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每一天,都在前行

来源 :莫愁·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anbi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朋友变得敏感了,同时对我的教育也有了新要求。以前,我们亲昵地称呼他“小坏蛋”他并不以为意,可如今当我们再次亲热地喊他“小坏蛋”时,他却猛地断喝一声:“说什么呢!”是啊,如今的他已经10岁了,开始渴求尊重。
  第一次他反驳我的时候我为之一怔,我认真解释:“妈妈这么叫你,是表达喜欢你的意思。”“可是坏蛋不是指坏人吗?我不要当坏人。”他直接提出抗议。我答应他:“好的,儿子。”
  一次,他遇到一个不懂的问题来问我,发现我有些不耐烦,便直言不讳地指出来:“妈妈,你这是什么态度?”我看着眼前这个小小的人儿,能够在权威面前挺起胸膛,表达不满,很为他的成长高兴:“妈妈错了,不应该这样说话。”
  他开心了,我真喜欢看到他这么灿烂的笑脸。
  有时我正忙自己的事,他想问什么,而我没理他,他就说:“妈妈,你听我说话没有?”
  等我反应过来再问他时,他却不说了,原因是“同样的话,我不想说第二遍了”。此时我便常常感觉不安,有时候我的确太不尊重孩子了。
  有天早上我事情比较多一直在忙,他却一直来找我,我便一次次催他走开。最后他终于不满意了:“妈妈,你想想,今天你骂了我多少次?”
  我潜意识中觉得只有很难听的词语才叫骂人,可是他觉得我态度不好都是在“骂他”。他这个样子,既像是容易受惊的幼儿,又像是吹毛求疵的少年,既依恋从前幼稚的世界,又努力地维护青春的尊严。
  一次次的小冲突后,我意识到,我的小男孩即将再次跨过一个新的人生里程碑。两岁时,他首先学会用“不”来表达自己强烈的个人意志,如今10岁了,他的思考越来越独立,叛逆意识也愈发强烈。
  他那一天比一天坚强的心中,潜藏着细腻敏感,他越来越在意父母的言行,也越来越渴求被尊重。他像是珍贵的瓷器,你必须对他轻拿轻放小心翼翼,要尊重他的感受,要仔細倾听他的每一句话,要及时回应他的话,要注意措辞,要注意态度。否则,每个不经意的反应都会引起他内心的翻江倒海。
  从近处看,他的脸上有着10岁孩子的稚嫩,时而不设防地大笑,时而幼稚地搞怪;从远处看,一个男子汉的雏形正在他身体里迸发,身高在拔节,声音更响亮,也拥有了一颗喜欢冒险的心。
  去年暑期,他提出想要参加夏令营。当我对他的独立能力表示怀疑时,他一再表示自己早有思想准备,渴望着这份挑战。他像雄鹰一般似乎随时都要翱翔蓝天,而我印象中,他还是那个说什么也不肯进跆拳道班的大门,受了委屈扑到我怀里,放学时满怀喜悦奔向我的小男孩,他是怎么长大的呢?
  有一段时间没见到邻居家的男孩,放假时再见到,他竟像是竹子拔节一样蹿了个儿,而从喉咙里发出的分明不再是轻柔的童音。那一刻我恍然一惊,意识到儿子也正在向着青春期奔跑,他的童年终将远走。我们以为自己得到了一个小孩子,可是,他的每一天,都在离开;他不属于任何一个固定的世界,他永远都在前行。
  那么,让我好好地呵护你,当你还在我身边,是个小孩子时,让我温存、细心地对待你,让我每一天都如再成长般,重新审视自己。
  编辑 乔可可
其他文献
校园是一枚楔子,妥妥地安插在一片绿色当中。无论杨树还是棕榈,还有我许许多多叫得出和叫不出名字的花草,都热情地伸出了双手,无比欢欣地接纳了校园的加入。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校园始终欢闹着葱郁的绿色和鲜艳的花朵,更有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穿梭游弋其中,俨然是一个缤纷的花园。  鸟儿也一眼相中了菁菁校园,它们呼朋引伴,陆续搬迁到校园里,筑巢安家生儿育女,流连盘桓在绿树与花草之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期刊
黄昏时,和女儿一起散步,女儿一路追逐着彩霞。我望着女儿小小的背影,眼前浮现的是儿时的场景。  那也是一个彩霞满天的黄昏,我和母亲在望不到头的棉花地里施肥。母亲挥起锄头刨一个坑,我就丢进一把化肥,母亲刨坑的速度又快又准,不会伤害到一棵庄稼,还会顺手麻利地拔掉苗根草,我跟随母亲的节奏丢肥,不一会就腰酸背痛,而母亲一笑,说小孩子家家的还没有长腰呢。  母亲说我们得赶在太阳落山前施完肥回家,我望着无边无际
