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促进我校体育教学深化改革,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体育部利用暑期时间,召开教学研讨会,并组织教师深入实地走访了福建武夷学院、广西大学等高校,旨在加强交流合作,开阔教师视野,提高教师队伍建设以及了解其它高校体育专业设置及发展情况,为我校开设体育专业,丰富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体育课程 创新改革
在2017年8月27日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的重要讲话。讲话中肯定了体育事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也指明了我国未来体育事业努力发展的方向。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国家、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的重要任务,而体育课程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优秀人才,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应用型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改革的理论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中共湖北省委湖北人民政府出台的《中共湖北省委湖北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意识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鄂发〔2008〕10号)的两个文件中明确指出“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高等学校按照《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组织体育课教学。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教育部教体艺〔2002〕13号)文件中的课程性质和课程设置规定:“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
大学校园是学生学习知识与文化的重要基地,其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与社会之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又不完全等同于社会,而是一种简化的社会形式。大学生所处的年龄使其处于当前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价值观、思维模式等诸多方面已经趋于逐渐完善。大学体育教育是當前我国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大学教育中发挥着塑造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重要作用。体育教育能够使学生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之下依旧保持健康、活跃的身心。从而使其能够更好的保持身体以及心态来面对学习和进入社会后的压力。
当今的体育教学改革已经从教学方法形式上的改革向课程内容的改革发生转变,教学核心内容也由之前的“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体育经验”转移, 突出强调科学性、健身性、娱乐性和实用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应用型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社会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高校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是眼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作为应用型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如何体现其功能性,让体育课程在培养更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中挥发更大的作用,是所有应用型高校所面临的全新挑战。
二、应用型高校创新体育课程设置的实践
随着更多高校成功转型为应用型高等院校,创新出新型的体育课程设置,利用体育课及体育相关知识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日后进入社会的核心竞争力,而一直努力。民办高校要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下面以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作为举例。
其校大一学生进行体育基础能力培养,推出了更结合大众容易接受的体育项目,更加结合“大学生体育测试标准”研制出的体育考核机制,让更多的学生能够首先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降低了学生在体育锻炼枯燥性。在大二体育教学中,改革以往的教学模式,设立体育俱乐部形式的教学,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进行网上选择,提高学生的锻炼热情。其校体育部先后成立了校级代表队6支,学生运动员成员覆盖全校所有院系,在役学生运动员总人数已达到200多余人,获得国家级,省级比赛荣誉共百余项。在为其校争得荣誉的同时,所有学生也以校队运动员为榜样,纷纷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带动了校内体育锻炼的热潮。
与此同时,暑假期间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体育部邀请了拥有丰富体育教学的教授与专家,召开了关于体育教师如何能够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体育教师如何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专题研讨会。教师可在研讨会上提出自身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由专家给予意见和指导。并组织全体教师业务学习,走出校门向其他高等院校学习课程内容、课程设置上的创新改革方面的经验。
三、加强社会考察,拓展高校体育课程
通过暑期研讨会期间的外出走访考察,校体育部教师分别奔赴了福建武夷山市以及广西南宁市,通过实地走访的形式,向其他兄弟院校进行了学习。通过走访发现其他兄弟院校巧妙的运用了学校拥有的自然资源,在体育课程以及其他课程中利用自身资源结合现在用人市场的需求,进行了课程创新设置。例如福建武夷学院,结合区特域色,利用武夷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称号与地质地貌,整合了本校资源创办了国家级特色专业“茶学”,又结合刚刚竣工已经投入运营的“合福”高铁,创建了省级重点专业“旅游管理”,在体育课程设置上也利用学校紧靠山脉的特点,增设了包括“溯溪、露营”的课程。而广西大学体育系,更是结合当地多山而陡峭的地质地貌,开设了户外攀岩、户外拓展等休闲体育课程。这些新型课程的开设,提高了体育课程在高校教育中影响。
走访的院校中在对学生体育方面的兴趣培养上,不单单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设置,在体育场馆,教师配备等一些硬性条件中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武夷学院以及广西大学都在配备了大型综合性室内运动场馆,健身房,游泳池,户外拓展基地等等。在教师的配备上,鼓励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进修,从政策上支持教师丰富自身技能,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
总之,大学体育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增强其体质,而且要培养学生的体育行为方法、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针对应用型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结合本次暑期实地走访考察,可以总结出在课程设置改革方面,应该以终身教育为指导思想,以健康教育为中心。课程的设置应从大学生身心特征及满足体育需求方向出发,让学生选择。充分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身心健康的需要。教学内容方面要贯穿“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打破以竞技运动技术为中心的旧内容体系。建立“以人为本,重在健身”的素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也要体现出健康性、健身性与体育文化性相结合,实践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鲜明特征。应该有理论课、保健课、健身方法与实践课、体育欣赏课、新型项目介绍课等多种内容类型的课程,尤其实践课教学内容上除要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外,更要考虑到知识信息时代学生对现代竞技体育项目的崇尚与追求以及社会用人市场的需求。可选择的课程设置形式有:普修课、选项课、限制性选项课或选修课。无论选用哪种形式,都应该把课堂的教、学、练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同时作为校方应该加大对校内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从政策和资金上鼓励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进修,增强其自身业务水平。增加校外互帮互学、交流等活动的机会,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素质。
应用型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改革开放社会快速发展的良好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转型为应用型高校。应用型高等院校的教育方针已转变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水平提升学生进入社会后的核心竞争力上。体育课的课程设置上也应紧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大胆的创新改革。
参考文献:
[1]魏薇.体育系科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优势[J].中国学校育,1997,(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Z].教体艺,[2002]13号.
