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荐人语
王祥夫:在90后作家群体中,小托夫是一位有着特异之气的作家,他的叙述和语言往往是一上来就气韵饱满,仅几句开场,就会一下子把你吸引住,十分有趣,不是那种表面的幽默,而是骨子里的一种真气,所以,他的文字总是精神抖擞,十分耐看。我们写东西,能做到这一点其实特别不容易。就像是名角一上场,一出台精气神就来了,他的小说就是这样。刊物上每有小托夫的作品,我总是要看的。文学其实玩的就是文字,往往是,并不重在看你写什么,而真正在于看你怎么写。关于这一点,我相信小托夫做到了。我常问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是天生的吗?看了小托夫的小说,我相信这话有道理。他背后有多么刻苦,多么努力,他不说,我们当然不知道。但我相信“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相信他在努力!
徐 威:孩童视角一直都受小说家们的青睐,它用孩童纯净的双眼观察这个世界,细腻、天真、充满好奇,未必都能看懂,但总能看到成年人所忽略、所逃避、所遮掩、所无法看到的一面。《乌衣歌》同样采取了这一手法,讲述了一个11岁孩童眼中的世界。父亲做贼,母亲心知肚明,这其中的故事,“我”不甚了解,另一个孩子与他的贼父亲之间的关系“我”也不甚了解,小说因而具有广阔的遐想空间。一方面“我”对这个世界充满疑惑,另一方面,对于“我”和“他”来说,掏鸟窝比那些未知的大人世界有意思多了。
作家简介
小托夫,1994年生,鲁迅文学院第36届高研班学员,大益文学院签约作家。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上海文学》《中国作家》《大家》《芙蓉》《雨花》《作品》《福建文学》等刊物,被《小说选刊》《新华文摘(数字版)》等多次转载,出版有长篇小说《骑着鹿穿越森林》。
村里打死了一个贼。
那个贼在偷阿富家的牛时被发现,被捉住了,被村民不小心给失手打死了。有个村民在那个贼的后脑勺上用擀面杖敲击了一下,就那么一下而已,他就像筷子松开的面条一样,软绵绵地滑坐到地上,在地上坐了两三秒,身子朝后倒了下去,躺在了那儿。还睁着,只是正在逐渐失神,他的眼睛像是在直勾勾地盯着天上的某一颗星。他的嘴巴也张着,张成一个黑洞洞的圆,像是还有什么话要说。
“他肯定是在装死。他就想趁咱们放松警惕时从地上爬起来溜掉,是吧?”
“你說得对,这家伙确实是在装死。他比别的贼聪明,他懂得装死。”
“看看他还出气不。”
“没有。他没呼吸了。”
“他可能是在憋气。”
“憋气憋不了这么长时间,他真的没有呼吸了。”
“走开,让我来摸一下就知道了。喔,他在凉。”
“他死了?”
“是的,他死了。”
“啊呀!”
“这家伙怎么这么不吃力?就打了那么一下,就这样了。”
“他可真是只草包!”
“对,草包中的草包!”
“比草包还要不经打。”
“是谁打的那一下?”
“癞皮阿贵。”
“啊!是阿贵!”
癞皮阿贵在村里一棍成名,他成了村里打死贼的第一人。阿贵逢人就讲:“你知道吗?我打死了一只贼。”他用“只”而不用“个”来称呼贼,在他眼里,人是人,贼是贼,是不一样的。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在用“只”来称呼贼。在村民们眼里也是这样,他们也是想也不想,张口便是“那只贼”。
打死贼的那个夜晚我也在场。我是偷偷溜出去的。那天深夜,村里忽然锣鼓喧天,喊声声声入耳,我被吵醒了。我听到村里有人在高声喊叫:“抓贼啦!快都出来抓贼啦!”我一下就清醒了,兴奋了,我知道,抓贼一定很有趣,我不想错过这次机会。前两年的某天深夜情景与此次相似,也是锣鼓喧天,到处都是捉贼声,但那次没有捉到贼,让贼给溜掉了。那次捉贼我没有参与,我一直感到很遗憾。我只能在大伙后来茶余饭后的讲述中渐渐拼贴出那晚事情的原貌,我只能从他们的嘴巴里去想象那晚,而没能亲自参与其中。那个捉贼的夜晚,我母亲闭门不出,也不让我出门,她说那是老爷们的事儿,女人和孩子就不要去瞎掺和了。我说我只是过去看看,又不干别的。她坚持说,那也不行。那时候,我翻墙的手段还不行,胆子也比现在小,我怕父母的责骂,也怕他们会动手教训我。现在,我不怕了,他们也不会再轻易动手教训我了。就是教训我我也不怕了。我11岁了。
这一次我不能再错过了,我对自己这么说。我们家的房屋和村里其他人家的一样,都是那种在平原较为常见的青砖瓦房,这种房屋乍一看是一间大屋,有一扇门开在正中,屋里其实是左右两堵内墙把大屋割成了三小间,正中的那间是堂屋,一般是用来供奉佛像和吃饭的,左右两间是睡房。我睡在左边那间,父母亲睡在右边那间,无论睡在左右哪一间,出来时都要经过堂屋,因为屋门开在那里。因为我还有个比我小两岁的妹妹,所以我家的堂屋不光是供奉佛像和吃饭的地方,还是妹妹睡觉的地方。那里靠着墙角摆着一张小床,她就睡在那里。我从自己房间走出来,蹑手蹑脚地走到堂屋门口,小心翼翼地去开堂屋的门。
我刚把门打开,就听到了母亲的声音从她那间黑漆漆的房里传出来。她说:“阿万,你去哪儿?”
我知道要是如实说的话她肯定不会准许我,我于是说:“我去茅厕。”
“你屋里不就有尿罐吗?”
“有啊,可是我要拉肚子。”
“要你别喝生水,偏不听!”
