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从强化队伍建设入手,不断充实网络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改进教育方法,完善网络立法监督,多管齐下,形成强大的网上网下工作合力,更好地发挥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效。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途径;创新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中央16号文件”,进一步提出了当前搞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发挥网络思想教育优势,创新网络思想教育途径,预测和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情况、新特点、新创意,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已成为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现状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带来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内容、范围和效果的全新变化。纵观近十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历程,从启动—普及—推广,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与发展。许多高校在实践中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的原则,积极探索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作思路和有效的工作方法。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初,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型主题网站超过了700个,形成了“阵地牢固、人员稳定”的良好态势,基本上完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构建工作。但其工作成效离党中央提出的“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总体而言,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是思政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任重而道远!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网络思想教育工作中宣传、引导的力度不够
2007年,我们对我校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上网只是为了聊天、收发E-mail和在线游戏,分别占上网学生的75%,12%,72%,而聊天的内容为感情交流的占47%,人生价值讨论的占14%,疑难问题咨询的占l2%,无主题闲聊的占36%。从中可以看出,利用网络查阅资料进行学习,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比例很低。部分学生对网络的功能利用不够,使用网络存在盲目性,少数学生在网上缺乏自律性。而高校在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教育中,缺乏多渠道的宣传教育内容,而且教育手段单一,引导力度明显不足。
2、网络思想教育工作中网络建设丞待加强
目前,各高校相继建成了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而校园网络建设参差不齐,学生访问率低,存在着内容贫乏、更新缓慢、形式呆板、语言枯燥,互动性不强,制作上不精等不足。根据最新一项网络调查显示,91%的学生认为校园网“个性服务太少”;885%的学生认为“网页不生动”;829%的学生认为“内容更新太慢”;748%的学生一看思想政治教育之类的名字就不愿意上;722%的学生认为与课堂教育脱节。这些数据说明,要增强校园网的吸引力,必须深人挖掘网络内涵,紧密结合网络特点,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加强网络功能的整合,加大对校园网的投人和建设。
3、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有待完善
当前,高校从事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主要由党务干部、团干部、学生教育管理干部等组成。而我校正在构建一支以学工部管理人员和专职辅导员为主体,关工委老同志共同参与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一方面,这支队伍,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网络知识和技术培训,对网络技术掌握还非常有限,对网络的特点也难以准确把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思想教育,吸引广大学生参与网上思想教育活动是有一定难度的。另一方面,其组织设置偏重于行政管理部门,缺少教学一线教师的参与。如果缺少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和一定网络技术的教师参与,势必就缺少了网络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各高校学生参与的程度还很有限,有待完善。
三、网络环境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1、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网络育人意识
其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增强学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把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贯穿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让网站在贴近学生中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把网上的虚拟平台转化为真心实意为学生办实事,在解决学习、生活具体问题的同时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在服务中激发大学生关心和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增强认同感。
其二、树立平等意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打破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固定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树立平等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重新定位教育者的角色,在网上,师生以平等的身份诚恳地进行交流,建立起信任、平等的朋友关系,大学生才易于敞开心扉,教育者才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有针对性地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其三、增强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的意识,不断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我们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把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化为自己的品质,同时外化为积极的自觉的行为。
2、强化队伍建设,造就三支高素质、技术过硬的网络思政队伍
首先建立一支专业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一方面要强化这支队伍理论建设,加强对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理论探索,另一方面强化网络技术培训,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网络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既具有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又具有一定的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其次建立一支以“两课”教师为主体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任教师工作在教学一线,他们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对他们的信赖,使他们的教育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激发大学生政治信息的需求。因此,选择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网络技术水平较高的一线教师组成网络思政队伍,深人挖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潜在吸引力。
再次建立一支由大学生骨干组成的思想政治工作流动队伍。在大学生中选择一批思想素质高、综合素质全面、网络技术熟练的学生骨干,让他们参与创建、维护、改版、升级等工作。通过他们的活动,在网上形成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相互教育的氛围,以便增强网络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总之,建立好这三支队伍,是有效进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3、加大力度,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
(1)、整合网络资源,形成规模优势。
高校的网站建设要紧紧抓住网络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根据目前高校主题教育网站各自为政,缺少沟通,内容单一的实际,整合网络资源,加强合作,扩大规模,形成面向全校师生的信息含量高,网络功能全的综合性网站,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开发和运用其他网站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以形成全方位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态势。