[4]教育部与艺术教育司.21世纪学校体育工作丛书[M].兵器工业出版社,2001.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体育课程 创新改革
在2017年8月27日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的重要讲话。讲话中肯定了体育事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也指明了我国未来体育事业努力发展的方向。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国家、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的重要任务,而体育课程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优秀人才,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应用型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改革的理论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中共湖北省委湖北人民政府出台的《中共湖北省委湖北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意识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鄂发〔2008〕10号)的两个文件中明确指出“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高等学校按照《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组织体育课教学。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教育部教体艺〔2002〕13号)文件中的课程性质和课程设置规定:“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
大学校园是学生学习知识与文化的重要基地,其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与社会之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又不完全等同于社会,而是一种简化的社会形式。大学生所处的年龄使其处于当前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价值观、思维模式等诸多方面已经趋于逐渐完善。大学体育教育是當前我国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大学教育中发挥着塑造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重要作用。体育教育能够使学生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之下依旧保持健康、活跃的身心。从而使其能够更好的保持身体以及心态来面对学习和进入社会后的压力。
当今的体育教学改革已经从教学方法形式上的改革向课程内容的改革发生转变,教学核心内容也由之前的“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体育经验”转移, 突出强调科学性、健身性、娱乐性和实用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应用型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社会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高校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是眼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作为应用型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如何体现其功能性,让体育课程在培养更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中挥发更大的作用,是所有应用型高校所面临的全新挑战。
二、应用型高校创新体育课程设置的实践
随着更多高校成功转型为应用型高等院校,创新出新型的体育课程设置,利用体育课及体育相关知识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日后进入社会的核心竞争力,而一直努力。民办高校要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下面以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作为举例。
其校大一学生进行体育基础能力培养,推出了更结合大众容易接受的体育项目,更加结合“大学生体育测试标准”研制出的体育考核机制,让更多的学生能够首先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降低了学生在体育锻炼枯燥性。在大二体育教学中,改革以往的教学模式,设立体育俱乐部形式的教学,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进行网上选择,提高学生的锻炼热情。其校体育部先后成立了校级代表队6支,学生运动员成员覆盖全校所有院系,在役学生运动员总人数已达到200多余人,获得国家级,省级比赛荣誉共百余项。在为其校争得荣誉的同时,所有学生也以校队运动员为榜样,纷纷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带动了校内体育锻炼的热潮。
与此同时,暑假期间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体育部邀请了拥有丰富体育教学的教授与专家,召开了关于体育教师如何能够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体育教师如何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专题研讨会。教师可在研讨会上提出自身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由专家给予意见和指导。并组织全体教师业务学习,走出校门向其他高等院校学习课程内容、课程设置上的创新改革方面的经验。
三、加强社会考察,拓展高校体育课程
通过暑期研讨会期间的外出走访考察,校体育部教师分别奔赴了福建武夷山市以及广西南宁市,通过实地走访的形式,向其他兄弟院校进行了学习。通过走访发现其他兄弟院校巧妙的运用了学校拥有的自然资源,在体育课程以及其他课程中利用自身资源结合现在用人市场的需求,进行了课程创新设置。例如福建武夷学院,结合区特域色,利用武夷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称号与地质地貌,整合了本校资源创办了国家级特色专业“茶学”,又结合刚刚竣工已经投入运营的“合福”高铁,创建了省级重点专业“旅游管理”,在体育课程设置上也利用学校紧靠山脉的特点,增设了包括“溯溪、露营”的课程。而广西大学体育系,更是结合当地多山而陡峭的地质地貌,开设了户外攀岩、户外拓展等休闲体育课程。这些新型课程的开设,提高了体育课程在高校教育中影响。
走访的院校中在对学生体育方面的兴趣培养上,不单单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设置,在体育场馆,教师配备等一些硬性条件中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武夷学院以及广西大学都在配备了大型综合性室内运动场馆,健身房,游泳池,户外拓展基地等等。在教师的配备上,鼓励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进修,从政策上支持教师丰富自身技能,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
总之,大学体育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增强其体质,而且要培养学生的体育行为方法、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针对应用型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结合本次暑期实地走访考察,可以总结出在课程设置改革方面,应该以终身教育为指导思想,以健康教育为中心。课程的设置应从大学生身心特征及满足体育需求方向出发,让学生选择。充分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身心健康的需要。教学内容方面要贯穿“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打破以竞技运动技术为中心的旧内容体系。建立“以人为本,重在健身”的素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也要体现出健康性、健身性与体育文化性相结合,实践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鲜明特征。应该有理论课、保健课、健身方法与实践课、体育欣赏课、新型项目介绍课等多种内容类型的课程,尤其实践课教学内容上除要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外,更要考虑到知识信息时代学生对现代竞技体育项目的崇尚与追求以及社会用人市场的需求。可选择的课程设置形式有:普修课、选项课、限制性选项课或选修课。无论选用哪种形式,都应该把课堂的教、学、练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同时作为校方应该加大对校内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从政策和资金上鼓励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进修,增强其自身业务水平。增加校外互帮互学、交流等活动的机会,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素质。
应用型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改革开放社会快速发展的良好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转型为应用型高校。应用型高等院校的教育方针已转变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水平提升学生进入社会后的核心竞争力上。体育课的课程设置上也应紧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大胆的创新改革。
参考文献:
[1]魏薇.体育系科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优势[J].中国学校育,1997,(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Z].教体艺,[2002]13号.
[4]教育部与艺术教育司.21世纪学校体育工作丛书[M].兵器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