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兰诗》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一千多年来,以其感人的艺术形象被广泛演绎、传诵,是因它寄托了无名氏作者对美好人性的关怀和追求。笔者试图从无名氏作者的创作角度来对《木兰诗》中的人性美进行解读,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扬亲情,抑忠君
文学作品旨在写人抒情。而亲情则是人们与生俱来、发诸天性的心理本能,是人性中最深刻、最强烈的心灵体验,因而一直是文学艺术的重要“母题”。文学史上那些表现亲情的佳作,如颗颗璀璨的明珠,以其不灭的光辉闪烁在人们心灵的天空,照耀着读者人生的航程。唐人孟郊一曲《游子呤》,颂扬了母爱的共同心声,久历不衰;现代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背影》,以愧悔口吻表达感念慈父的赤子情怀。它们之所以有不朽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它们抒写了人性中最普遍的、至真至纯的骨肉亲情,因而能唤起人们类似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引发强烈的共鸣和回味。而传唱千年的《木兰诗》可算作是它们的典范之作。
木兰本是普通的民间年青女子,过着平凡的机织生活,是统治阶级的战争打破了她的平静的生活。可汗沙场点兵,老父名在军籍,家中又无长男,她被迫无奈做出从军的选择。否则,年老体衰的父亲奔赴疆场的后果很可能会“尸丧峡谷口,白骨无人收”;否则,设法逃避那也是北魏兵役制所不允许的。不难看出,木兰的抉择是在替家父着想,为家庭分忧,是对亲情的虔诚。“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生活发生了巨变。耳边听到的不是爷娘唤女的温馨,而是滔天浊浪咆哮的惊骇。渡过黄河,挺进大漠,听到胡骑啾啾的鸣叫声,令她胆战心惊,这多么需要爷娘的安抚和鼓励啊!也许明天就有一场恶战。明代谭云春评曰:“尤妙语带香奁,无男子征戍气。”①“无男子征戍气”也正是无名氏作者创作的高明之处。只有这样,才能使木兰的形象更鲜明,更有个性,更能展现了她心灵中的深刻的东西:为了亲情,我必须征战,必须摆脱柔弱、胆怯和孤独。此后,她逐渐成长为一名身经百战,战绩辉煌的英雄,这不禁让人肃然起敬,这无不折射出她对父母的儿女衷情。再写到木兰和家人团聚时的祥和喜庆场面、木兰恢复女儿身以及与伙伴之间风趣的对话,更加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手足情、战友情。她恢复女儿身,成为劳动妇女中的一员,丝毫不觉得自己是英雄。她的家人和伙伴也都没表现出英雄崇拜。相反,在他们眼中,木兰只不过是个“女郎”,是一个比战场上更美的木兰。无名氏作者这样处理,则显露出对木兰亲情的赞许,对统治者荼毒生灵的一种影射。
“忠则《出师》,孝则《陈情》”。如果说“忠”是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那么“孝”它原本应属于民间。因为“孝”是构成家庭伦理的核心,但往往被统治者扭曲。封建统治阶级提倡“孝”的伦理,其目的在于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用“以孝治天下”为幌子来讨好民间,收买民心。从木兰走过的曲折生活道路可看出,客观上木兰对天子有“忠”,但她最后还是回到了父母身边,则表现出她对亲情的膜拜,对父母“孝”的彻底。无名氏作者强调、赞扬木兰的亲情,实在是它代表了民间的心声。
二、反战争,爱和平
作为一首叙事诗,《木兰诗》的叙述手法是很有特点的,从它叙述的详略中,我们可以破译出它潜在的话语。诗歌开头详细描写了木兰在织布机前的叹息。木兰为何叹息?是在思念某个人,还是在为自己的爱情、婚姻而苦恼?但两“问”一“思”一“忆”则显出她并非如此。她苦恼的是“军帖”“卷卷有爷名”。父亲年老体衰,怎能出征?况且“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王命难违,军令如山!怎么办?木兰于是叹声迭起,连织布也无法专心。最后木兰当机立断,决心代父出征。基于此,我们不难看出,木兰并非是一个天生就爱从军的女英雄,若不是家父年老体衰,家中又无成年男丁,她绝对不会亲赴战场,且在抉择前她苦恼甚至犹豫了很长时间,我们不能说她是自告奋勇、毫无顾虑的。正所谓清人杨文淳题“木兰祠”中“将军女儿身,戎装雄且武。不是爱从军,代父心良苦”。她是在无奈的情况下替父从军,否则她会按一个年青女子的正常生活轨迹运行:结婚——生子——家庭妇女。是战争打破了她正常的人生之路,把她强行卷入人肉搏杀的漩涡之中。我们不能认为她有为国、为君的思想和精神,且《木兰诗》中也没有点明这场战争的性质。