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把家常菜也列为饮食江湖中的一个门派,家常菜大师汪曾祺这么为门派开宗立义:“家常酒菜,一要有点新意,二要省钱,三要省事。偶有客来,酒渴思饮。主人卷袖下厨,一面切葱姜,调作料,一面仍陪客人聊天,显得从容不迫。若无其事,方有意思。如果主人手忙脚乱,客人坐立不安,这酒还喝个什么劲儿。”
以此标准来对照,演员黄磊算是家常门派中人。他喜欢下厨,因为擅做的大多是家常菜,所以自称“黄小厨”。他说自己常常在摆弄锅碗瓢盆的同时,还拈上一杯红酒。但悠闲的姿态并不影响他的速度。见过他做菜的人,第一印象大多是“速度快”,“一会儿就弄出一大桌来”。还能随时随地,因地制宜。在一档真人秀节目里,他屈陋就简,用手烙出一锅面饼,满足了一组人的口腹之欲。
擅做家常菜的人,似乎很难有堂皇的代表作。汪曾祺开出自己的家常菜单,拌菠菜、煮干丝、烧小萝卜、炒嫩苞谷、扦黃瓜皮……都算不上理直气壮的菜名。黄磊在大学时就小有厨名。他在宿舍里煮“花式”方便面,拌白菜心,为了能吃到他裹鸡蛋液炸的馒头片,室友们不惜“谄媚”他“爸爸”。当演员后走南闯北,吃做美食的视野更是开阔了不少。但要是问黄磊的拿手菜,身边的人却总难讲个明细。“他做什么都行,各式各样的菜都可以。”朋友刘枫说,“汤煲得很好,肉烧得是最好,各种……那就是有味儿啊!好吃啊!”说到此处,听者能感受到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无奈。吃喝玩乐各类俗世乐趣中,味觉的美妙最难细致言传,而家常菜食材平常,形式又大多简约内敛,要头头是道说出其中的好更是难上加难。“有味儿”或许是最贴切诚恳的赞叹。
芳草地西街在北京东边最繁华的商业区后面。转两个街角,不过相隔几百米的距离,就完全进入了另一个时空。车辆行人稀少,也没什么五光十色的商业气息,街边是朴实平整的红砖楼房,店铺门楹上横挂着老式招牌。这里是黄磊在北京童年开始的地方。1978年,他和父亲坐火车来北京,睡一个卧铺,路上买小推车上的甜橙吃,到北京时口袋里只有几毛钱。
因为嘴里的淡淡橙香,父子俩初到北京的拮据开头有了浪漫的色彩。味觉是一个人对过往最真实温暖的记忆,和同龄孩子相比,黄磊的童年有着更丰富的味觉记忆。父亲黄小立说,黄磊从小就是个对吃很感兴趣的孩子,“那时候吃儿童饼干,一堆他都要全部吃光,用他的口头语叫‘全部吸光’。因为小孩不会说话,刚学会说话,‘吃’就说成‘吸’”。5岁左右时,每天要吃糖饭饭,就是用白饭加开水和白糖,不吃就不能好好睡觉。生病发烧了,总惦着妈妈做的肉饼汤。一块猪肉剁馅,花20分钟搅成肉饼,用芡粉抓紧,再上锅蒸半个小时。做法虽然简单,但味道鲜美无比。
父母把大部分收入都花在食物上。“江西有句老话,千事万事,‘恰’(吃)是大事。”黄磊的妈妈说,“我们不讲究穿。因为我会做衣服,所以孩子大人的衣服我都自己做。煤火费也不用。那时候住平房,房子又小,我们就烧蜂窝煤,用炉子烤火,省下来的钱都用在吃上。让孩子吃好是最大的事。”黄小立回忆每到冬天,单位要发32块钱的煤火费。“我拿了烤火费以后,首先不是觉得可以取暖,而是觉得有一笔收入了。我就走到朝阳门外,那里原来有个朝外市场。我就进去买一堆螃蟹,回来蒸着吃,或者做螃蟹炒年糕。”和左邻右舍比,黄磊家是最晚买电冰箱等现代家当的,“因为钱都用到吃上面了”。
