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完善路径探析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dongshen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师德建设取得了重要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包括不良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对师德建设的影响,师德规范、考评、教育、监督、激励、准入等相关机制体制仍不健全,教师自身师德意识弱化等。破解这些问题需要社会、高校与个人在协同发力、共同参与。
  关键词:高校师德;基本内涵;问题;完善路径
  


  一、高校師德的基本内涵
  (一)坚定的政治素质
  新时期的高校教师,必须具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原则,必须具有主流意识形态引导的政治理念,坚持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课堂上传播真理,弘扬正能量。
  (二)高尚的道德情操
  强调教师要先正其身,然后才能去指导别人。高校教师作为培养国家建设者的领路人,应该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从内心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做学生各方面的模范带头人,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征服”学生。
  (三)博大的仁爱之心
  新时代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较强,教师应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对学生都一视同仁,有教无类,持之以恒。要理解、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关心和爱护学生,做他们的朋友,建立民主平等的友谊情谊,亦师亦友,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二、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不良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冲击。有些教师放松或淡化了对崇高理想的追求,认为“蜡烛精神”已经变得不合时宜,取而代之的是对金钱的追求和对物质利益的获取;有些教师用金钱来衡量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金钱至上”的观念深入人心;有些高校教师经受不住利益的诱惑而迷失方向,职业信念不坚定,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价值观念削弱了以前占主导地位的自觉奉献精神。加之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来源和渠道增多,对部分高校教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严重冲击,同时也给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部分高校师德建设体制机制不健全
  一是师德规范在实践中重公德而轻私德。实践中,有些高校偏重于从社会公共生活的角度对高校教师提出公德的要求,缺少对个人修养、作风、习惯等私德的关注。二是师德考评制度不健全。有些高校字面上有师德师风的考核规定,但实际操作中搞形式、走过场、当参考,通常是软指标、虚指标,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状态。三是师德教育制度不完善。目前的高校师德教育制度缺乏系统性,内容不够充实,教育形式单一,忽视了丰富的道德实践环节与高校教师个人的主体能动性,教育效果不佳。
  (三)部分高校教师师德意识匮乏
  有的高校教师不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有的自甘堕落,放松要求,上课敷衍,下课走人,对学生缺乏关心,不能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安于现状,不求上进;有的为一己私利,以教谋私,收受学生的“好处”,背离教师道德底线;有的为职称评定,学术造假与抄袭,丧失学术道德……教师自身放松了师德修养,违背了教书育人的初衷,成为高校师德建设路上急待解决的难题。
  三、高校师德建设的完善路径
  (一)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首先,高校师德建设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本出发点,紧密结合师德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实践要求,进行师德教育,以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开展宣传教育,引导高校教师树立正确的师德观。其次,以《宪法》和《教育法》为依法治教的根本依据,国家和政府一方面要提供必要的制度供给,如出台高等教育改革法案、制定高校教师师德建设规划、完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等;再次,为了整合高校内部师德建设力量,可以考虑设立专门的道德委员会或依托既有的学术道德委员会,“专抓专管”,避免由于师德建设机构的临时性、拼凑性导致的“齐抓不管”、效率低下问题。最终,通过把专项教育与常态化工作机制结合起来,通过法律规约和道德示范的作用机制,治理社会秩序,治理世道人心。显然,师德建设是一项的系统工程,任务艰巨,实施不易,但却是必须下大力气去做的基础性工作。
  (二)建立健全师德建设体制机制,营造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
  一是完善以《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权威的法律、法规、规章,以时代性和科学性的眼光不断丰富其内涵,处理好公德与私德内容之间的关系,将师德失范行为进一步具体化与明确化。二是健全高校师德考评制度。强化考评指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注重考核教师在理想信念、教书育人、学术道德和服务社会等方面的表现。三是改进高校师德教育制度。要建立岗前、在职和职后一体化的师德教育机制,有机结合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师德培育,多渠道、分层次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完善高校师德教育的领导与组织机制,对师德教育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规划与安排,切实克服随意化、零散化、非正规化的弊端。同时要实现师德教育内容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转化,避免空泛化的现象,使师德教育内容高度契合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实际。改变单一“填鸭式”的呆板模式,多采用疏导式、开放式、体验式等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师德教育手段的单向性、单一化向互动性、综合化的转变。四是强化高校师德监督和奖惩机制。要构建公正严明的师德监督机制,制定科学的监督标准,使师德监督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协调运转;加强体制外监督的权重比例,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五位一体的监督主体。五是坚持高标准的高校教师准入制度。应仔细考察教师的政治素养、学术道德与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水准,将现实表现与过去表现紧密结合起来,开展立体、全方位的人才引入审查,避免师德考察流于形式。
  (三)强化教师师德建设意识,加强自身职业道德规范
