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休闲已经成为人们享受生活的一种行为方式,它已逐步渗透到文化、教育、生活、运动等各个领域。休闲体育作为休闲的一部分,其对处于亚健康状态的高校教师在强心健体、人际交往、缓解压力、协调社会生活感情、营造公平、公正、竞争的社会氛围等方面有着直接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高校教师重视。
休闲体育 高校教师 亚健康状态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面对新世纪科技与经济的激烈竞争,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员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必将越来越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文明促成生物结构和机能的退化;高营养、低消耗代谢导致人体体内物质积累;快节奏、大压力的工作引起心理障碍与疾病。“运动不足”、“精神疲劳”、“文明病”肆虐,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家体育总局科学研究所在全国调查的中高级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发现有61%遭受疾病的困扰和折磨。他们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大部分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然而休闲体育是人们遵循人体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身体生活的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制。其主要特点是健身性和娱乐性,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愉悦身心,可以作用于人的精神,使人全面健康发展,休闲体育活动具有业余性和自愿性特点,是人们在闲暇时间里所参加的活动,具有参与性,表现为人的主动参与,而不以追求运动成绩为目的。因此,高校教师如何运用空闲时间参与休闲运动,使自己的工作压力有所改善,是值得探讨的。
一、教师处于亚健康的主要因素
1.社会因素
心理亚健康状态是在外界压力和内心状态的不断冲突下形成的。随着人们获取信息途径来源的增多、互联网的普及,高校学生获取信息量加大、变广,老师已不在是传道授业的唯一来源使得教师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尤其是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社会各界因素也不断冲击着高校教师的心理。
2.心理压力
人际关系是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心情舒畅,有助于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心情紧张、郁闷,机体免疫力下降。目前,不少学校内部存在某些不良人际状况,人与人之间冷漠、猜疑、缺乏沟通,严重影响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实现。高校教师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的群体,更注重自己在社会中所能获得的尊重程度,一旦感觉付出的与所获得的回报有差距就会产生失落感。另外,教师接触社会相对封闭,自尊心强,在遇到问题时,不愿寻求更多的社会支持,都造成了高校教师心理压力加大。
3.工作、经济、家庭压力
高校教师是人才济济的地方,竞争相当强烈,尤其目前高校都实行竞争上岗、评聘分开、绩效考核等各种严格的考核制度,更加大了教师的心理负担;其次是经济的压力,教师除了工资收入之外没有其它的经济来源,而近年来,物价的上涨,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消费的增加,子女的教育投入,以及自己学习和日常的消耗,从而导致经济上的压力也较为严重;再次是家庭的压力,而家庭压力是多方面的,例如:婚姻、子女、父母等。这些压力的长期积累,致使身心健康受到影响,精神的高度紧张、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导致教师处于“亚健康”,教师因年龄、职称的不同,其压力也各不相同。
4.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高校教师工作与生活缺乏规律,他们经常熬夜,很多高校教师每天睡眠的时间不足6小时;晚上经常是10~12点休息;还有的教师晚上12点以后才睡觉,而且他们还要经常在双休日、寒暑假加班。如此久而久之,导致高校教师用心、用脑过度,身体的主要器官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非正常负荷状态。尤其是中青年教师,自认为年青,身体健康,无节制地熬夜,超负荷地工作,不断地透支健康,持续较长时间而得不到缓解,使人感到疲劳,抵抗力降低,出现失眠、消化不良、便秘、情绪波动、焦虑、血压升高的现象,使工作学习效率下降,加重了繁忙和紧张程度,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过度身心疲劳的亚健康状态以致产生疾病。人有自身的生命运动规律——即“生物钟”,它能维持生命运动过程中新陈代谢和气血运行的规律。顺应人体“生物钟”的运转规律进行作息,有助于新陈代谢和各生理机能发挥它们的最佳效应。反之,就会破坏这种规律,影响人的正常代谢功能和人体机能的正常发挥。在高校,许多教师身体一直处于高度的紧张和疲惫状态,从而导致生物钟紊乱,抵抗力的下降。
二、休闲体育对高校教师生活方式的影响
1.强心健体,促进人际交往
一次体育锻炼、一场竞技比赛、一次体育观赏活动、一阵声嘶力竭的呐喊助威,都会使教师们得到各种心理体验,从中感受到满足和快乐。在征服自然中追求精神的满足,休闲运动苦中求乐,一方面可以让人亲身体验大自然的奥秘,开拓视野和丰富充实自己的知识、技能。无论是观赏还是参与,教师从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运动项目中,在自然和谐的氛围中,在男女异性相互吸引默挚配合中,得到享受,从而调节精神,消除疲劳感受愉悦的情趣,并达到最佳的心态。休闲运动可帮助教师模拟各种社会角色,如决策者和服从者、组织者或被组织者等。由于在活动中由分工不同而承担不同的角色,对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加速自我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在休闲时间里,家庭成员欢聚在一起,共同参加体育活动,这不仅可以活络筋骨、强身健体,而.且还可以调节家人生活节奏,活跃家庭精神文化生活,增加家庭欢乐气氛,融洽家人感情,强化家庭内聚力,使家庭充满活力、和睦相处。
