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最後的澳门土生土语作家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nny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晨光熹微,独自一人漫步在澳门最大的公园──艺苑,一尊白色的巨型石碑上,悄然坐着土生葡人作家若瑟·山度士·飞利拉(Jose dos Santos Ferreira,1919~1993)的铜像,这座姿态优美、形象逼真的雕像,往往给游人出其不意的错愕──是真人亦或雕像?
  此情此景,相信连鸟儿最婉转的啼鸣也无法惊扰到他的心绪。他闲适地坐着,双臂端在胸前;他的面容如此清臒,似乎透着一抹难言的忧伤;他的目光如此热切,仿佛照亮了澳门数百年的时光。
  静立飞利拉的脚下,凝视着这位伟大的歌者。我悄声地问道:“飞利拉,为什麽人们喜欢叫你‘阿德’(Adé)呢?”阿德在晨曦中似乎在微笑,我聴到一番充满感性的表白:“我的父亲来自遥远的葡萄牙,不过伊比利亚半岛并没有诞生过这样美妙的声音:阿(A)—德(dé)——这是诞生於我母亲芬芳甜蜜的嘴唇的呼唤!她是土生葡人,她说的是传自她祖母的祖母、被称为‘古老的柔美语言’── ‘巴度亚’(Patuá)。这是一种已流传几百年的古老语言,以葡萄牙语为根源,吸收了汉语广东话、马来语、果亚方言、西班牙语和近代英语的养分。伟大的荀子不是说过吗?‘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後为德。’要问,要学,还要谦让,这就叫作‘德’。我的母亲希望我做到这些,所以才叫我‘阿德’,我的朋友们也都叫我‘阿德’!”
  阿德的眼睛洋溢着笑意,我也不禁感受到一阵心弦的颤动:“阿德,为何要用‘巴度亚’歌唱?当你像一只夜莺鸣啭於澳门的天空,你是快乐,还是忧伤?”
  阿德望着绯红的天空,他激昂地说道:“那是什麽?那是东方,‘巴度亚’就是我心中的太阳。为了太阳歌唱,这是每一只鸟儿的心愿。我这只夜莺啊,每天忙着在澳门的枝头歌唱,既忘了快乐,也忘了悲伤。我很小就会用妈妈教给我的语言编写儿歌,35岁那年,我在报刊上发表第一首用‘巴度亚’创作的诗歌;50岁那年,出版了第一部‘巴度亚’诗集──《澳门本如斯》。那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刻,它们或许没有像阳光一样照亮了整个澳门,却真的如同夜莺的歌声一样,响彻了我整个心灵的天空。”
  我的激情仿佛也被阿德唤醒, “阿德,你在澳门度过的一生中,有18本着作,当中16部是以‘巴度亚’写成,你还自编自导自演过多部‘巴度亚’话剧和小型歌剧,及创作过多种电台节目……你为什麽这样坚定,这样执着?”
  阿德的眼睛充满了深情,一个非常激情的声音响彻在我耳傍:“因为我爱澳门,我爱我的母亲!又有谁会不热爱自己的母亲呢?‘巴度亚’或许是一种濒危的语言,然而它是在澳门诞生的语言,是我母亲和祖母辈使用过的语言。‘巴度亚’承载着澳门近五百年的悠久岁月,承载着澳门不断与世界各地交往共融的辉煌历史。我的诗歌简朴,但是发自心灵深处。‘巴度亚’是我的心灵之歌,也是‘大地之子’土生葡人族群心灵之歌。”
  霞光缓缓散开,金色的阳光像是阿波罗不朽的使者,准备照亮澳门每一个小小的角落。 “阿德,你觉得澳门是怎样一个地方呢?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吗?比如渔村,比如都市?”阿德掩饰不住心中的快乐,大声地说道:“不,不,这些都对,也都不对。澳门应该是一座‘花园’——一座鲜花四季盛开的‘花园’,一座中外建筑璀璨靓丽的‘花园’,一座多种语言相融并存的‘花园’,一座众多族群和谐相处的‘花园’” “这里有葡萄牙建筑散落在岭南特色的中国民居之中,就像艳丽的玫瑰盛开在优雅的兰花之中。你看,制成绿窗的是百叶薄板木框,撑起木地板的是嵌入墙壁的托梁。澳门的老屋,年代久长,红色屋顶,石灰抹墙,露台向阳。澳门不是能用散文来描绘的,只有诗歌才能稍加形容。”
  阿德微微地低下头,像是回到了一个美妙的世界。他朗诵起自己搜集的民谣《中国新年》,这是澳门土生葡人用‘巴度亚’创作而成,里面藏着另外一个“花园”一样的的澳门。
  咱们大年的气氛,
  正悄悄冒出来啦!