这只能反映无名氏作者创作的真正意图:反对战争,对战争破坏下层人民正常生活的不满,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第三段用了铺排的手法叙述了木兰准备出征至奔赴前线。对于木兰买战马及乘马用具,文中用了四句话来铺叙。有人认为,“出征前备置鞍马的铺排描写,便烘托出一种跃跃欲试的神情和忙忙碌碌的气氛”。②这种见解牵强附会:试想一个少女难道会热衷于厮杀,且开篇写木兰在纺线,而不是在舞刀弄枪;结尾也写了她“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所以,木兰应是一个传统型的年青女子。她沙场立功,完全有可能是靠智谋,即便靠武艺,但她不一定尚武、好战!因为文中没有任何根据证明她尚武,且有一身好武艺!要不干嘛叹息呢?其实这样写是为了表现木兰的依恋心理。这么青春的少女,第一次远离亲人奔赴战场且前途生死未卜,心理产生了犹豫和眷念。肯定了这一点,不仅不损木兰的光辉形象,反而还更加觉得她形象真实、可人。依恋归依恋,但军情紧急,木兰不得不奔赴前线。“旦辞爷娘去”八句,再次强化了她对亲人的依恋。这段对征途心情的反复渲染,再次表明她的无奈,也隐含了对战争的厌恶,对安定和平的日常生活的向往。
那么木兰征战沙场,凯旋而归有没有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呢?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可以看到。文中的“朔气”、“寒光”、“百战死”、“十年归”这些字眼分明暴露了战争生活的艰险和残酷,这不是浪漫主义笔法,而恰恰是隐晦地表达对战争的不满。木兰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恢复女儿身,精心梳妆打扮起来,可以说这是对战争耽误了她青春的一种抗议。文中对木兰家人的刻画和场面描写极为朴实,没有表现出作为英雄家庭的自豪感、优越感,这无不潜藏着无名氏作者对战争的否定态度和对和平生活的热盼。
三、捍尊严,否男权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男权社会,这使女性不同程度地丧失了社会权利,较少地参与社会活动,因而较少地受到社会规则的污染,更多地保持着人性的纯洁。《木兰诗》之所以在民间广泛传诵,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诗中蕴涵了丰富的文化价值,表现为一个女子对传统观念中的男权意识的挑战,也蕴涵了无名氏作者维护女权尊严,对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男权思想的否定。 “男治乎外,女治乎内”是自古就有的一种重男轻女的文化观念,因而女子不能像男子一样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而丧失许多社会权利。譬如科举、做官、参战等。尽管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女皇帝、女状元等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但由于男权主义的压制和束缚,根本不可能成为气候。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女子的成功不外乎是男子统治世界的一种点缀罢了。即使是西方社会也莫不如此。莎士比亚有句名言:“脆弱呵,你的名字就是女人!”可见在封建思想弥漫的社会环境中,做女子简直悲哀至极。木兰有着的开明父母,没有阻止她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且从木兰辞谢高官厚禄,回家后一家人欢天喜地的场面可以看出,木兰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并未完全被封建伦理道德意识所浸染的充满欢乐的家庭中。而与《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的《孔雀东南飞》则同树异花。刘兰芝有着跟木兰一样的美好人性,她善良、勤劳、聪明、坚强。但婆婆的蛮横无理,长兄的暴戾势利,母亲的羞愧,丈夫的软弱,无不让她发出“吾独向黄泉”、“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的愤激绝望之情。两相比较,木兰是幸运的,是洋溢着亲情的和谐家庭让她敢于把青春投入到为和平的壮烈事业中去,从而实现生命意义的最大价值。也许,在无名氏作者看来,生命的本质就是不甘平庸,为了尊严,总想让它在这样的生命状态下闪耀,去实现“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③木兰从一个无地位“当户织”的劳动妇女,完成代父从军到“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涅槃。她始终保持着一个农家女子的心态,在坚强中放弃了传统,捍卫了女性的尊严。在封建社会,追求功名利禄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皓首穷经的。而木兰在这面前是坦然的,她舍弃了人们朝思暮想、舍命追慕的东西,还归故里,恢复女儿身。且到家后那种兴奋、满足的心情和一家人因她回家而欢天喜地的情形,说明木兰及其家人内心深处并没有把得到高官厚禄后的生活看得比原有的日常生活更高贵。无名氏作者认为木兰解甲归田是天经地义的事,这正是着眼于人性,即认为保持人性比获得封爵更有价值。正所谓,男人能做到的,木兰能做到;男人不能做到的,木兰也能做到。木兰不愧为摧毁封建社会歧视妇女传统的鼓手,为自己,为千千万万的“木兰”擂响一首赞歌。
