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知错就改,连三岁小孩都知道,可是对于皇上来说,这件事做起来并不容易,也正是这些原因造就了北京很多地方地名的“阴错阳差”。
卢沟桥、皇史宬,一共六个字就写错俩,是皇帝没文化还是百姓不理解;燕京八景蓟门烟树,张冠李戴找错了地儿,究竟问题出在哪儿?龙背村、百福村,一个村名改两次,是皇帝找麻烦还是村民抗圣旨?咱们来一探究竟。
一人说了算——皇史宬
北京市东城区南池子大街南口有一座红墙黄瓦的古代建筑,门口大牌子上写着三个字“皇史宬”,很多人可能念到第三个字的时候就卡壳了。其实很多人不认识这个“宬”字也是情有可原的,相传这个字从读音到解释都是一个人制订的,别人没用过,自然就很少有人认识了。
我查了一下汉语词典,“宬”字只有一种解释:指古代藏书的屋子。话说到这,北京作为五朝古都,藏书的屋子肯定不少,国家档案馆也不止一处,但是除了眼前这座“皇史宬”之外,再也没有找到任何以“宬”命名的古代建筑,正是因此,有人甚至怀疑它根本就是一个错别字。
皇史宬是在嘉靖十五年建成的,大殿上这块匾额自然就是嘉靖皇帝的御笔亲书了。据说这座皇家档案馆原本应该叫“皇史藏”,但是嘉靖一提笔就写错了,这才有个这个将错就错的“宬”字。一般人写错字改过来也就是了,当年虽然还没有发明涂改液,但也完全可以再重写一张。就在嘉靖皇帝准备知错就改的时候,他身边的一个叫张璁的大臣站出来说话了:皇上您是金口玉言,写错了字儿哪能改呀,得了,您就将错就错吧。就这样,好好的一座“皇史藏”变成了今天的“皇史宬”。顺便插一句,这位叫张璁的大臣曾三度任当朝首辅,大奸似忠,嘉靖一朝的政治斗争就是由他开始的。
如今路过此地的人要是不认识这个“宬”字大都自认没文化,倒很少有人想起那个知错不改的嘉靖皇帝了。
纸里包不住火——卢沟桥
关于宛平县卢沟桥的“卢”字到底有没有草字头,这个问题讨论了几百年,至今都没有定论,但是却产生了一个间接结果,题写“卢沟晓月”的乾隆皇上成了错别字的代言人。
相传卢沟桥的“卢”应该是芦苇的“芦”,由于乾隆笔误才丢掉了那个草字头。现如今桥上乾隆御笔亲题的卢沟晓月碑,就是当年留下的证据。我们能想象,当年乾隆可能是想效仿嘉靖将错就错、蒙混过关,但是他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皇史宬是嘉靖年间始建的,从无到有的东西,自然是嘉靖一个人说了算,所以没有人怀疑“皇史宬”的合理性;但这卢沟桥是金代留下的建筑,这仨字怎么写,史书上早有记载。
就这样,乾隆都不肯承认自己写错了字,竟然不怕麻烦地让大臣们把史书上有关于“芦沟桥”的记载,都改成了没有草字头的“卢”。有意思的是,在一份史料里隐约发现了乾隆篡改史书的一点痕迹。据记载,卢沟桥因桥下的卢沟河而得名,也就是现在的桑干河,关键在于,据宋代范大成的《石湖集》记载,“公呼卢沟,依此言卢沟乃芦菰之音转,‘卢沟’乃因河畔丛生的芦菰而名。”注意看,史书上的“芦菰”的“芦”字是有草字头的,就算被后人顺口叫成“芦沟”,何必去掉草字头呢。正是因此,有学者怀疑是被后人篡改的结果。
但是百密仍有一疏,乾隆可以篡改历朝历代的史书,却惟独不敢触碰老祖宗的御笔。据说康熙雍正年间的史料里,关于“卢沟桥”的记载,用的仍然是有草字头的“芦”,乾隆爷与其欲盖弥彰,不如知错就改图个“态度端正”。
