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韵律语体学漫谈诗句节奏与语法的关系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lu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施向东教授在《漫论近体诗格律对汉语韵律研究的意义》中提到“唐律五言句的节奏从2-3精细化为2-(2-1),而七言句的节奏就是(2-2)(2-1),本文根据这个结论做出三个方面的探讨,一是杜甫的律诗通过韵律节奏与语法的关系的龃龉达到顿挫的效果。二是语法与韵律冲突不能太大,五言诗中,一句之中,按照2-(2-1)韵律节奏读时必须有一个标准音步,也就是2-(2-1)前后两部分一定要有一部分要遵循语法语义关系,如果冲突太大实在没有办法按照2-(2-1)来读,因为这样读语法结构完全被破坏,根本没有办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三是动词在韵律的节奏点上的诗句更好,没有动词依然可以成为优美的诗句,而且更符合韵律的要求。
   关键词:诗歌 韵律 语法 节奏
  施向东教授在《漫论近体诗格律对汉语韵律研究的意义》中提到“唐律五言句的节奏从2-3精细化为2-(2-1),而七言句的节奏就是(2-2)(2-1)。”您还举例说“语法的节奏并总是与韵律的节奏同步,有些诗句按语法成分切分的结果可能是2-1,也可能是1-2,比如杜甫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此次讲座,收益颇多,感触良深,但都是感性的想法,未能形成理性的结论,暂将心得记录如下。
  一.杜甫诗歌用韵律与语法的龃龉达到顿挫的效果
  笔者认同施向东教授的“唐律五言句的节奏从2-3精细化为2-(2-1),而七言句的节奏就是(2-2)(2-1)。”也认同“语法的节奏并总是与韵律的节奏同步,有些诗句按语法成分切分的结果可能是2-1,也可能是1-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按照语法好像可以切成“(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霜鬓”“酒杯”都是词语,但是也可以切分成“(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繁霜”“浊酒”同样也是词语。后一种切分更好,为什么如此切分,可以通过“语义指向”来解释。语义指向是指句中某个句法成分与哪一个词语或哪个成分在语义上发生最直接的联系。“繁霜鬓”的意思是像繁霜一样的鬓角,繁的语义指向的是霜,所以应该是“繁霜-鬓”。同理“浊酒杯”是喝(装)浊酒的杯子,而不是浊的酒杯,所以应该是“浊酒-杯”。
  还有既然“唐律五言句的节奏从2-3精细化为2-(2-1)”,像“(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样从语法切分是2-(1-2)的句子读的时候人们的第一感觉从韵律出发读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是“连三”“抵万”表达什么样的含义呢,汉语中没有这样的词(词组),这样按照韵律读时语义表达就成问题,那怎么办?按照语法切分读吧,“(烽火)连-三月,(家书)抵-萬金”,这样读起来语义明了,韵律不合适,违反了韵律的节奏,所以才拗口。杜甫是熟谙韵律的,他之所以这样写恐怕是一种探索,有意为之,就是造成人们用正常韵律读时与语法龃龉的现象,让人停顿,造成顿挫的效果,因为即便“连三”“抵万”不知道什么意思,后面很快跟出了“月”“金”,这时意思也就明了了,只不过要停顿一下,不那么流利罢了。所以笔者认为杜甫的诗歌还是严守诗歌韵律的,这样的诗句依然要按照正常的韵律读,而不是按照语法的切分读。
  最典型的例子当属杜甫《秋兴八首·其八》中的“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杜甫在符合诗体韵律的基础上打破语法的位置与语义关系所作的尝试,正常语法是“鹦鹉啄馀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这样也不违反韵律也不违反语法,但是杜甫做了改变之后,达到了新奇和陌生感的效果,让人读完初不知所云,后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不禁会心一笑。
  二.以《古诗十九首》为例谈五言诗的节奏,五言诗虽未精细为2-(2-1),但除个别诗句外读成2-(2-1)已不成问题
  五言诗是2-3的节奏,但是到底是2-(1-2)还是2-(2-1),不同的诗句,情况又不一样。下面以《古诗十九首》为例,说明诗句到底是2-(1-2)还是2-(2-1)。
  (一)语法是2-(1-2),读的时候可以是2-(1-2)也可以是2-(2-1)
  1.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行行重行行》
  诗句中五个字依次分别用12345代替,下面不再重复。12和45是相同的叠字,3前后是完全相同的两部分。45是一个叠词,是一个标准音步,不能拆开,所以在3处停顿。下面的2与3,虽然语法关系不一样,但是都因为45是一个叠词,是一个标准音步,不能拆开,所以按照语法在3处停顿。
  2.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涉江采芙蓉》
  3是一个形容词,是漫漫的省略,45叠字形容词。345是联合式,因45是叠字关系更加紧密,所以按照语法在3处停顿。
  3.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明月皎夜光》