我捂着肚子地说:“哎哟,憋不住了。”说完我就从屋里冲出来了。我来到院子里,夜色灰蒙,我知道哪里的院墙比较容易翻出去。就是鸭圈那里。那里是一段老墙,比其他几面墙要矮上一些。而且,鸭圈的墙角处长着一株槐树,我可以顺着树爬上去,然后踩到墙顶上,跳出去。我走进鸭圈,鸭子们惊得拍着翅膀嘎嘎叫,它们的叫声把我吓出一身冷汗,我挺怕母亲这时候出现把我喊回去。幸好没有。鸭圈里有很多鸭粪,我的脚踩上去感觉很软。我走到那株槐树前,抱住它,沾满鸭粪的双脚踩上去,踩到树身上,然后一点点往上爬动,像一只长青吊虫。 我踩到了墙顶上,沿着墙顶走了几步,找了个好的位置跳了下去。我落地的那一瞬间脚踝猛一下有点痛。我在村巷里跑起来,往喧闹的方向跑去。但我又躲了起来。我看到有个人影在慌慌张张地朝我走来。我心想,这八成就是那个贼。我躲到了一垛砖后,那垛砖是亮叔家盖房子用的,现在,那座房子只盖到一半,这些砖到时都会派上用场。现在,我拿它们挡住我的身体,使我不被暴露出来。那个人影一点点近了。我有点紧张,屏住了呼吸。那个人没有发现我,我隐藏得挺好。他从我面前的巷道上走过,原来是我的父亲。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难道他也去看捉贼了?我不知道。我真想喊住他问一问,可我又怕他强行把我带回家。院门晚上是从里面拴住的,父亲没有敲门让母亲来开,他直接攀到墙上,从墙上跳了进去。他怎么就这么回去了?他怎么不去看捉贼?他怎么不喊母亲来给他开门?他去了哪儿?我不太能理解。我没有再细想下去,只听到有人大喊说:“抓住了!抓住了!”
那个贼是在阿富家门口抓住的。我抵达那里时他已经被人按倒在地上了。人们摘下了他戴在脸上的黑色面布,手电筒的光束一瞬间全部交织在了一起。啊!我见过他!有一天深夜,他来我家和父亲喝酒低声聊天,一直待到凌晨才走。我是半夜被尿憋醒时才发现的。我带着睡意站在我那间房的窗边冲着尿罐撒尿,这时我听到了被他们压得很低的交谈声。我趴到窗户上往外看,可以看到那间小小的灶房里的一切。我看到了他们俩分别坐在两张小凳子上,面对面坐着,中间是一瓶牛栏山二锅头、一碟花生米和两只酒杯。他们不时举起杯喝一下,捏起花生米放到自己嘴里。灶房弥漫着一种橘黄色的光,那是灶台上的蜡烛散发出来的。我不知道那个人是何时来的我们家,为何这么晚才来,又为何而来,他们在交谈些什么我不知道,但看样子,他似乎和父亲关系很要好。
眼前的这个贼竟然就是父亲的那个朋友,这一发现犹如晴天霹雳一下子让我愣在了原地,我怔怔地望着那个贼,感到震惊的同时也感到十分耻辱,父亲他竟然结交这种朋友!难道父亲他傻了吗?难道父亲不知道他是个贼吗?父亲啊!你真的是太笨了,连贼都辨认不出了呀!我很想当众说出我见过他,他去过我们家,但我又想到,说出认识他,这太丢人了!我不能说,说出来的话,我和我父亲,还有我的母亲和妹妹都会跟着丢人。我想大伙以后会这么说我们:“你们一家怎么结交这种货色?”
村民们显然都不认识这个贼。他们团团围上来,把那个贼围在中间,围得水泄不通。他们开始对他拳打脚踢,谩骂不休。我一时看不到那个贼了。我转眼去看阿富家的墙,那面墙上有一个很大的盗洞,阿富家耕田的黄牛从那个盗洞中伸出头来,一边用舌头舔自己湿漉漉的鼻子,一边好奇地呆望着外面的人们,它那傻呆呆的样子,似乎并不知道自己差一点就被偷走了。
“问问他刚刚跑掉的那个同伙是谁!”
“快说!是你在我们村里的内应吗?”
“说不说?”
“肯定是他的内应!那家伙比他熟悉咱们村的地形,一下就溜掉了。”
“是啊!这家伙像只没头的苍蝇一样,在咱村里直打转,他只要对咱们村的地形再多熟悉些,他就能跑掉。”
“他跑了几圈,又跑到这里来了。”
“是咱们人多,把他围到这儿了。”
“人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他对咱们村的地形没那么熟。”
“他对阿富家怎么那么熟?他怎么会知道阿富家有一头牛?”
“还知道牛棚在哪儿!”
“村里肯定有内应。”
“跑掉的那个八成就是他的内应。”
“撬开他的嘴巴,让他说出来。不然的话咱们村还要被这伙人祸害!”
“咱们村这两年可没少丢东西,八成都是这伙人干的。”
“这伙人太坏了!”
“最坏的还是那个内应。”
“让他说,让他说一下谁是内应。”
“快说!谁是你的内应!”
“他不说。”
“打他。”
“让他站起来说话吧。你们把他按得太紧了,他的嘴巴都动不了了。”
“他会跑的。”
“你们俩攥紧他,他跑不掉。”
“他万一跑掉了怎么办?”
“他跑不掉,有这么多人在,他哪敢跑?”
“你别想着跑,知不知道?老实点,不然把腿给你打断。”
“問问。”
“你是从哪来的?”
“我不能说。”
“为啥不能说?”
“我还有个孩子。”
“啊,孩子!你倒是很为你的孩子着想啊!那你行窃的时候怎么不想想你的孩子啊?就应该打断你一条腿,看你以后还怎么偷!”
“你孩子多大了?叫个啥?”
