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林业的发展能为社会提供木质产品,还能增加人们的收入,从目前的社会发展来看,建立一个绿色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既能发挥林木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又对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林业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但是目前,在林业生产发展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从管理及技术方面简单做了分析,希望能为林业工作者提供出具有借鉴意义的论述。
关键词:林业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林业的意义
一是能够不断延长产业链,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木质产品,同时还可以增加附近居民收入。二是能够建立起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是林业生产能够有效改善自然环境,提高空气质量。维持生态平衡,还有防风固沙和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在实际过程中,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在加上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森林资源。虽然林业部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很多管理体系,林业生产发展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整体的林业种植规模急需提高,有的地区还没有实现经营的集体化和规模化;同时有的地区疏于管理,树木生长缓慢,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另外,有的林区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情况,不利于林木的可持续发展。
二、对造林地的保护及改造
首先是对造林地的清理:要清除造林地上的杂灌,条件允许要进行全垦,深度可达50cm,利于幼树的生长;其次是挖穴:按照造林的要求挖树穴,株行距、树穴和深度要符合要求。
最后是造林:当造林季节来临,要先做好起苗工作,做到苗木完整,然后将起出的苗木分级,选用1~2级的苗木造林,这样的苗木抗逆性好,生长状况好。起出的苗木要及时送到造林地点进行造林,这样才能保证新造林有较高的成活率。在栽树时要保证苗木根系的舒展性,裸根苗木要打浆,条件允许要浇足定根水,将穴土踩紧培成馒头型。
三、对新造林地的管理措施
抚育。在造林后,于当年的5月中旬,对幼树进行抚育,即松土、除草,将土培成馒头型,清除林地中的杂灌,使苗木得到充足的光照和水分,充分生长。于7月和9月再各进行1次抚育,方法同上。如此抚育工作要进行3年,第2年2次,于6月和8月各进行1次;第3年1次,于7月进行,方法同上。清除杂灌工作要长期进行,直至林分郁闭。
禁牧。造林后,要设有专门的护林人员。要对幼林地进行禁牧,防止牲畜进入林地踩踏幼树。若羊进入新造林地,会直接啃食幼树,造成新造林分苗木的损失。
防寒。新造的幼林抗逆性差,在冬季要做好防寒的工作,方法同育苗期一样。
防火。进入冬季,林区中的杂草干枯,在遇到明火的状况下极易燃烧。所以在入秋时,要砍除过深的杂草、灌木。冬季来临,组建专业的防火队伍,定期对林区进行巡护,在林区制高点建立瞭望塔,设专人24h瞭望,发现火情及时通报、及时扑灭,将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四、可持续发展措施
(一)合理的规划
在实际规划布局过程中,林业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等因素,选择合理的种植树种、种植面积,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同时要根据林木市场的需求,进行科学布局,不断优化林业资源的配置。采用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的方式,促进林业生产的良性发展。
(二)对种子的科学选择
在选择种子过程中,要进行层层的检验和试验,保证种子的质量。播种前,先做好苗床。种子要进行消毒,播入苗床。如果要种植树苗,就要保证树苗生长的伸展性,保证树苗能够吸收更多的养分和水分;对于裸根的树苗要沾一些泥浆,在种植完成后,要定期浇水,保证树苗的完整性。另外,为了便于管理,要对树苗进行标记和分类。
(三)对幼林的管理
树苗经过一段时间生长后,苗木就会生长为幼林。同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死亡率,因此,幼林管理人员要针对死亡情况进行补植。如果成活率非常低,就要彻底铲除原来的幼林,重新种植,还要总结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按照当前的标准,幼林的成活率达到90%以上才算合格。另外,为了提高林木种植效益,避免出现林木低产的情况,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林木进行必要的改造,可适当引进外来树种,丰富林木种植的层次,提高种植的效率,发挥林木种植的最大效益。另外,管理维护人员还要长期清除杂灌,为林木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对林木中期的管理