  3是一个副词,意思是“多么”,45叠字形容词,345是状中关系,因45是叠字关系更加紧密,所以按照语法在3处停顿。
  4.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行行重行行》
  3是一个动词,345是动宾关系(依恋北风),或者是非支配关系的动宾关系(在朝南的树枝上筑巢)。45是一个标准音步,3为单音节动词。
  5.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涉江采芙蓉》
  3是一个形容词,345是述宾关系。45是一个标准音步,3是单音节动词。
  6.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
  3是一个虚词,连接12和45,12和45是两个分句,前一句是转折关系,后一句是状中关系。45是标准音步,3为单音节动词。
  7.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青青陵上柏》   3是一个副词,修饰45,345是状中关系,45关系更加紧密,所以在3处停顿。
  8.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青青河畔草》
  全句3和5处都是动词,但是全句的意思是荡子远行了没有回来,连动句,最后一个动词是归,强调是不归,所以按照语法在3处停顿。
  注:感觉所有语法2-(1-2)的诗句读成2-(2-1)好像也可以。
  (二)只能是2-(2-1),不能读成2-(1-2)
  9.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行行重行行》
  全句的动词在2处,12是状中关系,345没有动词,12345是述补关系。
  10.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庭中有奇树》
  5是一个形容词,“珍贵”,45不是一个标准音步,自然按照诗歌的节律来读。
  11.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行行重行行》
  2是一个动词,5是一个动词,345状中关系,12表示完整的关系,345表示完整的关系,没有标准的音步词。
  12.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青青河畔草》
  全句没有动词,12为叠词,(34)5是定中结构,(12)345又是一个大的定中结构。5是全句的核心词。
  13.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行行重行行》
  全句没有动词,4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又”、“而且”,34和45,关系一样。
  14.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去者日以疏》
  3是动词,34可以当作一个语法词,符合标准音步的要求。
  15.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生年不满百》
  34是标准的音步词,爱惜费2-1的停顿在诗句当中符合诗歌韵律的要求,但是这种2 1的动宾结构违背了汉语句子的轻重原则,因此韵律规则将其删除①,只能说成爱惜费用。可见在普通句法中不能使用的格式在诗句里面是可以的。
  (三)罕见而唯一的(1-2)-2
  16.(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去者日以疏》
  1是动词,23是1的宾语,且23是标准的音步词。这是古诗十九首是唯一一处(1-2)-2式。这个语法与韵律冲突太大,如果读成2-(2-1),12(出郭)、34(门直)都很奇怪,不是词语也不是短语,读完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这一句和韩愈的“乃一龙一猪”一样,实在没有办法按照2-(2-1)来读。说明诗歌2-(2-1)前后两部分一定要有一部分要遵循语法语义关系,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前面一部分,(烽火)(家书)都是一个词语,语义关系明了,即便后面一部分“连三-月”,“抵万-金”,“连三”、“抵万”不是一个词或者词组,语义关系不明了依然可以按照2-(2-1)的节奏读。
  三.著名诗句对语法和韵律的选择
  (一)五言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12和34是双音节词,也是典型的自然音步,5是单音节,同时345都可以看作是三音节超音步。全句没有动词,12-34-5词性是名-名-形,1234-5语法结构是(定)主-谓。
  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12和34是双音节词,也是典型的自然音步,5是单音节,同时345都可以看作是三音节超音步。全句没有动词,12-34-5词性是名-名-名,12-345语法结构是主语-宾语(定中)。
  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12和34是双音节词,也是典型的自然音步,5是单音节。12-34-5词性是名-名-名,还可以细分为1-2-3-4-5都是名词,全句沒有动词,12-345是定中结构的偏正词组-定中结构的偏正词组,12-345的语法结构需要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才能分析。
