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南北欧债博弈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hipen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债危机,已然成为戛纳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南北经济体博弈的重要议题。
  10月29日,欧盟理事会常任主席范龙佩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联名致信G20领导人,承诺将切实执行欧盟最近达成的一系列应对欧债危机的措施,并呼吁G20成员采取共同措施重建市场信心、实现经济增长、保持金融稳定。
  两天前,欧盟特别峰会通过了新欧债救助方案,内容涵括提高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至9%,通过杠杆化操作将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规模扩大至1万亿欧元,希腊债务减记50%,并向其1300亿欧元新增贷款。
  10月28日至30日,EFSF主席雷格林 (Klaus Regling)访问中国,表达了希望中国参与EFSF特殊目的投资工具(SPIV),投资1000亿欧元的想法。
  外界普遍认为,这意味着欧洲国家希望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势头良好的G20新兴经济体成员出手协助解决自身债务危机。标准普尔欧洲首席经济学家斯克斯(Jean-Michel Six)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评论称,“这是1945年以来,发达国家首次要求新兴国家来本国投资,世界已经颠倒了。”
  当然,欧洲并非一味放下身段求助,欧盟领导人的联名信也表示峰会应当果断处理贸易顺差国的汇率问题,以平衡世界经济。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访问奥地利期间则提出,希望欧盟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放宽对华高科技出口限制。
  就在世界揣测G20峰会上南北经济体将如何取舍各种诉求,就欧债问题达成何种协议之际,波澜忽起。
  
  横生波澜
  10月31日,希腊总理帕潘德里欧忽然宣布将以全民公投的形式决定是否采纳救助新方案,而同日,握有62.9亿美元欧洲主权债务的美国MF全球公司申请破产,成为华尔街第一家因欧债危机倒下的金融机构。
  虽然11月4日公投被取消,但10月31日的这两起意外已迫使各界重新审视新方案的可行性,并给G20峰会就欧债问题达成共识设置了新的障碍。
  MF全球公司的倒下,让市场再度对主权债务危机引发欧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充满忧虑。这也使得部分分析人士转而批评新方案中的希腊债务减记措施,认为这削弱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测算认为,距离9%的资本充足率标准,欧洲银行的资金缺口为2000亿欧元。
  不过,法国经济、产业和就业部部长办公室副主任伯纳德(Christophe Bonnard)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IMF的计算方式存在争议,IMF只考虑了银行持有的高负债国家债券可能的损失,却没有考虑其持有的欧盟核心国家债券的资本收入。他继而举例称,法国银行业2011年一季度赢利110亿欧元,而欧洲银监会公布的其资金缺口为88亿欧元,根据IMF的计算方式,这88亿欧元就是缺口,但实际上法国银行不存在再资本化的困难问题。
  汇信资本董事总经理叶翔对《财经》记者表示,减记迫使银行现有股东承受了损失,但银行股价随之降到谷底,平均市净率降到0.8-0.9区间,银行在这一情况下增发新股融资还是可行的。
  事实上,MF全球公司的倒台并没有像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那样诱发连锁反应。各界目前也比较倾向于将其看做一个倒霉的个例。
  相比债务减记,希腊突如其来的公投动议,给市场带来的冲击要大得多。这意味着欧债危机不仅是一场金融危机,也是一场政治危机。帕潘德里欧突如其来的决定在欧元区内部激起众怒,不少成员国领导人开始暗示希腊脱离欧元区的可能。
  密特朗时代法国总统首席经济顾问雅克·阿塔利(Jacques Attali)一度很看重希腊债务危机的正面影响,在他眼中,希腊危机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助产士,“除非我们采取更多一些联邦主义的立场,否则欧债危机无法解决”。
  阿塔利告诉《财经》记者,债务危机充分说明,在有了统一货币后,欧盟亟须统一财政政策,为此,欧盟需要成立一个统一的财政部。他认为,欧盟与美国不同,在联邦层面没有任何债务累积,因此如果能够成立一个代表全欧盟的法律实体,就能委托欧央行发行欧元债券,这是欧盟理论上可以动用的手段。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策略官娄刚也认为,统一的财政决策不见得完全不可能形成,例如日前减记希腊债务的决策,其实也是一种财政上的共识,一旦情势更加严峻,各国会考虑这件事情。
  当然,统一财政政策是个长期过程,但希腊公投动议不但将这一设想砸得粉碎,并且令人忧虑欧元区瓦解的可能。
  
  EFSF风险之辩
  在减记和银行再资本化外,目前的EFSF安排也存在风险隐患。
  新方案甫一出台,《经济学人》就提出两点批评,其一,EFSF规模太小无力应对意大利和西班牙可能出现的危机,而欧央行本来可以拥有提供无限援助的能力,却为德国所阻止;其二,虽然采取了杠杆化操作,一旦发生主权债务违约,EFSF只有自担损失,而负责为EFSF筹资的SPIV可行性值得商榷。
