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进步,对于人才的要求日渐向全能化发展,因此教育界也开始了一场重大改革。在当今时代,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书本知识,会定理、公式、法则,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和创新思考的意识。本文基于对初中化学现状的分析,简要解析如何转变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方法;转变完善;新课改
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课程的总体结构和知识的侧重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小学阶段,跟着老师读、背、写,变成了老师教授,学生自学的方式,这对于刚走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尤其是化学这门课程,是新出现的一门课程,它不仅会运用到数学的计算,而且还有大量的理论知识,对于刚接触的学生来说比较复杂。这也就要求初中化学教学者,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找出合适的教学方法。
一、初中化学教学现状简析
从现阶段的教学情况来看,多数化学教师还停留在“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1],即课上详细讲解知识点,让学生记录并背诵,在训练方面也是传统的“题海战术”,对于学生经常做错或理解不深的内容,坚信:都是题做少了,做多了就好了。就连实际操作的化学实验,大多也是由老师完成,学生观看。而考试前,更是着重画知识点、押题,以求达到考高分的目的。而这样的教学方法,讲内容一股脑的丢过去,对于学生的思考、理解和记忆,没有任何好处。因为没有独立思考,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对于很多内容都是一带而过,遇到条件一变化,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因为没有亲自动手试验,所以对于很多现象的实验结果,只是机械性的记住一些外在变化,对于试验的延伸性一无所知。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严重受限,就像一部复读机,重复着固定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方法,严重违背了国家对于新课改的要求,背离了素质教育的目标,让学生的个人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在化学方面,更是无法走的更远。
二、初中化学教学方法的转变建议
(一)在情境中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回答
在教学上,很多教师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喜歡“自说自话”。在课堂上,老师喜欢强调课堂纪律,并且把这个纪律,片面的定义为:班上有没有人在说笑,有没有人交头接耳。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那么爱说上来说,你来讲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有想法不敢交流,有问题不敢提出,老师单方面在台上讲的手舞足蹈,口沫横飞,而学生不是机械性的在用笔记录,就是在昏昏欲睡的开小差,试问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学生又怎么能学好呢?所以,教师在课上一定要注意,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敢质疑、敢说话,而且主动说话。在讲解知识的时候,要巧妙的设置问题[2],给学生铺设一个情景,让学生自己思考回答,引导他们的思路。比如说在讲解金属的时候,就可以提问:铁丝上的“铁锈”究竟是什么物质?它是如何产生的?它的成分是什么?所有的金属“锈”的成分都是一样的吗?举个例子证明你的看法。这时,学生就会开动自己的脑筋,思考问题的答案,全心参与到课程中来。
(二)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改写教案
现阶段的学生,在性格特点、接受能力、行为习惯等方面,都与之前有着较大的差异,对于教师来说,首先要改变的,就是教案。教师的教案,是教学的前提,就像我们写作时的提纲一样,做好教案,才能让课上讲解有条理、有秩序。但是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的教案结构,却基本没什么变化,尤其是受到家长喜爱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那基本上就是“教龄多少年,教案多少岁”,而在新课改模式下,要求我们的教案,也必须做出调整。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在教案中设定学生参与的内容,并将自己之前讲解的知识点,改为要学生探究的点。这样才能保证新方式教学的有序进行。
(三)把教学融入日常生活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范围是很广的,在每个方面,都有它的影子,但是平时却非常容易被我们忽略。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利用这一点,从实际生活出发,向学生提问,启发并引导他们自己回答,比如说:妈妈厨房的铁铲生锈了,要怎么除掉呢?老师的一枚戒指掉在地上,沾了很多石灰粉,擦不掉,应该怎么办?等等,这样的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和好奇,从而达到主动学习和思考的目的。
(四)注重学生动手实践
在化学的课程教学中,试验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3],对于一些简单的,没有危险性的化学实验,我们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分组讨论、和整理总结。比如红磷的燃烧、不同金属的燃烧、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等试验,我们就可以分小组让学生进行分工试验,如实记录自己的试验结果,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等等。“实践出真知”,只有自己亲自操作,才会对过程有着充分的理解,对于结果的记忆也会更深刻,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总结能力等等,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很大好处。
另外,作为检验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业绩的重要手段,“考试”也是一个不能忽略的环节,但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主张摒弃之前“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考核方式,采用多种考核方式结合的办法,比如说,我们可以将考试内容分成这样的几个模块:第一部分,笔答题。这一部分的内容,可以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情况;第二部分,重点理论知识的抽签讲解。因为是抽签,有很大的随机性,避免了考前押题的侥幸,可以充分考察学生对于化学理论的理解,和自主观点的阐述;第三部分,让学生针对某一理论设计简单的试验,并进行操作。既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又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对于教师的教学成果和业绩,也有更全面、更直观的体现。
结束语
新时代背景下,对于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更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完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动手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等等放在首位,让学生在有趣的教学方法中,深入的了解化学、热爱化学、甚至研究化学,为国家的科技水平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蒋海峰. 探究初中化学教学方法的转变[J]. 黑龙江科学, 2017, 8(15):106-107.
[2]佚名. 浅析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方法的转变[J]. 东西南北:教育, 2018(3):146-146.
