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体育视角下的家庭、学校和社会体育一体化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3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1
  摘要 本文主要从终身体育、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之间的关系,对终身体育视角下的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一体化进行了分析,并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得出终身体育思想下的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是一种三位一体的结构,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
  关键词 终身体育 学校体育 家庭体育 社会体育
  一、终身体育与家庭、学校、社会体育
  (一)终身体育与家庭体育
  随着人类理念的更新,人们认识到学习仅靠学校的教育是不够的,应该是融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同样,学生在学校里接受的体育教育,必须进入他的生活,家庭体育是学校体育的继续、巩固和延伸,有利于儿童形成正确的体育观,是奠定良好的终身体育思想的基础[1]。
  (二)终身体育与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是连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中间环节,学校为终身体育提供了实践的环境,人的一生接受系统体育教育最长、最有质量保证的阶段就是学校体育。因此学校体育不仅对终身体育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更重要的它是终身体育的基础[2]。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学校体育要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第二,学校体育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三)终身体育与社会体育
  社会体育活动形式多样、项目众多、灵活生动、自我选择性强,符合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实践活动的良好情感体验,因此,社会体育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兴趣有重要作用。
  二、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的关系
  (一)家庭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
  学校体育对家庭体育具有指导作用。在学校里形成的体育观、体育态度、体育兴趣、锻炼习惯都随父母及子女延伸进家庭。他们在家里利用余暇时间运用自己在学校里掌握的体育知识和方法,进行娱乐、健身、等家庭体育锻炼活动[3]。
  (二)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关系
  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基础,社会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延续,它们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社会体育作为学生课余体育的一种形式,社会成为学生课余体育实践的重要场所,对学校体育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表现在:社会体育是学生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体育在时间和空间上有益补充。
  (三)家庭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关系
  社会体育的发展取决于家庭体育。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余暇时间的增多,社会成员受教育程度会逐步提高,家庭体育活动在空间、时间、规模、内容等各方面将有较大的发展,为社会体育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社会体育是家庭体育的保障。家庭体育活动是利用社会资源进行的,社会内的广场、绿化带、公园及其他公共设施都是开展家庭体育活动赖以利用的资源。因此,社会体育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对家庭体育开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保证。
  三、终身体育思想下家庭、学校和社会体育的和谐发展
  从哲学的角度出发,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这三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整体,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构成了一体化的稳定结构,只有三者间相互促进和协调,才会使其终身体育得以顺利发展。家庭体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或预防祛病,还在于增强家庭凝聚力,促进家庭团结。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健康第一”、“以人为本”、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体质。社会体育的目标是为了提高社会成员的素质,它与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
  我国的家庭、学校、社会体育在方向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有人认为家庭体育是家庭的事情,他人不应也无法插手,实际上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因为目前我国大部分家庭还存在体育意识不强,不知如何锻炼和缺乏必要的条件设施等问题;学校体育场馆利用率偏低;一些有条件从事社会体育的单位,不仅不积极地负担其对青年一代实施体育的任务,反而以盈利为目的,从而大大影响了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增强社会各方面的社会责任感,统一组织好社会体育工作,提高家长的体育素养,切实做好家庭、学校、社会体育的协调一致性,在我国应予以高度重视。
  (一)家庭体育应发挥其初级群体优势,为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服务
  家庭体育除了健身健心的功能外,还能加强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形成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家庭体育的教育功能优势表现为家长对孩子体育行为的引导、感染和矫正,培养孩子健康向上的体育理念。家庭体育以其独特的初级群体优势若能与学校、社会体育相结合,则可提高学校体育的教学效率,促进社会体育的稳步发展。
  (二)学校体育应利用其资源优势,为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服务
  学校体育应深化课程改革,调整现有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更新教学理念,与家庭、社会体育发展与目标接轨,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学校体育应在保证教学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向社会和家庭开放学校体育场馆设施,为社会体育和家庭体育服务,同时也可使闲置的体育场馆设施创造额外的经济效益,为学校建设服务。
  (三)社会体育利用自身优势,为学校体育和家庭体育服务
  社会体育拥有丰富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以及组织多样的社會体育组织,如:体育俱乐部、公共体育协会等,可为学校体育提供教育实习基地,也可以举行以家庭为单位的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既使学校体育的外延得到了有效保障,也加强了学校、家庭、社会成员间的情感交流[4]。
  参考文献:
  [1] 胡爱武.家庭体育奠定儿童终身体育基础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
  [2] 李祥等.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李书锋.家庭体育与学校体育的互动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9.
  [4] 吴玲,杨建国.“学校、家庭、社会”体育一体化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1  摘要 本文通过对武术文化的概念、特点和作用的详细阐述,提出武术文化素质教育的概念,通过武术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促进作用的论述,挖掘武术文化的功能价值,开拓素质教育的空间,为武术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武术文化 素质教育 作用  一、武术文化的特点和作用  作为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1  摘要 武术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高校武术教学的情况不容乐观。本文试分析高校武术教学的弊端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 武术教学 魅力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历几千年的发展,不仅具备了相当成熟的系统理论和技巧方法,而且更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1  摘要 本文从运动迁移理论出发,结合武术教学实践,就运动技能迁移的一般原理、应用及对策提出了建议,意在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武术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有的放矢,采用最有效的教學手段,运用武术技能积极性迁移的方法,进而提高武术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运动技能迁移 武术 教学训练 运用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1  摘要 通过对本市几所高校武术教学现状的随机调查,发现高校学生普遍存在喜欢武术但不喜欢上武术课的现象。本文对加强武术教学课程设置、改革考评体系、创新教学模式等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对推动武术教学在高校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校 武术教学 策略研究  一、高校开展武术教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1  摘要 为进一步促进舞龙运动的发展,通过文献资料的方法,用民俗学的理论对舞龙运动的产生和功能价值进行分析,说明舞龙运动作为一项传统的民俗体育项目,没有被历史埋没,说明在当今社会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以及明确将来舞龙运动的发展趋势。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体育民俗 舞龙运动 民俗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2  摘要: 在湖南高职高专大力开展舞龙舞狮运动有着很深刻的现实意义,然而舞龙舞狮这项运动在湖南高职高专开展现状让人担忧,除个别学校外,许多学校几乎是空白。这严重阻碍了龙狮运动在高校中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高职高专舞龙运动的开展情况研究,为相关部门提供可行性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高职高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1  摘要 武术教师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武术运动在学校的发展,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武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研究武术教师的职业素养,旨在为武术教师自我提高和武术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武术 教师 职业素养  一、前言  武术运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2  摘要 以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切入点,借鉴人类学、文化学、民族学、体育文化学、民族传统体育等学科的理论,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系统的探讨和论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民族性、传统性、地域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特征。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体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2  摘要 我国是最早应用体育健身和防治疾病的国家。太极拳是一种重要的健身与预防疾病的手段。本文分析了太极拳的养生功能所体现的生理因素,提出了提高太极拳养生效果的对策,为普及和形成大众对太极拳的健身理念提供借鉴。  关键词 太极拳 养生 经络 脏腑  一、前言  我国是最早应用体育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9-000-01  摘要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指出:“体育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为群众提供良好的体育公共服务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能”。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体育公共服务城乡、地区供给发展不协调,体育公共服务无法实现均等化。根据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