“问你呢,说话呀?”
“我不能说。”
“怎么又不能说?你怕啥?我们又不会去你们村里刁难你孩子。”
“他既不想说这个就问点别的吧。”
“你来我们村几回了?”
“这是第二回。”
“上回是啥时候?偷的啥?”
“半年前。”
“偷的啥?”
“两头猪。”
“半年前咱村谁家的猪被偷了?”
“利民,好像是你家吧?”
“原来是你!”
“先别打!利民!先让他说。”
“村里有你的同伙吗?”
“问你呢,说啊!”
“没有。”
“没有?没有的话你怎么对我们村摸得那么清?”
“他没说实话。”
“让他说实话,他不说实话就给他点苦头。”
“你说不说实话?你不说我们可不会放过你。我们知道村里肯定有你的内应,你的同伙,你说出来是谁,不然我们是绝不会放你走的。” 那时候我还不会想到有一天我会去怀疑自己的父亲,他是不是也是一个贼?虽然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他就是一个贼,但久而久之,我开始怀疑他。他值得怀疑。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的怀疑随着时日越来越强烈了。父亲有很多来路不明的朋友。他们常常深夜造访,从不在白天出现在我们村里。我们村里人对此一无所知。父亲也从来没有向家人介绍过他们,他们来了,就在灶房里围坐一团,只借助一根小小的蜡烛的烛火,喝酒,吃菜,低声密语。他们也会说笑,但很少,总是很严肃地交谈。每一次我从自己房间的窗口处望出去时,他们总是在严肃地交谈着什么。每隔一段时间,父亲就会莫名消失一次,短则一两天,长则三四天。我问母亲他去哪了,她说:“大人的事,你不用知道。”父亲每次归来,都会带很多食物,比如带鱼干、叫花鸡、熟牛肉等,他也会给我和妹妹一点零花钱,让我们想买什么就去买什么。所以在村里同龄人之间,我和妹妹的花销算是多的。他们很羡慕我们,觉得我们的父亲真大方,他们的父亲相比而言就比较吝啬了。
终于有一天,父亲失踪了。他失踪的那些天里,我们都以为他再也不会回来了。那些天里,母亲总是深夜睡不着,在院子里唉声叹气,走来走去,像是一个幽灵一样。她的饭量也在逐日减小,通常吃不下几口就放下了碗筷,发起了呆。她的脾气也暴躁了,动不动就冲我和妹妹发火。她不再给我们任何零花钱,变得节约甚至吝啬。如果我们问她父亲去哪了,何时会回来,她的回答依旧是:“你们不用知道。”
父亲终究还是回来了。这距他离开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母亲看到他的那一刻,眼里一下就涌出了泪花。母亲走过去,趴在他的肩头呜呜痛哭起来。她的眼泪和鼻涕全都流了出来。我们不能理解她为什么要哭得那么伤心。父亲总算回来了,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值得开心的事情吗?父亲看起来很疲惫憔悴,他的眼睛里毫无光泽,显得很呆滞,他瘦了,皱纹增多了。他的胡髭也像许久没刮了,又长又多。他的脸上和胳膊上添了新伤疤。他瘸了,走路一瘸一瘸的,从此再也不能稳稳地走路了。
癞皮阿贵要逃路了。
那个贼死去的第五天,中午时分,有人跑去镇上,对正在镇上买酒的阿贵说:“阿贵,你逃吧!消息走漏出去了,上面派人来缉拿你了!”
“我往哪逃?”
“往南逃。”
“南方,有啥好?”
“南方比北方更好讨生路。”
“我除了种地没有别的门道,逃出去也是挨饿!”
“不想逃也要逃,再逃得晚一些你就逃不了了。”
“那干脆我不逃了吧?”
“不逃?你就等着挨枪子儿吧!”
“啊!我不想死!”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你身上背着一条人命,缉拿住你了,你就要拿你的命去抵还,你还想不想活了?”
“想,我还没活够……”
“他们已经到村里了,他们正在到处打听你在哪呢!”
那个孩子比我还要小一些,他看上去只有八九岁大。那三天里,他每天都出现在河滩上,在那一簇苇丛边徘徊。从尸体扔弃在河滩上那天开始,接连两天,他每天都会在那出现一阵儿,直到尸体消失不见。我不认识他,附近村落的孩子我都认识,唯独不认识他。他不是我们这一块的,他是哪的?我不清楚。我一见到他就知道他不是附近村落的小孩,在此之前我从未见过他。
他每天总在午后出现,在河滩上晃动着自己的小身板走来走去,他的影子也在河滩上晃来晃去。他孤零零地一个人,身边没有一个人。他出现的时候是一天中最燥热的时刻,鸣蝉在树梢上聒噪不休,所有植物都有气无力地垂下了叶子,村里所有的狗都躲到阴凉的地方去吐舌头了。赤脚走在地上脚底板很快会被烫得发红,动也不动也会出一身腻汗。村民们此刻都沉浸在懒洋洋的午休中,村庄安静极了。当父亲和母亲还有妹妹都在屋里午休的时候,我从家中悄悄溜了出来,我挺喜欢在别人都在午休的时候出来转悠晃荡,因为这会让我觉得整个村庄都是属于我自己的,每一棵草,每一朵花,每一株树,树上的每一个鸟窝,河里的每一条游鱼,都是属于我的。我喜欢在这个时候在村庄周边的树林里闲逛,浓密的树叶间往往隐藏着某一种鸟的窝。如果我足够幸运的话我就能发现它,然后上树把它取下来,带回家里,代替鸟妈妈哺育窝中的小鸟儿。大伙午休的时候,四下里都很安静,树上鸟窝里的小鸟也放松戒备了,它们就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一种吱吱的叫声,我听到这种叫声就很容易把它们的窝给寻找到。