  就规模问题而言,斯克斯看法略有不同。经过杠杆化操作的EFSF规模不过1万亿欧元,确实远小于意、西两国的累积债务规模,但在斯克斯看来,这两个国家的主权债券评级依然是投资级别的,它们并不需要被拯救,只需要被保护起来,不因市场信心动荡而增加融资难度,支付高额利息即可。
  至于EFSF主席雷格林提议中国向SPIV投资1000亿欧元的设想,斯克斯认为,这也是信心问题,中国只要认购10%,或者仅仅表示愿意去买,就足以重塑市场的信心。
  但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提醒记者注意,长远来看,代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建设性力量和欧债危机恶化的破坏性力量正在角力,这将是一个马拉松式的过程,令人担忧。欧洲整体已经进入衰退,虽然法德等核心国家的经济状况尚且健康,但欧盟现在的救助方案是大家连坐的,正增长国家很可能被负增长国家拖垮。一旦欧元区因经济衰退而瓦解,那么无论SPIV设计如何精巧,都无法真正隔绝系统性风险。因此,中国在考虑是否投资的时候,SPIV的收益率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系统性风险。
  IMF在9月份下调欧元区2011年经济增速将近0.5个百分点,至1.6%,该机构还预计,欧元区2011年经济增速将仅为1.1%。
  面对上述种种不确定因素,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的审慎也变得可以理解。
  G20峰会前夕,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强调,戛纳峰会不会讨论G20成员国向EFSF出资或购买欧债的问题,这不在峰会的议程内。巴西则一口回绝了投资EFSF的邀请,而表示愿意通过IMF为欧洲提供援助资金。
  
  中国的诉求
  欧债危机本来不是戛纳峰会的议题,自法国于9月份将其加入议程后,便逐步变为本次峰会最重要的焦点议题,反而分散了各界对新兴市场国家关心的发展问题的注意力。这也是新兴经济体看淡欧债问题的一个原因。
  就中国而言,中国的淡然和欧盟对中国诉求的回应有直接联系。多年以来,中国就希望欧盟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并放宽对华高技术出口限制,但没有得到积极回应。《财经》记者在巴黎接触的数位法国政界、学界人士均以欧盟决策27国一致性原则,解释这一现象。
  本次戛纳峰会欧洲给中国准备的一份礼物是SDR货币篮扩容。
  法国总统府经济顾问莫林(Emmanuel Moulin)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世界主要货币间的汇率战是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一大威胁,因此各国需要推动建设一个更具代表性的国际货币合作框架。法国正提议将人民币纳入SDR的货币篮。法国总理府经济、社会、环境委员会主席博斯(Christian de Boissieu)认为,国际货币体系正朝一个由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共同主导的体系发展。
  这并非欧洲方面第一次提出这样的设想。这一设想的提出也有在欧元走弱的情况下,借助人民币抗衡美元的设想。
  阿塔利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直言,美国人想要“杀死欧元”,其理由就是维护美元一家独大的储备货币地位。博斯并不认同这一充满感情色彩的判断,不过他告诉《财经》记者,过去20多年间他每年都会去美联储参加会议,在欧元诞生前,美联储的同行们从来没有做过任何一次关于欧元的演讲,而欧元诞生以后,这些同行每次都要做一个欧元如何无效的演讲。
  面对欧洲方面的提议,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张涛在峰会召开前表示,中国支持在尊重现行篮子货币标准下改革SDR货币篮,以提高SDR的代表性、稳定性和吸引力。
  然而,由于SDR不是真正的货币,没有可供投资的市场,中国对这一设想实际并不十分热心。曹远征也认为,欧债才是戛纳峰会的焦点,改革国际货币体系虽然很重要,但并非当务之急。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乐见这一挑战美元霸权地位的设想。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资银行高层表示,中国救援欧洲更重大的意义是在维持欧元的强势地位,由于目前人民币正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有必要与美元、欧元维持三足鼎立的关系,三方才得以缓冲;如果欧元过于弱势,人民币未来与美元处在直接冲突地位的话,局面会比现在紧张得多。
  本刊记者胡采萍对此文亦有贡献
其他文献
通货膨胀的本质是流通中的货币过多。但表现出来并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则是物价的上涨。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究竟怎样处理物价问题,才能比较有效地抑制通胀?   显然,以限量压制某些商品之价格,虽然一时可以达到限价目的,但并不等于因此就压住了通胀。搞不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把物价上涨从一个商品“撵”向另外一个商品。   通胀是因为流通中的货币过多。人们受通胀预期的驱使,持币在手,欲以购买商品和资产来
期刊
观察中国经济问题有很多视角,核心是政府经济活动,甚至能以此明显区分不同时期的中国经济特征。   从宏观经济学角度概括近八年来的中国经济,最本质的特征是财政的扩张。展望下一步经济走势,若财政与货币政策调整得当,中国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较大。     财政扩张的逻辑   对于财政扩张,曾有人表示疑问,中国每年的财政收入增长那么快,而增税应该算是紧缩型财政。  但中国的财政机制是以支出定收入的,
