短学生和作者的心理差距,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使他们置身于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去感受作者写作时的特殊心态。如教苏轼的《赤壁赋》一课时,教师介绍作者遭受贬谪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从中可以了解到人虽处逆境仍能坦荡乐观的面对生活中挫折的人生态度,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有利于塑造当前学生健康的心理。
  2.2 形象渗透丰满鲜明的人物形象最能打动人,也最能感染人。通过从细节、语言、动作、主要事迹等方面分析人物形象,使鲜活的人物再现于学生脑海中.能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比如.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的教学中,我通过对刘和珍预定《莽原》杂志,担任“风潮”领袖,忧虑母校前途,以至最后在段府门前喋血,危难中相互救助这一系列事迹的描写。塑造了刘和珍追求真理,勇于斗争,对祖国有高度责任感这一革命青年的形象,使学生感受到其高尚的道德品质,教育学生学习革命青年的爱国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
  2.3 重点语句诵读渗透“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作品能加深对其的理解,尤其对一些重点语句的诵读,如对名言名句的诵读,更能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在高中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历久不衰的格言名句。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出类拔萃的文学特色,不少是文情并茂、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名言名句。有些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时就是通过其中的一段话来体现的。对于这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句子,我们应紧紧抓住,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例如《离骚》的教学,要通过有感情的、反复的诵读,让他们铭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名句。理解属原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宽阔胸怀,为解决人民的疾苦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同时要鼓励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面对困难时,应有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精神。
  2.4 情境渗透多媒体以其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独特的交互性、趣味性,极佧的表现力、感染力,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效手段。运用多媒体创造特殊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渲染之中。在课文特殊而强烈的氛嗣的影响下,去感受课文的内容,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在自居易《琵琶行》的教学中.我向学生展示多媒体动画配乐朗读.通过音乐的熏陶、声情并茂的朗读、形象逼真的画面的感染,把学生带人自居易《琵琶行》的氛围之中,让学生体会到诗巾沉郁悲凉的感情基调。这就为学生鉴赏诗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者“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伤。
  2.5 语文实践活动渗透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分角色表演。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故事比赛,收集剪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演讲等。语文活动中的学习比赛既能激发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又能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开展古典诗歌朗诵、讲成语故事等,既能让学生们掌握朗诵、演讲的技巧。义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创设情景,学生扮演作品中的主要角色,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外貌特征。理解性格形成的时代背景,能得到思想的启迪和教育。
  2.6 作文渗透作文教学是实现“文道结合”的综合训练过程,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学生健康的人格足其写好作文的关键,而另一方面,学生作文写作及日常练笔的过程也是其提炼和升华思想、促进正确的世界观和健康人格形成的过程。因此,要通过对学生的作文写作及日常练笔训练,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为关键的是。传达的主体语文教师这“源头”必须“活水”常流。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另外,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也不是一朝一夕和一蹴而就的事,而是要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这不仅是德育的要求,而且是语文综合素质提高的必要条件。在常规的语文教学中,应把德育作为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内容中寻找合适的切入点.不失时机地、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到清新、和谐的情感氛围中.让他们去感受语文殿堂里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精神财富。从而得到道德情感上的滋养。
  收稿日期:2012-07-11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创新教育是目前我国新的教育模式下对各学科在教学方式上的一个主观要求。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较以前教学大纲有新的突破:一是更加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带来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本文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为例,简单分析了目前我国高中写作教学在创新上所存在的问题,并参考新时期下高中作文写作教育的创新要求,对高中写作的创新教育进行简单研究。  【关键词】创新教育;高中语文;写作教育   
期刊
【摘 要】十年,弹指一瞬。回顾十年的历程,感慨颇多。在奋斗中,我们从当年的新手上路到现在的驾轻就熟,也从当年的稚气未脱到现在的老练成熟。而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改革的推进所带来的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等基础教育方方面面的变化,我们也是亲身经历的。回顾十年的奋斗历程,确实有很多话想说。  【关键词】小学教师;十年;教学;体会    我1999年9月师范毕业后就马上步入讲台,至今已经走过十几个
期刊
张志公先生曾指出:教师的任务并不单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带领学生自己去学。对于这一点,叶圣陶先生曾有一个很有启发性的比喻:“扶着小孩走路,目的是要他学会走路,而不是替他走路。要是我们辛辛苦苦叫出来的一些离开老师就走不成路的学生,无论我们曾经传授给他们多少宝贵的知识,我说那教育还是失败。”而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占据讲台喋喋不休:一时代背景,二作者简介,三内容分析,四写作特点等等,净是些条条
期刊
1.朗诵的必要性  朗诵,或叫朗读、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活动。通过朗诵课文培养语文能力, 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和语文活动。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具有独特的作用。严格的语文能力训练,往往体现在朗诵教学上,中学生只有经过这种训练,才能具备坚实的语文功底。缺乏严格的朗诵训练的语文教学,即使讲得再美妙,练得再多,也是不完整的。朗诵是一种以读为表现形式的对学习对象进行感知、记忆、思想、想象,同时
期刊
【摘 要】“四环节”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启发、引导、激励等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恰到好处的进行教学点拨,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效,能起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情景;兴趣;点拨    “四环节”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课堂上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主学
期刊
【摘 要】在当前新课程标准的新形势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其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无疑是一项重要内容,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学习的空间,也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这不仅有助于当前的语文学习,而且,对其今后的学习工作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使之终身受益。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惯养成;教学策略    习惯,是非意识行为,也可以说是不自觉的行为,它是在人的生存
期刊
【摘 要】新课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审视当今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每位教师追求的教学目标。哪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物理教学实践中,笔者对创新教育作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物理;创新能力;培养人才    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在物理课堂教学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是创新的前提,核心和目的,我们知道,树立创新教育的观念,就是根据创造性人才和发展规律,以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强化创新教育的思想认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是教学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精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旨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新教育是目前我国新的教育模式下对各学科在教学方式上的一个主观要求。本文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为例,简单分析了目前我国高中写作教学在创新上所存在的问题,并参考新时期下高中作文写作教育的创新要求,对高中写作的创新教育进行简单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深化改革;创新模式教育    随着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学科在教育
期刊
【摘 要】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除了通过物理实验之外,还在于努力开拓观察的时空范围。借助多媒体手段努力创设观察机会,可以丰富和扩大学生的观察领域,扩展学生培养观察能力的场合和机会,使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改革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高中物理;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整合运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将信息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