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诡谲多变的国际金融环境中 稳健与冒险该如何取舍﹖
就像一盘从开局一路占尽优势的棋局,突然因为「一子错」导致「满盘皆落索」的结局,有着百年家族商业传奇基础、事业发展一帆风顺的前中信泰富有限公司(00267.HK,简称中信泰富)董事局主席荣智健,因为2008年底爆出购买澳元外汇衍生工具导致严重亏损约155亿港元的丑闻,2009年4月初黯然辞职。
这起「澳元门」事件可能导致荣氏家族的百年商业传奇面临倾覆的危机,在国际金融海啸冲击下,国际投资环境诡谲多变,在稳健与冒险之间,企业家应如何取舍,值得从中信泰富丑闻中吸取教训,引以为鉴。
「澳元门」导致中信泰富首次巨额亏损
2007年赚108.43亿港元,2008年却出现126.6亿港元的巨额亏损,作为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素以实业投资闻名的香港著名红筹企业中信泰富,成为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海啸爆发以来,全球外汇衍生品市场的最大输家之一。
2008年10月爆出的澳大利亚铁矿石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事件,被媒体称为「澳元门」事件,令中信泰富亏损约155亿港元,导致该公司业绩在2008年首度陷入巨额亏损的窘境。
据中信泰富2009年3月底发布的公告显示,2008年该公司利润大幅下跌81%,是公司创立以来最差的年度业绩,每股亏损港币5.68元,并破天荒首度不派末期息。
香港执法部门调查中信泰富丑闻
中信泰富2008年10月20日因「澳元门」发出盈利警告时曾表示,公司管理层2008年9月7日已经了解到澳元合同可能带来巨额亏损。不过,公司管理层却将此事隐瞒了6个星期,期间甚至向有关监管部门提交了一份文件附录,称董事们「不知道」自2007年12月31日以来,公司的财务和交易头寸出现过任何实质性的负面变动。
在中信泰富首次披露这起巨额亏损时,荣智健将这次投资失误归咎于公司财务董事张立宪及财务总监周志贤,两人随后被解雇。荣智健37岁女儿、中信泰富财务主管荣明方进行了职务调整,并降低了薪酬。
发出盈利警告翌日,中信泰富股价暴跌,当日报收6.52港元,跌幅达55.1%,远超过业界预计的20%左右的跌幅。10月22日香港证监会确认,对中信泰富的业务展开调查,该公司股价在两天内下跌接近80%。
事隔5个多月,香港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2009年4月3日大举搜查中信泰富总部,市场关注,这5个多月的时差是否意味执法部门在案情上掌握了新资料,而案情的严重性是否己超过证监会的执法范围,以及是否有人要为这宗炒输外汇丑闻负上刑事责任。
中信泰富被香港警方搜查当日刊发的通告,承认商业罪案调查科正循两个方向调查该集团,一是公司董事作出虚假陈述;二是普通法提及的串谋欺诈。
荣智健黯然下台
由于中信泰富2008年9月炒外汇大幅亏损155亿港元,引起市场震动,加上香港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2009年4月初派员到总部搜查,终于令一手创立中信泰富的主席荣智健在4月8日黯然宣布辞职,范鸿龄也辞任董事总经理职务,而母公司中信集团副董事长及总经理常振明则接任主席及董事总经理,以迅速解决公司面对的投资界信心及经营问题。
从留下「固守稳健、谨慎行事、绝不投机」训诫的荣熙泰算起,荣智健是荣氏家族的第四代传人。荣氏家族的兴起始于荣智健的祖父荣德生及其兄长荣宗敬。荣氏兄弟曾经控制了中国将近一半的面粉和棉纺工厂,被称为「中国的洛克菲勒」、晚清和民国时期最大的民族资本家。
这份丰厚的财产传至荣智健父亲荣毅仁这一代时,正值中国解放,荣毅仁将全部财产捐给了国家,从而获得「红色资本家」称号,1993年当选国家副主席。
出生上海、36岁到香港发展的荣智健,不喜欢被别人视为官员之后,他自视为「资本家的后代」。30年来,从一无所有到拥有百亿资产,一度成为「中国首富」,荣智健的发迹之路,可谓中国改革开放现代史的缩影。虽然67岁的他一再强调创业成功全靠自己努力,不过,耀眼的家势、直通中央的人脉关系、众多香港富豪的争相讨好,无一不是「荣家太子」成功的关键。
与百年前荣家先祖辈「固守稳健、谨慎行事、绝不投机」的作风几乎完全相反,1999年荣智健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说:「你可以叫我赌徒,也可以叫我斗士,我不会否认自己有冒险的欲望。」
