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对舞蹈教学方法的启示

来源 :科学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818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格拉底所提出的“产婆术”虽历经两千余年而不衰,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对现实的教育教学仍然起到了一定积极意义。作为教师,学习、了解“产婆术”并把它与现时的课堂教学联系起来,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反思,本文浅谈了“产婆术”对舞蹈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产婆术;苏格拉底;舞蹈教学
  “产婆术”这种学说很有意思,它形象地道出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学生心中已有知识,只是有的时候不能凭借自身的能力去发现或者表达出来,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去认识自己的这种知识,产生这种知识。其实,这种教学方法强调的还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为“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命题或学说中的矛盾,动摇对方的论证基础,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它的方法包括讽刺(即不断提出问题使对方陷入矛盾之中,并迫使其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启发、引导学生,以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归纳和定义(使学生逐步掌握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等步骤。
  一、传统舞蹈教学方式的弊端
  1、教师的教。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是课堂的决策者。课堂教什么,学生怎么学,完全由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教师高高凌驾在课堂之上。对于学生的对问题回答,教师掌握着生杀大权,不加引导,评价方式单一,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的学。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把知识作为饲料,不加分析理解地倒入学生的“口”中,学生记住了很多的“知识”,从文字和动作上都知道,但是真正理解多少,明白多少,学会多少,不得而知。与其说学生学到了知识,还不如说是背上了“知识”,与其说学生是知识的拥有者,还不如说是知识的奴隶。学生的学习方法就变得单一,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与课堂学习楚河汉界,泾渭分明。
  二、苏格拉底及其“产婆术”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一前399)是古代希腊著名的奴隶主阶级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对当时及后世的贡献不仅是在哲学思想上,更多的是表现在他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上,是古希腊教师的楷模。在世界教育史上,素有“西方的孔子”之称。苏格拉底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具有“正义”、“勇敢”“节制”等美德的人,教育目的就在于“心灵的最大程度的改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他独辟蹊径,首创了问答式的教学方式——“产婆术”,也称苏格拉底法。
  苏格拉底认为“理智源于人的心灵,可是人的头脑中往往充斥许多模糊的、杂乱的概念,如果碰到问题,不经周密的思考而轻易作答,其答案中必定存在片面或差错的东西。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帮助学生澄清思想观念上的是非曲直,将那些建立在沙丘上的‘知识大厦’推倒推垮,让真理显现在自己的眼前,使学生从中获取切实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往往是由他先以无知的样子开始发问,当被问者的答案不完整或不正确时,他并不立即纠正,而是顺其思路引出新的问题,使其答案越来越趋向荒谬。最终,使被问者认识到自己的知识肤浅和无知,进而从苏格拉底的启迪中得出完善的结论。这种通过质疑、推理、归纳的方法来进行教育,可说是西方盛行的“启发式”教育方法的起源。
  三、苏格拉底“产婆术”对舞蹈教学的启示
  1、对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思考
  “产婆术”引导学生形成对知识认知的提问方式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无论面对何人进行知识传授,都需要根据对方的心理发展水平来提出相应的问题。当然,苏格拉底当时并不了解什么叫心理学,但是当今的教育者在实施教育教学的时候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
  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的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研究的是双胞胎在不同时期学习爬楼梯的过程和结果。双胞胎一个是从48周开始学爬梯,练了6周,学会了爬楼梯;另一个是从52周开始,练了2周学会了。后者尽管用的时间段,但效果不差,而却具有更强的继续学习意愿。实验说明了,任何一项训练或者教育内容针对某个特定的受训对象,都存在一个“最佳教育期”。关注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找到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进而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教学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舞蹈老师在她的教学过程中曾提到过一个关于学生在上课时提出的典型例子:“中国舞蹈是民族舞蹈”。这样说法要不要为学生修改?老师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因为有些学生对民族这个词还不是完全理解,他们惟恐别人不知道中国就代表民族,就说出这么一句“中国舞蹈是民族舞蹈”,这对于刚进校院的学生来讲不是根本性错误,学生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就会自我纠正。相反,如果教师不遗余力地指正学生,不仅浪费了精力,同时还有可能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对了解学生知识结构的思考