我就是在寻找鸟窝的时候看到的那个小孩,他离我挺远的,我在树林里看到的他,当时他在河滩上。他随后也看到了我。我们彼此看着对方。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我沿着河岸朝他走去。走得很近了,我把他看了个仔细,心想,我不认识他。他个子瘦小,脑袋又大又圆,脸上满是明晃晃的汗珠,眼睛又大又圆,乌黑的眸子警惕地盯视着我。我能看出来他已经屏住呼吸了,他站立的姿态表明他已经做好了随时逃跑的准备。他以为我会欺负他,我没有这么做。我站在河岸上,他站在河滩上,我直直面对着他,他也直直面对着我,我们相隔有十来米远。他的身后是苇丛,苇丛后面是清浅的河流,河流已经断流了。他身后的苇丛里是那个贼的尸体。他可真胆大,敢自己一个人离那具尸体那么近。如果换作我,独自站在那个位置,是绝对不敢的。他已经在那里站了那么久,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惧意。不,他眼中带着惧意,但这惧意完全是因为我的出现。
我问了他的名字和他是从哪来的,他都没有回答。我刚想走下去问问他在河滩上走来走去干什么,他就已经拔腿跑掉了。他跑走后,我也离开了那里。
接下来的一天,同一时刻,我们又在同一個地方相遇了。他仍然对我很紧张,但相比前一天要好多了。起码我从河岸上走到河滩上时他没有拔腿就跑了。他和前一天一样,没有告诉我他的名字以及他是从哪里来的。不过不要紧,他愿意开口和我说话了,说些别的。我问他:“你在这走来走去干吗呢?这哪有好玩的?”他嗫嚅说:“我就想在这儿。”
“你不怕晒吗?”我看他已经晒得满脸通红,满脸是汗。 他摇摇头,轻轻地说:“不怕。”
“你不怕那个吗?”我指了一下他的身后。那具尸体离他只有两三米远。
他回头看了一眼,摇摇头,轻轻地说:“不怕。”
他问我为什么每天都在这个时候出来转悠,我回答说:“我是在找鸟窝,这个时候更容易找到鸟窝。”一提到鸟窝,他的眼里顿时射出了光彩。
“啊?鸟窝啊!”他提高嗓门,显得很急切,“你找到了吗?”
“还没有。”
“哦。”他的声音又小下去了。
最后遇到他的那天我本来不打算出门找鸟窝了,因为那个午后我突然有点发困,想午休一下。我躺在自己的床上,感觉很舒坦,但同时我又想到了那个河滩上的小孩,前两天的这个时候他都在那个河滩上,今天他还在不在那儿了?这个念头驱使我走出家门向那片河滩走去。他果然还在那儿。
“你又来了啊?”我走过去说。
他冲我轻轻地笑笑,说:“你又出来找鸟窝了吗?”
“不是,本来我是要睡个午觉的,我就是想来看看你还在不在这儿。”
“我就猜到了你要来,但我以为你来找鸟窝。”
“你那是瞎猜。”
“你都养过什么鸟啊?”他问我。
“斑鸠、黄鹂和麻雀。”
“啊,麻雀!”他一下很高兴,“我也养过麻雀。”
“我还养过翠鸟。”我有些炫耀地说。
“翠鸟你都养过啊?!”他果然很羡慕。随后,他的语气又低了下去,说:“我从来都没有见过翠鸟的窝。”
“傻瓜!翠鸟的窝不在树上。”
“那在哪里?”他仰头呆望着我。
“在岸边的土洞里。”
“啊?怪不得我从来没有见到过!”
我注意到了他身后的那具尸体,尸体横躺在苇箔上。苇箔本来是卷在尸体上的,前两天前来观看的村民用木棍将遮在他尸体上的苇箔挑开了。尸体完全暴露了出来。尸体在发臭,在腐败,苍蝇和蛆虫使其面目全非,丑陋不堪,令人作呕。我发现尸体耳朵的边上插着一只又圆又大的荷叶,茎秆直直插入泥中,荷叶青翠欲滴,如同一把小雨伞一样将尸体的脸部遮蔽在内。这张荷叶可以遮风挡雨吗?尸体的发丛里也插着几朵小小的野花,一朵是红色的,一朵是黄色的,一朵是白色的,还有一朵是粉色的。那些小花看上去还很鲜艳,像是插上还不久。
“那些是你弄上去的?”我问他。
他注视着我,缓慢地点了一下头。
我说:“他是你爹吗?”
他的眼睛一下瞪得很大,显得很惶恐。他飞快地说:“他不是我爸爸。”
“那他是谁?你为啥每天都来这儿?”
他没有回答我。他忽然变得很激动,使劲咬住下嘴唇,鼻翼一张一合的,他的眉毛都苦苦地皱到了一起。接着,我看到泪花闪现在了他的双眼中。他紧紧憋住了哭声,憋得脸和脖子更加红了。为了使自己不哭出来,他那小小的两只手握成了两个小拳头。这些都没用,他的眼泪还是开始“啪嗒啪嗒”掉落,他后退着后退着就转身跑了起来。他朝着河的下游跑去了。直到他跑出了很远很远,我才听到他传来的放纵的哭声。
我再也没有见到过他。
那天夜里,水库终于开闸放水了。
村外的那条河流一下变得很宽阔,河床全部被淹没在了水下。浑浊的河水流势非常迅猛,雄浑有力,那汹汹东流而去的架势简直就是在席卷一切!清晨,村里所有人都来到河岸边看涨水。有的说,有了水就可以灌溉庄稼了!有的说,这次的河水里会带来多少鱼?他们中有不少人已經做好了灌溉庄稼和捕鱼的准备了。其中有个村民发出了疑惑,他说:“咦,那只贼的尸体呢?”有那么一瞬间,所有人都沉默了。那具尸体最终是被河水带走了,还是被人认领走了?我不知道。
责任编辑 林东涵
王祥夫:在90后作家群体中,小托夫是一位有着特异之气的作家,他的叙述和语言往往是一上来就气韵饱满,仅几句开场,就会一下子把你吸引住,十分有趣,不是那种表面的幽默,而是骨子里的一种真气,所以,他的文字总是精神抖擞,十分耐看。我们写东西,能做到这一点其实特别不容易。就像是名角一上场,一出台精气神就来了,他的小说就是这样。刊物上每有小托夫的作品,我总是要看的。文学其实玩的就是文字,往往是,并不重在看你写什么,而真正在于看你怎么写。关于这一点,我相信小托夫做到了。我常问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是天生的吗?看了小托夫的小说,我相信这话有道理。他背后有多么刻苦,多么努力,他不说,我们当然不知道。但我相信“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相信他在努力!