其实关于卢沟桥的来历,还有一种版本。说现在八大处的第八处早年间不是证果寺,就是一个山崖叫秘摩崖。当年来了一个和尚叫卢施和尚,顺着桑干河漂流而下,到了秘摩崖就登岸修炼了。因为这个和尚叫卢施和尚,所以他漂过的河就叫卢沟河了,之后在河上建了一座桥,就叫卢沟桥。这个故事并不能为乾隆皇上开脱,因为乾隆爷知错不改的事儿不止一件。
张冠李戴——蓟门烟树
北京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蓟门烟树”就位于现在德胜门外的元代北土城旁边,这里还有一个石碑,是乾隆皇帝御笔所题。但是您想过没有,为什么会以这个名字来命名呢?一种解释是说,当年西直门以北的元大都城墙遗址西段为夯土构建,元末明军攻陷大都后,将元大都北侧城墙南移5里,蓟门烟树所指一段城墙遂遭荒废,在夯土城墙的遗址上树木生长,遂称蓟门烟树。但是其实,蓟门烟树实属张冠李戴。
德胜门外这个地方,当年确实有烟树的景色,可蓟门并不在这儿。真正的蓟门在“旧城西北隅”,那么旧城指的是哪儿呢?明朝有人误认为旧城指的就是元大都,元大都西北隅不就是德胜门外吗?所以明朝的《燕京八景图》和《长安客话》里,都误认为德胜门外这个地方就是“蓟门烟树”的所在,并且做出了解释。
到了清朝,乾隆皇帝没有调查研究,就根据错误的明朝记载,给德胜门外立了一块“蓟门烟树”的石碑。这下错误的记载变成了错误的事实,张冠李戴这顶帽子一下就扣在了乾隆爷的脑袋上了,但如今的北三环外的蓟门桥也却因此而得名了。
话说到这,真正的蓟门在哪儿呢?确实是在“旧城西北隅”,但这个旧城指的不是元大都,而是金中都,也就是现在广安门一带,广安门的西北方向就是咱们熟悉的白云观附近。虽然所谓的“蓟门烟树”并不在“蓟门”,但烟树的景象确实存在。古人曾经形容这个地方“树木蓊然,苍苍蔚蔚,青烟浮空,四时不改”,如今看来,这燕京八景之一究竟改叫什么烟树已经不重要了,与其说是蓟门被张冠李戴,不如说是烟树借题发挥了。
乾隆走背字儿——龙背村
北京正在施工的地铁四号线延长线有一站叫龙背村,关于这地方得名的原因,史料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倒是在当时流传着一个关于“乾隆走背字儿”的传说。
早在清朝乾隆年间,颐和园叫清漪园,这地方的作用颇有点皇家疗养院的意味,乾隆爷一年里将近一半的时间都是在这个园子里度过的。龙背村离颐和园北边不远,村里的老百姓常年跟乾隆做街坊,按理说这些老百姓应该挺荣幸,再者说了,北京人街里街坊的最讲究感情,平日里家长里短、柴米油盐的都将就着互相帮衬着,但是龙背村的居民赶上乾隆这么个街坊,麻烦就来了。
相传有一天,乾隆忙里偷闲地在颐和园周围遛弯,无意中走到了龙背村,他一听这村名就开始琢磨了。龙背村,我乃是真龙天子,这不是咒我走背字儿吗?再说了,乾隆的“隆”又和龙背村的“龙”,同音不同字。乾隆这叫一个不爽啊,于是一声令下,龙背村改名,改成什么呢?自认为才高八斗的乾隆爷够没创意的,给这村子起了个俗名,叫“百福村”。乾隆爷的爸爸雍正皇帝有一条狗就叫百福,不知道这是纯属巧合呢,还是乾隆在找茬骂人呢。都说皇命难违,可龙背村的老百姓不管这一套,乾隆前脚一走,村民后脚又把百福村改回了龙背村。时至今日,龙背村因为地铁四号线的修建,而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卢沟桥、皇史宬,一共六个字就写错俩,是皇帝没文化还是百姓不理解;燕京八景蓟门烟树,张冠李戴找错了地儿,究竟问题出在哪儿?龙背村、百福村,一个村名改两次,是皇帝找麻烦还是村民抗圣旨?咱们来一探究竟。
