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例1 女,入院时12岁,福建莆田人.5岁时发现HBsAg阳性,无症状,肝功能正常;之后每年复查HBsAg持续阳性,肝功能均正常.入院前10d再次复查ALT升高,于2005年7月15日入院.既往体健.家族中母亲HBsAg阴性,父亲及弟弟分别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慢性HBV携带者.入院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ALT 82 U/L(正常参考值<40 U/L)、HBeAg 271.05 S/CO(0
【机 构】
:
110006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肝病科,110006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肝病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例1 女,入院时12岁,福建莆田人.5岁时发现HBsAg阳性,无症状,肝功能正常;之后每年复查HBsAg持续阳性,肝功能均正常.入院前10d再次复查ALT升高,于2005年7月15日入院.既往体健.家族中母亲HBsAg阴性,父亲及弟弟分别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慢性HBV携带者.入院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ALT 82 U/L(正常参考值<40 U/L)、HBeAg 271.05 S/CO(0~0.99 S/CO)、HBV DNA 7.57×10 7拷贝/mL;肝脏超声未见异常.诊断: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轻度).开始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m2a,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治疗,135 μg/周,皮下注射.出院后随访:12周,HBV DNA降至5.31×10 1拷贝/mL,HBeAg降至201.57 S/CO,ALT升至151 U/L;24周,HBeAg降至22.15 S/CO,ALT降至59 U/L,HBV DNA因故未能检测;48周,HBV DNA阴转(<1.0×103拷贝/mL),ALT降至正常范围内;60周,HBV DNA阴性,ALT正常,HBeAg 3.89 S/CO,HBsAg 1.44 IU/mL(0~1.99 IU/mL),抗-HBe及抗-HBs未转阳;72周,HBV DNA阴性,ALT正常,HBeAg 4.45 S/CO,HBsAg 3.6 IU/mL,抗-HBe及抗-HBs未转阳,因顾及长期用药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而停药监测。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人感染H7N9禽流行性感冒(流感)重症病例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提高对重症病例诊治的认识.方法 对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5月确诊的1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础疾病、禽类接触史、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并发症、治疗及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非正态数据采用Man
摘要: 在服装行业飞速发展的当下,国潮逐渐成为针织服装设计领域的新宠。图案是针织服装设计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采用文献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并行的方法,首先对国潮图案流行的背景进行解读,其次着重梳理与分析了国潮图案的造型类别、设计方法与布局形式,最终建立国潮图案应用于针织服装中的设计创新方法并提出成品工艺方案。该方法利用CLO Standalone三维虚拟试衣系统进行设计仿真,
目的 观察甲基莲心碱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及gremlin、TGF-β1、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SC-T6细胞,分成正常对照组、TGF-β1干预组、TGF-β1+甲基莲心碱分别为2.0、4.0、8.0 mmol/L联合干预组,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半定量RT-PCR、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HS
2011年6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明确诊断了浙江省首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bocytopeniasyndrome,SFTS)病例[1],表明浙江省可能已成为SFTS的流行省份.2011年6月19日至8月12日,台州医院共收治3例SFTS患者,共同表现为肾功能损害,现将临床诊治资料报道如下。
近年来,全世界范围内由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1].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临床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率也呈升高趋势[2].非结核分枝杆菌主要引起慢性肺部疾病、淋巴结炎、软组织炎和骨髓炎,以及全身播散性疾病[3].由于非结核分枝杆菌具有高耐药性、感染顽固、治疗困难、疾病周期相对较长,因此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
目的 探讨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脂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72例慢性乙型肝炎、40例肝硬化和17例肝细胞癌患者,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患者年龄、性别、肝功能、血脂、HBV DNA等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HBV DNA与血脂的相关性,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组患者
脓毒症是目前严重威胁儿童生命与健康的疾病之一.尽管现代医疗技术有了大幅进步,但脓毒症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仍居高不下.病原菌的变迁及新型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使治疗难度日益加大.本研究旨在总结脓毒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及临床预后等方面的资料,以了解病原菌分布和特征,探讨影响儿童脓毒症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疟疾是全球广泛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更是一个重大的健康问题,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疟疾报告显示,85%的死亡者是5岁以下儿童,91%的疟疾死亡病例发生在非洲[1].儿童疟疾临床症状不典型,呈多样化,容易造成误诊[2-3],从而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损失.由于儿童免疫力偏低,病情进展较快,并发症也较多见.疟疾引起PLT减少症的研究较少,尚鲜见文献报道患者仅因疟疾相关的PLT减少症而死
摘要: 清代朝冠寒暑易制、朝祭而御,为清代服制的正式礼冠,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王朝独具满俗汉制特色的冠式。文章采用标本研究、结构分析与文献互证的方法,针对清代明蓝石顶冬朝冠标本的帽胎、顶戴形制进行测绘记录和图像文献考释。通过分析其冠帽结构及形制特征,阐释清代朝冠“由行至朝”的形制演变、功能转化及制度意涵。研究表明:冬朝冠作为清代礼帽,其结构形制是由早期騎射功用的户外帽式发展而来。顶戴规制为北方游牧民
患者男,32岁。以反复发热伴关节痛20余天于2014年5月5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与羊有密切接触史。接触1周后出现持续性高热,体温>38.5℃,以午后发热为主。关节疼痛,起初为右侧肩关节、后扩展为双侧肩关节、胸锁关节及膝关节,呈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生活不能自理。自服中药(具体不详)并于福建龙岩及周边多家医院就诊,症状无改善。体格检查:体温39.4℃,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