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耕地红线不能动摇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ing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底,有人提出“18亿亩耕地红线没有必要”,而我认为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是高瞻远瞩的决策。
  地球就这么大,不变的,所以土地的自然供给是固定的。地球上的人口还会持续增长许多年,这个是很难改变的。技术进步可使土地单位面积产出增长,但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变市民所导致的物质(粮食、树木、煤、油、气、矿产、水等)消耗增长进度远远快于土地单位面积产出的增长。耕地身肩食物生产、社会保障、生态景观等多种功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坚守耕地红线,不能动摇”,节约土地,特别是耕地和各种资源是必须的。
   只有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才有利于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首先城市化的结果应该是节约土地,不仅要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这是最低限,还应抬高红线。从理论上讲,城市化应当是有利于节约土地、增加农地,而不是相反。如果进城人口按每人需要交通、居住、工作、公益设施等用地0.25亩计算,未来30年有6亿农村人口进城,需占地1億亩。但是另一方面,农村人口减少6亿,通过村庄整合、产业集群和土地整理,至少可以节约2亿亩耕地。农村腾出的土地要多于城市占用的土地。城市化应当更有利于18亿亩红线抬高,而不是相反。其次,只有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才能统筹并促进城市化和新农村两个建设。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需要占用土地,而新农村建设理论上可以节约土地,如果不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就会造成农村占地和城市化、工业化,同时占地增加的局面;如果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统筹城乡建设,不仅可以城乡建设相互促进,还可以抬高18亿亩耕地红线。有人可能认为这样做会增加城市化成本,延缓城市化进程,其实不然,因为这样做使的土地的经济供给量增加了,地价应该是下降的。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常识。也许有人会说这样做会增加新农村建设的成本,加重农民负担,其实不然,如果村庄整理后,数亿农民居住在中心镇和中心村,节约出来的土地进入市场,可以增加农民数万亿元土地收入。此外,建设在中心镇和中心村的农民房可以进入国家现代产权制度体系,农民可以增加数万亿元的“可变现金融资产”,这会大大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而不是延缓。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这会使农民变市民,农民变城镇居民的速度大大加快,对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国民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意义重大 。
   只有保住耕地,才能保证粮食安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增加了45%粮食产量增加了60%,这正是建立在越来越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之上的。1981年至1985年,全国净减少耕地3690万亩,其中1985年净减少高达1500万亩直接导致粮食大减产。中央及时将“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确定为基本国策,对耕地实行严格保护。此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耕地年均净减少维持在400万亩至500万亩左右(含国家生态退耕任务和农业结构调整),并呈总体下降的趋势,2007年后耕地净减少则控制在100万亩以内。据粗略估计,如果没有及早采取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1985年至今,我国耕地面积可能会多减少2亿亩左右,粮食安全难有保证。 只有保住耕地,才能保持社会稳定。耕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我国目前城镇化率为45%,至少有7亿多农民生活在农村,有约1.3亿农民进城务工。在当前金融危机影响 日深得情况下,耕地成了一些失去工作岗位农民工维持生计的重要“心理底线”。 只有保住耕地,才能保证经济安全。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遏止了乱占滥用耕地的势头,引导了地方政府努力在节约、集约用地上很下工夫。
   只有保住耕地,才能保护生态环境。耕地是最好的绿地,在有机物质生产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价值。
  我国素有“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等朴素大义,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也都将粮食安全作为治国安邦的基本理念之一。在技术水平增长势缓的情况下,耕地数量的多少就成为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关系国家社会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计。现在我国农业产出效率不高,因此,保有一定数量的耕地就成为现阶段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目前,由于城市化建设的扩张、生态退耕、生态灾害破坏和农业结构调整,我国耕地数量呈现较快下降态势。基于此我国政府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从保障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出发,在2008年8月新修订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了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目标,即到2010年和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
   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的提出,是建立在国情的基础上的。我国人口基数占据世界人口总数的约22%,而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面积的约7%,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有人认为,废除耕地红线可能形成的粮荒的概率很小,而且可以通过国际市场来调节国内粮食的供给不足。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其认为也许不无道理,但是耕地红线一旦突破,我国将形成巨大的粮食缺口,而国际市场也可能无法提供如此庞大的供给。如此,带来的灾难是无法估量的。从长远看,世界范围内粮食供给增速远低于粮食需求增速,国际粮食市场已进入粮价上升时代。这是因为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基数还将继续扩大,人均耕地面积呈逐渐缩小之势。另外,气候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导致粮食大范围减产的几率在上升。而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需求粮食水平却在不断增大,加上人口基数的膨胀,粮食需求量将越来越大。随着世界范围内的高粮价时代来临,进口粮食的成本将会不断升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居民购买力不高,高粮价将降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最终得不偿失。当然,增加粮食供给,在确保一定量的耕地数量同时,还需要提升耕地的产出效率。一方面,通过农民耕作技术的提高和优良种子选育,加强地力培养。另一方面加强制度创新和财政支持,提高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当今和未来世界,粮食就是能源,耕地不仅仅与口粮相关,耕地已经与能源高度相关了,耕地已经与人类的生活方式相关了。13亿人的中国,即使粮食与石油不挂钩,在吃饭的问题上,靠人之心不可有,自给之心不可无。何况粮食与石油已经挂钩了呢?
