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棉!棉!”
身后有人急急地叫。回头,一个年轻的妈妈叫着她的宝贝女儿。竟有人叫“棉”的!不过这名字听起来柔软温暖、纯洁朴素,而又清新美丽,如同真的看到一团白云似的棉花,确实是烟火人间的好名字。
看她们走远,我想起家乡的棉,在记忆里已经很久远了,那些棉依然那么白,那么蓬松,包裹着太阳的味道。真的那么白啊,仿佛记忆越旧,它们就越白似的,在记忆的仓库里再也没有比棉更白的东西了。它们当初在枝头安静地白着,仿佛一小朵、一小朵的白云,清爽芬芳,阳光烤得它们昏昏欲睡。我不止一次看到它们袅袅升腾,我睁大眼睛,目光都是疼痛的,我多么想抱抱它们,亲亲它们,那将是最柔软最温暖的脸颊,也许我会幸福得流眼泪。在田野里亲吻一朵棉,隐秘的幸福,不知所措的感恩。
静坐在枝头的棉其实在唱歌,也许是方言,也许是用梦呓,也许是用一种“自语”的声音,歌声如同天籁,弥漫天际,直到大音希声,让你的耳朵纯粹成为一种摆设,而心却慢慢具备了听觉。棉花一生出来就像一团蓬勃纯洁的灵魂,那是灵魂在歌唱,曾经灌满世俗杂音的耳朵一再在棉花面前失聪,失了就失了吧,棉的歌声会擦拭你的心,让你前所未有地敏感多情,心变成了耳朵,这多么好。
我每一次经过棉花地,都想听听棉的歌唱,寻找已经丢失了很久的东西。
家乡并不盛产棉花,大部分田地都种着小麦、玉米和红薯,偏安一隅的棉是母亲们多日争取的结果。
——给我一小片地吧,薄地、边角地、远在河滩的地,都成,我只要这一小片地,种上白白暖暖的棉花啊!种、摘、晒、剥、弹、缝,然后才有穿和盖这些动作。新的棉衣棉裤,新的棉被棉褥,在寒冷的冬天里,拥有这些,就如同拥有一个自家的日头,这种温暖幸福的日子也便是诗人向往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
棉是母亲的花,母亲的庄稼。贫瘠的黄土地里能够有机会开出这样的白,那只能是因为母亲。
这些粗糙的、卑微的母亲也是爱美的,小麦的花细碎,玉米的叶子像大刀一般,红薯的花很罕见,而棉的花如硕大的蝴蝶,有些张扬,有些惊艳。我看到一些母亲穿梭在棉花丛中,眼睛里和心里都有硕大的蝴蝶,她们抚摸着棉的花,深嗅着棉的花,鼻子和嘴同时触及到了棉的花。有很多人只在乎棉桃的大小饱满,而这些母亲熟悉棉的一枝一叶一花和一日一月一生,她们在棉桃之前也在乎棉的花。
——棉是一种庄稼吗?那也是会开花的庄稼,人们只知棉衣棉裤、棉被棉褥的暖,却不知棉的美丽的花,不知棉的花的香。乡下的母亲们知道,她们甚至怀有某种浪漫的情怀,当她们在棉的花丛中穿梭的时候,她们变成了另外一种女子。
我爱摘棉花时的母亲,现在,我更爱在棉的花丛中走过的母亲。
因为棉花地不多,摘棉花不算辛苦事,母亲们甚至不需要父亲们的帮忙,一个人带上篮子和袋子就去了。我还看到过一些母亲为他事路过棉花田,忽然看见云朵般的棉要溢出开裂的棉桃壳子,就跳到田里,兜起衣襟,一朵一朵地放进去,仿佛意外的收获,受到谁的垂青和施舍,心满意足,拈花微笑,若降到凡间的天使。而那些天,天也不下雨,任凭棉一朵连绵着一朵,不定时地开放,奇迹般的白,不约而至的白,没有铺天盖地,却是小小的惊喜,一个接连一个,母亲们也许就是这样偶然发现了它们,哪怕只有三四朵,也要将它们小心翼翼地兜到衣襟里,她们低头的时候,棉还在枝头上,抬头时,一朵棉就滚落到了她们的怀里,简直咯咯咯地笑出声,摘棉的人也乐不可支。
母亲们离开棉花地时,走两三步,又回过头,咯咯的笑声似乎响亮起来,一地的棉都要开裂和膨胀起来,急着被带回家似的。这个好笑的念头将母亲们也惹笑了,那些爽直活泼的母亲则笑得流出了眼泪,抱紧了棉花,大步流星地走了。
铺天盖地的白,那是在远方,在棉的王国。过了很多很多年,家乡的一些母亲才被汽车和火车带到千里之外的产棉区,争分夺秒、马不停蹄地摘取棉花。那么多棉花啊,连天空都为之羞愧。刹那间,天上的白云都落到那里了,天下的道路都铺满了滚圆的白、蓬松的白、惊讶的白,耀眼刺目,惊心动魄,有的人想躺到棉花堆里大笑一场或者大哭一场,多么繁华盛大的白啊!
