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此前发生在贵州瓮安和云南孟连的群体性事件,人们把目光再次投向了基层干部。人民论坛杂志社和人民网最近的一次上万人参与的联合调查表明:79.96%的受调查者表示,一个好的基层干部最重要的特征是“心系群众”。
“一个好的基层干部应该具备哪些优良作风?”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作为基层干部要有服务意识。要深入基层,甘作百姓的服务人员”(7193票),占受调查者的75.8%;“作为基层干部首先要廉洁:不清廉不是好官”(7030票),占受调查者的74.09%。也就是说,超过七成的受调查者认为基层干部最应具备“服务意识”和“廉洁作风”。(10月2日人民网)
本来就身在基层,本来最应该心系群众,可作为基层干部,偏偏在这些问题上做得很不够。不少地方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老百姓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也从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老百姓的不满意。
笔者也曾在乡镇任职,当时曾经设想过,三分之一的时间到上面办事,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乡上办公,三分之一的时间下村走访村民。但在我工作的两、三年时间内,下村为村民服务的时间远远没有达到三分之一。一年到头,能够把每个村走访一遍就差不多了,不用说到每个村民小组。在我走访一个大山深处的村民小组时,一个村民告诉我,他还是改革开放前看到过乡上领导。我不知道这话是不是有些夸张,但一个基本的现实就是,路好了,交通工具先进了,我们基层干部深入基层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了。一个身在基层的干部都不能深入基层,还能说“心系群众”吗?由此看来,干部作风问题已成了影响干群关系和基层稳定的最重要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出现其实有着比较复杂的原因;一是自上而下的工作方式。基层干部工作往往不是根据基层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而是上面要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样一来,开会部署多,上报材料多,乡镇干部大部分时间就是应付上面,基本上是乡服务县,县服务地区,地区服务省,省服务中央。上面很多精神,基本上就停留在乡镇一级了,最多传到村干部手里。二是考核体制所致。现在对基层的考核,有决定权前是上级领导,民意当然有些参考价值,但这也要看领导意思,愿意“参考”多少就参考多少。这就决定了基层干部更多是心系有“决定作用”的领导,而不是有“参考作用”的群众。三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干部作风建设也抓得不够,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同吃同住同劳动”似乎没有什么意义,“走读干部”倒成了基层的普遍现象,而且层层“走读”,乡镇干部家在县城,县里干部家在地区,地区干部家在省城。如此这般,群众怎么会满意,怎么会不出问题?
李瑞环曾经讲过:反复出现的问题,就要从规律性上找原因;普遍出现的问题,就要从制度上找原因。基层干部的作风问题,既是反复出现的问题,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既要从规律性上找原因,也应该从制度上找原因。更重要的是,要从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上加以解决,让基层群众能够真正决定干部的去,留,决定干部的前途和命运。只有这样,干部也就会如同心系领导一样心系群众,就会像跑上面一样跑基层,而“心系群众”和“深入基层”才不再会成为群众排在第一位的“呼声”。
“一个好的基层干部应该具备哪些优良作风?”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作为基层干部要有服务意识。要深入基层,甘作百姓的服务人员”(7193票),占受调查者的75.8%;“作为基层干部首先要廉洁:不清廉不是好官”(7030票),占受调查者的74.09%。也就是说,超过七成的受调查者认为基层干部最应具备“服务意识”和“廉洁作风”。(10月2日人民网)
本来就身在基层,本来最应该心系群众,可作为基层干部,偏偏在这些问题上做得很不够。不少地方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老百姓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也从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老百姓的不满意。
笔者也曾在乡镇任职,当时曾经设想过,三分之一的时间到上面办事,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乡上办公,三分之一的时间下村走访村民。但在我工作的两、三年时间内,下村为村民服务的时间远远没有达到三分之一。一年到头,能够把每个村走访一遍就差不多了,不用说到每个村民小组。在我走访一个大山深处的村民小组时,一个村民告诉我,他还是改革开放前看到过乡上领导。我不知道这话是不是有些夸张,但一个基本的现实就是,路好了,交通工具先进了,我们基层干部深入基层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了。一个身在基层的干部都不能深入基层,还能说“心系群众”吗?由此看来,干部作风问题已成了影响干群关系和基层稳定的最重要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出现其实有着比较复杂的原因;一是自上而下的工作方式。基层干部工作往往不是根据基层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而是上面要他们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样一来,开会部署多,上报材料多,乡镇干部大部分时间就是应付上面,基本上是乡服务县,县服务地区,地区服务省,省服务中央。上面很多精神,基本上就停留在乡镇一级了,最多传到村干部手里。二是考核体制所致。现在对基层的考核,有决定权前是上级领导,民意当然有些参考价值,但这也要看领导意思,愿意“参考”多少就参考多少。这就决定了基层干部更多是心系有“决定作用”的领导,而不是有“参考作用”的群众。三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干部作风建设也抓得不够,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同吃同住同劳动”似乎没有什么意义,“走读干部”倒成了基层的普遍现象,而且层层“走读”,乡镇干部家在县城,县里干部家在地区,地区干部家在省城。如此这般,群众怎么会满意,怎么会不出问题?
李瑞环曾经讲过:反复出现的问题,就要从规律性上找原因;普遍出现的问题,就要从制度上找原因。基层干部的作风问题,既是反复出现的问题,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既要从规律性上找原因,也应该从制度上找原因。更重要的是,要从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上加以解决,让基层群众能够真正决定干部的去,留,决定干部的前途和命运。只有这样,干部也就会如同心系领导一样心系群众,就会像跑上面一样跑基层,而“心系群众”和“深入基层”才不再会成为群众排在第一位的“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