(2)、创新形式,优化服务内容,提高网络思政教育吸引力。
从目前校园网建设看,形式过于呆板,网络思想教育还没有与学生上网的规律结合起来。因而,必须在充实内容和创新形式上进行全面改善。其一、针对大学生的需求实际,网络内容必须紧紧围绕其需求实际开设。除提供大量信息资料外,要积极开展青年学生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其二、形式上结合网络互动性特点,加强BBS、书记、校长信箱的管理和维护,加快网络信息更新速度。这样,有利于我们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帮助他们澄清和解决思想问题,满足思想需求。
(3)、完善网络立法,加强对网络的监督。
加强规范化建设,规范学生的行为和健全网络规章制度,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重点。一方面,追本溯源加强互联网行业自律,从消息源头上对网络进行整顿。堵塞互联网不道德的源流,是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另一方面,要结合本校实际,出台网络管理规章制度,使网络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网上秩序。此外,加强对网络的监控,阻止有害数据的侵入,决不允许有害信息在网上流传、泛滥;对于问题严重、危害较大的网站,要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坚决予以关闭。
4、改进教育方法、拓宽教育领域,实现网络思政教育与传统思政教育融合统一
第一、与计算机及网络课程教学相结合。计算机及网络公共课程要及早安排,使学生在触网前就熟悉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应用技术,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应用水平和信息素质,为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提供技术服务。同时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道德、技术伦理、信息文明和网络文化的教育与熏陶,在网络领域开辟教书育人的新途径。
第二、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补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充分利用网络手段,课堂教学与网上咨询相结合,学习书本知识与浏览多媒体信息相结合,知识学习与解决学生深层次思想问题相结合,借助网络技术支持,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学质量和育人效益的同时,丰富网络内容,扩展思想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对大学生的服务、引导、教育功能和渗透、辐射效应。
第三、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配合。进网络只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领域的有效延伸和有益补充,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并不矛盾。网上与网下互动配合,网上了解动态,敏感、热点和难点问题,网下耐心细致的深入工作, 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补充促进,产生共振和谐的规律和机制,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贡献率得到显著提高。
第四、与校园文化活动相依托。校园文化活动是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信息资源,因此,可以组织开展一些网上与网下互动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互为依托、互相支持的良性机制。
综上所述,在新的网络时代,我校新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汲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传统,与之不断融合统一,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才能更好地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
参考文献:
[1]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441
[2]杨克平试论互联网的挑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J]湖北社会科学,2003(5):122-123
[3]刘洪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版,2000(4):55-56
[4]胡聚华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J]社会科学论坛,2005(8):74 76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OB/OL]http://wwwcnnicnetcn/html/Dir/2006/01/17/3508htm
此篇论文系学校青年预研基金项目《基于我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思考与发展研究》结题论文。(项目编号:06sx3156)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途径;创新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中央16号文件”,进一步提出了当前搞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发挥网络思想教育优势,创新网络思想教育途径,预测和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情况、新特点、新创意,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已成为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现状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带来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内容、范围和效果的全新变化。纵观近十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历程,从启动—普及—推广,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与发展。许多高校在实践中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的原则,积极探索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作思路和有效的工作方法。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初,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型主题网站超过了700个,形成了“阵地牢固、人员稳定”的良好态势,基本上完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构建工作。但其工作成效离党中央提出的“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总体而言,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是思政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任重而道远!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网络思想教育工作中宣传、引导的力度不够
2007年,我们对我校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上网只是为了聊天、收发E-mail和在线游戏,分别占上网学生的75%,12%,72%,而聊天的内容为感情交流的占47%,人生价值讨论的占14%,疑难问题咨询的占l2%,无主题闲聊的占36%。从中可以看出,利用网络查阅资料进行学习,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比例很低。部分学生对网络的功能利用不够,使用网络存在盲目性,少数学生在网上缺乏自律性。而高校在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教育中,缺乏多渠道的宣传教育内容,而且教育手段单一,引导力度明显不足。
2、网络思想教育工作中网络建设丞待加强
目前,各高校相继建成了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而校园网络建设参差不齐,学生访问率低,存在着内容贫乏、更新缓慢、形式呆板、语言枯燥,互动性不强,制作上不精等不足。根据最新一项网络调查显示,91%的学生认为校园网“个性服务太少”;885%的学生认为“网页不生动”;829%的学生认为“内容更新太慢”;748%的学生一看思想政治教育之类的名字就不愿意上;722%的学生认为与课堂教育脱节。这些数据说明,要增强校园网的吸引力,必须深人挖掘网络内涵,紧密结合网络特点,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加强网络功能的整合,加大对校园网的投人和建设。
3、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有待完善
当前,高校从事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主要由党务干部、团干部、学生教育管理干部等组成。而我校正在构建一支以学工部管理人员和专职辅导员为主体,关工委老同志共同参与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一方面,这支队伍,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网络知识和技术培训,对网络技术掌握还非常有限,对网络的特点也难以准确把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思想教育,吸引广大学生参与网上思想教育活动是有一定难度的。另一方面,其组织设置偏重于行政管理部门,缺少教学一线教师的参与。如果缺少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掌握学生心理特点和一定网络技术的教师参与,势必就缺少了网络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各高校学生参与的程度还很有限,有待完善。
