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慈母情深》接近尾声时,教师让学生质疑。
学生:“《青年近卫军》的书怎么这么便宜,只要一元五角?”
教师:“在本文作者梁晓声的少年时代,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几十块钱。你说,一元五角还便宜吗?”
学生摇摇头,教师的解疑也到此为止。
我问这名教师:“你觉得这样解答学生的疑问完美吗?”
教师被我问得一头雾水。
我说:“你处理得太过简单,很肤浅,很苍白。你只是为‘解’问题而‘答’问题,学生得到的只是些常识性的信息而已。如果你能抓住学生提出的看似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品出文本中那些容易被人忽视的细微处,那么,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对问题本身的解答,还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主题的领悟,从而获得情感的熏陶。”
随后,我跟他讲如何处理更好。
在教师讲解完时代背景后,可以这样引导让问题“开花”,让问题延伸:
师:同学们,一元五角,相当于梁晓声母亲两天的工资。而你们知道母亲在这两天中是怎样工作的吗?
生:在震耳欲聋的噪声中工作、一刻不停地弯着腰工作、在几只灯泡烤着脸的状态下工作……
师:大家注意到没有,其实,母亲不止一次拿出一元五角。她先后给了我几次?从哪里能看出来?
生:两次,从句子“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购买《青年近卫军》的钱”中看出来的。
师:对,两次,共3元。相当于母亲4天的工资,而这4天,母亲是怎样工作的?
学生再次体会母亲的工作环境、工作状态。
師:从这一元五角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慈母情深。
经过这样“充分过程化”的操作,相信学生对“一元五角”的感悟会有质的提升。
无独有偶,另一名教师在教学《梅花魂》时,有学生问:“白杭绸是什么东西?”教师答:“白杭绸就是白色的杭州丝绸,明白了吗?”“明白了。”随后,教学进入下一个环节。
这名教师也犯了与上一名教师同样的错误,没有把学生的问题引向深入。当向学生解释完“白杭绸”后,教师不妨追问学生:“祖父为什么要用白杭绸来包那幅墨梅图?为什么不用一般的布料,或者纸张来包墨梅图呢?”这样提问,可以让学生明白,丝绸是高档布料,尤其苏杭的丝绸最为珍贵;同时,祖父这样做是有意为之,用心良苦,挑选白色的丝绸,是为了与墨梅图相匹配——白色代表高洁。祖父是在表达心迹。
解疑如果只是为了追求所谓的答案,为答案而答案,那太浮于表面了。面对学生的质疑,语文教师应该有文本意识,要立足文本,循文而解,为教学活动(这里指质疑)和文本内容的结合搭建桥梁。这样的解疑才有厚度,有深度,也更有效。
学生:“《青年近卫军》的书怎么这么便宜,只要一元五角?”
教师:“在本文作者梁晓声的少年时代,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几十块钱。你说,一元五角还便宜吗?”
学生摇摇头,教师的解疑也到此为止。
我问这名教师:“你觉得这样解答学生的疑问完美吗?”
教师被我问得一头雾水。
我说:“你处理得太过简单,很肤浅,很苍白。你只是为‘解’问题而‘答’问题,学生得到的只是些常识性的信息而已。如果你能抓住学生提出的看似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品出文本中那些容易被人忽视的细微处,那么,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对问题本身的解答,还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主题的领悟,从而获得情感的熏陶。”
随后,我跟他讲如何处理更好。
在教师讲解完时代背景后,可以这样引导让问题“开花”,让问题延伸:
师:同学们,一元五角,相当于梁晓声母亲两天的工资。而你们知道母亲在这两天中是怎样工作的吗?
生:在震耳欲聋的噪声中工作、一刻不停地弯着腰工作、在几只灯泡烤着脸的状态下工作……
师:大家注意到没有,其实,母亲不止一次拿出一元五角。她先后给了我几次?从哪里能看出来?
生:两次,从句子“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购买《青年近卫军》的钱”中看出来的。
师:对,两次,共3元。相当于母亲4天的工资,而这4天,母亲是怎样工作的?
学生再次体会母亲的工作环境、工作状态。
師:从这一元五角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慈母情深。
经过这样“充分过程化”的操作,相信学生对“一元五角”的感悟会有质的提升。
无独有偶,另一名教师在教学《梅花魂》时,有学生问:“白杭绸是什么东西?”教师答:“白杭绸就是白色的杭州丝绸,明白了吗?”“明白了。”随后,教学进入下一个环节。
这名教师也犯了与上一名教师同样的错误,没有把学生的问题引向深入。当向学生解释完“白杭绸”后,教师不妨追问学生:“祖父为什么要用白杭绸来包那幅墨梅图?为什么不用一般的布料,或者纸张来包墨梅图呢?”这样提问,可以让学生明白,丝绸是高档布料,尤其苏杭的丝绸最为珍贵;同时,祖父这样做是有意为之,用心良苦,挑选白色的丝绸,是为了与墨梅图相匹配——白色代表高洁。祖父是在表达心迹。
解疑如果只是为了追求所谓的答案,为答案而答案,那太浮于表面了。面对学生的质疑,语文教师应该有文本意识,要立足文本,循文而解,为教学活动(这里指质疑)和文本内容的结合搭建桥梁。这样的解疑才有厚度,有深度,也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