徐 威:孩童视角一直都受小说家们的青睐,它用孩童纯净的双眼观察这个世界,细腻、天真、充满好奇,未必都能看懂,但总能看到成年人所忽略、所逃避、所遮掩、所无法看到的一面。《乌衣歌》同样采取了这一手法,讲述了一个11岁孩童眼中的世界。父亲做贼,母亲心知肚明,这其中的故事,“我”不甚了解,另一个孩子与他的贼父亲之间的关系“我”也不甚了解,小说因而具有广阔的遐想空间。一方面“我”对这个世界充满疑惑,另一方面,对于“我”和“他”来说,掏鸟窝比那些未知的大人世界有意思多了。
作家简介
小托夫,1994年生,鲁迅文学院第36届高研班学员,大益文学院签约作家。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上海文学》《中国作家》《大家》《芙蓉》《雨花》《作品》《福建文学》等刊物,被《小说选刊》《新华文摘(数字版)》等多次转载,出版有长篇小说《骑着鹿穿越森林》。
村里打死了一个贼。
那个贼在偷阿富家的牛时被发现,被捉住了,被村民不小心给失手打死了。有个村民在那个贼的后脑勺上用擀面杖敲击了一下,就那么一下而已,他就像筷子松开的面条一样,软绵绵地滑坐到地上,在地上坐了两三秒,身子朝后倒了下去,躺在了那儿。还睁着,只是正在逐渐失神,他的眼睛像是在直勾勾地盯着天上的某一颗星。他的嘴巴也张着,张成一个黑洞洞的圆,像是还有什么话要说。
“他肯定是在装死。他就想趁咱们放松警惕时从地上爬起来溜掉,是吧?”
“你說得对,这家伙确实是在装死。他比别的贼聪明,他懂得装死。”
“看看他还出气不。”
“没有。他没呼吸了。”
“他可能是在憋气。”
“憋气憋不了这么长时间,他真的没有呼吸了。”
“走开,让我来摸一下就知道了。喔,他在凉。”
“他死了?”
“是的,他死了。”
“啊呀!”
“这家伙怎么这么不吃力?就打了那么一下,就这样了。”
“他可真是只草包!”
“对,草包中的草包!”
“比草包还要不经打。”
“是谁打的那一下?”
“癞皮阿贵。”
“啊!是阿贵!”
癞皮阿贵在村里一棍成名,他成了村里打死贼的第一人。阿贵逢人就讲:“你知道吗?我打死了一只贼。”他用“只”而不用“个”来称呼贼,在他眼里,人是人,贼是贼,是不一样的。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在用“只”来称呼贼。在村民们眼里也是这样,他们也是想也不想,张口便是“那只贼”。
打死贼的那个夜晚我也在场。我是偷偷溜出去的。那天深夜,村里忽然锣鼓喧天,喊声声声入耳,我被吵醒了。我听到村里有人在高声喊叫:“抓贼啦!快都出来抓贼啦!”我一下就清醒了,兴奋了,我知道,抓贼一定很有趣,我不想错过这次机会。前两年的某天深夜情景与此次相似,也是锣鼓喧天,到处都是捉贼声,但那次没有捉到贼,让贼给溜掉了。那次捉贼我没有参与,我一直感到很遗憾。我只能在大伙后来茶余饭后的讲述中渐渐拼贴出那晚事情的原貌,我只能从他们的嘴巴里去想象那晚,而没能亲自参与其中。那个捉贼的夜晚,我母亲闭门不出,也不让我出门,她说那是老爷们的事儿,女人和孩子就不要去瞎掺和了。我说我只是过去看看,又不干别的。她坚持说,那也不行。那时候,我翻墙的手段还不行,胆子也比现在小,我怕父母的责骂,也怕他们会动手教训我。现在,我不怕了,他们也不会再轻易动手教训我了。就是教训我我也不怕了。我11岁了。
这一次我不能再错过了,我对自己这么说。我们家的房屋和村里其他人家的一样,都是那种在平原较为常见的青砖瓦房,这种房屋乍一看是一间大屋,有一扇门开在正中,屋里其实是左右两堵内墙把大屋割成了三小间,正中的那间是堂屋,一般是用来供奉佛像和吃饭的,左右两间是睡房。我睡在左边那间,父母亲睡在右边那间,无论睡在左右哪一间,出来时都要经过堂屋,因为屋门开在那里。因为我还有个比我小两岁的妹妹,所以我家的堂屋不光是供奉佛像和吃饭的地方,还是妹妹睡觉的地方。那里靠着墙角摆着一张小床,她就睡在那里。我从自己房间走出来,蹑手蹑脚地走到堂屋门口,小心翼翼地去开堂屋的门。
我刚把门打开,就听到了母亲的声音从她那间黑漆漆的房里传出来。她说:“阿万,你去哪儿?”
我知道要是如实说的话她肯定不会准许我,我于是说:“我去茅厕。”
“你屋里不就有尿罐吗?”
“有啊,可是我要拉肚子。”
“要你别喝生水,偏不听!”