姐姐曹晖也记得,自己和黄磊“小时候是不缺嘴的孩子”。“我妈常会弄回半扇猪肉,有时还能看到一整个猪脑袋泡在厨房的盆里。”猪肉用来腌咸肉,做香肠,烧成各种口味的南北菜式。有一次,黄小立用猪的后臀尖肉搁油里炒,加酱油和水,盖上锅焖,焖到水都没有,肉从油里脱颖而出,再放上糖、姜,做出一碗“好吃极了”的干烧肉。本想晚上演出回来吃几块,发现肉没了,已经被黄磊和姐姐吃光了。酸辣椒炒鸡是一道至今在黄家菜谱里占据重要位置的菜式。切成块的土鸡在油锅里和各种调料一起炒后,再放上大量切成末的自制酸辣椒,最后撒上青蒜,黄磊拌着汤汁就能把整碗米饭吃完。
汪曾祺写厨间五味,说:“做菜要有想象力,爱捉摸,如苏东坡所说:‘忽出新意。’要多实践,学做一样菜总得失败几次,方能得其要领。”翻食谱固然重要,但很多食谱中的名篇,不过寥寥几句。比如袁枚的《随园食单》,“有味者使之出,无味者使之入”,“荤菜素油炒,素菜荤油炒”,被视为至理名言。但其中的深长意蕴,需要厨子不断尝试,勇气加上悟性,才能得其精髓。
这些年,黄磊走南闯北,吃遍全球,凭着一张好吃的嘴和一颗爱钻研的心,但凡印象深刻的美食他大都能说出个门道。在常熟吃了一道鳙鱼,鲜美无比,他琢磨出“秘诀在汤色和鱼的选用”。“油通过铁筛子,细细地淋过鱼头,汤会一下出奶色。但不能搁葱,葱一进去奶色就淡了。”“选鱼一定要大,鱼大到一定程度就是肉了,就有油,肚当和甩水会特别鲜美。”他说起在惠州吃的清蒸鸡,“要选阉鸡,一岁大小,腌上三四个小时,不要腌透,然后把盐去掉,一滴水不放,两三片姜,蒸出一碗汁来。”“他会研究。在外面吃个什么东西,回来就说我给你们也做做。即便一开始不像,但是慢慢做就有了样子。”朋友刘枫回忆,“大董现在是北京最有名的餐厅嘛,他曾经研究大董的海参怎么做的,讲到大董先生说,‘你别说了,再说窗户纸就要破了’。”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
以此标准来对照,演员黄磊算是家常门派中人。他喜欢下厨,因为擅做的大多是家常菜,所以自称“黄小厨”。他说自己常常在摆弄锅碗瓢盆的同时,还拈上一杯红酒。但悠闲的姿态并不影响他的速度。见过他做菜的人,第一印象大多是“速度快”,“一会儿就弄出一大桌来”。还能随时随地,因地制宜。在一档真人秀节目里,他屈陋就简,用手烙出一锅面饼,满足了一组人的口腹之欲。
擅做家常菜的人,似乎很难有堂皇的代表作。汪曾祺开出自己的家常菜单,拌菠菜、煮干丝、烧小萝卜、炒嫩苞谷、扦黃瓜皮……都算不上理直气壮的菜名。黄磊在大学时就小有厨名。他在宿舍里煮“花式”方便面,拌白菜心,为了能吃到他裹鸡蛋液炸的馒头片,室友们不惜“谄媚”他“爸爸”。当演员后走南闯北,吃做美食的视野更是开阔了不少。但要是问黄磊的拿手菜,身边的人却总难讲个明细。“他做什么都行,各式各样的菜都可以。”朋友刘枫说,“汤煲得很好,肉烧得是最好,各种……那就是有味儿啊!好吃啊!”说到此处,听者能感受到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无奈。吃喝玩乐各类俗世乐趣中,味觉的美妙最难细致言传,而家常菜食材平常,形式又大多简约内敛,要头头是道说出其中的好更是难上加难。“有味儿”或许是最贴切诚恳的赞叹。