在香港这片自由开放、机遇处处的商业沃土之上发迹的荣智健,像是一个永不言败的冒险家,可惜这次「澳元门」丑闻让荣智健和中信泰富的冒险失败了,也让这个具有冒险欲望「荣太子」以悲剧收场,荣氏家族的百年商业传奇是否会就此告终,深受各界关注。
稳健与冒险应该因时制宜
如果企业家把自己代入荣智健的角色,在千变万化的国际投资市场中,究竟是固守「稳健、谨慎、绝不投机」的家训,稳扎稳打;还是大刀阔斧、冒险求进,取得意想不到的利润﹖在稳健与冒险之间,应该如何取舍﹖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常修泽接受本刊采访,从不同层面剖析中信泰富丑闻为企业家带来的借鉴。
常修泽分析,这次中信泰富炒外汇大幅亏损,可以说是世界金融海啸的大环境所造成。从2007年美国次贷风暴漫延到2008年9月左右爆发的国际金融海啸,让原本已经非常吊诡的国际投资市场,变得更加波谲云诡,可以说是不正常的经营环境,大起大落的案例层出不穷,例如雷曼兄弟突然倒闭;实力雄厚的汇丰银行也出现经营困难,股价大幅下跌。
常修泽认为,中信丑闻可说是国际金融危机惹的祸,有客观因素的影响,不过中信炒外汇失利,也可以反映出相关决策人士缺乏前瞻性与预判能力的缺失。
分析中信炒外汇失利的投资动机和战略时,常修泽说,荣氏家训当中的「绝不投机」,非常难能可贵,可以反映民族资本家的经营哲学。但是「固守稳健」却值得商榷,稳健与冒险之间应该因时制宜,要看当时的商机,不能一概而论,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之下,过于稳健可能延误商机。
常修泽表示,宏观经济分为三大类:扩张型、稳健型与紧缩型。在稳、缩、扩之间应该因时、因地制宜,没有一定的规定。以中信泰富的炒外汇事件为例,常修泽认为,荣智健的冒险不算是违背祖训,因为光靠稳健不能成为商场大亨,而投资也不一定是「投机」。
危机当前承担责任方显真风采
至于中信泰富丑闻暴光后的危机处理,常修泽认为,荣智健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常修泽说,荣智健首先是「捂」;企图隐瞒真相,然后是「嫁」,把责任嫁接给下属,以「弃车保帅」;最后是「心存侥幸」,以为第一时间先把问题压下来,可以等待止跌回升、把危机化为转机。
常修泽认为,荣智健或多或少存有赌徒的侥幸心态,但是「苍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引伸到商场上,也就是危机当前能实时承担责任方显出企业家的真风采。常修泽说,现在已经是信息化时代,信息透过网络等渠道可以速迅流通,再大的手也捂不过天,遇到公司危机想要第一时间隐瞒,只会欲盖弥彰。
中信泰富丑闻带来的借鉴
常修泽说,中信丑闻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企业危机公关非常重要。上市公司的信息越公开透明越好,遇到公司危机时,应该和盘托出,因为这是市场对上市公司的基本要求,隐瞒真相就是违反上市公司信息公开的规定,只会适得其反。
遇到危机时公司主管应该承担责任,所谓「好汉做事好汉当」,不能委过于人,也不能心存侥幸。
常修泽说,商场如战场,企业家在扩张、稳健与紧缩之间,要视乎经济大环境作出决策,该扩张的时候就要大胆扩张,不要因失败导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畏首畏尾的话,就更难在商场上立足。
常修泽也寄语企业家,对于中信丑闻不要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对自己日后可能面对的危机公关,或者投资策略,做更充分和周全的准备。
荣智健黯然下台了,但是,中信泰富丑闻留给企业家的反思和借鉴有很多,香港、台湾都不乏比荣智健实力雄厚的企业,但是他们却老老实实地守着自己「发家致富」的制造业,如台塑、长江实业等。
当一个企业家为一时的成功而自我膨胀时;当一个企业家因一时成功而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时;当一个企业家把企业经营成社会标杆而认为可以永无不胜时……这个企业也差不多走到尽头了。
中信泰富丑闻,从小的方面说是一个企业的悲剧,从大的方面说是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的悲哀!