三、网络环境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1、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网络育人意识
其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增强学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把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贯穿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让网站在贴近学生中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把网上的虚拟平台转化为真心实意为学生办实事,在解决学习、生活具体问题的同时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在服务中激发大学生关心和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增强认同感。
其二、树立平等意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打破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固定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树立平等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重新定位教育者的角色,在网上,师生以平等的身份诚恳地进行交流,建立起信任、平等的朋友关系,大学生才易于敞开心扉,教育者才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有针对性地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其三、增强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的意识,不断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我们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把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化为自己的品质,同时外化为积极的自觉的行为。
2、强化队伍建设,造就三支高素质、技术过硬的网络思政队伍
首先建立一支专业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一方面要强化这支队伍理论建设,加强对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理论探索,另一方面强化网络技术培训,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网络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既具有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又具有一定的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其次建立一支以“两课”教师为主体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任教师工作在教学一线,他们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对他们的信赖,使他们的教育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激发大学生政治信息的需求。因此,选择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网络技术水平较高的一线教师组成网络思政队伍,深人挖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潜在吸引力。
再次建立一支由大学生骨干组成的思想政治工作流动队伍。在大学生中选择一批思想素质高、综合素质全面、网络技术熟练的学生骨干,让他们参与创建、维护、改版、升级等工作。通过他们的活动,在网上形成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相互教育的氛围,以便增强网络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总之,建立好这三支队伍,是有效进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3、加大力度,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
(1)、整合网络资源,形成规模优势。
高校的网站建设要紧紧抓住网络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根据目前高校主题教育网站各自为政,缺少沟通,内容单一的实际,整合网络资源,加强合作,扩大规模,形成面向全校师生的信息含量高,网络功能全的综合性网站,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开发和运用其他网站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以形成全方位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态势。
(2)、创新形式,优化服务内容,提高网络思政教育吸引力。
从目前校园网建设看,形式过于呆板,网络思想教育还没有与学生上网的规律结合起来。因而,必须在充实内容和创新形式上进行全面改善。其一、针对大学生的需求实际,网络内容必须紧紧围绕其需求实际开设。除提供大量信息资料外,要积极开展青年学生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其二、形式上结合网络互动性特点,加强BBS、书记、校长信箱的管理和维护,加快网络信息更新速度。这样,有利于我们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帮助他们澄清和解决思想问题,满足思想需求。
(3)、完善网络立法,加强对网络的监督。
加强规范化建设,规范学生的行为和健全网络规章制度,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重点。一方面,追本溯源加强互联网行业自律,从消息源头上对网络进行整顿。堵塞互联网不道德的源流,是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另一方面,要结合本校实际,出台网络管理规章制度,使网络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网上秩序。此外,加强对网络的监控,阻止有害数据的侵入,决不允许有害信息在网上流传、泛滥;对于问题严重、危害较大的网站,要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坚决予以关闭。
4、改进教育方法、拓宽教育领域,实现网络思政教育与传统思政教育融合统一
第一、与计算机及网络课程教学相结合。计算机及网络公共课程要及早安排,使学生在触网前就熟悉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应用技术,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应用水平和信息素质,为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提供技术服务。同时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道德、技术伦理、信息文明和网络文化的教育与熏陶,在网络领域开辟教书育人的新途径。
第二、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补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充分利用网络手段,课堂教学与网上咨询相结合,学习书本知识与浏览多媒体信息相结合,知识学习与解决学生深层次思想问题相结合,借助网络技术支持,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学质量和育人效益的同时,丰富网络内容,扩展思想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对大学生的服务、引导、教育功能和渗透、辐射效应。
第三、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配合。进网络只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领域的有效延伸和有益补充,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并不矛盾。网上与网下互动配合,网上了解动态,敏感、热点和难点问题,网下耐心细致的深入工作, 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补充促进,产生共振和谐的规律和机制,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贡献率得到显著提高。
第四、与校园文化活动相依托。校园文化活动是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信息资源,因此,可以组织开展一些网上与网下互动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互为依托、互相支持的良性机制。
综上所述,在新的网络时代,我校新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汲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传统,与之不断融合统一,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才能更好地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
参考文献:
[1]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441
[2]杨克平试论互联网的挑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J]湖北社会科学,2003(5):122-123
[3]刘洪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版,2000(4):55-56
[4]胡聚华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J]社会科学论坛,2005(8):74 76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OB/OL]http://wwwcnnicnetcn/html/Dir/2006/01/17/3508htm
此篇论文系学校青年预研基金项目《基于我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思考与发展研究》结题论文。(项目编号:06sx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