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学生的头脑里经常有疑问产生,就会促使他去探究,去思考,去聆听,去解决问题,学习就会变得非常主动,这是创新性人才必须具备的一个素质。质疑是任何创造的最初的起因,我们不能把孩子的好奇心扼杀在摇篮里,一定要真正地把质疑的权力还给学生!
【关键词】小学语文 质疑答疑 能力训练 探索
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小学生好问,但是刚开始进行质疑时,又往往提不出什么问题来,只会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这时,就可以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试着回答,很多问题学生不知道怎么回答或回答得不准确,这时学生才明白原来自己还有很多问题不理解,只是没有提出来。问题没有提出来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学生的求知欲不强吗?是学生没有积极思考吗?我想,不是的。究其原因,学生一定是不知道怎样提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怎样提问题,逐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质疑答疑的训练,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预习质疑,主动求解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故事情节曲折,但并不难懂。我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提出疑难问题,在自息课堂上让他们互相讨论,互相交流,然后经过整理去易存难,把與中心有关的几个问题归纳如下:1.本课为什么要用《草船借箭》做课题,而不用“诸葛亮借箭”或“草船受箭”做课题?2.诸葛亮为什么请鲁肃帮助借船并且不让周瑜知道?3.为什么诸葛亮敢说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4.为什么诸葛亮要在第三天的四更时候才去取箭?5.为什么诸葛亮叫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他和鲁肃“只管饮酒取乐”?6.诸葛亮为什么下令把船头掉过来?7.诸葛亮为什么吩咐军士齐喊:“谢谢曹丞相的箭”?讲读课文时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读书,边读、边思、边议,把上述问题的解答进行归类,从而看出诸葛亮知人心,通天文,晓地理,在草船借箭的全过程中神机妙算,才智出众,不愧是我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学生准确地把握住中心,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二、围绕课题,引疑解难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提出问题,捕捉文章的中心,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高阅读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如《草船借箭》中的“借箭”一词,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利用“草船”借箭,更加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能出众。开讲时我启发学生围绕“借箭”提出问题。结果学生以“借箭”为线索提出:谁向谁借?为什么借?怎样借?结果怎样?这样在阅读课文时,就能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清作者的思路,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又如教《金色的鱼钩》时,我问学生:“从课题上看文章重点应写什么?读了课文后再看课题,你会想到或提出些什么问题?”学生经过思索后提出:1.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2.为什么在“鱼钩”前面加上“金色”一词?3.课文是怎样把老班长和鱼钩联系在一起?学生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发现他的本质和核心问题,虽然初读课文,因对课文不甚了解,一时还不能解答这些问题,但已设下悬念,引起阅读兴趣。
三、扣住难点,质疑释难
阅读课文时要抓住重点、难点部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一步一步启发学生思维,在思维的渐次深入中把握课文的内容。同时要让学生学会通过语言文字分析事物,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提高认识能力。《鸟的天堂》一文中,作者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着重写了大榕树的长势,讲这部分时我告诉学生,课文中对榕树的位置、大小、形状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这是静态的描写,并让学生在读课文时注意作者是怎样写事物的静态。阅读课文后学生还不太明白,提出几个问题:1.写榕树的这部分是静态描写,为什么用了“生根”、“垂到”、“伸进”、“卧”等动词?2.课文中描写榕树静态的顺序是由远及从近,为什么写到:“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时又写:“……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一般。”把远景写在近景中?这些问题的难度较大,我没有急于让他们回答,而是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中具体描写榕树长势的句子,先总结出榕树大而美的特点,再品味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更巧妙、形象地描绘出榕树的千姿百态。
四、抓重点句,设疑推导
读一篇文章只有抓住重点句、关键句子,一边读一边想,才能读懂课文。如每篇文章的中心句,能概括全文中心内容,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与课文的各部分关系十分密切。抓住中心句的学习,往往能串联全篇课文,使教学浑然一体,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如《金色的鱼钩》中有一句指导员说的话:“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这句话的容量大,课文的整个情节都围绕他展开的。学习此句时学生提出:为什么称老班长是“上级”、“保姆”、“勤务员”?这个问题很大,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学。我首先让他们弄清“上级”、“保姆”、“勤务员”的本意,明确老班长在过草地时肩负着什么任务?在草地那种特定的环境中老班长是怎样完成他当“上级”、“保姆”、“勤务员”的任务?然后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老班长的具体言行。他到处找野菜,挖草根,洗衣服,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做鱼钩钓鱼,做鱼汤给病号吃,而自己却忍饥挨饿,还不许告诉别人,用实际行动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三个病号,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最后让学生透过老班长外表的描述,体会他舍己救人,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崇高的内心世界,使学生把对老班长的认识从表面深化到实质。
