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文关怀是媒介最重要的价值构成之一。一年前,运动员王燕在奥运会选拔赛中突发事故,媒体因为对其报道缺乏人文关怀而广受质疑和批评;一年后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彩排上,舞蹈演员刘岩不幸跌落,同样在媒体上掀起不小的波澜。综观媒体对两人的报道,可以发现,相比王燕,媒体对刘岩少了些侵扰,却多了些娱乐,而娱乐仍是一种间接的伤害,这说明,媒体的人文关怀意识仍有待加强。
王燕事件回放
2007年6月10日,在全国体操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女子高低杠的比赛中,浙江运动员王燕由于动作失误,不慎摔成重伤,当场被送去就医,此事件受到了媒体的普遍关注。
一开始,媒体将重点放在王燕的伤情上。当时,王燕正身处重症监护室(ICU),她的亲属守候在外并不愿意接受采访。此时,媒体本应将采访重点放在主治医师上,但他们却用围堵、追问等方式“逼迫”王燕的亲属接受采访。
随后,在对王燕的病情挖掘得差不多了之后,媒体又开始关注王燕的赔偿金问题。传闻桑兰受伤后获得了千万美元保险金,而王燕仅能得到30万元人民币,一些媒体不经查实,紧咬住“千万美元”不放,出现了《解析“桑兰悲剧”:保险存猫腻意外能否减到最小》、《王燕赔偿金还是未知难比桑兰千万美元巨额》等片面报道,并就此展开了一场关于赔偿金的大讨论。
在这一事件中,一拨拨媒体的造访和追问,以及对王燕赔偿金的片面报道,不能不说是对王燕及其亲属的“侵扰悲痛”。媒体影响病人治疗、围追堵截病人家属、行文主观片面等做法,引起了受众的质疑和不满,并引发了对新闻媒介人文关怀的讨论和思考。
刘岩的媒介遭遇
2008年7月27日晚,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彩排中,由于车台操作失误提前撤出,开幕式中唯一的独舞节目——《丝路》的A角演员刘岩发生意外,造成第12胸椎严重错位,神经遭到严重损伤,面临高位截瘫。
对于这一事件,包括新浪、搜狐、新华网、人民网在内的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都对刘岩事件密切关注。在百度输入“刘岩开幕式”进行搜索,从媒体出现大量报道的8月12日至8月23日,共得到有效报道54篇,通过对这些报道情感倾向的分析,可以发现:相比于王燕,媒体对刘岩多了许多温和的成分,没有了对亲属强迫式的采访,也没有了对刘岩赔偿金的猜想和讨论。但从报道角度和内容进行分析后,却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媒体此次虽然将焦点从刘岩及其亲属身上移开,少了许多“侵扰悲痛”,却将另一个原本毫无干系的人推上了风口浪尖,他就是曾经与刘岩传出过绯闻的央视春晚导演——郎昆。
在总计54篇的报道中,有近1/3的新闻以刘岩受伤为由头探讨其与郎昆的关系,其他报道虽没有将重点放在两人的关系上,却多少会在文章中有意无意地摆出一个悬念“传刘岩是郎昆的新婚妻子”;更有媒体直接以《郎昆妻子刘岩开幕式彩排摔成高位截瘫》和《郎昆新婚妻刘岩独舞开幕式摔成高位截瘫》为标题进行报道,逼得郎昆“手机始终处于转接秘书台状态”,并在媒体上公开否认这一传言。
媒体应扮演好“人文关怀者”的角色
人文关怀,被认为是媒体最重要的情操之一,也是新闻工作者基本的职业道德。新闻媒体是否发挥好了社会的良心和社会瞭望者的角色,新闻报道是否具有价值,与媒体以及它的报道能否体现人文关怀密切相关。
将刘岩事件与王燕事件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在刘岩事件中,媒体在信息获得上注意到方式的合理性、在报道内容上关注传播的社会效果、在情感上趋向于正面积极和宽容,这不能不说是媒体人文关怀的进步。然而,在媒体规避了正面伤害的同时,渗透其中的娱乐化倾向却会对报道对象产生间接伤害。对于刘岩“是郎昆新婚妻子”这一传言,可以试想,若传言属实,郎昆的澄清必然会对刘岩造成心理上的极大伤害;若传言为假,刘岩则将无辜地背上“第三者”的骂名,经受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
人文关怀的要义在于关心人、爱护人和尊重人,它要求媒体在进行报道时能时刻以“人”为考察的基点,而不仅仅是“规避正面伤害、避免正面冲突”。单从刘岩事件本身考虑:高位截瘫,对一个舞者而言无疑是最致命的伤害,而刘岩又是因为奥运会彩排时他人的操作失误酿成不幸,这可以说是一种灾难,也可以说是一种牺牲。作为媒体,理应从人性的角度,对刘岩进行饱含惋惜、赞扬、钦佩、鼓励等符合大众情感需求的报道,宣扬一种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不是以刘岩的隐私为噱头,用尚未核实的八卦报道吸引读者的眼球。这种娱乐和八卦味儿不改甚至更恶劣的做法,反映出媒体对“人文关怀”的片面理解和其在增强人文关怀的同时有向娱乐化滑落的危险。
在灾难和不幸面前,是扮演一个娱乐的煽情者,还是一个温情的关怀者,体现着媒体不同的境界和追求。“娱乐”固然吸引了读者的眼球,但不合时宜的兴奋只能使人对报纸的价值观和品格产生质疑;一个既能客观公正地为受众提供信息,又能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有血有肉、爱憎分明的“人”的关怀者,才是受众认可和需要的媒体形象。面对不幸和不幸者,大众媒体应承担起一个关怀者的角色,将对生命的尊重和富有人性、温情的表现方式,贯穿于报道中,只有这样,媒体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比出风格、树立声誉。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校:杨彩霞
