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角色扮演”教学方式应遵循的几点原则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WEN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角色扮演属于情境学习,学生可站在所扮演角色的角度体验学习,感悟知识,从而建构起对知识的新的理解,并有助于形成未来生活所必备的能力。在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化的大背景下,角色扮演教学方式正深入初中历史的教学一线,并嵌入学生的日常学习模式中,成为学生知识建构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助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角色扮演;原则
  
  角色扮演教学方式来源于美国社会学家谢夫特的“关于社会价值的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理论,它是一种在教学中模拟现实生活片段,由学习者扮演其中的角色,将角色的语言、神态、行动和心理表现出来,以实现对角色的心理体验,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对历史教学而言,角色扮演是通过学生在课下收集文本材料、编写历史剧本、分配表演任务,并在课堂上担纲历史角色等活动来展示有关历史事件的场景或历史人物的活动,以使学生体验历史过程、形成历史概念、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因其形式活泼,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而为学生喜闻乐见,并越来越成为初中历史教师乐于采用的教学方式。为了更有效地运用这一教学方式,真正将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角色扮演教学方式的运用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一、 注重课前调查,了解学习需求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课前调查,充分了解学生历史学习的心理需求和学習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目标明确、针对性强的教学主题和与之紧密相关、适合学生需求的历史剧本的大致构想。这有助于顺应并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内在的学习驱动,从而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自觉融入剧本的历史情境中,引发学生的创新行为。
  二、 尊重主体地位,引导主动建构
  美国华盛顿大学有这样一个条幅:“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揭示出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重要性。角色扮演是将课堂还给学生的独特方式,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学生自然会深究剧本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概念、内在关系及其意义。教师应适时抓住这一契机,激发探究的主动性,指导探究的科学性,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升核心素养。
  三、 面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实际
  教师指导编写剧本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这一方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习过程不是一种痛苦的负担,而是一种愉悦的享受;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对学习材料易于理解和接受。如学习“破解彩陶之谜”,可指导学生去陶吧或就地取材设计制作各种陶器,体验制作的乐趣,并了解彩陶背后的故事,以激发历史想象,促进理性思考,认识到陶器的发明和制作本身就是先民生活智慧的体现,更是人类文明的进步。指导编写剧本还要充分体现历史学科与现实社会的密切联系,突出历史学科的人文价值。如学习“商鞅变法”时,由学生扮演不同的历史角色,再现当年商鞅舌战群臣、力主变法的生动场景,使学生能充分体验秦孝公的知人善任和商鞅的果敢睿智,从中感悟改革之路自古以来就布满了荆棘和险滩,只有敢于直面困难的勇士才能担起救治社会的大任,进而增强学生对今日改革开放艰难进程的情感呼应和价值认同。
  四、 创设民主氛围,加强合作交流
  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边活动、相互生成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达到师生、生生之间的多维互动,形成课堂上全方位的合作,使课堂气氛始终处于民主、自由、和谐、活跃的状态中。这样,既让学生在愉悦中感知了新知识,让他们因体验成功的喜悦而不断地探索,又让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升华;同时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下,形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元文化关系。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学习共同体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共享,从而使学生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建构。可见,这种师生全方位的合作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使历史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五、 激发学生思维,深化历史认识
  教师应该对角色扮演的过程进行引导,使其向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并在过程结束之时,及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提出问题,激发思维。具体方法包括:通过基于史实正误、道德两难或现实意义的特殊角度进行巧妙设问,以引起学生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教师采用类似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技巧,将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主反思,自主发现规律,自主纠正错误。由此,学生的认知就能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上,进而达到认识上的升华。
  六、 自主角色扮演,拒绝包办代替
  剧本的编写需要教师和学生付出大量的心血。这里尤其要注意教师不要包办代替,从而导致教师编剧、学生演剧的不良现象,使角色扮演失去应有的意义。教师可以与学生合作,在共同商讨的基础上提出编剧主题、剧本结构、角色分配、表演要求等方面的问题,然后放手让学生在彼此合作中查找资料、写作剧本。教师在写作过程中可随时关注写作进度和内容,适时对剧本的史实基础的真实性、情节安排的科学性和语言运用的合理性做出指导。这样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实践证明,角色扮演是历史课堂教学的活化剂。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消减对历史的陌生感和距离感,激发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热情和探究欲望;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走进历史、感悟历史,更深刻地了解历史,更合理地评价历史;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的体验。这种强烈的情感刺激和巨大的心灵震撼,将使学生终生难以忘怀。
  参考文献:
  [1]张静等著.历史学习方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吴庆麟,胡谊.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行业的教学方式与教具也在不断进行改进,其中微课由于其短小精悍、知识量丰富的特点受到广大教师群体的欢迎。微课主要是借助多媒体、手机等信息技术媒体为载体,进行相关学习视频或动画的播放来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高中阶段历史教育要求学生能够拥有历史核心素养,遵循教育规律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历史知识储备量与相应学科能力。教师在进行高中教学时,需注意优化教学内容结构
摘 要:针对高校《工程化学》内容涵盖面广,知识点多且零散,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现状,本文作者以融合式教学方式为突破口,在教学中不拘泥于形式,进行课前作业融入、课堂拓展融入以及传统讲授、多媒体教学与雨课堂教学相互融合的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新的融合式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加强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效互动。  关键词:融合式教学;工程化学;教学方式;有
摘 要:从新版本的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跟旧版课程标准相比较来看,我们发现更加能反映出课堂教育跟培养核心素养目标的内部的联系,特别是在旧的课程标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另外提出了化学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这为高中教师的教育教学指出了探索方向,而如何落实需要我们亲身去体验和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目标;高中化学教学;体验     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在高中的教育教学方
摘 要:高中历史所承担的任务异常重要,即为使学生博古通今,唯有让他们进一步深入掌握高中历史,才可以帮助其更好学习、理解以及应用历史。但是高中历史有知识复杂度高以及任务繁重等突出特征,正因如此,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应用各种各样的历史教学方法,并将影视元素应用其中。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影视元素     强化教学效果是引入任何教学方法的重要目的,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和质量,将影视元素合理应用
摘 要:化学习题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在新课程理念下,以往传统的学习模式已经适应不了如今化学习题教学的需求,随之就产生了变式探究学习模式,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非常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今化学习题教学的基本现状,并探究了化学习题教学中的变式探究学习模式。  关键词:化学习题教学;变式探究学习模式;探究     在新课改不断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