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天来了,幼儿园里的花竞相开放,红的像火,白的像雪,黄的像金……孩子们总是情不自禁地去感受花的娇艳和芬芳。见孩子们对花如此感兴趣,我想何不把枯燥的数学学习活动和花结合起来呢?于是,我设计了以“花”为主题的数学学习活动。
园里有多少种花
上数学课的时间到了,孩子们无精打采地坐在凳子上。我微笑地说:“你们想不想到教室外边看花边学习数学呢?”“想!”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道,精神劲头马上来了。(对幼儿而言,抽象的数学知识不易理解,学习数学是相当枯燥的事情。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捕捉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并将之和数学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让幼儿在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我把孩子们带出教室后说:“你们找找园里共有多少种花。”孩子们兴奋地找了起来,一会儿就围到我的身边。玲玲说:“有6种!”辉辉反驳说:“不对,有8种!”昆昆扳着手指说:“是9种!”……孩子们开始争论起来。我虽然已知道了有多少种花,但为了让孩子们证实他们自己答案的正确与否,我又引导孩子们去点数了园里花的种类。(实践出真知,教师让幼儿在实践中证实自己答案的正确与否远比将答案直接告诉幼儿好得多,因为幼儿在实践中能获得有益经验。)
花是什么样的颜色
我拿着各种花问:“这些都是什么花啊?”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迎春花、月季花、杏花、桃花……”我接着问:“谁能告诉老师各种花的颜色是什么样的?”“红色的、白色的、紫色的、蓝色的……”孩子们将他们熟知的颜色统统说了出来。(花的颜色是幼儿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得出来的结论。事实上,幼儿数学知识的获得是他们用已知经验在自己头脑中对事物的数、形、时、空等知识建构的结果。因此,如何调动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并将之升华成新经验是教学的关键。)我给幼儿提供了红、白、紫、蓝等颜料,让他们和这些花儿做比较,看看是否符合他们所得出来的结论。(教师要提供幼儿探索的机会,这是幼儿认知特点的需要,也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倡导的“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的理念的需要。)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基本上能分析归纳出各种花的颜色,但就月季花的颜色却争论不休,因为有的月季花颜色不一样。我引导他们说:“你们谁能说出月季花都有什么颜色呢?”孩子们说:“有红色、粉红色、白色……”为了教幼儿对事物分类,我接着问:“那月季花主要有那几类颜色呢?”孩子们很容易地归纳出了结论。(幼儿的探究活动不是盲目的、随意的,它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师适时地提出问题,有助于幼儿探索活动持续、有序地进行。)
给花找朋友
为了让幼儿理解数学中的对应关系,我请幼儿根据花的颜色、形状、大小等为每种花找朋友,并说出XX和XX做朋友的理由。玲玲让月季花和迎春花做朋友,理由是月季花大,迎春花小,它们是一对“意义相反”的朋友;艳艳让杏花和桃花做朋友,理由是杏花和桃花形状差不多,它们是一对“形状相同”的朋友……大多幼儿都根据自己的想法给每种花找了朋友,但我发现华华看着一堆花儿发呆。(教师应该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敏感地觉察到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避免幼儿产生失败情绪,影响其以后的探索活动。)我走过去说:“华华,你看这朵花和那朵花做朋友好吗?”他点了点头。我问:“你知道为什么它们可以做朋友吗?”他摇了摇头。我启发他说:“你看它们的颜色……”华华若有所悟地说:“它们都是红色的!”“那它们是一对什么样的好朋友?”我又问。华华高兴地说:“它们是一对‘颜色相同’的朋友。”我夸奖了他,并鼓励他为别的花找朋友。(教师适时必要的点拨,即能满足幼儿的成就感,又能避免挫伤幼儿探索的积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幼儿通过积极的思维探索获取新的知识。)
花属于那个盒子
我给孩子们分了组,提供给每组孩子4个大小分明的盒子(红盒子、白盒子、蓝盒子、黄盒子),请他们根据盒子颜色将相应颜色的花放到盒子里。(通过上面的操作,幼儿已获得了区分颜色和大小的经验。此时,教师设置这个游戏既巩固了幼儿已有经验,又加深了幼儿对分类的认识,并为幼儿学习排序做了铺垫。)孩子们按照要求将花放进了相应的盒子里,对放错的孩子,我及时地给予引导。然后,我请孩子们按照红、白、蓝、黄的顺序排列盒子,排完后再按照白、黄、红、蓝的顺序排列盒子,依次类推。(排序是相当难的一个知识点,要想让幼儿掌握,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材料的功能、创设有趣味的环境,使幼儿在真实情境中建构数学经验。)当孩子们对按颜色排序兴趣不浓时,我又请孩子们按照盒子的大小排序,再次激发了孩子继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最后,我请孩子们按照自己的办法给盒子排序,极大地调动了孩子排序探究的积极主动性。(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活动的进程,敏锐地捕捉住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根据幼儿的表现准确判断出幼儿的需要、兴趣、积极性等,进而适当地调整活动,始终使活动在幼儿积极参与下进行。)