就像一盘从开局一路占尽优势的棋局,突然因为「一子错」导致「满盘皆落索」的结局,有着百年家族商业传奇基础、事业发展一帆风顺的前中信泰富有限公司(00267.HK,简称中信泰富)董事局主席荣智健,因为2008年底爆出购买澳元外汇衍生工具导致严重亏损约155亿港元的丑闻,2009年4月初黯然辞职。
这起「澳元门」事件可能导致荣氏家族的百年商业传奇面临倾覆的危机,在国际金融海啸冲击下,国际投资环境诡谲多变,在稳健与冒险之间,企业家应如何取舍,值得从中信泰富丑闻中吸取教训,引以为鉴。
「澳元门」导致中信泰富首次巨额亏损
2007年赚108.43亿港元,2008年却出现126.6亿港元的巨额亏损,作为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素以实业投资闻名的香港著名红筹企业中信泰富,成为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海啸爆发以来,全球外汇衍生品市场的最大输家之一。
2008年10月爆出的澳大利亚铁矿石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事件,被媒体称为「澳元门」事件,令中信泰富亏损约155亿港元,导致该公司业绩在2008年首度陷入巨额亏损的窘境。
据中信泰富2009年3月底发布的公告显示,2008年该公司利润大幅下跌81%,是公司创立以来最差的年度业绩,每股亏损港币5.68元,并破天荒首度不派末期息。
香港执法部门调查中信泰富丑闻
中信泰富2008年10月20日因「澳元门」发出盈利警告时曾表示,公司管理层2008年9月7日已经了解到澳元合同可能带来巨额亏损。不过,公司管理层却将此事隐瞒了6个星期,期间甚至向有关监管部门提交了一份文件附录,称董事们「不知道」自2007年12月31日以来,公司的财务和交易头寸出现过任何实质性的负面变动。
在中信泰富首次披露这起巨额亏损时,荣智健将这次投资失误归咎于公司财务董事张立宪及财务总监周志贤,两人随后被解雇。荣智健37岁女儿、中信泰富财务主管荣明方进行了职务调整,并降低了薪酬。
发出盈利警告翌日,中信泰富股价暴跌,当日报收6.52港元,跌幅达55.1%,远超过业界预计的20%左右的跌幅。10月22日香港证监会确认,对中信泰富的业务展开调查,该公司股价在两天内下跌接近80%。
事隔5个多月,香港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2009年4月3日大举搜查中信泰富总部,市场关注,这5个多月的时差是否意味执法部门在案情上掌握了新资料,而案情的严重性是否己超过证监会的执法范围,以及是否有人要为这宗炒输外汇丑闻负上刑事责任。
中信泰富被香港警方搜查当日刊发的通告,承认商业罪案调查科正循两个方向调查该集团,一是公司董事作出虚假陈述;二是普通法提及的串谋欺诈。
荣智健黯然下台
由于中信泰富2008年9月炒外汇大幅亏损155亿港元,引起市场震动,加上香港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2009年4月初派员到总部搜查,终于令一手创立中信泰富的主席荣智健在4月8日黯然宣布辞职,范鸿龄也辞任董事总经理职务,而母公司中信集团副董事长及总经理常振明则接任主席及董事总经理,以迅速解决公司面对的投资界信心及经营问题。
从留下「固守稳健、谨慎行事、绝不投机」训诫的荣熙泰算起,荣智健是荣氏家族的第四代传人。荣氏家族的兴起始于荣智健的祖父荣德生及其兄长荣宗敬。荣氏兄弟曾经控制了中国将近一半的面粉和棉纺工厂,被称为「中国的洛克菲勒」、晚清和民国时期最大的民族资本家。
这份丰厚的财产传至荣智健父亲荣毅仁这一代时,正值中国解放,荣毅仁将全部财产捐给了国家,从而获得「红色资本家」称号,1993年当选国家副主席。
出生上海、36岁到香港发展的荣智健,不喜欢被别人视为官员之后,他自视为「资本家的后代」。30年来,从一无所有到拥有百亿资产,一度成为「中国首富」,荣智健的发迹之路,可谓中国改革开放现代史的缩影。虽然67岁的他一再强调创业成功全靠自己努力,不过,耀眼的家势、直通中央的人脉关系、众多香港富豪的争相讨好,无一不是「荣家太子」成功的关键。
与百年前荣家先祖辈「固守稳健、谨慎行事、绝不投机」的作风几乎完全相反,1999年荣智健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说:「你可以叫我赌徒,也可以叫我斗士,我不会否认自己有冒险的欲望。」