当下,随着世界多极化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在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思想的冲击下,人们心浮气躁、追名逐利……成为一种弥漫社会的强大心态,使人性失真,并成了构建和谐社会上空中的阴霾。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若重新检视《木兰诗》,也的确能找到至真至纯的人性美,让人性回归。愿更多的人去吟咏这首丰盈饱满的人性赞美诗。因为亲情需要人性,和平需要人性,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更需要人性。
【注释】
① 王运熙.《木兰诗》赏析,《初中语文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第206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②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第100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③《普通高中语文必修⑤》,第23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参考文献】
[1]《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曹道衡、沈玉成 编著.《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3]《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丛书),安徽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职业教育中心)
一、扬亲情,抑忠君
文学作品旨在写人抒情。而亲情则是人们与生俱来、发诸天性的心理本能,是人性中最深刻、最强烈的心灵体验,因而一直是文学艺术的重要“母题”。文学史上那些表现亲情的佳作,如颗颗璀璨的明珠,以其不灭的光辉闪烁在人们心灵的天空,照耀着读者人生的航程。唐人孟郊一曲《游子呤》,颂扬了母爱的共同心声,久历不衰;现代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背影》,以愧悔口吻表达感念慈父的赤子情怀。它们之所以有不朽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它们抒写了人性中最普遍的、至真至纯的骨肉亲情,因而能唤起人们类似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引发强烈的共鸣和回味。而传唱千年的《木兰诗》可算作是它们的典范之作。
木兰本是普通的民间年青女子,过着平凡的机织生活,是统治阶级的战争打破了她的平静的生活。可汗沙场点兵,老父名在军籍,家中又无长男,她被迫无奈做出从军的选择。否则,年老体衰的父亲奔赴疆场的后果很可能会“尸丧峡谷口,白骨无人收”;否则,设法逃避那也是北魏兵役制所不允许的。不难看出,木兰的抉择是在替家父着想,为家庭分忧,是对亲情的虔诚。“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生活发生了巨变。耳边听到的不是爷娘唤女的温馨,而是滔天浊浪咆哮的惊骇。渡过黄河,挺进大漠,听到胡骑啾啾的鸣叫声,令她胆战心惊,这多么需要爷娘的安抚和鼓励啊!也许明天就有一场恶战。明代谭云春评曰:“尤妙语带香奁,无男子征戍气。”①“无男子征戍气”也正是无名氏作者创作的高明之处。只有这样,才能使木兰的形象更鲜明,更有个性,更能展现了她心灵中的深刻的东西:为了亲情,我必须征战,必须摆脱柔弱、胆怯和孤独。此后,她逐渐成长为一名身经百战,战绩辉煌的英雄,这不禁让人肃然起敬,这无不折射出她对父母的儿女衷情。再写到木兰和家人团聚时的祥和喜庆场面、木兰恢复女儿身以及与伙伴之间风趣的对话,更加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手足情、战友情。她恢复女儿身,成为劳动妇女中的一员,丝毫不觉得自己是英雄。她的家人和伙伴也都没表现出英雄崇拜。相反,在他们眼中,木兰只不过是个“女郎”,是一个比战场上更美的木兰。无名氏作者这样处理,则显露出对木兰亲情的赞许,对统治者荼毒生灵的一种影射。
