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具备独立思维能力是一个人形成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是否敢问、乐问、善问,对其独立思维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此,笔者结合自己几年来及其他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如下建议:
一、创造良好的轻松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心理安全感,都敢于提问
首先,教师要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并且都能学好。其实孩子们的潜能常常超出我们的想象,记得第一次尝试让学生提问,是教八年级上册的23课《杜甫诗三首》这一课,当我问“你们有什么问题?请大胆质疑,不要担心自己说错,老师不会责怪的”时,许多孩子包括几个胆小的学习比较吃力的孩子都把手举起来了,有的同学问:“如何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的同学问:“为什么明明官吏来捉人的时候,老妇人的家里人有三个人,而到天明的时候,就独与老翁别呢?他们为什么要夜里来捉人呢,白天為什么不来呢?”他们的热情感染了我,虽然那节课也因此临时打乱了教学计划,一堂课围着这孩子们的疑问而进行,他们边汇报自己收集的资料,边结合老师的讲解来感悟诗歌,既学习了诗歌的内容,又对当时的诗歌创作背景做了了解,达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教师的教态要亲切自然,要尊重学生的意见,热情鼓励、积极启发引导学生,防止学生产生紧张、局促不安的心态,有足够的心理安全感。特别是我们这些已经有了自我意识的中学生,他们都有很强的求知欲望,作为老师,对待每一个孩子的提问,无论是否有价值,都要给予积极的肯定,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当然适当的引导也是有必要的。
特别强调一点,在学生热烈讨论、提出问题时,教师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尊重别人发言的良好习惯。
二、积极评价,及时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让每个学生都乐于提问
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不失时机地给予评价,使学生感受到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教师对于学生的提问积极评价方式应是多种多种的。最常见也最容易产生积极效果的,当数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真诚赞扬。此外,教师还可在家长面前表扬他的孩子敢问、会问,这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提问的积极性。
要让学生乐于提问,教室就应保证学生的提问空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在预习时,让学生把不懂得地方画下来或写在练习本上,养成做好学习批注的学习习惯。开始上课时学生提出;在课中,鼓励学生随时提问;教学内容结束,留一段时间让学生提问;下课后,鼓励学生继续提问。这样,为学生继续提问保证了足够的时间,提问的形式既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保证了人人都有更多的提问机会,从而及时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提问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聪明而乐于提问。与此同时,要避免为提问而提问的现象,教育学生实事求是,有疑而问,在家里通过问父母或问同学或查工具书已经解决的就不要再提,尤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尝试决而不能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三、教师示范,提示思路和方法,让每个学生善于提问
1、鼓励学生质疑,并不是否定教师质疑的作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自己的提问,吸引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并诱发学生产生一种想要自己提问供大家讨论的欲望。教师自己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问,在发现问题的方法方面为学生其示范作用。在每一堂课中,教师的提问要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感到有方法可循。学生在读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不懂,难懂的问题,教师在指导阅读中要加以引导,让学生发现问题,尝试提问。具体方法有:围绕课题提问启疑;课文难点处设疑,课文重点处引疑;找矛盾、提问题;定范围、提问题(教师在课文中定一个范围,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调动情感因素,暗示有疑等等。
2、尊重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题,只有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会有利于他们的发展。当学生禁锢自己的时候,可能问题就出在教师身上。这时,我们应该反思自身的做法,而不只是苛求学生。当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的时候,老师不能加以遏制,要尊重学生,对他们这种敢于表现自我、积极思考的行为要加以认可甚至鼓励。
3、珍惜时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情况,教师要把握时机,加以引导,不可置之不理,更不能粗暴对待。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会出错,老师也会出错。每一个错往往都蕴藏着一个很好的教学时机。如果我们对学生的错横加指责,对自己的错含糊其辞,那么不光会错失教学时机,而且会拉大师生的心理距离。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会出错,老师也会出错。每一个错往往都蕴藏着一个很好的教学时机。如果我们对学生的错横加指责,对自己的错含糊其辞,那么不光会错失教学时机,而且会拉大师生的心理距离。