幼林期后,管理人员要合理地保护林木,比如要及时剪掉坏死的或者不必要的树枝,保证整个树木能够获取足够的养料和水分,促进林木茁壮的成长。对于生长参差不齐的林木,要进行必要的堆砌修剪,及时清理地面的枯枝烂叶,保证树木的最佳状态,同时有效地防止出现火灾。在林木生长过程中,如果林木之间的郁闭度达到0.8时,要合理砍伐掉密集、弯曲、弱小的树木,最大限度地保证树木生长处在一个合理的密集程度。因为如果树木生长过密,就会使得有的树木得不到充足的阳光,不利于树木的生长。在冬季来,要组建专业的防火队伍,定期巡护林区,在林区制高点建立瞭望塔,发现火情及时通报,保证及时扑灭,把损失降到最低。
(五)熟期管理
整个种植区树木成熟以后,就可能出现人为的偷盗或破坏行为。因此,林木管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的保护意识,加强巡逻。同时还要做好林木的火灾防御工作,提高防范意识,保护整个林区的安全。当林分成熟,就应在适当时砍伐,实现林区种植的经济效益。对林木砍伐完毕后,还要及时更新,即再次进行整地、造林,另外,为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要对林木产品进行精深加工,不断扩宽应用领域提高树木的利用率。还要完善森林资源的采伐制度,制定合理的森林经营方案,保证森林经营的自主权。
(六)伐木及其他管理
1.间伐。此时的林木已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可以适时进行间伐。这样既有利于林木生长,也可以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在间伐过程中要做到:砍密留疏、砍弯留直、砍小留大。2.防盗。林木有了经济效益,就会成为被盗伐的对象,所以应加强林木的看护工作,防止发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3.皆伐。林分成熟,就应在适当的时候皆伐。4.迹地的再次更新。林分砍伐后,要及时进行更新,即再次进行整地、造林。
五、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生产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林业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对林木生长过程的管理,发挥林业生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夏鋆彬.做好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方法[J].北京农业,2011(01).
[2]申成才,白占林.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J].吉林农业,2014 (18) .
关键词:林业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林业的意义
一是能够不断延长产业链,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木质产品,同时还可以增加附近居民收入。二是能够建立起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是林业生产能够有效改善自然环境,提高空气质量。维持生态平衡,还有防风固沙和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在实际过程中,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在加上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森林资源。虽然林业部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很多管理体系,林业生产发展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整体的林业种植规模急需提高,有的地区还没有实现经营的集体化和规模化;同时有的地区疏于管理,树木生长缓慢,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另外,有的林区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情况,不利于林木的可持续发展。
二、对造林地的保护及改造
首先是对造林地的清理:要清除造林地上的杂灌,条件允许要进行全垦,深度可达50cm,利于幼树的生长;其次是挖穴:按照造林的要求挖树穴,株行距、树穴和深度要符合要求。
最后是造林:当造林季节来临,要先做好起苗工作,做到苗木完整,然后将起出的苗木分级,选用1~2级的苗木造林,这样的苗木抗逆性好,生长状况好。起出的苗木要及时送到造林地点进行造林,这样才能保证新造林有较高的成活率。在栽树时要保证苗木根系的舒展性,裸根苗木要打浆,条件允许要浇足定根水,将穴土踩紧培成馒头型。
三、对新造林地的管理措施
抚育。在造林后,于当年的5月中旬,对幼树进行抚育,即松土、除草,将土培成馒头型,清除林地中的杂灌,使苗木得到充足的光照和水分,充分生长。于7月和9月再各进行1次抚育,方法同上。如此抚育工作要进行3年,第2年2次,于6月和8月各进行1次;第3年1次,于7月进行,方法同上。清除杂灌工作要长期进行,直至林分郁闭。