  师德建设要走“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路径。就“自律”来看,新时期的高校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将自己的专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把握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勇于创新,不断更新和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此外,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学习师德规范,自觉践行师德标准,抵御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将中国优良传统文化应用于教育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教育者必先接受教育。高校教师要经常参加职业理想教育培训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培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治理论功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热爱教育事业,忠于教师行业,在实际工作中勤勤恳恳,甘为孺子牛,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参与到师德建设中,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 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 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了解影响护理本科生实习社区护理的因素。方法: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实习社区护理。结果:影响护理本科生实习社区护理的因素:用人单位对社区护理实习不重视、当前社会招聘形势和用工制度不合理、社区护士护理服务水平及带教水平、护生知识储备和沟通技巧欠缺。结论:提示护理教育者应改革社区护理实习方式、发展教学社区健康护理模型,以提高社区护理实习效果。  关键词:社区护理;实习;影响因素    现
期刊
摘要:作为辅导员,当我们需要以一种华丽的引领者姿态去面对一张张鲜活的脸时,我们的内心世界该是强大的、充盈的。但是,每一位大学生都是有思想的人,在我们没有达到因为经验丰富而处变不惊时,我们的心灵花园有时候会偷偷装载悲伤,虽然是一名行者,却会为鞋里的一粒砂而耽误远足。辅导员是一项需要人生经验的工作,年轻热血的“80后”辅导员和活跃不羁的“90后”学生之间,一定会碰撞出种种冲突,演绎出意想不到的困惑。 
期刊
摘要: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之中文化十分关键,若想更好的掌握语言学习的技巧和精神,学习者首先需要分析该语言的具体背景和相关的文化差异。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的今天,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越来越频繁,外语学习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最终严重影响着外语教学工作的大力落实。本文以中日文化差异为依据,了解在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现象,以此为加强我国与日本之间的交流提供一定的
期刊
摘要:关于阅读理解的研究已经成为二语习得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课题,而阅读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动态的心理活动,是读者对阅读材料进行意义感知和信息处理的能动过程,必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本研究考察主题熟悉度和文本难易对第二语言阅读理解的影响,旨为第二语言的理论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主题熟悉度;文本难易;第二语言阅读理解    一、引言  阅读是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活动,是语言技能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虽然给我们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但也使国家安全工作面临着内部与外部的双重压力,其形势更加复杂。而随着高等学府的不断发展,始终成为思想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展现,而当代大学生作为高等院校中主要群体,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以及国家安全的捍卫者,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若没有健全的国家安全意识,也容易受到不法分子利用。因此有关人员应做好国家安全教育,培养学
期刊
摘要: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也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指引者,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复杂,需要加快打造一支专职和兼职结合的,面向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实现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文章在阐述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必要性,并从健全高校辅导员培训体系、保障体系、工作体系等方面具体分析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长效机制建设的发展
期刊
摘要: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革。文章以湖南文理学院为例分析了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方案。  关键词: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当前,湖南文理学院正在向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但是由于培养模式单一,缺乏对学生的业务能力、专业实践及创新思维等的训练,导致毕业生很难符合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特点决定了该专业既要重视理论
期刊
摘要:在中国经济模式改变时,世界的形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避免产生不利于国家发展的种种问题,因而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这一重大的战略。这一措施可以扩大国家的战略合作发展空间,促进各区域经济朝着稳定繁荣的方向发展,逐步降低产能过剩问题发生的概率,从而扩大新兴产业的种类数量,然而,现今我国的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较为迟缓,其主要原因在于跨境电商方面的人才缺失,本文
期刊
摘要:目前90后大学生已成为大学受教育主体。相比70、80后,90后大学生思维更活跃,自主意识更强,但学习观念、人生规划等方面的误区同样明显,导致他们在双语学习上遇到很大障碍。本文认为,普通高校应探寻适合90后大学生特点的双语教学模式,才能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其双语教学的自信心与热情。  关键词:双语教学;90后大学生;对策    一、90后大学生特点  1.个性张扬,缺乏理性思考  相比于80后
期刊
摘要:教育部高校日语专业教育委员会针对日语专业制定了国家质量标准,此标准要求教师必须及时对学生学习视角进行调整,引导学生学习更为核心且本质的“隐性文化”。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保证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基础课程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隐性文化”及语言现象进行启发,通过开展“隐性文化”课程及专题讲座等方式,在日语专业教学中导入日本“隐性文化”,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關键词:隐性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