一、创造良好的轻松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心理安全感,都敢于提问
首先,教师要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并且都能学好。其实孩子们的潜能常常超出我们的想象,记得第一次尝试让学生提问,是教八年级上册的23课《杜甫诗三首》这一课,当我问“你们有什么问题?请大胆质疑,不要担心自己说错,老师不会责怪的”时,许多孩子包括几个胆小的学习比较吃力的孩子都把手举起来了,有的同学问:“如何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的同学问:“为什么明明官吏来捉人的时候,老妇人的家里人有三个人,而到天明的时候,就独与老翁别呢?他们为什么要夜里来捉人呢,白天為什么不来呢?”他们的热情感染了我,虽然那节课也因此临时打乱了教学计划,一堂课围着这孩子们的疑问而进行,他们边汇报自己收集的资料,边结合老师的讲解来感悟诗歌,既学习了诗歌的内容,又对当时的诗歌创作背景做了了解,达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教师的教态要亲切自然,要尊重学生的意见,热情鼓励、积极启发引导学生,防止学生产生紧张、局促不安的心态,有足够的心理安全感。特别是我们这些已经有了自我意识的中学生,他们都有很强的求知欲望,作为老师,对待每一个孩子的提问,无论是否有价值,都要给予积极的肯定,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当然适当的引导也是有必要的。
特别强调一点,在学生热烈讨论、提出问题时,教师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尊重别人发言的良好习惯。
二、积极评价,及时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让每个学生都乐于提问
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不失时机地给予评价,使学生感受到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教师对于学生的提问积极评价方式应是多种多种的。最常见也最容易产生积极效果的,当数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真诚赞扬。此外,教师还可在家长面前表扬他的孩子敢问、会问,这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提问的积极性。
要让学生乐于提问,教室就应保证学生的提问空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在预习时,让学生把不懂得地方画下来或写在练习本上,养成做好学习批注的学习习惯。开始上课时学生提出;在课中,鼓励学生随时提问;教学内容结束,留一段时间让学生提问;下课后,鼓励学生继续提问。这样,为学生继续提问保证了足够的时间,提问的形式既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保证了人人都有更多的提问机会,从而及时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提问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聪明而乐于提问。与此同时,要避免为提问而提问的现象,教育学生实事求是,有疑而问,在家里通过问父母或问同学或查工具书已经解决的就不要再提,尤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尝试决而不能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三、教师示范,提示思路和方法,让每个学生善于提问
1、鼓励学生质疑,并不是否定教师质疑的作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自己的提问,吸引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并诱发学生产生一种想要自己提问供大家讨论的欲望。教师自己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问,在发现问题的方法方面为学生其示范作用。在每一堂课中,教师的提问要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感到有方法可循。学生在读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不懂,难懂的问题,教师在指导阅读中要加以引导,让学生发现问题,尝试提问。具体方法有:围绕课题提问启疑;课文难点处设疑,课文重点处引疑;找矛盾、提问题;定范围、提问题(教师在课文中定一个范围,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调动情感因素,暗示有疑等等。
2、尊重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题,只有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会有利于他们的发展。当学生禁锢自己的时候,可能问题就出在教师身上。这时,我们应该反思自身的做法,而不只是苛求学生。当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的时候,老师不能加以遏制,要尊重学生,对他们这种敢于表现自我、积极思考的行为要加以认可甚至鼓励。
3、珍惜时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情况,教师要把握时机,加以引导,不可置之不理,更不能粗暴对待。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会出错,老师也会出错。每一个错往往都蕴藏着一个很好的教学时机。如果我们对学生的错横加指责,对自己的错含糊其辞,那么不光会错失教学时机,而且会拉大师生的心理距离。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会出错,老师也会出错。每一个错往往都蕴藏着一个很好的教学时机。如果我们对学生的错横加指责,对自己的错含糊其辞,那么不光会错失教学时机,而且会拉大师生的心理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