总之,在教学中我体会到,学生养成大胆质疑,主动求解的习惯,就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 质疑答疑 能力训练 探索
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小学生好问,但是刚开始进行质疑时,又往往提不出什么问题来,只会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这时,就可以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试着回答,很多问题学生不知道怎么回答或回答得不准确,这时学生才明白原来自己还有很多问题不理解,只是没有提出来。问题没有提出来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学生的求知欲不强吗?是学生没有积极思考吗?我想,不是的。究其原因,学生一定是不知道怎样提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怎样提问题,逐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质疑答疑的训练,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预习质疑,主动求解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故事情节曲折,但并不难懂。我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提出疑难问题,在自息课堂上让他们互相讨论,互相交流,然后经过整理去易存难,把與中心有关的几个问题归纳如下:1.本课为什么要用《草船借箭》做课题,而不用“诸葛亮借箭”或“草船受箭”做课题?2.诸葛亮为什么请鲁肃帮助借船并且不让周瑜知道?3.为什么诸葛亮敢说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4.为什么诸葛亮要在第三天的四更时候才去取箭?5.为什么诸葛亮叫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他和鲁肃“只管饮酒取乐”?6.诸葛亮为什么下令把船头掉过来?7.诸葛亮为什么吩咐军士齐喊:“谢谢曹丞相的箭”?讲读课文时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读书,边读、边思、边议,把上述问题的解答进行归类,从而看出诸葛亮知人心,通天文,晓地理,在草船借箭的全过程中神机妙算,才智出众,不愧是我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学生准确地把握住中心,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二、围绕课题,引疑解难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提出问题,捕捉文章的中心,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高阅读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如《草船借箭》中的“借箭”一词,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利用“草船”借箭,更加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能出众。开讲时我启发学生围绕“借箭”提出问题。结果学生以“借箭”为线索提出:谁向谁借?为什么借?怎样借?结果怎样?这样在阅读课文时,就能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清作者的思路,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又如教《金色的鱼钩》时,我问学生:“从课题上看文章重点应写什么?读了课文后再看课题,你会想到或提出些什么问题?”学生经过思索后提出:1.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2.为什么在“鱼钩”前面加上“金色”一词?3.课文是怎样把老班长和鱼钩联系在一起?学生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发现他的本质和核心问题,虽然初读课文,因对课文不甚了解,一时还不能解答这些问题,但已设下悬念,引起阅读兴趣。
三、扣住难点,质疑释难
阅读课文时要抓住重点、难点部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一步一步启发学生思维,在思维的渐次深入中把握课文的内容。同时要让学生学会通过语言文字分析事物,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提高认识能力。《鸟的天堂》一文中,作者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着重写了大榕树的长势,讲这部分时我告诉学生,课文中对榕树的位置、大小、形状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这是静态的描写,并让学生在读课文时注意作者是怎样写事物的静态。阅读课文后学生还不太明白,提出几个问题:1.写榕树的这部分是静态描写,为什么用了“生根”、“垂到”、“伸进”、“卧”等动词?2.课文中描写榕树静态的顺序是由远及从近,为什么写到:“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时又写:“……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一般。”把远景写在近景中?这些问题的难度较大,我没有急于让他们回答,而是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中具体描写榕树长势的句子,先总结出榕树大而美的特点,再品味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更巧妙、形象地描绘出榕树的千姿百态。
四、抓重点句,设疑推导
读一篇文章只有抓住重点句、关键句子,一边读一边想,才能读懂课文。如每篇文章的中心句,能概括全文中心内容,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与课文的各部分关系十分密切。抓住中心句的学习,往往能串联全篇课文,使教学浑然一体,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如《金色的鱼钩》中有一句指导员说的话:“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这句话的容量大,课文的整个情节都围绕他展开的。学习此句时学生提出:为什么称老班长是“上级”、“保姆”、“勤务员”?这个问题很大,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学。我首先让他们弄清“上级”、“保姆”、“勤务员”的本意,明确老班长在过草地时肩负着什么任务?在草地那种特定的环境中老班长是怎样完成他当“上级”、“保姆”、“勤务员”的任务?然后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老班长的具体言行。他到处找野菜,挖草根,洗衣服,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做鱼钩钓鱼,做鱼汤给病号吃,而自己却忍饥挨饿,还不许告诉别人,用实际行动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三个病号,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最后让学生透过老班长外表的描述,体会他舍己救人,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崇高的内心世界,使学生把对老班长的认识从表面深化到实质。
总之,在教学中我体会到,学生养成大胆质疑,主动求解的习惯,就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