这些母亲回来时,人们都议论她们皮肤黑了也更粗了,身子瘦了,眼睛红肿了。男人们拿过她们兜里的工钱,数了数,眉开眼笑,想到了孩子的学费、过节的肉、自己的烟和酒。我握了握母亲的手,十倍的粗糙了,裂着血口,仿佛上面长着芒刺,扎得我疼痛心惊;裂开的指甲里有黑的泥,难道这都跟那么白那么白的棉有关吗?我找来竹签和剪刀,要帮母亲修理指甲,她却走开了,我睁大眼睛也看不到了。我想起在棉的花丛中穿梭的母亲,用衣襟兜起棉的母亲,忽然就想哭了。
从远方回来的母亲是不是更爱自家一小片地里的棉呢?走近一朵棉的道路是不是变得有些曲折?要想了解这些,其实不容易。因为再到后来,孩子们都长大了,种棉的母亲越来越少,问问母亲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与世上众多身体一样,我的身体接受过各种布料、各种丝绸、各种化纤的包裹和爱抚”,可是谁又能最终皈依了棉呢?
见过棉的孩子越来越少,喜欢棉袜子、棉衬衣、棉手巾和棉袄棉裤的孩子越来越少,究竟有多少母亲能够很有勇气地说上一句“孩子,你迟早也会喜欢棉花”的?
——不过,你也知道,一个年轻的妈妈在城市的街头那么着急,又那么好听地叫着女儿的名字:“棉!棉!棉!”于是,我们就可以在想到棉时,对白的棉花微笑,就可以对生活重新产生信赖。
那么白那么白的棉啊!
发稿/庄眉舒 [email protected]
身后有人急急地叫。回头,一个年轻的妈妈叫着她的宝贝女儿。竟有人叫“棉”的!不过这名字听起来柔软温暖、纯洁朴素,而又清新美丽,如同真的看到一团白云似的棉花,确实是烟火人间的好名字。
看她们走远,我想起家乡的棉,在记忆里已经很久远了,那些棉依然那么白,那么蓬松,包裹着太阳的味道。真的那么白啊,仿佛记忆越旧,它们就越白似的,在记忆的仓库里再也没有比棉更白的东西了。它们当初在枝头安静地白着,仿佛一小朵、一小朵的白云,清爽芬芳,阳光烤得它们昏昏欲睡。我不止一次看到它们袅袅升腾,我睁大眼睛,目光都是疼痛的,我多么想抱抱它们,亲亲它们,那将是最柔软最温暖的脸颊,也许我会幸福得流眼泪。在田野里亲吻一朵棉,隐秘的幸福,不知所措的感恩。
静坐在枝头的棉其实在唱歌,也许是方言,也许是用梦呓,也许是用一种“自语”的声音,歌声如同天籁,弥漫天际,直到大音希声,让你的耳朵纯粹成为一种摆设,而心却慢慢具备了听觉。棉花一生出来就像一团蓬勃纯洁的灵魂,那是灵魂在歌唱,曾经灌满世俗杂音的耳朵一再在棉花面前失聪,失了就失了吧,棉的歌声会擦拭你的心,让你前所未有地敏感多情,心变成了耳朵,这多么好。
我每一次经过棉花地,都想听听棉的歌唱,寻找已经丢失了很久的东西。
家乡并不盛产棉花,大部分田地都种着小麦、玉米和红薯,偏安一隅的棉是母亲们多日争取的结果。
——给我一小片地吧,薄地、边角地、远在河滩的地,都成,我只要这一小片地,种上白白暖暖的棉花啊!种、摘、晒、剥、弹、缝,然后才有穿和盖这些动作。新的棉衣棉裤,新的棉被棉褥,在寒冷的冬天里,拥有这些,就如同拥有一个自家的日头,这种温暖幸福的日子也便是诗人向往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
棉是母亲的花,母亲的庄稼。贫瘠的黄土地里能够有机会开出这样的白,那只能是因为母亲。