期刊
不知道是真是假  说是夜里  仙人把礼物放进毛袜里  不知道是真是假  说是过节  仙人把玩具放在好孩子的枕头底下  我不顽皮,一举一动都好  就是在袜子里什么也没找到  亲爱的仙人,今天是除夕  你的火车一定开过这里  我心里就怕一件事情  就怕你的火车开过我们这儿不停  就怕你走过了穷人们的破房土窑  把我们这些好而窮的孩子漏掉  仙人呐,我们要感谢得了不得  如果你坐上一辆慢车  在有孩子等
期刊
摘 要:一提到赵树理的小说,人们总会对其中的语言发生兴趣。赵树理为写农村生活的“铁笔”“圣手”,他的小说语言在通俗化大众化的特点下,散发的是浓厚的山西山药蛋味儿。赵树理从民间传统中吸取养分,创造出适合农民看读欣赏的文学作品,其语言具有独特的韵味和风格。本文针对赵树理小说中的惯用语、俗语、谚语、成语等语汇,从小说中这些语汇的结构、构成、心理、文化、及独特的审美方面进行探索分析。  关键词:赵树理语言
期刊
我的父亲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村干部、贫协主席等职务。父亲为人正直,秉性刚毅,办事认真,深得村民的敬重。  父亲会读报、写信、记账、打算盘,在我们村算得上响当当的文化人。从我记事起,经常看见父亲在本子上记着什么,有时候还要用算盘打一下,计算着社员的工分或是口粮。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父亲参加了312国道建设,这是他一生当中最荣光的一段记忆。在我的印象中,父亲话语不多,非常严谨,很少见他
期刊
Q 我女儿今年上小学二年级,正在学钢琴。但她有些畏難心理,每天一让她弹钢琴就说不要、不想、不会,任你怎么说,她都可怜巴巴看着你,软也不吃,硬着来她就两行泪。该怎么引导她呢?  A 这位家长,我们不妨问自己这样两个问题:  第一,我尊重孩子的消化能力了吗?我能帮助孩子什么?  生活中我经常看到这样一个场景:妈妈对刚开始学习钢琴的孩子愤怒地大叫:“刚才老师不是说了吗,就按这个键,你按啊。”孩子呆坐在钢
期刊
儿子的数学单元测验考得很糟糕,一大半题目都是空着。当天晚上,我问孩子原因,他淡淡地说了一句:“觉得累,不想做,也来不及做。”事实上,他当晚订正试卷的时候,除了个别题外,大部分是独立完成的。  我明白儿子没考好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对学习不上心。我很不开心,也很失望。可是,我的理智告诉我,我不能把失望传递给孩子。  我说:“分数只是检测你学得怎么样,一次考试也代表不了什么。无论你考几分,妈妈还是一样爱你
期刊
周五晚上,接上完辅导班的儿子回家。一路上,我心里憋着一股气。老师向我反馈了一个信息:儿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提醒他不要走神,他竟然说上课前吃了一份外卖,这会儿又有点饿了,头脑里老是闪现一口大火锅。要是周五的晚上,父母安排的不是课外辅导班,而是一顿火锅,那生活就太美好了。他这话一出来,引得全班哄堂大笑。  接了儿子,正想着怎么说这事,却听儿子说:“妈妈,给我买个鸡蛋灌饼吧,闻着好香。”  我憋着的气正
期刊
很多父母在叫醒睡梦中的孩子时,都会遭遇孩子的起床气。我也遭遇过,一开始我会吼孩子,想快速将其制服,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直到后来,我准备了一个“记梦本”,成功化解了孩子的起床气。  那时,在叫孩子起床时,我和爸爸总是互相“谦让”,若其中一方说你去吧,另一方必定百般推辞“还是你去吧”。最终被选中的那一个,在准备扰娃清梦时,虽然一鼓作气,却仍有些小心翼翼,因为我们早已领教过孩子来势汹汹的起床气。面对哭闹
期刊
燕子是吉祥鸟,小时候,燕子在我老家屋檐下筑巢养育儿女,每天忙忙碌碌的身影穿梭在大地与村庄。离开老家好多年了,我时常惦记着燕子。看到燕子,我就会想到我的《最后一只净水鸟》里的净水鸟。  寫作净水鸟的故事,其实最早是因为一部电视片。电视上介绍太白山的仙境风光,当讲到大爷海时候,明镜般的湖面上飞过几只鸟儿。当地人称这鸟儿是净水鸟,它们是守卫大爷海的神鸟。只要湖面有枯叶,这种鸟就奋不顾身地衔去枯叶,还水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