我捂着肚子地说:“哎哟,憋不住了。”说完我就从屋里冲出来了。我来到院子里,夜色灰蒙,我知道哪里的院墙比较容易翻出去。就是鸭圈那里。那里是一段老墙,比其他几面墙要矮上一些。而且,鸭圈的墙角处长着一株槐树,我可以顺着树爬上去,然后踩到墙顶上,跳出去。我走进鸭圈,鸭子们惊得拍着翅膀嘎嘎叫,它们的叫声把我吓出一身冷汗,我挺怕母亲这时候出现把我喊回去。幸好没有。鸭圈里有很多鸭粪,我的脚踩上去感觉很软。我走到那株槐树前,抱住它,沾满鸭粪的双脚踩上去,踩到树身上,然后一点点往上爬动,像一只长青吊虫。 我踩到了墙顶上,沿着墙顶走了几步,找了个好的位置跳了下去。我落地的那一瞬间脚踝猛一下有点痛。我在村巷里跑起来,往喧闹的方向跑去。但我又躲了起来。我看到有个人影在慌慌张张地朝我走来。我心想,这八成就是那个贼。我躲到了一垛砖后,那垛砖是亮叔家盖房子用的,现在,那座房子只盖到一半,这些砖到时都会派上用场。现在,我拿它们挡住我的身体,使我不被暴露出来。那个人影一点点近了。我有点紧张,屏住了呼吸。那个人没有发现我,我隐藏得挺好。他从我面前的巷道上走过,原来是我的父亲。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难道他也去看捉贼了?我不知道。我真想喊住他问一问,可我又怕他强行把我带回家。院门晚上是从里面拴住的,父亲没有敲门让母亲来开,他直接攀到墙上,从墙上跳了进去。他怎么就这么回去了?他怎么不去看捉贼?他怎么不喊母亲来给他开门?他去了哪儿?我不太能理解。我没有再细想下去,只听到有人大喊说:“抓住了!抓住了!”
那个贼是在阿富家门口抓住的。我抵达那里时他已经被人按倒在地上了。人们摘下了他戴在脸上的黑色面布,手电筒的光束一瞬间全部交织在了一起。啊!我见过他!有一天深夜,他来我家和父亲喝酒低声聊天,一直待到凌晨才走。我是半夜被尿憋醒时才发现的。我带着睡意站在我那间房的窗边冲着尿罐撒尿,这时我听到了被他们压得很低的交谈声。我趴到窗户上往外看,可以看到那间小小的灶房里的一切。我看到了他们俩分别坐在两张小凳子上,面对面坐着,中间是一瓶牛栏山二锅头、一碟花生米和两只酒杯。他们不时举起杯喝一下,捏起花生米放到自己嘴里。灶房弥漫着一种橘黄色的光,那是灶台上的蜡烛散发出来的。我不知道那个人是何时来的我们家,为何这么晚才来,又为何而来,他们在交谈些什么我不知道,但看样子,他似乎和父亲关系很要好。
眼前的这个贼竟然就是父亲的那个朋友,这一发现犹如晴天霹雳一下子让我愣在了原地,我怔怔地望着那个贼,感到震惊的同时也感到十分耻辱,父亲他竟然结交这种朋友!难道父亲他傻了吗?难道父亲不知道他是个贼吗?父亲啊!你真的是太笨了,连贼都辨认不出了呀!我很想当众说出我见过他,他去过我们家,但我又想到,说出认识他,这太丢人了!我不能说,说出来的话,我和我父亲,还有我的母亲和妹妹都会跟着丢人。我想大伙以后会这么说我们:“你们一家怎么结交这种货色?”
村民们显然都不认识这个贼。他们团团围上来,把那个贼围在中间,围得水泄不通。他们开始对他拳打脚踢,谩骂不休。我一时看不到那个贼了。我转眼去看阿富家的墙,那面墙上有一个很大的盗洞,阿富家耕田的黄牛从那个盗洞中伸出头来,一边用舌头舔自己湿漉漉的鼻子,一边好奇地呆望着外面的人们,它那傻呆呆的样子,似乎并不知道自己差一点就被偷走了。
“问问他刚刚跑掉的那个同伙是谁!”
“快说!是你在我们村里的内应吗?”
“说不说?”
“肯定是他的内应!那家伙比他熟悉咱们村的地形,一下就溜掉了。”
“是啊!这家伙像只没头的苍蝇一样,在咱村里直打转,他只要对咱们村的地形再多熟悉些,他就能跑掉。”
“他跑了几圈,又跑到这里来了。”
“是咱们人多,把他围到这儿了。”
“人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他对咱们村的地形没那么熟。”
“他对阿富家怎么那么熟?他怎么会知道阿富家有一头牛?”
“还知道牛棚在哪儿!”
“村里肯定有内应。”
“跑掉的那个八成就是他的内应。”
“撬开他的嘴巴,让他说出来。不然的话咱们村还要被这伙人祸害!”
“咱们村这两年可没少丢东西,八成都是这伙人干的。”
“这伙人太坏了!”
“最坏的还是那个内应。”
“让他说,让他说一下谁是内应。”
“快说!谁是你的内应!”
“他不说。”
“打他。”
“让他站起来说话吧。你们把他按得太紧了,他的嘴巴都动不了了。”
“他会跑的。”
“你们俩攥紧他,他跑不掉。”
“他万一跑掉了怎么办?”
“他跑不掉,有这么多人在,他哪敢跑?”
“你别想着跑,知不知道?老实点,不然把腿给你打断。”
“問问。”
“你是从哪来的?”
“我不能说。”
“为啥不能说?”
“我还有个孩子。”
“啊,孩子!你倒是很为你的孩子着想啊!那你行窃的时候怎么不想想你的孩子啊?就应该打断你一条腿,看你以后还怎么偷!”
“你孩子多大了?叫个啥?”
