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和个性特点表现和落实在作文教学之中。作文的最大特点是用语言这一中介来表达作者的生活和情感,其基本任务就在于把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促进学生学会做人这两个相互依存的方面统一起来,使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能切实地促使学生更好地做人和发展。因此,语文素质教育中的作文教学应将“人”和“文”有机统一起来,以做人为作文之本,用作文促进做人,使作文真正成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作文与做人的关系
1、做人与作文在生命需求上的统一。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出发点。“做人”与“作文”首先就在这个出发点上密切联系、相互统一。作文首先是生存的需要。人的生存总要经历各种世事,总有东西想要表白。作文既是人们生存的需要,也是展示人们生存状态的一种有效途径。作文又是享受的需要。要成功地做人,要保持良好的生存状态,离开了精神上的满足、愉悦与快乐则根本不可能。而每个人的满足、愉悦与快乐则必须建立在自我肯定和自我实现的基础之上,作文则是作者自我实现的一种手段。只有当作文成为表达自我和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之后,才能在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述自己的生活时产生愉悦、欢快和满足之情,此时的作文便成了人生享受的真正需要。 进一步,作文还是发展的需要。发展创造是人类的生命需求中最高而又最重要的目标。
2、做人与作文在知、情、意、行上的统一。人为文之本,作文既是人的心理和意识素质的外化,又是人的一种特殊的生命行为。知、情、意、行是人的生命存在及其活动的几个十分重要的方面,相对集中地体现了人的生命存在的水平。“做人”与“作文”理应在知、情、意、行上相互统一。在“知”上的统一即与人所有的知识内涵的统一。人除了具有动物的生物特性外,还具有通过学习、观察、感受而获得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产生新的见解、思想、观念以及价值观、审美能力等。作文,是有知识的人的行为,既表现人的知识,又提炼和增进人的知识。作文水平也就随着“做人”进程而不断升迁。在“情”上的统一即与人的情感世界之间的统一。情感世界是人性、人的素质的最生动最集中的表现。作文也讲究一个“情”字,不管写什么内容,都要求有真情实感、美好情操。在“意”上的统一指的是与人的意志因素的统一。做人,不但追求智力的完善、情感的健康,而且同时培养着非智力因素,尤其是信心和意志力。人无志不立,这是一个人最终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作文不仅表达和激励意志,同时还磨炼意志。在“行”上的统一指的是与品德行为的统一。做人之行与作文之行本质上是一样的。而作文作为一种写作、表达和交际 行为,也是有“行”的意义,何况作文的内容必然反映学生的“行”。察其言观其行,因其文诱其行,使言行 一致、文德互进,对学生才是有效的教育。
二、作文与人格培训的教学原则
1、教学力求在作文教学中摒弃原有的消极因素,把中小学生的作文从成人化、模式化、凝固化、知识化和繁琐化中解放出来,弘扬作文活动的主体生命精神,努力追求把作文活动审美化的境界。这就 是要用美的规律把“做人”与“作文”贯通和统一起来。在作文教学中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充分发挥美育的作用,遵循审美规律,创设美的氛围,在审美化教学活动中实现“做人——作文”的教学目的。教师要把自己的教学美和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写作境界作为自己的整体追求,用美的思想、美的语言、美的形式启发诱导学生说真话、写自己,记录生活中的美,表达美的心灵,从而让作文活动本身成为一种美的享受,切实改变“ 苦于作文”“作文很苦”的教学现状。为此,“做人——作文”教学要以高扬作文主体(包括教与学双方)的主体性为其根本原则。
2、提高人的主体性,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根本。这里所说的主体性指写作实践中自主的主动探索、主动获取和 主动发展,它包含教师主体性和学生主体性两个方面。只有具备鲜明主体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鲜明主 体意识的学生。教师必须首先转变固有的不科学的作文教学观念,努力冲破“重技能,轻本体”的作文教学现 状,摒弃见文不见人和限制学生个性与生命精神的错误作法,主动研究“做人要求作文,作文促进做人”的有 效方式,积极地建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学生有主动创作的激情与行动,并能在 作文中主动表现自己,把自己的生活与情感真诚地倾述在作文之中,以适应自身生存、享受和主动发展的需要 ,并反过来提高自己“做人”的质量。真正的主体性要求把“为了人”和“通过人”统一起来,使学生通过主 动的作文来提高自己做人的素质。高扬这一主体性原则,在教学中就必须特别注意充分激发主动性,努力培养真诚性,放手激励个性化。
3、要放手鼓励个性化,才能真正发挥教学双方的主体性。“以人为本,发展个性”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因为保护和鼓励个性就是保护和鼓励创造性。作文教学中如果忽略了个体间的差异而一味地强调某种模式或共性,就必然扼杀学生的个性。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写出自己的个性,对有个性的说真话的文章要大力扶持,使学生的个性在作文中得到富于活力的引导和培育。