2.协调社会生活感情
《国际休闲宪章》认为:学习和休闲活动在建立人与人之间、世界各国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不能孤立社会而存在,而社会更离不开人的参与。在大城市里,人们感到孤立、孤独、烦闷、紧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就显得极为重要,而体育休闲活动正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最有效的途径,能为人们增加社会交往,维持人们的心理健康,不同种族、宗教信仰、阶级背景的人通过共同的运动休闲改善他们之间的关系,运动休闲可替代一些人的不良生活方式,如赌博、吸毒等。另外,休闲体育活动能够扩大人们的感情交流,增强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消除代际矛盾,共同创造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最后,休闲体育的作用体现在社会中即是社会安宁社会空气活跃,社会情感交融以及社会行为的明快节奏等。所有这些健康的个人和社会效应,本质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高度和谐。 3.缓解教师工作压力
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主要有职称、科研、专业的发展、工作负荷、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高校迎评等方面。休闲运动是舒解压力最简便的一种方法,休闲运动的参与有助于情绪成熟的发展,减少精神上的紧张,减少和降低压力,使生活得到调适。有规律的休闲运动能改善心理健康与情绪,使人减少紧张、降低焦虑。休闲运动的项目、方式可随个人的兴趣与喜好而选择,如打球、慢跑、打太极拳和有氧舞蹈等,均可适度地缓和个体的压力与焦虑。远足、攀岩等户外休闲运动,可以使人有机会贴近大自然,寻求开放的空间,逃避工作的压力。通过下象棋、围棋、打桥牌等休闲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舒缓神经系统,减轻压力。
4.营造公平、公正、竞争的社会氛围
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公平与公正。维护公平、公正是学校和谐的基础与前提。运动休闲不受年龄、运动水平、规则的限制,参与者可以通过规则的修订和创新,改变运动技术动作,这些都体现了对个体的人文关怀。在休闲体育运动中,可以培养人的“重在参与”、“公平竞争”的意识和品德以及勇于探索、乐于创新的积极心态。因此,长期坚持休闲体育活动有利于形成公平、公正、竞争、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随着时代的发展,休闲体育正逐渐被人们接受,成为休闲活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为建立和谐校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5.丰富了社会文明的内容
著名英国思想家罗素说,能否聪明的用“闲”是对文明的最终考验,从文明的角度看闲,确实有它的独到之处。广而言之,所谓“文明”,就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像高尔夫球、跄拳道、保龄球等休闲体育内容代表的是一定的文明程度。另外,在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许多精华的品类也是属于休闲体育的内容,比如竹竿舞、放风筝、扭秧歌、舞剑等,表达着我国民族的聪明和摺慧、道德与伦理、勤劳与善良,以及由此激发出来的对艺术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了文明进步。
三、休闲体育在高校教师中的发展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高校教师的休闲体育意识
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应加大对休闲体育的宣传力度,通过制定政策、法规等一系列措施和办法;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引导性宣传,进一步提高休闲体育的意识,使高校教师在闲暇时间里能积极参加体育娱乐健身活动,全面推进休闲体育知识的普及化,休闲体育内容生活化,休闲体育功能的娱乐化,休闲体育形式的消费化。
2.加强场馆建设,营造环境,合理规划城市和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布局
提高校内外的体育场馆、设施等开放程度,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公共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建造复合型的体育文化娱乐建筑,配备必要的健身设施,使场地设施在不同时间,尤其是晚上,能重复使用;开辟健身路径、增设健身苑点,考虑不同年龄、性别教师的需求,安排休闲指导人员提供科学的休闲体育方法指导,营造科学的、良好的休闲体育环境,拓展高校教师休闲体育的空间和形式;体育场地设施要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之中,把开展休闲体育作为必备的内容,凡新建住宅小区必须配备相应的体育场地,为休闲体育提供方便。
3.提高工作效率,为高校教师进行休闲体育活动提供时间保证和资金支持