期刊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力促科技兴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再添政策推力。而在中国农村的现实挑战是,早年源自前苏联的行政性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早已呈“网破、线断、人散”之势。因此,能否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 成为落实科技兴农新政的关键。  深耕农业领域多年的专家们建议,应大力培育发展多元化推广体系。在部分农村地区,尤其是在有较大收益的经济类农产品领域,事实上已逐渐探索出一种可归纳为“专业技术协会
期刊
增值税扩围试点的时间近日框定,从明年起上海将率先开展这项增值税制深化改革。由于增值税扩围总体上表现为减税,因此消息一出,即令相关企业欢欣鼓舞。  扩围改革的意义并非仅限于此。从更深层次来看,实行了18年之久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可能由此获得启动新一轮改革的强大动力。税改走到这一步,深化分税制的改革可谓开弓没有回头路了。  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中国的财政收入扶摇直上,平均年增速远高于同期GDP增长
期刊
美国存在经典的多边贸易失衡。除了对中国的巨大贸易赤字外,对其他87个国家,美国也存在贸易赤字。多边赤字是无法通过向双边伙伴中的一边施加压力解决的,但美国日渐壮大的对华强硬派可不这么想。  美国的大规模贸易赤字是前所未有的国内储蓄短缺的直接结果。对一国储蓄能力最有意义的测量指标是“净国民储蓄率”——个人、企业和政府储蓄之和。该指标测量“净”值,以剔除与老龄化或报废产能有关的折旧,可用来测量可为一国资
期刊
中国应警惕“资本深化过度”的危险,一个有严重资源错配问题的经济,迟早会出事。无论从什么角度看,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就业增长都偏低。如果只看第二、第三产业,中国单位GDP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增长率(简称就业弹性)只有越南的一半。  不错,中国比越南更富,劳动工资更高,因而企业更倾向于使用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技术,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相对更少。但即使与人均GDP更高的巴西、马来西亚和墨西哥相比,中国每单位非农业
期刊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坚信:经济增长势必拉动就业。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提出的奥肯定律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的稳定关系:GDP每增加2%,失业率约降1%。然而在当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率上升却在同一时间段发生了,人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促成了奥肯定律的背离?  多种因素造成了这一现象。陆铭清晰阐述了地方政府对经济结构的扭曲,“资本深化过度”带来的经济拉长与就业增长的背离。除地方政府造成的扭曲
期刊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于2011年12月进行的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显示,2011年四季度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4(取值范围在1-9之间),比三季度回落0.55点(见图1)。其中,经济学家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变化不大,即期景气指数为4.66,比三季度低0.19点;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则有所下滑,预期指数为3.31,比三季度低0.91点(见图2)。   调查遴选了国内有代表性、对宏观经济有研
期刊
20年前,在中国改革开放向何处去的重要历史关头,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于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发表了重要谈话,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   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是一次新的思想解放,使人们从“凡事要问一问姓社姓资”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激起干部和民众的改革开放和现
期刊
士光早年被灌输深厚的家国观念,但他在香港长大,长期身受英国殖民者统治,因而自己到底应该效忠哪一方问题困扰了他一生。在晚年回忆录《龙与皇冠》中,“龙”与“皇冠”正是这种困扰的隐喻。2011年最后一天,他的生命画上句号。   时值年末岁初,环球经济动荡,各大银行、投行经济学家们发布的经济展望成为媒体关注焦点。   但时间倒退40多年,香港的银行经济研究部却几乎是整个银行里最冷清的部门。除了向政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