  一霎眼一个新年,
  从门槛跨进来啦!
  ……
  看一看您的中国朋友,
  他在迎接又一个新年。
  新年活灵活现开始了,
  为了过节一切准备就绪。
  房子要打扫得整洁光鲜,
  我也扮靓仔穿上新衣装。
  厨房里的锅灶早弄乾净,
  好多美味要在这里烹饪。
  “诗歌里面写的可都是真的哟!我很小的时候就曾经扮过靓仔,跑到华人邻居的家中,向着他们作揖行礼,说‘恭喜发财’!如果说得够标准,又够响够亮,他们就会给我一个‘利是’——也就是‘红包’!”阿德狡黠地笑了。
  微风轻拂,大海上粼粼的波浪,像是太阳神无瑕的笑容。阿德微微闭上了眼睛:“要用一个词语去形容澳门?当然是‘花园’!”我写过的那首诗歌,就叫作《幸福的花园》!”阿德的声音变得低沉而委婉,像是摇曳着草树之间的微风,像是照耀着花瓣露水之上的晨光。
  我们的澳门,圣地,
  是一个备受祝福的花园
  那儿更布满美艳的鲜花
  传遍优美的歌声。
  ……
  看到信仰与爱意的共存
  就会更因此而对上天作出感谢
  ……
  更不同意她的消亡
  澳门,幸福的花园。
  阳光越过不远处的高楼,洒落在阿德高贵的额头。绿叶和碧草闪着星星点点的光芒,将小小的艺苑渲染成一个欢乐的天地。他像是即将睡去,又像是已经回归到沉思的状态,显得既宁静、热切而又充满幸福……
  车声四起,整个澳门苏醒过来。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澳门,一个青春常在的澳门;这也是一个曾被“巴度亚”歌唱着的澳门,一个阿德用整个身心拥抱过的澳门。
其他文献
爲响应中央政府“十二五”规划中对澳门的战略定位,配合特区政府推进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建设,爲世界华文媒体宣传澳门城市形象搭建常态的、全面的资讯平台,8月中,《澳门月刊》借创刊19周年的契机,一连三日在澳门举行推广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高峰论坛、成立澳门世界华文传媒联谊会、颁授“澳门优秀社会服务奬”等活动,活动邀请来自美国、欧洲、日本、澳洲等地的百余家世界华文媒体以及两岸四地专家学者,计三百多位嘉宾出席。
期刊
由澳门旅游局主办的“第二十四届澳门国际烟花比赛汇演”将於九月八日、十五日、二十二日、二十九日及十月一日在澳门旅游塔对开海面举行。历届的澳门国际烟花比赛汇演都有世界着名的烟花公司参与,今年参赛的十支队伍分别来自韩国、泰国、中国台湾、美国、葡萄牙、法国、日本、澳洲、意大利和中国。  首度参赛的法国Lacroix-Ruggieri烟花公司拥有超过250年的烟花制作经验,并曾夺得2010年世界烟花锦标赛冠
期刊
金秋之前的八月盛夏,香港和澳门一派炎热的酷暑景象。似火的骄阳象徵着勃勃生机,接踵而至的两场重大活动又增添了比天气更加热烈的欢乐气氛。先是“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代表团”8月中旬访问港澳,接着又是“伦敦奥运内地金牌运动员代表团”於8月下旬到访。好事连连,皆大欢喜;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兴许是竞技体育更具观赏性且与民众更加贴近,规模更为庞大的奥运金牌运动员代表团似乎激起了更大的社会反响。孙杨、
期刊