  4.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12动补双音节词组,345是三音节超音步。12-345是动补词组-名词词组,12-345语法结构是动-宾。
  5.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12动宾双音节词组,345是主谓词组,可看作三音节超音步。12-345词性是动宾词组-主谓词组,12-345语法结构是状语-主谓。
  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12和34都是双音节词,5是单音节词。12-34-5词性是名-名-动,前一句的12-345语法结构是状语(名状)-主谓。
  (二)七言
  1.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12和34是双音节词,也是典型的自然音步,1234又是复合音步,567可看作三音节超音步。12-34-567词性是名-名-名词词组,全句没有动词,1234-567是定中结构的偏正词组-定中结构的偏正词组,1234-567语法结构需要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才能分析。
  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这里只看第二句。12和34都是双音节词,也都是典型的自然音步,1234又是复合音步,567是名量词组,567可看作三音节超音步。12-34-56-7是动-名-数量-名,全句唯一的动词在12,是双音节动词。12-34567是谓语-宾语(定中)。
  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是单音节名词,2是单音节动词,12可以在诗句中组成主谓词组,看作双音节音步,34双音节词,也都是典型的自然音步,1234又是复合音步,56是双音节名词,7是单音节名词,567可看作三音节超音步。1-2-34-56-7是名-动-名-名-名,全句唯一的单音节动词在第2个字,12-34567是主谓-宾。   4.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黄鹤楼》
  这一联中的第一句:12是双音节名词,3是单音节副词,4是单音节动词,34可组成状中关系的双音节词组,可看作双音节音步,56是双音节名词,7是单音节动词,567可看作三音节超音步。1-2-3-4-56-7是代-名-副-动-名-动,全句唯一动词在4,12-34-56-7是主-谓-宾-补。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12是名量词,34是名词,12和34都是双音节词,也都是典型的自然音步,1234又是复合音步,5是单音节动词,67是双音节名词,567可看作三音节超音步。12-34-5-67是名量-名-动-名,全句唯一的单音节动词在第5个字,1234-56-7是定中结构的主-谓-宾,“鸣翠柳”“上青天”是非支配式动宾结构。
  6.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12是双音节名词,34是双音节词组,12是典型的自然音步,34可看作双音节音步,1234又是復合音步,5是单音节名词,6是单音节动词,567可看作三音节超音步。12-34-5-6-7是名-词组-名-动-名,全句唯一的单音节动词在第6个字,1234-567状语-主谓宾。
  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12和34都是双音节词,也都是典型的自然音步,1234又是复合音步,56是双音节叠词,7是单音节动词,567可看作三音节超音步。12-34-56-7是名-名-形-动词,全句唯一的单音节动词在第7个字,1234-567是主语(定中)-谓语(状中)。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这一联中的第一句:12和34是双音节词组,也是典型的自然音步,1234又是复合音步,56是双音节词,7是单音节词,567可看作三音节超音步。12-34-56-7是名词词组-名词词组-名词词组-名词-动词,全句唯一的单音节动词在第7个字,1234-567主语(定中)-谓语(状中)。
  这一联中的第二句:1是副词,2是动词,12可组成双音节词组,34是双音节词组,也是典型的自然音步,1234又是复合音步,56是双音节名词,7是单音节动词,567可看作三音节超音步。1-2-34-56-7是副-动-名-名-动,全句有两个单音节动词,分别在2和7,其中34567组成的主状谓句子是12的宾语。
  注:1、不管是五言诗还是七言诗,没有动词依然可以成为优美的诗句,而且更符合韵律的要求。2、句中只有一个单音节动词,单音节动词在诗句韵律节奏点上,这样语法与韵律配合得更好。3、句中有两个单音节动词,单音节动词同样在诗句韵律节奏点上。4、七言诗中只有一个单音节动词的诗句,动词也可以放在在第5字和第6字,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在第5字,“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在第6字,只要1234可以组成复合音步,这样并不影响诗句的韵律(2-2)-(2-1),但读起来不像单音词动词在7字那样流利。这样看来是不是动词在诗句韵律的节奏点上更好一点呢?5、语法关系对诗句韵律的影响并不像动词的位置那样大。
  参考文献
  [1]冯胜利.论韵律文体学的基本原理[J].当代修辞学,2010,(01):25-36.