“问你呢,说话呀?”
“我不能说。”
“怎么又不能说?你怕啥?我们又不会去你们村里刁难你孩子。”
“他既不想说这个就问点别的吧。”
“你来我们村几回了?”
“这是第二回。”
“上回是啥时候?偷的啥?”
“半年前。”
“偷的啥?”
“两头猪。”
“半年前咱村谁家的猪被偷了?”
“利民,好像是你家吧?”
“原来是你!”
“先别打!利民!先让他说。”
“村里有你的同伙吗?”
“问你呢,说啊!”
“没有。”
“没有?没有的话你怎么对我们村摸得那么清?”
“他没说实话。”
“让他说实话,他不说实话就给他点苦头。”
“你说不说实话?你不说我们可不会放过你。我们知道村里肯定有你的内应,你的同伙,你说出来是谁,不然我们是绝不会放你走的。” 那时候我还不会想到有一天我会去怀疑自己的父亲,他是不是也是一个贼?虽然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他就是一个贼,但久而久之,我开始怀疑他。他值得怀疑。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的怀疑随着时日越来越强烈了。父亲有很多来路不明的朋友。他们常常深夜造访,从不在白天出现在我们村里。我们村里人对此一无所知。父亲也从来没有向家人介绍过他们,他们来了,就在灶房里围坐一团,只借助一根小小的蜡烛的烛火,喝酒,吃菜,低声密语。他们也会说笑,但很少,总是很严肃地交谈。每一次我从自己房间的窗口处望出去时,他们总是在严肃地交谈着什么。每隔一段时间,父亲就会莫名消失一次,短则一两天,长则三四天。我问母亲他去哪了,她说:“大人的事,你不用知道。”父亲每次归来,都会带很多食物,比如带鱼干、叫花鸡、熟牛肉等,他也会给我和妹妹一点零花钱,让我们想买什么就去买什么。所以在村里同龄人之间,我和妹妹的花销算是多的。他们很羡慕我们,觉得我们的父亲真大方,他们的父亲相比而言就比较吝啬了。
终于有一天,父亲失踪了。他失踪的那些天里,我们都以为他再也不会回来了。那些天里,母亲总是深夜睡不着,在院子里唉声叹气,走来走去,像是一个幽灵一样。她的饭量也在逐日减小,通常吃不下几口就放下了碗筷,发起了呆。她的脾气也暴躁了,动不动就冲我和妹妹发火。她不再给我们任何零花钱,变得节约甚至吝啬。如果我们问她父亲去哪了,何时会回来,她的回答依旧是:“你们不用知道。”
父亲终究还是回来了。这距他离开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母亲看到他的那一刻,眼里一下就涌出了泪花。母亲走过去,趴在他的肩头呜呜痛哭起来。她的眼泪和鼻涕全都流了出来。我们不能理解她为什么要哭得那么伤心。父亲总算回来了,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值得开心的事情吗?父亲看起来很疲惫憔悴,他的眼睛里毫无光泽,显得很呆滞,他瘦了,皱纹增多了。他的胡髭也像许久没刮了,又长又多。他的脸上和胳膊上添了新伤疤。他瘸了,走路一瘸一瘸的,从此再也不能稳稳地走路了。
癞皮阿贵要逃路了。
那个贼死去的第五天,中午时分,有人跑去镇上,对正在镇上买酒的阿贵说:“阿贵,你逃吧!消息走漏出去了,上面派人来缉拿你了!”
“我往哪逃?”
“往南逃。”
“南方,有啥好?”
“南方比北方更好讨生路。”
“我除了种地没有别的门道,逃出去也是挨饿!”
“不想逃也要逃,再逃得晚一些你就逃不了了。”
“那干脆我不逃了吧?”
“不逃?你就等着挨枪子儿吧!”
“啊!我不想死!”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你身上背着一条人命,缉拿住你了,你就要拿你的命去抵还,你还想不想活了?”
“想,我还没活够……”
“他们已经到村里了,他们正在到处打听你在哪呢!”
那个孩子比我还要小一些,他看上去只有八九岁大。那三天里,他每天都出现在河滩上,在那一簇苇丛边徘徊。从尸体扔弃在河滩上那天开始,接连两天,他每天都会在那出现一阵儿,直到尸体消失不见。我不认识他,附近村落的孩子我都认识,唯独不认识他。他不是我们这一块的,他是哪的?我不清楚。我一见到他就知道他不是附近村落的小孩,在此之前我从未见过他。
他每天总在午后出现,在河滩上晃动着自己的小身板走来走去,他的影子也在河滩上晃来晃去。他孤零零地一个人,身边没有一个人。他出现的时候是一天中最燥热的时刻,鸣蝉在树梢上聒噪不休,所有植物都有气无力地垂下了叶子,村里所有的狗都躲到阴凉的地方去吐舌头了。赤脚走在地上脚底板很快会被烫得发红,动也不动也会出一身腻汗。村民们此刻都沉浸在懒洋洋的午休中,村庄安静极了。当父亲和母亲还有妹妹都在屋里午休的时候,我从家中悄悄溜了出来,我挺喜欢在别人都在午休的时候出来转悠晃荡,因为这会让我觉得整个村庄都是属于我自己的,每一棵草,每一朵花,每一株树,树上的每一个鸟窝,河里的每一条游鱼,都是属于我的。我喜欢在这个时候在村庄周边的树林里闲逛,浓密的树叶间往往隐藏着某一种鸟的窝。如果我足够幸运的话我就能发现它,然后上树把它取下来,带回家里,代替鸟妈妈哺育窝中的小鸟儿。大伙午休的时候,四下里都很安静,树上鸟窝里的小鸟也放松戒备了,它们就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一种吱吱的叫声,我听到这种叫声就很容易把它们的窝给寻找到。