教育部门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营造休闲体育文化基调,注重人才的引进,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发挥工会等职能部门的协调作用,减少高校教师在子女和家政方面所消耗的时间,增加休闲体育活动的时间。国家在教师的工资上加大投入,地方政府和学校在教师的福利上增加些收入,以减轻经济上的压力,为他们进行休闲体育活动提供资金支持,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调整,从而以健康的身心、良好的情绪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
4.加强对休闲体育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为高校教师提供良好的帮助与辅导
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形成广泛的高校教师体育社会管理网络。组建一支有一定组织能力、精通体育业务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可开展教师健身课堂如野外生存、瑜珈、健身与保健知识讲座等,还可开展各种休闲体育的培训班,各单位有组织地选派教师参与,培养教师休闲运动意识和参与兴趣,提高休闲运动的参与频率。教师每周参与休闲运动的次数不低于三次,每次至少三十分钟以上,做到持之以恒。
5.定期进行身体素质和机能测试
高校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素质和机能测试,是保持知识分子身心健康的有力措施之一。通过身体素质和机能的测试,可以客观评定知识分子的体质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早预防,加强锻炼,帮助教师开出运动处方,指导教师改善膳食结构,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规律。
参考文献:
[1]于涛.余暇体育?还是休闲体育?关于Leisure sport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
[2]赵申生,陈起众.学会休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司亮等.开发我国休闲体育市场初探[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3).
[4]彭文革.普通高校开展休闲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1).
[5]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6]杰弗瑞.戈比.你生命的休闲[M].康筝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7]陈超然.大学教师工作压力的现状及其与人格维度关系的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4.
[8]王海翔.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5).
[9]李虹.大学教师的工作压力类型和压力强度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5).
[10]彭小英,方平.教师压力应对策略的研究述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5).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资助项目(编号10YB328)。
休闲体育 高校教师 亚健康状态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面对新世纪科技与经济的激烈竞争,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员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必将越来越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文明促成生物结构和机能的退化;高营养、低消耗代谢导致人体体内物质积累;快节奏、大压力的工作引起心理障碍与疾病。“运动不足”、“精神疲劳”、“文明病”肆虐,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家体育总局科学研究所在全国调查的中高级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发现有61%遭受疾病的困扰和折磨。他们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大部分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然而休闲体育是人们遵循人体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身体生活的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制。其主要特点是健身性和娱乐性,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愉悦身心,可以作用于人的精神,使人全面健康发展,休闲体育活动具有业余性和自愿性特点,是人们在闲暇时间里所参加的活动,具有参与性,表现为人的主动参与,而不以追求运动成绩为目的。因此,高校教师如何运用空闲时间参与休闲运动,使自己的工作压力有所改善,是值得探讨的。
一、教师处于亚健康的主要因素
1.社会因素
心理亚健康状态是在外界压力和内心状态的不断冲突下形成的。随着人们获取信息途径来源的增多、互联网的普及,高校学生获取信息量加大、变广,老师已不在是传道授业的唯一来源使得教师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尤其是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社会各界因素也不断冲击着高校教师的心理。
2.心理压力
人际关系是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心情舒畅,有助于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心情紧张、郁闷,机体免疫力下降。目前,不少学校内部存在某些不良人际状况,人与人之间冷漠、猜疑、缺乏沟通,严重影响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实现。高校教师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的群体,更注重自己在社会中所能获得的尊重程度,一旦感觉付出的与所获得的回报有差距就会产生失落感。另外,教师接触社会相对封闭,自尊心强,在遇到问题时,不愿寻求更多的社会支持,都造成了高校教师心理压力加大。