禁牧。造林后,要设有专门的护林人员。要对幼林地进行禁牧,防止牲畜进入林地踩踏幼树。若羊进入新造林地,会直接啃食幼树,造成新造林分苗木的损失。
防寒。新造的幼林抗逆性差,在冬季要做好防寒的工作,方法同育苗期一样。
防火。进入冬季,林区中的杂草干枯,在遇到明火的状况下极易燃烧。所以在入秋时,要砍除过深的杂草、灌木。冬季来临,组建专业的防火队伍,定期对林区进行巡护,在林区制高点建立瞭望塔,设专人24h瞭望,发现火情及时通报、及时扑灭,将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四、可持续发展措施
(一)合理的规划
在实际规划布局过程中,林业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等因素,选择合理的种植树种、种植面积,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同时要根据林木市场的需求,进行科学布局,不断优化林业资源的配置。采用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的方式,促进林业生产的良性发展。
(二)对种子的科学选择
在选择种子过程中,要进行层层的检验和试验,保证种子的质量。播种前,先做好苗床。种子要进行消毒,播入苗床。如果要种植树苗,就要保证树苗生长的伸展性,保证树苗能够吸收更多的养分和水分;对于裸根的树苗要沾一些泥浆,在种植完成后,要定期浇水,保证树苗的完整性。另外,为了便于管理,要对树苗进行标记和分类。
(三)对幼林的管理
树苗经过一段时间生长后,苗木就会生长为幼林。同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死亡率,因此,幼林管理人员要针对死亡情况进行补植。如果成活率非常低,就要彻底铲除原来的幼林,重新种植,还要总结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按照当前的标准,幼林的成活率达到90%以上才算合格。另外,为了提高林木种植效益,避免出现林木低产的情况,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林木进行必要的改造,可适当引进外来树种,丰富林木种植的层次,提高种植的效率,发挥林木种植的最大效益。另外,管理维护人员还要长期清除杂灌,为林木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对林木中期的管理
幼林期后,管理人员要合理地保护林木,比如要及时剪掉坏死的或者不必要的树枝,保证整个树木能够获取足够的养料和水分,促进林木茁壮的成长。对于生长参差不齐的林木,要进行必要的堆砌修剪,及时清理地面的枯枝烂叶,保证树木的最佳状态,同时有效地防止出现火灾。在林木生长过程中,如果林木之间的郁闭度达到0.8时,要合理砍伐掉密集、弯曲、弱小的树木,最大限度地保证树木生长处在一个合理的密集程度。因为如果树木生长过密,就会使得有的树木得不到充足的阳光,不利于树木的生长。在冬季来,要组建专业的防火队伍,定期巡护林区,在林区制高点建立瞭望塔,发现火情及时通报,保证及时扑灭,把损失降到最低。
(五)熟期管理
整个种植区树木成熟以后,就可能出现人为的偷盗或破坏行为。因此,林木管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的保护意识,加强巡逻。同时还要做好林木的火灾防御工作,提高防范意识,保护整个林区的安全。当林分成熟,就应在适当时砍伐,实现林区种植的经济效益。对林木砍伐完毕后,还要及时更新,即再次进行整地、造林,另外,为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要对林木产品进行精深加工,不断扩宽应用领域提高树木的利用率。还要完善森林资源的采伐制度,制定合理的森林经营方案,保证森林经营的自主权。
(六)伐木及其他管理
1.间伐。此时的林木已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可以适时进行间伐。这样既有利于林木生长,也可以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在间伐过程中要做到:砍密留疏、砍弯留直、砍小留大。2.防盗。林木有了经济效益,就会成为被盗伐的对象,所以应加强林木的看护工作,防止发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3.皆伐。林分成熟,就应在适当的时候皆伐。4.迹地的再次更新。林分砍伐后,要及时进行更新,即再次进行整地、造林。
五、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生产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林业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对林木生长过程的管理,发挥林业生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夏鋆彬.做好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方法[J].北京农业,2011(01).
[2]申成才,白占林.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J].吉林农业,2014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