生命、生活和生态都是综合的动态的过程。因此,“做人——作文”教学十分重视教学活动的过程展开与 推进,使作文活动真正成为主体精神逐步展现和发挥的生命过程。通常的教学,往往“直奔主题”,重视的是 对知识结论的接受而不甚注意教学活动过程本身的教育功能。
一、作文与做人的关系
1、做人与作文在生命需求上的统一。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出发点。“做人”与“作文”首先就在这个出发点上密切联系、相互统一。作文首先是生存的需要。人的生存总要经历各种世事,总有东西想要表白。作文既是人们生存的需要,也是展示人们生存状态的一种有效途径。作文又是享受的需要。要成功地做人,要保持良好的生存状态,离开了精神上的满足、愉悦与快乐则根本不可能。而每个人的满足、愉悦与快乐则必须建立在自我肯定和自我实现的基础之上,作文则是作者自我实现的一种手段。只有当作文成为表达自我和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之后,才能在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述自己的生活时产生愉悦、欢快和满足之情,此时的作文便成了人生享受的真正需要。 进一步,作文还是发展的需要。发展创造是人类的生命需求中最高而又最重要的目标。
2、做人与作文在知、情、意、行上的统一。人为文之本,作文既是人的心理和意识素质的外化,又是人的一种特殊的生命行为。知、情、意、行是人的生命存在及其活动的几个十分重要的方面,相对集中地体现了人的生命存在的水平。“做人”与“作文”理应在知、情、意、行上相互统一。在“知”上的统一即与人所有的知识内涵的统一。人除了具有动物的生物特性外,还具有通过学习、观察、感受而获得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产生新的见解、思想、观念以及价值观、审美能力等。作文,是有知识的人的行为,既表现人的知识,又提炼和增进人的知识。作文水平也就随着“做人”进程而不断升迁。在“情”上的统一即与人的情感世界之间的统一。情感世界是人性、人的素质的最生动最集中的表现。作文也讲究一个“情”字,不管写什么内容,都要求有真情实感、美好情操。在“意”上的统一指的是与人的意志因素的统一。做人,不但追求智力的完善、情感的健康,而且同时培养着非智力因素,尤其是信心和意志力。人无志不立,这是一个人最终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作文不仅表达和激励意志,同时还磨炼意志。在“行”上的统一指的是与品德行为的统一。做人之行与作文之行本质上是一样的。而作文作为一种写作、表达和交际 行为,也是有“行”的意义,何况作文的内容必然反映学生的“行”。察其言观其行,因其文诱其行,使言行 一致、文德互进,对学生才是有效的教育。
二、作文与人格培训的教学原则
1、教学力求在作文教学中摒弃原有的消极因素,把中小学生的作文从成人化、模式化、凝固化、知识化和繁琐化中解放出来,弘扬作文活动的主体生命精神,努力追求把作文活动审美化的境界。这就 是要用美的规律把“做人”与“作文”贯通和统一起来。在作文教学中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充分发挥美育的作用,遵循审美规律,创设美的氛围,在审美化教学活动中实现“做人——作文”的教学目的。教师要把自己的教学美和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写作境界作为自己的整体追求,用美的思想、美的语言、美的形式启发诱导学生说真话、写自己,记录生活中的美,表达美的心灵,从而让作文活动本身成为一种美的享受,切实改变“ 苦于作文”“作文很苦”的教学现状。为此,“做人——作文”教学要以高扬作文主体(包括教与学双方)的主体性为其根本原则。
2、提高人的主体性,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根本。这里所说的主体性指写作实践中自主的主动探索、主动获取和 主动发展,它包含教师主体性和学生主体性两个方面。只有具备鲜明主体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鲜明主 体意识的学生。教师必须首先转变固有的不科学的作文教学观念,努力冲破“重技能,轻本体”的作文教学现 状,摒弃见文不见人和限制学生个性与生命精神的错误作法,主动研究“做人要求作文,作文促进做人”的有 效方式,积极地建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学生有主动创作的激情与行动,并能在 作文中主动表现自己,把自己的生活与情感真诚地倾述在作文之中,以适应自身生存、享受和主动发展的需要 ,并反过来提高自己“做人”的质量。真正的主体性要求把“为了人”和“通过人”统一起来,使学生通过主 动的作文来提高自己做人的素质。高扬这一主体性原则,在教学中就必须特别注意充分激发主动性,努力培养真诚性,放手激励个性化。
3、要放手鼓励个性化,才能真正发挥教学双方的主体性。“以人为本,发展个性”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因为保护和鼓励个性就是保护和鼓励创造性。作文教学中如果忽略了个体间的差异而一味地强调某种模式或共性,就必然扼杀学生的个性。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写出自己的个性,对有个性的说真话的文章要大力扶持,使学生的个性在作文中得到富于活力的引导和培育。
生命、生活和生态都是综合的动态的过程。因此,“做人——作文”教学十分重视教学活动的过程展开与 推进,使作文活动真正成为主体精神逐步展现和发挥的生命过程。通常的教学,往往“直奔主题”,重视的是 对知识结论的接受而不甚注意教学活动过程本身的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