[3]林福明. 浅谈引导初中生主动探究化学知识的方法[J]. 考试周刊, 2017(69):156-156.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方法;转变完善;新课改
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课程的总体结构和知识的侧重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小学阶段,跟着老师读、背、写,变成了老师教授,学生自学的方式,这对于刚走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尤其是化学这门课程,是新出现的一门课程,它不仅会运用到数学的计算,而且还有大量的理论知识,对于刚接触的学生来说比较复杂。这也就要求初中化学教学者,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找出合适的教学方法。
一、初中化学教学现状简析
从现阶段的教学情况来看,多数化学教师还停留在“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1],即课上详细讲解知识点,让学生记录并背诵,在训练方面也是传统的“题海战术”,对于学生经常做错或理解不深的内容,坚信:都是题做少了,做多了就好了。就连实际操作的化学实验,大多也是由老师完成,学生观看。而考试前,更是着重画知识点、押题,以求达到考高分的目的。而这样的教学方法,讲内容一股脑的丢过去,对于学生的思考、理解和记忆,没有任何好处。因为没有独立思考,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对于很多内容都是一带而过,遇到条件一变化,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因为没有亲自动手试验,所以对于很多现象的实验结果,只是机械性的记住一些外在变化,对于试验的延伸性一无所知。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严重受限,就像一部复读机,重复着固定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方法,严重违背了国家对于新课改的要求,背离了素质教育的目标,让学生的个人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在化学方面,更是无法走的更远。
二、初中化学教学方法的转变建议
(一)在情境中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回答
在教学上,很多教师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喜歡“自说自话”。在课堂上,老师喜欢强调课堂纪律,并且把这个纪律,片面的定义为:班上有没有人在说笑,有没有人交头接耳。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那么爱说上来说,你来讲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有想法不敢交流,有问题不敢提出,老师单方面在台上讲的手舞足蹈,口沫横飞,而学生不是机械性的在用笔记录,就是在昏昏欲睡的开小差,试问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学生又怎么能学好呢?所以,教师在课上一定要注意,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敢质疑、敢说话,而且主动说话。在讲解知识的时候,要巧妙的设置问题[2],给学生铺设一个情景,让学生自己思考回答,引导他们的思路。比如说在讲解金属的时候,就可以提问:铁丝上的“铁锈”究竟是什么物质?它是如何产生的?它的成分是什么?所有的金属“锈”的成分都是一样的吗?举个例子证明你的看法。这时,学生就会开动自己的脑筋,思考问题的答案,全心参与到课程中来。
(二)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改写教案
现阶段的学生,在性格特点、接受能力、行为习惯等方面,都与之前有着较大的差异,对于教师来说,首先要改变的,就是教案。教师的教案,是教学的前提,就像我们写作时的提纲一样,做好教案,才能让课上讲解有条理、有秩序。但是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的教案结构,却基本没什么变化,尤其是受到家长喜爱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那基本上就是“教龄多少年,教案多少岁”,而在新课改模式下,要求我们的教案,也必须做出调整。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在教案中设定学生参与的内容,并将自己之前讲解的知识点,改为要学生探究的点。这样才能保证新方式教学的有序进行。
(三)把教学融入日常生活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范围是很广的,在每个方面,都有它的影子,但是平时却非常容易被我们忽略。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利用这一点,从实际生活出发,向学生提问,启发并引导他们自己回答,比如说:妈妈厨房的铁铲生锈了,要怎么除掉呢?老师的一枚戒指掉在地上,沾了很多石灰粉,擦不掉,应该怎么办?等等,这样的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和好奇,从而达到主动学习和思考的目的。
(四)注重学生动手实践
在化学的课程教学中,试验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3],对于一些简单的,没有危险性的化学实验,我们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分组讨论、和整理总结。比如红磷的燃烧、不同金属的燃烧、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等试验,我们就可以分小组让学生进行分工试验,如实记录自己的试验结果,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等等。“实践出真知”,只有自己亲自操作,才会对过程有着充分的理解,对于结果的记忆也会更深刻,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总结能力等等,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很大好处。
另外,作为检验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业绩的重要手段,“考试”也是一个不能忽略的环节,但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主张摒弃之前“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考核方式,采用多种考核方式结合的办法,比如说,我们可以将考试内容分成这样的几个模块:第一部分,笔答题。这一部分的内容,可以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情况;第二部分,重点理论知识的抽签讲解。因为是抽签,有很大的随机性,避免了考前押题的侥幸,可以充分考察学生对于化学理论的理解,和自主观点的阐述;第三部分,让学生针对某一理论设计简单的试验,并进行操作。既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又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对于教师的教学成果和业绩,也有更全面、更直观的体现。
结束语
新时代背景下,对于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更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完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动手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等等放在首位,让学生在有趣的教学方法中,深入的了解化学、热爱化学、甚至研究化学,为国家的科技水平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蒋海峰. 探究初中化学教学方法的转变[J]. 黑龙江科学, 2017, 8(15):106-107.
[2]佚名. 浅析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方法的转变[J]. 东西南北:教育, 2018(3):146-146.
[3]林福明. 浅谈引导初中生主动探究化学知识的方法[J]. 考试周刊, 2017(69):15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