一人说了算——皇史宬
北京市东城区南池子大街南口有一座红墙黄瓦的古代建筑,门口大牌子上写着三个字“皇史宬”,很多人可能念到第三个字的时候就卡壳了。其实很多人不认识这个“宬”字也是情有可原的,相传这个字从读音到解释都是一个人制订的,别人没用过,自然就很少有人认识了。
我查了一下汉语词典,“宬”字只有一种解释:指古代藏书的屋子。话说到这,北京作为五朝古都,藏书的屋子肯定不少,国家档案馆也不止一处,但是除了眼前这座“皇史宬”之外,再也没有找到任何以“宬”命名的古代建筑,正是因此,有人甚至怀疑它根本就是一个错别字。
皇史宬是在嘉靖十五年建成的,大殿上这块匾额自然就是嘉靖皇帝的御笔亲书了。据说这座皇家档案馆原本应该叫“皇史藏”,但是嘉靖一提笔就写错了,这才有个这个将错就错的“宬”字。一般人写错字改过来也就是了,当年虽然还没有发明涂改液,但也完全可以再重写一张。就在嘉靖皇帝准备知错就改的时候,他身边的一个叫张璁的大臣站出来说话了:皇上您是金口玉言,写错了字儿哪能改呀,得了,您就将错就错吧。就这样,好好的一座“皇史藏”变成了今天的“皇史宬”。顺便插一句,这位叫张璁的大臣曾三度任当朝首辅,大奸似忠,嘉靖一朝的政治斗争就是由他开始的。
如今路过此地的人要是不认识这个“宬”字大都自认没文化,倒很少有人想起那个知错不改的嘉靖皇帝了。
纸里包不住火——卢沟桥
关于宛平县卢沟桥的“卢”字到底有没有草字头,这个问题讨论了几百年,至今都没有定论,但是却产生了一个间接结果,题写“卢沟晓月”的乾隆皇上成了错别字的代言人。
相传卢沟桥的“卢”应该是芦苇的“芦”,由于乾隆笔误才丢掉了那个草字头。现如今桥上乾隆御笔亲题的卢沟晓月碑,就是当年留下的证据。我们能想象,当年乾隆可能是想效仿嘉靖将错就错、蒙混过关,但是他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皇史宬是嘉靖年间始建的,从无到有的东西,自然是嘉靖一个人说了算,所以没有人怀疑“皇史宬”的合理性;但这卢沟桥是金代留下的建筑,这仨字怎么写,史书上早有记载。
就这样,乾隆都不肯承认自己写错了字,竟然不怕麻烦地让大臣们把史书上有关于“芦沟桥”的记载,都改成了没有草字头的“卢”。有意思的是,在一份史料里隐约发现了乾隆篡改史书的一点痕迹。据记载,卢沟桥因桥下的卢沟河而得名,也就是现在的桑干河,关键在于,据宋代范大成的《石湖集》记载,“公呼卢沟,依此言卢沟乃芦菰之音转,‘卢沟’乃因河畔丛生的芦菰而名。”注意看,史书上的“芦菰”的“芦”字是有草字头的,就算被后人顺口叫成“芦沟”,何必去掉草字头呢。正是因此,有学者怀疑是被后人篡改的结果。
但是百密仍有一疏,乾隆可以篡改历朝历代的史书,却惟独不敢触碰老祖宗的御笔。据说康熙雍正年间的史料里,关于“卢沟桥”的记载,用的仍然是有草字头的“芦”,乾隆爷与其欲盖弥彰,不如知错就改图个“态度端正”。