3.工作、经济、家庭压力
高校教师是人才济济的地方,竞争相当强烈,尤其目前高校都实行竞争上岗、评聘分开、绩效考核等各种严格的考核制度,更加大了教师的心理负担;其次是经济的压力,教师除了工资收入之外没有其它的经济来源,而近年来,物价的上涨,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消费的增加,子女的教育投入,以及自己学习和日常的消耗,从而导致经济上的压力也较为严重;再次是家庭的压力,而家庭压力是多方面的,例如:婚姻、子女、父母等。这些压力的长期积累,致使身心健康受到影响,精神的高度紧张、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导致教师处于“亚健康”,教师因年龄、职称的不同,其压力也各不相同。
4.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高校教师工作与生活缺乏规律,他们经常熬夜,很多高校教师每天睡眠的时间不足6小时;晚上经常是10~12点休息;还有的教师晚上12点以后才睡觉,而且他们还要经常在双休日、寒暑假加班。如此久而久之,导致高校教师用心、用脑过度,身体的主要器官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非正常负荷状态。尤其是中青年教师,自认为年青,身体健康,无节制地熬夜,超负荷地工作,不断地透支健康,持续较长时间而得不到缓解,使人感到疲劳,抵抗力降低,出现失眠、消化不良、便秘、情绪波动、焦虑、血压升高的现象,使工作学习效率下降,加重了繁忙和紧张程度,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过度身心疲劳的亚健康状态以致产生疾病。人有自身的生命运动规律——即“生物钟”,它能维持生命运动过程中新陈代谢和气血运行的规律。顺应人体“生物钟”的运转规律进行作息,有助于新陈代谢和各生理机能发挥它们的最佳效应。反之,就会破坏这种规律,影响人的正常代谢功能和人体机能的正常发挥。在高校,许多教师身体一直处于高度的紧张和疲惫状态,从而导致生物钟紊乱,抵抗力的下降。
二、休闲体育对高校教师生活方式的影响
1.强心健体,促进人际交往
一次体育锻炼、一场竞技比赛、一次体育观赏活动、一阵声嘶力竭的呐喊助威,都会使教师们得到各种心理体验,从中感受到满足和快乐。在征服自然中追求精神的满足,休闲运动苦中求乐,一方面可以让人亲身体验大自然的奥秘,开拓视野和丰富充实自己的知识、技能。无论是观赏还是参与,教师从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运动项目中,在自然和谐的氛围中,在男女异性相互吸引默挚配合中,得到享受,从而调节精神,消除疲劳感受愉悦的情趣,并达到最佳的心态。休闲运动可帮助教师模拟各种社会角色,如决策者和服从者、组织者或被组织者等。由于在活动中由分工不同而承担不同的角色,对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加速自我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在休闲时间里,家庭成员欢聚在一起,共同参加体育活动,这不仅可以活络筋骨、强身健体,而.且还可以调节家人生活节奏,活跃家庭精神文化生活,增加家庭欢乐气氛,融洽家人感情,强化家庭内聚力,使家庭充满活力、和睦相处。
2.协调社会生活感情
《国际休闲宪章》认为:学习和休闲活动在建立人与人之间、世界各国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不能孤立社会而存在,而社会更离不开人的参与。在大城市里,人们感到孤立、孤独、烦闷、紧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就显得极为重要,而体育休闲活动正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最有效的途径,能为人们增加社会交往,维持人们的心理健康,不同种族、宗教信仰、阶级背景的人通过共同的运动休闲改善他们之间的关系,运动休闲可替代一些人的不良生活方式,如赌博、吸毒等。另外,休闲体育活动能够扩大人们的感情交流,增强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消除代际矛盾,共同创造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最后,休闲体育的作用体现在社会中即是社会安宁社会空气活跃,社会情感交融以及社会行为的明快节奏等。所有这些健康的个人和社会效应,本质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高度和谐。 3.缓解教师工作压力
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主要有职称、科研、专业的发展、工作负荷、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高校迎评等方面。休闲运动是舒解压力最简便的一种方法,休闲运动的参与有助于情绪成熟的发展,减少精神上的紧张,减少和降低压力,使生活得到调适。有规律的休闲运动能改善心理健康与情绪,使人减少紧张、降低焦虑。休闲运动的项目、方式可随个人的兴趣与喜好而选择,如打球、慢跑、打太极拳和有氧舞蹈等,均可适度地缓和个体的压力与焦虑。远足、攀岩等户外休闲运动,可以使人有机会贴近大自然,寻求开放的空间,逃避工作的压力。通过下象棋、围棋、打桥牌等休闲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舒缓神经系统,减轻压力。
4.营造公平、公正、竞争的社会氛围
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公平与公正。维护公平、公正是学校和谐的基础与前提。运动休闲不受年龄、运动水平、规则的限制,参与者可以通过规则的修订和创新,改变运动技术动作,这些都体现了对个体的人文关怀。在休闲体育运动中,可以培养人的“重在参与”、“公平竞争”的意识和品德以及勇于探索、乐于创新的积极心态。因此,长期坚持休闲体育活动有利于形成公平、公正、竞争、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随着时代的发展,休闲体育正逐渐被人们接受,成为休闲活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为建立和谐校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5.丰富了社会文明的内容