我就是在寻找鸟窝的时候看到的那个小孩,他离我挺远的,我在树林里看到的他,当时他在河滩上。他随后也看到了我。我们彼此看着对方。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我沿着河岸朝他走去。走得很近了,我把他看了个仔细,心想,我不认识他。他个子瘦小,脑袋又大又圆,脸上满是明晃晃的汗珠,眼睛又大又圆,乌黑的眸子警惕地盯视着我。我能看出来他已经屏住呼吸了,他站立的姿态表明他已经做好了随时逃跑的准备。他以为我会欺负他,我没有这么做。我站在河岸上,他站在河滩上,我直直面对着他,他也直直面对着我,我们相隔有十来米远。他的身后是苇丛,苇丛后面是清浅的河流,河流已经断流了。他身后的苇丛里是那个贼的尸体。他可真胆大,敢自己一个人离那具尸体那么近。如果换作我,独自站在那个位置,是绝对不敢的。他已经在那里站了那么久,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惧意。不,他眼中带着惧意,但这惧意完全是因为我的出现。
我问了他的名字和他是从哪来的,他都没有回答。我刚想走下去问问他在河滩上走来走去干什么,他就已经拔腿跑掉了。他跑走后,我也离开了那里。
接下来的一天,同一时刻,我们又在同一個地方相遇了。他仍然对我很紧张,但相比前一天要好多了。起码我从河岸上走到河滩上时他没有拔腿就跑了。他和前一天一样,没有告诉我他的名字以及他是从哪里来的。不过不要紧,他愿意开口和我说话了,说些别的。我问他:“你在这走来走去干吗呢?这哪有好玩的?”他嗫嚅说:“我就想在这儿。”
“你不怕晒吗?”我看他已经晒得满脸通红,满脸是汗。 他摇摇头,轻轻地说:“不怕。”
“你不怕那个吗?”我指了一下他的身后。那具尸体离他只有两三米远。
他回头看了一眼,摇摇头,轻轻地说:“不怕。”
他问我为什么每天都在这个时候出来转悠,我回答说:“我是在找鸟窝,这个时候更容易找到鸟窝。”一提到鸟窝,他的眼里顿时射出了光彩。
“啊?鸟窝啊!”他提高嗓门,显得很急切,“你找到了吗?”
“还没有。”
“哦。”他的声音又小下去了。
最后遇到他的那天我本来不打算出门找鸟窝了,因为那个午后我突然有点发困,想午休一下。我躺在自己的床上,感觉很舒坦,但同时我又想到了那个河滩上的小孩,前两天的这个时候他都在那个河滩上,今天他还在不在那儿了?这个念头驱使我走出家门向那片河滩走去。他果然还在那儿。
“你又来了啊?”我走过去说。
他冲我轻轻地笑笑,说:“你又出来找鸟窝了吗?”
“不是,本来我是要睡个午觉的,我就是想来看看你还在不在这儿。”
“我就猜到了你要来,但我以为你来找鸟窝。”
“你那是瞎猜。”
“你都养过什么鸟啊?”他问我。
“斑鸠、黄鹂和麻雀。”
“啊,麻雀!”他一下很高兴,“我也养过麻雀。”
“我还养过翠鸟。”我有些炫耀地说。
“翠鸟你都养过啊?!”他果然很羡慕。随后,他的语气又低了下去,说:“我从来都没有见过翠鸟的窝。”
“傻瓜!翠鸟的窝不在树上。”
“那在哪里?”他仰头呆望着我。
“在岸边的土洞里。”
“啊?怪不得我从来没有见到过!”
我注意到了他身后的那具尸体,尸体横躺在苇箔上。苇箔本来是卷在尸体上的,前两天前来观看的村民用木棍将遮在他尸体上的苇箔挑开了。尸体完全暴露了出来。尸体在发臭,在腐败,苍蝇和蛆虫使其面目全非,丑陋不堪,令人作呕。我发现尸体耳朵的边上插着一只又圆又大的荷叶,茎秆直直插入泥中,荷叶青翠欲滴,如同一把小雨伞一样将尸体的脸部遮蔽在内。这张荷叶可以遮风挡雨吗?尸体的发丛里也插着几朵小小的野花,一朵是红色的,一朵是黄色的,一朵是白色的,还有一朵是粉色的。那些小花看上去还很鲜艳,像是插上还不久。
“那些是你弄上去的?”我问他。
他注视着我,缓慢地点了一下头。
我说:“他是你爹吗?”
他的眼睛一下瞪得很大,显得很惶恐。他飞快地说:“他不是我爸爸。”
“那他是谁?你为啥每天都来这儿?”
他没有回答我。他忽然变得很激动,使劲咬住下嘴唇,鼻翼一张一合的,他的眉毛都苦苦地皱到了一起。接着,我看到泪花闪现在了他的双眼中。他紧紧憋住了哭声,憋得脸和脖子更加红了。为了使自己不哭出来,他那小小的两只手握成了两个小拳头。这些都没用,他的眼泪还是开始“啪嗒啪嗒”掉落,他后退着后退着就转身跑了起来。他朝着河的下游跑去了。直到他跑出了很远很远,我才听到他传来的放纵的哭声。
我再也没有见到过他。
那天夜里,水库终于开闸放水了。
村外的那条河流一下变得很宽阔,河床全部被淹没在了水下。浑浊的河水流势非常迅猛,雄浑有力,那汹汹东流而去的架势简直就是在席卷一切!清晨,村里所有人都来到河岸边看涨水。有的说,有了水就可以灌溉庄稼了!有的说,这次的河水里会带来多少鱼?他们中有不少人已經做好了灌溉庄稼和捕鱼的准备了。其中有个村民发出了疑惑,他说:“咦,那只贼的尸体呢?”有那么一瞬间,所有人都沉默了。那具尸体最终是被河水带走了,还是被人认领走了?我不知道。
责任编辑 林东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