其实关于卢沟桥的来历,还有一种版本。说现在八大处的第八处早年间不是证果寺,就是一个山崖叫秘摩崖。当年来了一个和尚叫卢施和尚,顺着桑干河漂流而下,到了秘摩崖就登岸修炼了。因为这个和尚叫卢施和尚,所以他漂过的河就叫卢沟河了,之后在河上建了一座桥,就叫卢沟桥。这个故事并不能为乾隆皇上开脱,因为乾隆爷知错不改的事儿不止一件。
张冠李戴——蓟门烟树
北京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蓟门烟树”就位于现在德胜门外的元代北土城旁边,这里还有一个石碑,是乾隆皇帝御笔所题。但是您想过没有,为什么会以这个名字来命名呢?一种解释是说,当年西直门以北的元大都城墙遗址西段为夯土构建,元末明军攻陷大都后,将元大都北侧城墙南移5里,蓟门烟树所指一段城墙遂遭荒废,在夯土城墙的遗址上树木生长,遂称蓟门烟树。但是其实,蓟门烟树实属张冠李戴。
德胜门外这个地方,当年确实有烟树的景色,可蓟门并不在这儿。真正的蓟门在“旧城西北隅”,那么旧城指的是哪儿呢?明朝有人误认为旧城指的就是元大都,元大都西北隅不就是德胜门外吗?所以明朝的《燕京八景图》和《长安客话》里,都误认为德胜门外这个地方就是“蓟门烟树”的所在,并且做出了解释。
到了清朝,乾隆皇帝没有调查研究,就根据错误的明朝记载,给德胜门外立了一块“蓟门烟树”的石碑。这下错误的记载变成了错误的事实,张冠李戴这顶帽子一下就扣在了乾隆爷的脑袋上了,但如今的北三环外的蓟门桥也却因此而得名了。
话说到这,真正的蓟门在哪儿呢?确实是在“旧城西北隅”,但这个旧城指的不是元大都,而是金中都,也就是现在广安门一带,广安门的西北方向就是咱们熟悉的白云观附近。虽然所谓的“蓟门烟树”并不在“蓟门”,但烟树的景象确实存在。古人曾经形容这个地方“树木蓊然,苍苍蔚蔚,青烟浮空,四时不改”,如今看来,这燕京八景之一究竟改叫什么烟树已经不重要了,与其说是蓟门被张冠李戴,不如说是烟树借题发挥了。
乾隆走背字儿——龙背村
北京正在施工的地铁四号线延长线有一站叫龙背村,关于这地方得名的原因,史料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倒是在当时流传着一个关于“乾隆走背字儿”的传说。
早在清朝乾隆年间,颐和园叫清漪园,这地方的作用颇有点皇家疗养院的意味,乾隆爷一年里将近一半的时间都是在这个园子里度过的。龙背村离颐和园北边不远,村里的老百姓常年跟乾隆做街坊,按理说这些老百姓应该挺荣幸,再者说了,北京人街里街坊的最讲究感情,平日里家长里短、柴米油盐的都将就着互相帮衬着,但是龙背村的居民赶上乾隆这么个街坊,麻烦就来了。
相传有一天,乾隆忙里偷闲地在颐和园周围遛弯,无意中走到了龙背村,他一听这村名就开始琢磨了。龙背村,我乃是真龙天子,这不是咒我走背字儿吗?再说了,乾隆的“隆”又和龙背村的“龙”,同音不同字。乾隆这叫一个不爽啊,于是一声令下,龙背村改名,改成什么呢?自认为才高八斗的乾隆爷够没创意的,给这村子起了个俗名,叫“百福村”。乾隆爷的爸爸雍正皇帝有一条狗就叫百福,不知道这是纯属巧合呢,还是乾隆在找茬骂人呢。都说皇命难违,可龙背村的老百姓不管这一套,乾隆前脚一走,村民后脚又把百福村改回了龙背村。时至今日,龙背村因为地铁四号线的修建,而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