“忠则《出师》,孝则《陈情》”。如果说“忠”是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那么“孝”它原本应属于民间。因为“孝”是构成家庭伦理的核心,但往往被统治者扭曲。封建统治阶级提倡“孝”的伦理,其目的在于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用“以孝治天下”为幌子来讨好民间,收买民心。从木兰走过的曲折生活道路可看出,客观上木兰对天子有“忠”,但她最后还是回到了父母身边,则表现出她对亲情的膜拜,对父母“孝”的彻底。无名氏作者强调、赞扬木兰的亲情,实在是它代表了民间的心声。
二、反战争,爱和平
作为一首叙事诗,《木兰诗》的叙述手法是很有特点的,从它叙述的详略中,我们可以破译出它潜在的话语。诗歌开头详细描写了木兰在织布机前的叹息。木兰为何叹息?是在思念某个人,还是在为自己的爱情、婚姻而苦恼?但两“问”一“思”一“忆”则显出她并非如此。她苦恼的是“军帖”“卷卷有爷名”。父亲年老体衰,怎能出征?况且“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王命难违,军令如山!怎么办?木兰于是叹声迭起,连织布也无法专心。最后木兰当机立断,决心代父出征。基于此,我们不难看出,木兰并非是一个天生就爱从军的女英雄,若不是家父年老体衰,家中又无成年男丁,她绝对不会亲赴战场,且在抉择前她苦恼甚至犹豫了很长时间,我们不能说她是自告奋勇、毫无顾虑的。正所谓清人杨文淳题“木兰祠”中“将军女儿身,戎装雄且武。不是爱从军,代父心良苦”。她是在无奈的情况下替父从军,否则她会按一个年青女子的正常生活轨迹运行:结婚——生子——家庭妇女。是战争打破了她正常的人生之路,把她强行卷入人肉搏杀的漩涡之中。我们不能认为她有为国、为君的思想和精神,且《木兰诗》中也没有点明这场战争的性质。这只能反映无名氏作者创作的真正意图:反对战争,对战争破坏下层人民正常生活的不满,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第三段用了铺排的手法叙述了木兰准备出征至奔赴前线。对于木兰买战马及乘马用具,文中用了四句话来铺叙。有人认为,“出征前备置鞍马的铺排描写,便烘托出一种跃跃欲试的神情和忙忙碌碌的气氛”。②这种见解牵强附会:试想一个少女难道会热衷于厮杀,且开篇写木兰在纺线,而不是在舞刀弄枪;结尾也写了她“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所以,木兰应是一个传统型的年青女子。她沙场立功,完全有可能是靠智谋,即便靠武艺,但她不一定尚武、好战!因为文中没有任何根据证明她尚武,且有一身好武艺!要不干嘛叹息呢?其实这样写是为了表现木兰的依恋心理。这么青春的少女,第一次远离亲人奔赴战场且前途生死未卜,心理产生了犹豫和眷念。肯定了这一点,不仅不损木兰的光辉形象,反而还更加觉得她形象真实、可人。依恋归依恋,但军情紧急,木兰不得不奔赴前线。“旦辞爷娘去”八句,再次强化了她对亲人的依恋。这段对征途心情的反复渲染,再次表明她的无奈,也隐含了对战争的厌恶,对安定和平的日常生活的向往。
那么木兰征战沙场,凯旋而归有没有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呢?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可以看到。文中的“朔气”、“寒光”、“百战死”、“十年归”这些字眼分明暴露了战争生活的艰险和残酷,这不是浪漫主义笔法,而恰恰是隐晦地表达对战争的不满。木兰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恢复女儿身,精心梳妆打扮起来,可以说这是对战争耽误了她青春的一种抗议。文中对木兰家人的刻画和场面描写极为朴实,没有表现出作为英雄家庭的自豪感、优越感,这无不潜藏着无名氏作者对战争的否定态度和对和平生活的热盼。
三、捍尊严,否男权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男权社会,这使女性不同程度地丧失了社会权利,较少地参与社会活动,因而较少地受到社会规则的污染,更多地保持着人性的纯洁。《木兰诗》之所以在民间广泛传诵,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诗中蕴涵了丰富的文化价值,表现为一个女子对传统观念中的男权意识的挑战,也蕴涵了无名氏作者维护女权尊严,对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男权思想的否定。 “男治乎外,女治乎内”是自古就有的一种重男轻女的文化观念,因而女子不能像男子一样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而丧失许多社会权利。