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视节目编排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long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视节目编排是一门综合艺术,又是一门时间分割艺术,是一个电视台宣传思想的综合体现。电视节目编排就是按时间流程有序地安排好各类节目的播出位置,它不是节目顺序的简单编排,也不是对节目的简单拼装和连接。而是根据频道设置要求和本台节目的特点,将各种类型的节目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科学系统的排列和组合,最终形成节目播放流程表。一个电视台如果节目编排得合理,不仅会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将得到提高。
  无论怎样的商品都有它的消费群体,做为一种新的商品,无论什么样的电视节目,都有它的观众,关键是你能不能找到需要它的人。这就要求电视节目编排人员认真分析受众情况、收视时段,特点,合理地编排,实理电视节目资源最优配置。将节目展现在需要它的观众面。
  
  一、本台不同频道的协调配合
  
  一般电视台都有几套节目,每套节目由于设置功能和分工定位不同,既要形成合力突出一个台的整体优势,又要形成频道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力求挽住不同的电视观众。对于地方台来说,观众和节目资源本来就有限,如果各套节目编排和播出时间没有太大的差异,各套节目之间就会互相冲击,互相损伤。这就需要我们明确各套节目的定位,形成各自特色,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时间编排上,以同一层次和特征的观众为目标对象的节目,避免安排在相同时段播放。尽量将其前后错开,又上下衔接,使观众在看完一个节目之后,很方便地在本台其他频道找到同样适合自己口味的节目,不至于使观众关注其他台。我台现有两套节目,以前两套节目编排上没什么大的区别,黄金档都在同一时间播电视剧,其它节目安排也都相似。后来台里对节目进行了整合,明确了两套节目的定位,对二套节目进行了改版。如黄金时段由原来播出电视剧改成播电影,这样既满足了乐观收看电视剧的观众,又满足了喜爱电影的这部分的观众,还能带动电影之后其它节目的收视率。一套在播出电视剧之后,在午夜影院中继续播放电影,这样观众从本台的一个频道转到本台的另一个频道收看节目,始终将观众锁定在本台节目上。
  
  二、根据观众的收视行为对节目进行合理安排
  
  观众的职业类型、文化素质、年龄、性别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他们的收视习惯和兴趣的不同,而这些习惯和特点又基本是固定不变的,满足观众的这些习惯和特点,合理编排节目。是提高收视率的一个重要环节。编排节目时必须不断研究观众的收视心理,考虑到不同层次观众的需要,根据节目的受众对象给节目寻找一个恰当的播出时间。
  在影响观众收视行为的要素中,职业是关键因素。在非工作时间内,收视行为才有发生可能性。兴起爱好也与职业互为影响,了解受众的职业及其与兴趣爱好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分析受众的收视动机。而文化素质不同的人,对节目的需求也不同。文化层次较低的人,喜欢收看情节性、教育性和大众化的节目。而且对电视的依赖性更强,收视更有规律。文化层次较高的人更多关注新闻时事以及一些有深度的报道,而且收视的随意性强。不同年龄段和性别在对电视的需求和收视习惯上也有差别,青少年的收视高峰集中在放学后与晚饭前这段时间,成年人则在晚饭后至睡觉前。女性由于要干家务事,所以较男性晚。在考虑以上因素后,我们在编排节目时,要对时间进行巧妙的分割,根据不同时段、不同观众的收视兴趣和特点,安排不同的节目播出,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三、合理把握黄金时段和非黄金时段
  