这些粗糙的、卑微的母亲也是爱美的,小麦的花细碎,玉米的叶子像大刀一般,红薯的花很罕见,而棉的花如硕大的蝴蝶,有些张扬,有些惊艳。我看到一些母亲穿梭在棉花丛中,眼睛里和心里都有硕大的蝴蝶,她们抚摸着棉的花,深嗅着棉的花,鼻子和嘴同时触及到了棉的花。有很多人只在乎棉桃的大小饱满,而这些母亲熟悉棉的一枝一叶一花和一日一月一生,她们在棉桃之前也在乎棉的花。
——棉是一种庄稼吗?那也是会开花的庄稼,人们只知棉衣棉裤、棉被棉褥的暖,却不知棉的美丽的花,不知棉的花的香。乡下的母亲们知道,她们甚至怀有某种浪漫的情怀,当她们在棉的花丛中穿梭的时候,她们变成了另外一种女子。
我爱摘棉花时的母亲,现在,我更爱在棉的花丛中走过的母亲。
因为棉花地不多,摘棉花不算辛苦事,母亲们甚至不需要父亲们的帮忙,一个人带上篮子和袋子就去了。我还看到过一些母亲为他事路过棉花田,忽然看见云朵般的棉要溢出开裂的棉桃壳子,就跳到田里,兜起衣襟,一朵一朵地放进去,仿佛意外的收获,受到谁的垂青和施舍,心满意足,拈花微笑,若降到凡间的天使。而那些天,天也不下雨,任凭棉一朵连绵着一朵,不定时地开放,奇迹般的白,不约而至的白,没有铺天盖地,却是小小的惊喜,一个接连一个,母亲们也许就是这样偶然发现了它们,哪怕只有三四朵,也要将它们小心翼翼地兜到衣襟里,她们低头的时候,棉还在枝头上,抬头时,一朵棉就滚落到了她们的怀里,简直咯咯咯地笑出声,摘棉的人也乐不可支。
母亲们离开棉花地时,走两三步,又回过头,咯咯的笑声似乎响亮起来,一地的棉都要开裂和膨胀起来,急着被带回家似的。这个好笑的念头将母亲们也惹笑了,那些爽直活泼的母亲则笑得流出了眼泪,抱紧了棉花,大步流星地走了。
铺天盖地的白,那是在远方,在棉的王国。过了很多很多年,家乡的一些母亲才被汽车和火车带到千里之外的产棉区,争分夺秒、马不停蹄地摘取棉花。那么多棉花啊,连天空都为之羞愧。刹那间,天上的白云都落到那里了,天下的道路都铺满了滚圆的白、蓬松的白、惊讶的白,耀眼刺目,惊心动魄,有的人想躺到棉花堆里大笑一场或者大哭一场,多么繁华盛大的白啊!
这些母亲回来时,人们都议论她们皮肤黑了也更粗了,身子瘦了,眼睛红肿了。男人们拿过她们兜里的工钱,数了数,眉开眼笑,想到了孩子的学费、过节的肉、自己的烟和酒。我握了握母亲的手,十倍的粗糙了,裂着血口,仿佛上面长着芒刺,扎得我疼痛心惊;裂开的指甲里有黑的泥,难道这都跟那么白那么白的棉有关吗?我找来竹签和剪刀,要帮母亲修理指甲,她却走开了,我睁大眼睛也看不到了。我想起在棉的花丛中穿梭的母亲,用衣襟兜起棉的母亲,忽然就想哭了。
从远方回来的母亲是不是更爱自家一小片地里的棉呢?走近一朵棉的道路是不是变得有些曲折?要想了解这些,其实不容易。因为再到后来,孩子们都长大了,种棉的母亲越来越少,问问母亲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与世上众多身体一样,我的身体接受过各种布料、各种丝绸、各种化纤的包裹和爱抚”,可是谁又能最终皈依了棉呢?
见过棉的孩子越来越少,喜欢棉袜子、棉衬衣、棉手巾和棉袄棉裤的孩子越来越少,究竟有多少母亲能够很有勇气地说上一句“孩子,你迟早也会喜欢棉花”的?
——不过,你也知道,一个年轻的妈妈在城市的街头那么着急,又那么好听地叫着女儿的名字:“棉!棉!棉!”于是,我们就可以在想到棉时,对白的棉花微笑,就可以对生活重新产生信赖。
那么白那么白的棉啊!
发稿/庄眉舒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