  [2]冯胜利.汉语诗歌研究中的新工具与新方法[J].文学遗产,2013,(02):144- 154.
  注 释
  ①冯胜利,王丽娟.《汉语韵律语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p115-116.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新疆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其他文献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为此,教育部也相继颁发了《教育信 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
伴随着现代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育管理体系以及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了一些弊端,严重影响着高职 教育的质量。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
内容摘要: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是我们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因此识字教学在传承中华文化,夯实文化基础,提升学生人文底蕴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更要注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从源头传承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低年级 识字教学 传承传统文化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和智慧的结晶。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要
内容摘要:古代诗词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但是目前,中职生古诗词教学情况不容乐观,老师难教,学生难学成为普遍现象。笔者试图将叶嘉莹先生的“兴发感动”说应用于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开拓中职古诗词教学新局面。   关键词:中职 兴发感动 古代诗词  中国的古诗词凭着凝练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和优美的韵律传唱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华文明史上
中职学校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但面对新的发展时期,市场和 企业对技术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也因此在不断推动职业教育的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是语文教育教学的主要途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基于语文教学理论与语文学习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语文教学活动范式和语文教学活动流程。语文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否直接关系语文教学效果与语文教学质量。为了适应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育教学应该努力贯彻践行新课程理念,大胆颠覆守成型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开放型课堂教学模式;颠覆封闭型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颠覆控制型课堂教学模式
内容摘要:如何提高师范生语文教学的效率,一直是社会热议的话题,也是语文教师的终身研究的课题。文章作为听、说、读的载体,承载着语言文字的内涵,因此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是写作教学。在现实层面,通过对师范生课堂的长期观察,发现师范生的习作水平不随人愿。本文通过观察,了解师范生在习作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归因,提出相应优化策略。为教学法教师提供参考,从而提升师范生语文能力。   关键词:师范生 写作能力 策略
内容摘要:通过民俗仪式程序和文学复沓体之关系阐释,我们得出民俗仪式程序是文学复沓体的基础,文学复沓体的根都扎在民俗仪式当中。结论:文学复沓体与民歌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关键词:民俗仪式程序 结构特征 重复性 相异性  在中国民间存在着众多的风俗,如各种岁时风俗、结婚、丧葬、做寿、上梁、驱邪、送鬼、问鬼、求雨、盘花根、祭祖先、瑶族的跳盘王、壮族的祭三堂等等,我们往往把它们统称为民俗。由于自然环境
内容摘要:新课改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备受关注。基于任务驱动的初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在改变教学方法程序化、理解低层次化等阅读教学现状,实现语文教学价值以及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有积极作用。鉴于此,探讨任务驱动下的初中小说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以期提高阅读教学实效,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任务驱动 初中小说 群文阅读教学  阅读是语文教学众多板块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内容摘要:微博作为新媒体中的一员,改变了人们的信息发布和传播交流的方式。微博用户对微博的依赖感和忠诚度,促使微博为载体的广告平台超越了传统广告平台。作者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后发现,已经有较多方面的研究围绕新媒体广告展开,相对而言,微博自媒体广告的研究仍属于一个新型的研究议题。所以在本文中作者从微博广告中选取了五类不同种类的广告作为分析语料。作者旨在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从及物性角度对五类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