  “产婆术”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启发,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已有认知有清楚的了解。比如在大一舞蹈课上,教师把舞蹈基础训练让学生不停的练习。很显然,该教师没有注意到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在入学的考试中已经作为重点练习过,而在大一仍然对舞蹈基础训练进行训练显然过于简单,这样的教学环节显然是重复无效的。其实教师不妨通过变换动作的方法让学生将基础动作分解,窜插于成品舞蹈中来进行事物之间的联系,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新知的构建,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地去了解自己所教授学科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已有的认知传授新的知识并进行更高层次的练习,避免教学行为的简单、重复、无效。
  3、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反馈的思考
  “产婆术”通过教师不断地提问使学生认识陷入自我矛盾的境地,并且通过提问启发、引导学生产生自己的思想见解,逐步掌握正确的知识概念。“产婆术”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尤其是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应该做出及时有效的评价反馈。课堂因细节而精彩,细节因评价而生动。舞蹈课堂,“正确”或“错务”的是非定性评价显然无法获得生存的空间,更多是被“你做得真好!”之类的鼓励性评价所代替。但深究一下,难道教师就仅能在精神层面进行评价?苏格拉底对学生回答的评价能够引起学生进一步的思考,我们是否能够使评价更加深入,更具指导意义呢?答案是肯定的。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方法、认知、能力等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获得启发。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蒙古舞》一课时问“蒙古舞的内涵体现在哪里?”一学生提到了“草原”,说草原是蒙古的代表,是为了表现草原上的风土人情。教师把握住了学生的回答,及时反馈道:“ 你真会发现,就要像这样读书呀!”当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及时、适切的评价反馈,对教师自身的素质要求是相当高的。但只要教师形成及时、适切评价反馈的意识,那么课堂教学就会“别有一番洞天”。
  4、对学习过程中练习设计的思考
  “产婆术”注重由内而外的激发,需要教师提出具有逻辑性和层递性的问题进行引导。缺乏经验的教师往往随便找到相关的练习就迫不及待地拿给学生操练,这种操练的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对于某些学困生而言是“竹篮打水”。问题在于教师没有给学生的练习铺设台阶,希翼学生“一步登天”那真的是比登天还难的一件事情。练习的设计要注重逻辑性和层递性,如在教学生芭蕾舞的时候,教师可从简单的动作如“一位、二位---五位”入手,首先让学生练习最基本的动作,巩固基础动作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再练习复杂点的动作,如“大跳、小跳、旋转”进而延伸到“小组跳、大组跳”等复杂动作的练习。练习之间存动作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同时难度上也层层递进,有利于学生对新动作的掌握与运用。
  “产婆术”源于苏格拉底自身的一个矛盾,他本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因此,他提出,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所以,他教授知识并不是灌输给别人知识,而是启发人们发现自身原本就拥有的知识。也就是说,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不能全凭个人之力生下“胎儿”,他作为教师的作用就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只有不断学习、借鉴,融会贯通,方能开辟教育教学新的天地!
其他文献
会议
学生们对于语文的接触往往来自小学时期,那时候的孩子充满了好奇、单纯。语文这项学科更具有趣味性,所以学生们接受度n也相对比较高,但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对教育领域的渗透、融合,其重新构建了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更进一步推进了教育n改革的深层次发展。由于小学学生对一些抽象问题无法完全理解,
提起“国宝”,人们自然而然要联想到大熊猫,然而,不少专家戏言,北国冰城哈尔滨有一位国宝级人物,甚至比国宝还珍贵,因为大熊猫毕竟还有1000多只,而他只有一位!他就是目前中国
会议
近日 ,福建、四川、海南三省电信公司在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协助下 ,推出个性化的“电话QQ”业务 ,并完成了电话QQ的异地联网。用户可进行一对一通话 ,可与五六个人同时通
中国绘画作品题材大致可分为三类:山水、人物、花鸟。最早的花鸟画出现在七千年前陶器上,当时的图形设计、绘制多是极简单的鱼、鸟、藻、网等形象,非常直观、简练。这种装饰
会议
严晓怀,上海建材商城总经理,1997年11月—12月在上海大学参加工商管理培训。当前,国内建材市场“不打折、不降价做不成生意”的风气盛行。同行之间的削价竞争使顾客失去了对
微信逐渐在我们的生活中实现了全面的渗透,它也促进了人们交流、消费、生活方式的改变。面对不断发展的社会态势,学校管n理应该随之而动,去适应和改变。因此,学校管理应积极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