  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国家经过科学测算、精心研究做出的重大决策,事关我国粮食和经济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事关13亿人口吃饭问题的生命线,是关系粮食战略安全的生命线,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生命线。18亿亩的耕地红线必须作为一项长期政策不可动摇。为了我们民族的子孙后代和国家安全,坚守耕地红线不能动摇。
  
其他文献
[摘要]:寿光市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创新突破。找准总抓手,初步实现了研究、文化、培训一体化;打造新平台,实现农村基层事务管理民主化;抓住着重点,实现干部监督科学化。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对策,一是要更好地打造一个集教研、文化、培训一体化平台。二是要让农村基层村民真正参与民主管理。三是要有效制约村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权力.  [关键词]: 寿光市 农村基层
期刊
节能是基本国策,乃至是国际公约。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发展中的基本要求,城市发展需要节能减排。在能源日益急迫、建筑能耗不断增长的今天,探讨建筑节能问题意义十分重大。建筑节能是近年来世界建筑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向,也是当代建筑科学技术的一个新的生长点。优化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不仅提高了的建筑舒适性,同时也减少了电力建设投资,提高了电力工业经济效益,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期刊
摘要:全新的系统中充分体现了“人防、技防、物防”的设计思想,结合当前的最新技术、从模拟监控向数字监控的方向发展,给监所系统的安全、文明、管理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全面提升了监所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根据设计的原则和要求,对监所系统的安防设备和监控系统技术改造进行了详细研究。介绍了数字化监控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该系统经实践证明是一套安全可靠的安防监控系统。  关键词:监所 电视监控
期刊
摘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对能源的需求,而相对于地球限定的资源,出现了能源危机。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和生活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满足这些条件的建筑也必然要消耗更多的资源和能源。因此,减少建筑中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同时提高建筑的使用功能,提高人们生活舒适度,是建筑的两大主要日标,也是建筑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  关键字:节能 环保 绿色建筑   目前全球50%的土
期刊
摘要:对有害生物不应只注重于杀死,更要注重于调节,只要把危害控制在不影响植物观赏效果就可以了。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  一、城市园林的功能   随着城市日趋工业化和现代化,随之而来的是工矿企业的“三废”污染严重地破坏了人居环境,威胁着居民的身心健康。科学家和园林专家曾多次提出,将森林引入城市,让森林发挥其生态功能,以改善城市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城市园林的基本功能作为现代城市建设
期刊
摘要:绿色建筑是社会可持续发展观下建筑业的产物。本文依据绿色建筑的定义从四方面阐述了绿色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原理,并分析了我国“十二五”规划建设阶段绿色建筑的发展机遇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绿色建筑 可持续性发展 发展机遇 发展问题    一、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在世界人口持续膨胀,不可再生能源需求增加、环境污染恶化的年代,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可持续的意义是一种平衡的概念
期刊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培养环保人员良好的社交能力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由于每个人的个性特征有异、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因而其形成的环保能力结构及强弱也有明显的区别。环保人员一定要注意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勤奋学习,不耻下问。  关键词:环保人员;培养;基本能力;途径     一、环保人员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  环保人员在从事环保工作之前虽然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但并不等于有了各类环保岗位所需要的应用能力
期刊
摘 要:近些年,华南地区很多园林工程中常将树龄超过50年的大树作为孤植主景树进行移植。这些大树由于树龄长,体量大,萌芽力弱,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再加上这些树作为主要景观不允许大量的截枝疏叶,因此移栽难度比较大。针对以上难点,笔者就大树选择,挖掘,吊装运输,定向,定植,栽后养护等大树移植的几项关键技术与同行进行探讨  关键词: 华南地区 ; 大树 ; 移植 ;  前 言:  近些年,华南地区很多园林
期刊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说过: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表达了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核心价值。文化是一种奇妙的现象,他常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左右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导向,特别是对企业员工的观念和行为具有强大的引导力,常常是在不自觉中影响和体现着企业及成员的价值标准、经营哲学、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和凝聚力。笔者以为,在项目文化建设上,要全力培育“专业、速度、责任、创新”的文化元素,从
期刊
摘 要:  针对最近几年西安市出租汽车司机频频遇害,司机生命安全等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的问题,运用逻辑和历史的方法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并结合国外城市的实践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探索性的建议。  关键词:出租汽车;司机;安全保障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租汽车行业开始进入快速發展时期。作为大容量公共交通的补充,出租汽车较好满足了城市居民的特殊出行需求,成为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