譬如科举、做官、参战等。尽管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女皇帝、女状元等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但由于男权主义的压制和束缚,根本不可能成为气候。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女子的成功不外乎是男子统治世界的一种点缀罢了。即使是西方社会也莫不如此。莎士比亚有句名言:“脆弱呵,你的名字就是女人!”可见在封建思想弥漫的社会环境中,做女子简直悲哀至极。木兰有着的开明父母,没有阻止她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且从木兰辞谢高官厚禄,回家后一家人欢天喜地的场面可以看出,木兰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并未完全被封建伦理道德意识所浸染的充满欢乐的家庭中。而与《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的《孔雀东南飞》则同树异花。刘兰芝有着跟木兰一样的美好人性,她善良、勤劳、聪明、坚强。但婆婆的蛮横无理,长兄的暴戾势利,母亲的羞愧,丈夫的软弱,无不让她发出“吾独向黄泉”、“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的愤激绝望之情。两相比较,木兰是幸运的,是洋溢着亲情的和谐家庭让她敢于把青春投入到为和平的壮烈事业中去,从而实现生命意义的最大价值。也许,在无名氏作者看来,生命的本质就是不甘平庸,为了尊严,总想让它在这样的生命状态下闪耀,去实现“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③木兰从一个无地位“当户织”的劳动妇女,完成代父从军到“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涅槃。她始终保持着一个农家女子的心态,在坚强中放弃了传统,捍卫了女性的尊严。在封建社会,追求功名利禄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皓首穷经的。而木兰在这面前是坦然的,她舍弃了人们朝思暮想、舍命追慕的东西,还归故里,恢复女儿身。且到家后那种兴奋、满足的心情和一家人因她回家而欢天喜地的情形,说明木兰及其家人内心深处并没有把得到高官厚禄后的生活看得比原有的日常生活更高贵。无名氏作者认为木兰解甲归田是天经地义的事,这正是着眼于人性,即认为保持人性比获得封爵更有价值。正所谓,男人能做到的,木兰能做到;男人不能做到的,木兰也能做到。木兰不愧为摧毁封建社会歧视妇女传统的鼓手,为自己,为千千万万的“木兰”擂响一首赞歌。
当下,随着世界多极化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在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思想的冲击下,人们心浮气躁、追名逐利……成为一种弥漫社会的强大心态,使人性失真,并成了构建和谐社会上空中的阴霾。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若重新检视《木兰诗》,也的确能找到至真至纯的人性美,让人性回归。愿更多的人去吟咏这首丰盈饱满的人性赞美诗。因为亲情需要人性,和平需要人性,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更需要人性。
【注释】
① 王运熙.《木兰诗》赏析,《初中语文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第206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②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第100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③《普通高中语文必修⑤》,第23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参考文献】
[1]《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曹道衡、沈玉成 编著.《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3]《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丛书),安徽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