著名英国思想家罗素说,能否聪明的用“闲”是对文明的最终考验,从文明的角度看闲,确实有它的独到之处。广而言之,所谓“文明”,就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像高尔夫球、跄拳道、保龄球等休闲体育内容代表的是一定的文明程度。另外,在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许多精华的品类也是属于休闲体育的内容,比如竹竿舞、放风筝、扭秧歌、舞剑等,表达着我国民族的聪明和摺慧、道德与伦理、勤劳与善良,以及由此激发出来的对艺术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了文明进步。
三、休闲体育在高校教师中的发展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高校教师的休闲体育意识
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应加大对休闲体育的宣传力度,通过制定政策、法规等一系列措施和办法;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引导性宣传,进一步提高休闲体育的意识,使高校教师在闲暇时间里能积极参加体育娱乐健身活动,全面推进休闲体育知识的普及化,休闲体育内容生活化,休闲体育功能的娱乐化,休闲体育形式的消费化。
2.加强场馆建设,营造环境,合理规划城市和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布局
提高校内外的体育场馆、设施等开放程度,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公共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建造复合型的体育文化娱乐建筑,配备必要的健身设施,使场地设施在不同时间,尤其是晚上,能重复使用;开辟健身路径、增设健身苑点,考虑不同年龄、性别教师的需求,安排休闲指导人员提供科学的休闲体育方法指导,营造科学的、良好的休闲体育环境,拓展高校教师休闲体育的空间和形式;体育场地设施要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之中,把开展休闲体育作为必备的内容,凡新建住宅小区必须配备相应的体育场地,为休闲体育提供方便。
3.提高工作效率,为高校教师进行休闲体育活动提供时间保证和资金支持
教育部门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营造休闲体育文化基调,注重人才的引进,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发挥工会等职能部门的协调作用,减少高校教师在子女和家政方面所消耗的时间,增加休闲体育活动的时间。国家在教师的工资上加大投入,地方政府和学校在教师的福利上增加些收入,以减轻经济上的压力,为他们进行休闲体育活动提供资金支持,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调整,从而以健康的身心、良好的情绪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
4.加强对休闲体育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为高校教师提供良好的帮助与辅导
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形成广泛的高校教师体育社会管理网络。组建一支有一定组织能力、精通体育业务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可开展教师健身课堂如野外生存、瑜珈、健身与保健知识讲座等,还可开展各种休闲体育的培训班,各单位有组织地选派教师参与,培养教师休闲运动意识和参与兴趣,提高休闲运动的参与频率。教师每周参与休闲运动的次数不低于三次,每次至少三十分钟以上,做到持之以恒。
5.定期进行身体素质和机能测试
高校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素质和机能测试,是保持知识分子身心健康的有力措施之一。通过身体素质和机能的测试,可以客观评定知识分子的体质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早预防,加强锻炼,帮助教师开出运动处方,指导教师改善膳食结构,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规律。
参考文献:
[1]于涛.余暇体育?还是休闲体育?关于Leisure sport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
[2]赵申生,陈起众.学会休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司亮等.开发我国休闲体育市场初探[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3).
[4]彭文革.普通高校开展休闲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1).
[5]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6]杰弗瑞.戈比.你生命的休闲[M].康筝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7]陈超然.大学教师工作压力的现状及其与人格维度关系的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4.
[8]王海翔.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5).
[9]李虹.大学教师的工作压力类型和压力强度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5).
[10]彭小英,方平.教师压力应对策略的研究述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5).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资助项目(编号10YB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