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已经逐渐成为小学教育的核心目标。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除了要教授给小学生数学知识外,还要注重数学思想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需要融入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在教学中潜移默化,逐步深入的进行培养。本文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实施策略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强调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位置,从学生角度出发,在教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培养,对小学生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什么是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
一直以来,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一直都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培养内容。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并能拥有解决问题的数学综合性能力。小学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要培养小学生具有数感和符号意识、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等,使学生在小学学习过程中打好数学基础以及具备综合性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和课本内容进行课堂内容设计,老师是课堂的主体,忽略了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氛围通常比较沉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的听,对老师讲解的内容一知半解,师生间也没有良好的互动,导致学生认为数学晦涩难懂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容易丧失了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更谈不上对小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实施策略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进行核心素养培养时,老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知识水平等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逐层渗透,使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得到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1、培养小学生的估算的综合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小学生对数字、符号的敏感性,学会进行简单的运算,同时还要培养小学生的估算能力。估算能力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和直观判断能力,在现实生活中估算能力和计算能力同等重要,在生活实践中应用也非常的广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有助于小学生将数学方法应用于生活实践,对实践中的数量关系做到灵活处理,从而形成综合性的数学思维。
比如学习二年级数学时,教材内提供了大量的估算资源,例如菜地、苗圃的参观,让学生尝试用数来进行表达,估计物品的数量和老师交流估计时用的策略,并逐渐形成数学直觉。在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时,也可以运用到估算,让学生在进行估算的同时归纳数学方法,将三位数估算成整数进行计算,同样也可以用估算来进行最终结果的验证。
在培养学生估算能力时,鼓励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大胆的预估,通过反复的实践找到不同的解题思路,使学生在分析时能够做到有理有据,从而形成数学直觉。
2、注重数学教学生活化,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的工具学科,最终数学知识也要在生活实践中应用,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老师要拉近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距离,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善于在生活中捕捉实际问题的数学特征,在生活實践中数学思想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设计时,老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而培养学生拥有数学意识。
比如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中“余数的除法”这节内容,老师用郊游买风筝这个实例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老师让班长带领同学用班费30元去买风筝,已知风筝分为7元一只的,和5元一只的两种,那么班费最多可以买几只风筝,如果想两种风筝都买,那么班费还能剩几元?这种贴近生活的趣味性问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老师创设的生活情境中被激发起了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下进行快乐的学习,积极的进行思考和分析,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开放探索积极创新
数学是一门充满趣味的学科,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往往有不同的解题思路,为了激发起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老师要引导学生积极的互动进行思维的碰撞,在掌握一种解题思路的同时积极的探索更加简练的解题思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都得到锻炼。
比如小学数学中比较典型的“鸡兔同笼”问题,解答这个题有很多种解题思路,比如推演法,根据鸡兔的脚的总数从1只兔子开始列举,推演鸡和兔子分别有多少只,这种办法只针对数值较小时可以使用,而且费时费力。老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后,发现这个题目也可以用假设法来进行解答,假设笼子里都是兔子或者都是鸡的情况下,笼子里会有多少只脚,然后根据鸡和兔子之间脚的差值得出笼子里鸡和兔子的实际数量是多少。学生大胆想象后还找到了另一个思路,抬脚法,鸡和兔子每次抬起一只脚,抬起两只脚后鸡坐下了,剩下的脚就全都是兔子的了。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大胆的创新探索,通过自主探究找到了不一样的解题思路,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创新能力也有所提高。
总结: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根据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进行渗透,这样不仅学习效果更好,而且更有利于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丽琼. 关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 新课程(上), 2017(3):126-126.
[2]丁斌. 浅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 人生十六七, 2018(8):26-26.
[3]由杨. 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 内蒙古教育, 2018(6):85-86.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强调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位置,从学生角度出发,在教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培养,对小学生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什么是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
一直以来,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一直都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培养内容。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并能拥有解决问题的数学综合性能力。小学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要培养小学生具有数感和符号意识、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等,使学生在小学学习过程中打好数学基础以及具备综合性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和课本内容进行课堂内容设计,老师是课堂的主体,忽略了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氛围通常比较沉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的听,对老师讲解的内容一知半解,师生间也没有良好的互动,导致学生认为数学晦涩难懂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容易丧失了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更谈不上对小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实施策略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进行核心素养培养时,老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知识水平等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逐层渗透,使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得到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1、培养小学生的估算的综合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小学生对数字、符号的敏感性,学会进行简单的运算,同时还要培养小学生的估算能力。估算能力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和直观判断能力,在现实生活中估算能力和计算能力同等重要,在生活实践中应用也非常的广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有助于小学生将数学方法应用于生活实践,对实践中的数量关系做到灵活处理,从而形成综合性的数学思维。
比如学习二年级数学时,教材内提供了大量的估算资源,例如菜地、苗圃的参观,让学生尝试用数来进行表达,估计物品的数量和老师交流估计时用的策略,并逐渐形成数学直觉。在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时,也可以运用到估算,让学生在进行估算的同时归纳数学方法,将三位数估算成整数进行计算,同样也可以用估算来进行最终结果的验证。
在培养学生估算能力时,鼓励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大胆的预估,通过反复的实践找到不同的解题思路,使学生在分析时能够做到有理有据,从而形成数学直觉。
2、注重数学教学生活化,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的工具学科,最终数学知识也要在生活实践中应用,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老师要拉近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距离,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善于在生活中捕捉实际问题的数学特征,在生活實践中数学思想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设计时,老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而培养学生拥有数学意识。
比如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中“余数的除法”这节内容,老师用郊游买风筝这个实例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老师让班长带领同学用班费30元去买风筝,已知风筝分为7元一只的,和5元一只的两种,那么班费最多可以买几只风筝,如果想两种风筝都买,那么班费还能剩几元?这种贴近生活的趣味性问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老师创设的生活情境中被激发起了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下进行快乐的学习,积极的进行思考和分析,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开放探索积极创新
数学是一门充满趣味的学科,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往往有不同的解题思路,为了激发起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老师要引导学生积极的互动进行思维的碰撞,在掌握一种解题思路的同时积极的探索更加简练的解题思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都得到锻炼。
比如小学数学中比较典型的“鸡兔同笼”问题,解答这个题有很多种解题思路,比如推演法,根据鸡兔的脚的总数从1只兔子开始列举,推演鸡和兔子分别有多少只,这种办法只针对数值较小时可以使用,而且费时费力。老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后,发现这个题目也可以用假设法来进行解答,假设笼子里都是兔子或者都是鸡的情况下,笼子里会有多少只脚,然后根据鸡和兔子之间脚的差值得出笼子里鸡和兔子的实际数量是多少。学生大胆想象后还找到了另一个思路,抬脚法,鸡和兔子每次抬起一只脚,抬起两只脚后鸡坐下了,剩下的脚就全都是兔子的了。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大胆的创新探索,通过自主探究找到了不一样的解题思路,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创新能力也有所提高。
总结: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根据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进行渗透,这样不仅学习效果更好,而且更有利于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丽琼. 关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 新课程(上), 2017(3):126-126.
[2]丁斌. 浅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 人生十六七, 2018(8):26-26.
[3]由杨. 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 内蒙古教育, 2018(6):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