王燕事件回放
2007年6月10日,在全国体操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女子高低杠的比赛中,浙江运动员王燕由于动作失误,不慎摔成重伤,当场被送去就医,此事件受到了媒体的普遍关注。
一开始,媒体将重点放在王燕的伤情上。当时,王燕正身处重症监护室(ICU),她的亲属守候在外并不愿意接受采访。此时,媒体本应将采访重点放在主治医师上,但他们却用围堵、追问等方式“逼迫”王燕的亲属接受采访。
随后,在对王燕的病情挖掘得差不多了之后,媒体又开始关注王燕的赔偿金问题。传闻桑兰受伤后获得了千万美元保险金,而王燕仅能得到30万元人民币,一些媒体不经查实,紧咬住“千万美元”不放,出现了《解析“桑兰悲剧”:保险存猫腻意外能否减到最小》、《王燕赔偿金还是未知难比桑兰千万美元巨额》等片面报道,并就此展开了一场关于赔偿金的大讨论。
在这一事件中,一拨拨媒体的造访和追问,以及对王燕赔偿金的片面报道,不能不说是对王燕及其亲属的“侵扰悲痛”。媒体影响病人治疗、围追堵截病人家属、行文主观片面等做法,引起了受众的质疑和不满,并引发了对新闻媒介人文关怀的讨论和思考。
刘岩的媒介遭遇
2008年7月27日晚,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彩排中,由于车台操作失误提前撤出,开幕式中唯一的独舞节目——《丝路》的A角演员刘岩发生意外,造成第12胸椎严重错位,神经遭到严重损伤,面临高位截瘫。
对于这一事件,包括新浪、搜狐、新华网、人民网在内的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都对刘岩事件密切关注。在百度输入“刘岩开幕式”进行搜索,从媒体出现大量报道的8月12日至8月23日,共得到有效报道54篇,通过对这些报道情感倾向的分析,可以发现:相比于王燕,媒体对刘岩多了许多温和的成分,没有了对亲属强迫式的采访,也没有了对刘岩赔偿金的猜想和讨论。但从报道角度和内容进行分析后,却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媒体此次虽然将焦点从刘岩及其亲属身上移开,少了许多“侵扰悲痛”,却将另一个原本毫无干系的人推上了风口浪尖,他就是曾经与刘岩传出过绯闻的央视春晚导演——郎昆。
在总计54篇的报道中,有近1/3的新闻以刘岩受伤为由头探讨其与郎昆的关系,其他报道虽没有将重点放在两人的关系上,却多少会在文章中有意无意地摆出一个悬念“传刘岩是郎昆的新婚妻子”;更有媒体直接以《郎昆妻子刘岩开幕式彩排摔成高位截瘫》和《郎昆新婚妻刘岩独舞开幕式摔成高位截瘫》为标题进行报道,逼得郎昆“手机始终处于转接秘书台状态”,并在媒体上公开否认这一传言。
媒体应扮演好“人文关怀者”的角色
人文关怀,被认为是媒体最重要的情操之一,也是新闻工作者基本的职业道德。新闻媒体是否发挥好了社会的良心和社会瞭望者的角色,新闻报道是否具有价值,与媒体以及它的报道能否体现人文关怀密切相关。
将刘岩事件与王燕事件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在刘岩事件中,媒体在信息获得上注意到方式的合理性、在报道内容上关注传播的社会效果、在情感上趋向于正面积极和宽容,这不能不说是媒体人文关怀的进步。然而,在媒体规避了正面伤害的同时,渗透其中的娱乐化倾向却会对报道对象产生间接伤害。对于刘岩“是郎昆新婚妻子”这一传言,可以试想,若传言属实,郎昆的澄清必然会对刘岩造成心理上的极大伤害;若传言为假,刘岩则将无辜地背上“第三者”的骂名,经受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
人文关怀的要义在于关心人、爱护人和尊重人,它要求媒体在进行报道时能时刻以“人”为考察的基点,而不仅仅是“规避正面伤害、避免正面冲突”。单从刘岩事件本身考虑:高位截瘫,对一个舞者而言无疑是最致命的伤害,而刘岩又是因为奥运会彩排时他人的操作失误酿成不幸,这可以说是一种灾难,也可以说是一种牺牲。作为媒体,理应从人性的角度,对刘岩进行饱含惋惜、赞扬、钦佩、鼓励等符合大众情感需求的报道,宣扬一种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不是以刘岩的隐私为噱头,用尚未核实的八卦报道吸引读者的眼球。这种娱乐和八卦味儿不改甚至更恶劣的做法,反映出媒体对“人文关怀”的片面理解和其在增强人文关怀的同时有向娱乐化滑落的危险。
在灾难和不幸面前,是扮演一个娱乐的煽情者,还是一个温情的关怀者,体现着媒体不同的境界和追求。“娱乐”固然吸引了读者的眼球,但不合时宜的兴奋只能使人对报纸的价值观和品格产生质疑;一个既能客观公正地为受众提供信息,又能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有血有肉、爱憎分明的“人”的关怀者,才是受众认可和需要的媒体形象。面对不幸和不幸者,大众媒体应承担起一个关怀者的角色,将对生命的尊重和富有人性、温情的表现方式,贯穿于报道中,只有这样,媒体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比出风格、树立声誉。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校:杨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