芳草地西街在北京东边最繁华的商业区后面。转两个街角,不过相隔几百米的距离,就完全进入了另一个时空。车辆行人稀少,也没什么五光十色的商业气息,街边是朴实平整的红砖楼房,店铺门楹上横挂着老式招牌。这里是黄磊在北京童年开始的地方。1978年,他和父亲坐火车来北京,睡一个卧铺,路上买小推车上的甜橙吃,到北京时口袋里只有几毛钱。
因为嘴里的淡淡橙香,父子俩初到北京的拮据开头有了浪漫的色彩。味觉是一个人对过往最真实温暖的记忆,和同龄孩子相比,黄磊的童年有着更丰富的味觉记忆。父亲黄小立说,黄磊从小就是个对吃很感兴趣的孩子,“那时候吃儿童饼干,一堆他都要全部吃光,用他的口头语叫‘全部吸光’。因为小孩不会说话,刚学会说话,‘吃’就说成‘吸’”。5岁左右时,每天要吃糖饭饭,就是用白饭加开水和白糖,不吃就不能好好睡觉。生病发烧了,总惦着妈妈做的肉饼汤。一块猪肉剁馅,花20分钟搅成肉饼,用芡粉抓紧,再上锅蒸半个小时。做法虽然简单,但味道鲜美无比。
父母把大部分收入都花在食物上。“江西有句老话,千事万事,‘恰’(吃)是大事。”黄磊的妈妈说,“我们不讲究穿。因为我会做衣服,所以孩子大人的衣服我都自己做。煤火费也不用。那时候住平房,房子又小,我们就烧蜂窝煤,用炉子烤火,省下来的钱都用在吃上。让孩子吃好是最大的事。”黄小立回忆每到冬天,单位要发32块钱的煤火费。“我拿了烤火费以后,首先不是觉得可以取暖,而是觉得有一笔收入了。我就走到朝阳门外,那里原来有个朝外市场。我就进去买一堆螃蟹,回来蒸着吃,或者做螃蟹炒年糕。”和左邻右舍比,黄磊家是最晚买电冰箱等现代家当的,“因为钱都用到吃上面了”。
姐姐曹晖也记得,自己和黄磊“小时候是不缺嘴的孩子”。“我妈常会弄回半扇猪肉,有时还能看到一整个猪脑袋泡在厨房的盆里。”猪肉用来腌咸肉,做香肠,烧成各种口味的南北菜式。有一次,黄小立用猪的后臀尖肉搁油里炒,加酱油和水,盖上锅焖,焖到水都没有,肉从油里脱颖而出,再放上糖、姜,做出一碗“好吃极了”的干烧肉。本想晚上演出回来吃几块,发现肉没了,已经被黄磊和姐姐吃光了。酸辣椒炒鸡是一道至今在黄家菜谱里占据重要位置的菜式。切成块的土鸡在油锅里和各种调料一起炒后,再放上大量切成末的自制酸辣椒,最后撒上青蒜,黄磊拌着汤汁就能把整碗米饭吃完。
汪曾祺写厨间五味,说:“做菜要有想象力,爱捉摸,如苏东坡所说:‘忽出新意。’要多实践,学做一样菜总得失败几次,方能得其要领。”翻食谱固然重要,但很多食谱中的名篇,不过寥寥几句。比如袁枚的《随园食单》,“有味者使之出,无味者使之入”,“荤菜素油炒,素菜荤油炒”,被视为至理名言。但其中的深长意蕴,需要厨子不断尝试,勇气加上悟性,才能得其精髓。
这些年,黄磊走南闯北,吃遍全球,凭着一张好吃的嘴和一颗爱钻研的心,但凡印象深刻的美食他大都能说出个门道。在常熟吃了一道鳙鱼,鲜美无比,他琢磨出“秘诀在汤色和鱼的选用”。“油通过铁筛子,细细地淋过鱼头,汤会一下出奶色。但不能搁葱,葱一进去奶色就淡了。”“选鱼一定要大,鱼大到一定程度就是肉了,就有油,肚当和甩水会特别鲜美。”他说起在惠州吃的清蒸鸡,“要选阉鸡,一岁大小,腌上三四个小时,不要腌透,然后把盐去掉,一滴水不放,两三片姜,蒸出一碗汁来。”“他会研究。在外面吃个什么东西,回来就说我给你们也做做。即便一开始不像,但是慢慢做就有了样子。”朋友刘枫回忆,“大董现在是北京最有名的餐厅嘛,他曾经研究大董的海参怎么做的,讲到大董先生说,‘你别说了,再说窗户纸就要破了’。”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