在香港这片自由开放、机遇处处的商业沃土之上发迹的荣智健,像是一个永不言败的冒险家,可惜这次「澳元门」丑闻让荣智健和中信泰富的冒险失败了,也让这个具有冒险欲望「荣太子」以悲剧收场,荣氏家族的百年商业传奇是否会就此告终,深受各界关注。
稳健与冒险应该因时制宜
如果企业家把自己代入荣智健的角色,在千变万化的国际投资市场中,究竟是固守「稳健、谨慎、绝不投机」的家训,稳扎稳打;还是大刀阔斧、冒险求进,取得意想不到的利润﹖在稳健与冒险之间,应该如何取舍﹖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常修泽接受本刊采访,从不同层面剖析中信泰富丑闻为企业家带来的借鉴。
常修泽分析,这次中信泰富炒外汇大幅亏损,可以说是世界金融海啸的大环境所造成。从2007年美国次贷风暴漫延到2008年9月左右爆发的国际金融海啸,让原本已经非常吊诡的国际投资市场,变得更加波谲云诡,可以说是不正常的经营环境,大起大落的案例层出不穷,例如雷曼兄弟突然倒闭;实力雄厚的汇丰银行也出现经营困难,股价大幅下跌。
常修泽认为,中信丑闻可说是国际金融危机惹的祸,有客观因素的影响,不过中信炒外汇失利,也可以反映出相关决策人士缺乏前瞻性与预判能力的缺失。
分析中信炒外汇失利的投资动机和战略时,常修泽说,荣氏家训当中的「绝不投机」,非常难能可贵,可以反映民族资本家的经营哲学。但是「固守稳健」却值得商榷,稳健与冒险之间应该因时制宜,要看当时的商机,不能一概而论,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之下,过于稳健可能延误商机。
常修泽表示,宏观经济分为三大类:扩张型、稳健型与紧缩型。在稳、缩、扩之间应该因时、因地制宜,没有一定的规定。以中信泰富的炒外汇事件为例,常修泽认为,荣智健的冒险不算是违背祖训,因为光靠稳健不能成为商场大亨,而投资也不一定是「投机」。
危机当前承担责任方显真风采
至于中信泰富丑闻暴光后的危机处理,常修泽认为,荣智健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常修泽说,荣智健首先是「捂」;企图隐瞒真相,然后是「嫁」,把责任嫁接给下属,以「弃车保帅」;最后是「心存侥幸」,以为第一时间先把问题压下来,可以等待止跌回升、把危机化为转机。
常修泽认为,荣智健或多或少存有赌徒的侥幸心态,但是「苍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引伸到商场上,也就是危机当前能实时承担责任方显出企业家的真风采。常修泽说,现在已经是信息化时代,信息透过网络等渠道可以速迅流通,再大的手也捂不过天,遇到公司危机想要第一时间隐瞒,只会欲盖弥彰。
中信泰富丑闻带来的借鉴
常修泽说,中信丑闻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企业危机公关非常重要。上市公司的信息越公开透明越好,遇到公司危机时,应该和盘托出,因为这是市场对上市公司的基本要求,隐瞒真相就是违反上市公司信息公开的规定,只会适得其反。
遇到危机时公司主管应该承担责任,所谓「好汉做事好汉当」,不能委过于人,也不能心存侥幸。
常修泽说,商场如战场,企业家在扩张、稳健与紧缩之间,要视乎经济大环境作出决策,该扩张的时候就要大胆扩张,不要因失败导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畏首畏尾的话,就更难在商场上立足。
常修泽也寄语企业家,对于中信丑闻不要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对自己日后可能面对的危机公关,或者投资策略,做更充分和周全的准备。
荣智健黯然下台了,但是,中信泰富丑闻留给企业家的反思和借鉴有很多,香港、台湾都不乏比荣智健实力雄厚的企业,但是他们却老老实实地守着自己「发家致富」的制造业,如台塑、长江实业等。
当一个企业家为一时的成功而自我膨胀时;当一个企业家因一时成功而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时;当一个企业家把企业经营成社会标杆而认为可以永无不胜时……这个企业也差不多走到尽头了。
中信泰富丑闻,从小的方面说是一个企业的悲剧,从大的方面说是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