“2012澳门银河娱乐国际马拉松”将於12月2日举行。本届赛事的起点及终点同设於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运动场内,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水平跑手届时聚首澳门,并分别於早上5时正(马拉松及半程马拉松)及5时15分(迷你马拉松)出发。为鼓励跑手们早日报名,凡於10月31日前报名的人士,均可享有半价优惠。  为使各地的运动员可以更便捷地获取赛事讯息及参加比赛,大会将会继续加强官方网站(www.macaumaratho
期刊
最近一段時間,改革成了熱門話題。這反映了當前的一種社會動態,反映出一種民意。從各種呼籲或要求改革的輿論中不難看出,有的是對現狀不滿意,但更多的是一種憂慮,是一種責任。對此,黨和政府只有主動作為、順勢而為,把改革推向前進,這也是化解當前各種矛盾的一把鑰匙。  1、對中產階級的敏感  反襯了公眾渴望改革的心願  安聯集團發佈的第二期《全球財富報告》,分析了50個市場的個人家庭財產與債務的動向。該報告顯
期刊
我很荣幸应邀参加由《澳门月刊》主办的推广澳门国际旅游休闲中心论坛。今天我在这里讲话,不是以法律专家的身份,而是以一个游客、一位澳门的老朋友身份讲话的。在过去20年,我来澳门好多次,每次来都充满好奇,都想探索不一样的澳门,澳门每次都没有让我失望……  澳门悠久的街道、古老的建筑、参天的大树、一流的服务,还有这里的人和数百年发生的无数故事,等等,都让澳门充满着无穷的魅力和神奇。澳门是个不能不来的地方,
期刊
澳门月刊今年踏入创刊十九周年。十九年来,澳门月刊同本澳其他传媒一起,共同见证了澳门回归、赌权开放、澳门经济腾飞等历史性重大事件,可谓与澳门“同呼吸、共命运”。国家对澳门的定位是要结合自身实际来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爲体现媒体在推动世旅发展中的责任和价值,从今年年初开始,澳门月刊就着手筹备於八月十一日至十三日举办以推广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爲主题的系列论坛活动。  本次论坛开幕仪
期刊
市民建議政府加大力度監督相關部門清理社區衛生隱患整治工作,保障市民有健康安全的生活環境,全力促進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目標發展,及提升澳門特區綜合文明城市形象。
期刊
澳门是个中西文化融而不同的地方,一些流传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习俗在很多地方逐渐失传,但在澳门这块独特的地方却得到沿袭下来。在澳门既有备受年轻人热衷的西方鬼节——万圣节(西历11月),亦有中国民间俗称“鬼节”的“盂兰节”(农历七月十五),这是在中国地区少有得到完整保留,并至今得到民众的广泛参与的一项民俗,也成了每年农历七月期间在澳门街头的一项特色景观。  “盂兰节”的由来  盂兰盆节,简称盂兰节,亦称“
期刊
前不久讀到貴刊發表的“政府提交法案應重視利益的表達與協調”一文,該作者身為澳門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副教授,除了對澳門社會作出了分析解碼點評外,還探析了澳門政制發展多元化時評。我為該篇文章比較公正客觀,一是重點指出了如果政府絕對地認為所謂多數人的意見就一定是正確和科學的話,就很可能產生“多數人的暴政”。作者建議政府在進行法案諮詢時,對通過向公共諮詢所獲得的結果,一定要結合專家諮詢和社團諮詢的結果,以科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