  传统意义上的“黄金时段”是在19:00~21:00之间。这个时段如果节目选择和编排得好,整个黄金时段的编排可以说成功了一半。节目编排得巧妙合理,就可以扬长避短,使本频道节目在最合适时间内发挥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在黄金时段一开始,或其他台重点节目没开播前就安排收视高的节目,来吸引观众收看本台节目。又如有一些人不看《新闻联播》,但这时段的可看节目又太少,利用这一时间安排播出电视剧,抓住了这一时段,也就抓住了观众。电视剧在不同频道播出,观众选择哪一个频道,看哪一部电视剧,主要体现在时间差异上。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强档电视剧先开播,产生导人作用。吸引观众,并对后面的栏目形成牵引效应,有利于保持较高的频道收视率。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的观众收视不再限于黄金时段,而是越来越多地在非黄金时间打开电视。这就要求我们在节目编排上,不但要善于利用“黄金时段”,还要变非黄金时段为黄金时段。如进行同类合并、板块式安排。针对不同对象在不同的时段安排相应节目,进行分类服务。如18:00左右可安排少儿节目,黄金时段安排全家收看的节目,上午安排老人和学龄前儿童节目等。双休日里,大部分观众期望的是娱乐与消遣,在家中收看精彩的电视节目成为一种休闲的好方式,这就形成了一个收视的新黄金时段。一些频道在双休日里安排了多集电视剧连放,有的频道安排了大型娱乐性节目,来丰富观众的周末收视需要。重视双休日节目编排,对于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挖掘频道潜力、树立频道良好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可以取得比平时更好的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教育教学改革一要追求的最高目标,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课堂教学迫切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课堂;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及其弊端进行深入的反思:这就是我国的教学在创造力培养方面与先进国家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因此,要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必须突出抓好以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这是音乐课程表准的基本要求。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初中音乐课教学的优势,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平台,为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拓展创新实践能力架桥铺路。  一、营造自由民主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发现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造性的发挥和发展需要“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两个条件。前者是指个体没有受到任何外界威胁和压
期刊
摘要: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却在
期刊
一、学生评教的作用  1、考核教学质量。学生是教学课堂效果的直接受益者,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客观评价能真实地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学生评教结果作为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标准之一,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只有高度重视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建立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数据资料,才能准确、客观、公正地对教师教学质量做出评判。  2、反馈教学效果。通过学生评教,可以体现课堂教学的效果。学生的信息反
期刊
摘要:培養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音乐教学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就必须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音乐教学;创新;素质;培养;方法    目前,创新教育已成为时代的主体潮流。创新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把学生的创造意识置于首要地位进行着力培养,在具体实践中必须抓好以下三点:  一、要突出创新教育的环境创设  要
期刊
创新不仅仅是发现那些前人未曾发现的东西,也包括对于自己来说是新鲜的,有生命力的东西。化学教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要结合本学科的实际和特点,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那么怎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我认为以下三个方面最为重要:  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1、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是单向
期刊
感觉和知觉是由感觉器官对来自体内外的刺激物的作用作出的反应。感知觉的训练主要是通过体育课中多项综合的训练来完成,这种训练是长期的训练。主要根据智障儿童的身心特点,制定出感知活动训练。通过设立感知统合训练课,进一步补偿学生的身体缺陷。通过游戏,比赛,奖励的方式,加深补偿学生感知觉和身体缺陷。通过以上的训练,使学生的感知觉得到提高,补偿学生的身体缺陷。因此,在我所教授的体育课上,根据体育课的特点,充分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实际教学,从带领学生享受阅读乐趣、感知生活实质和创新写作方法三个方面,就如何引领快乐写作文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阅读乐趣;写作方法;快乐作文    从教几年来,我一直为批阅作文而感到烦恼。烦恼一方面缘自高强度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另一方面则是花费大把时间面对的却是大量不尽人意的作文。于是,静心反思作文教学,寻求解决方略,现归纳如下。  一、引领学生进入真正的阅读世界,充分吸取养分 
期刊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与之相适应是,让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更好地有条理地思考,学会交流,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有助于今后发展的学习习惯。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习惯有着怎样的价值和意义呢?伟人、名家有不少精辟的见解。培根说:习惯是一种
期刊
一、坚持教学目标多元化是前提  教学目标是教学双方积极活动的准绳,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的方式以及学生学的方式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因此,制订教学目标时要考虑以下问题:  (1)使学生学到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  (2)巩固哪些知识?为学习哪些知识作准备?  (3)要结合哪些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内容?  (4)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技能?并达到什么程度?  (5)使學生受到哪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