园里有多少种花
上数学课的时间到了,孩子们无精打采地坐在凳子上。我微笑地说:“你们想不想到教室外边看花边学习数学呢?”“想!”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道,精神劲头马上来了。(对幼儿而言,抽象的数学知识不易理解,学习数学是相当枯燥的事情。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捕捉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并将之和数学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让幼儿在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我把孩子们带出教室后说:“你们找找园里共有多少种花。”孩子们兴奋地找了起来,一会儿就围到我的身边。玲玲说:“有6种!”辉辉反驳说:“不对,有8种!”昆昆扳着手指说:“是9种!”……孩子们开始争论起来。我虽然已知道了有多少种花,但为了让孩子们证实他们自己答案的正确与否,我又引导孩子们去点数了园里花的种类。(实践出真知,教师让幼儿在实践中证实自己答案的正确与否远比将答案直接告诉幼儿好得多,因为幼儿在实践中能获得有益经验。)
花是什么样的颜色
我拿着各种花问:“这些都是什么花啊?”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迎春花、月季花、杏花、桃花……”我接着问:“谁能告诉老师各种花的颜色是什么样的?”“红色的、白色的、紫色的、蓝色的……”孩子们将他们熟知的颜色统统说了出来。(花的颜色是幼儿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得出来的结论。事实上,幼儿数学知识的获得是他们用已知经验在自己头脑中对事物的数、形、时、空等知识建构的结果。因此,如何调动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并将之升华成新经验是教学的关键。)我给幼儿提供了红、白、紫、蓝等颜料,让他们和这些花儿做比较,看看是否符合他们所得出来的结论。(教师要提供幼儿探索的机会,这是幼儿认知特点的需要,也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倡导的“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的理念的需要。)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基本上能分析归纳出各种花的颜色,但就月季花的颜色却争论不休,因为有的月季花颜色不一样。我引导他们说:“你们谁能说出月季花都有什么颜色呢?”孩子们说:“有红色、粉红色、白色……”为了教幼儿对事物分类,我接着问:“那月季花主要有那几类颜色呢?”孩子们很容易地归纳出了结论。(幼儿的探究活动不是盲目的、随意的,它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师适时地提出问题,有助于幼儿探索活动持续、有序地进行。)
给花找朋友
为了让幼儿理解数学中的对应关系,我请幼儿根据花的颜色、形状、大小等为每种花找朋友,并说出XX和XX做朋友的理由。玲玲让月季花和迎春花做朋友,理由是月季花大,迎春花小,它们是一对“意义相反”的朋友;艳艳让杏花和桃花做朋友,理由是杏花和桃花形状差不多,它们是一对“形状相同”的朋友……大多幼儿都根据自己的想法给每种花找了朋友,但我发现华华看着一堆花儿发呆。(教师应该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敏感地觉察到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避免幼儿产生失败情绪,影响其以后的探索活动。)我走过去说:“华华,你看这朵花和那朵花做朋友好吗?”他点了点头。我问:“你知道为什么它们可以做朋友吗?”他摇了摇头。我启发他说:“你看它们的颜色……”华华若有所悟地说:“它们都是红色的!”“那它们是一对什么样的好朋友?”我又问。华华高兴地说:“它们是一对‘颜色相同’的朋友。”我夸奖了他,并鼓励他为别的花找朋友。(教师适时必要的点拨,即能满足幼儿的成就感,又能避免挫伤幼儿探索的积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幼儿通过积极的思维探索获取新的知识。)
花属于那个盒子
我给孩子们分了组,提供给每组孩子4个大小分明的盒子(红盒子、白盒子、蓝盒子、黄盒子),请他们根据盒子颜色将相应颜色的花放到盒子里。(通过上面的操作,幼儿已获得了区分颜色和大小的经验。此时,教师设置这个游戏既巩固了幼儿已有经验,又加深了幼儿对分类的认识,并为幼儿学习排序做了铺垫。)孩子们按照要求将花放进了相应的盒子里,对放错的孩子,我及时地给予引导。然后,我请孩子们按照红、白、蓝、黄的顺序排列盒子,排完后再按照白、黄、红、蓝的顺序排列盒子,依次类推。(排序是相当难的一个知识点,要想让幼儿掌握,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材料的功能、创设有趣味的环境,使幼儿在真实情境中建构数学经验。)当孩子们对按颜色排序兴趣不浓时,我又请孩子们按照盒子的大小排序,再次激发了孩子继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最后,我请孩子们按照自己的办法给盒子排序,极大地调动了孩子排序探究的积极主动性。(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活动的进程,敏锐地捕捉住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根据幼儿的表现准确判断出幼儿的需要、兴趣、积极性等,进而适当地调整活动,始终使活动在幼儿积极参与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