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里透出的富裕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ard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的总体国力位居世界第一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了,每一个到美国来的中国人,都试图找出美国的富裕在哪里。我每次回国,这个问题也一定会被问到。
  为了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我苦苦求索了二十年,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
  直到一个月前,我六岁半的儿子花一美元买回了一份零食,才让我无意之中看到了这个答案。
  先话说从前。二十年前我首次走出国门,到了美国。行前看了一篇中国台湾留美学生写的文章,提到看美国的富裕,有两点:一看平等,打开高官、政客的冰箱,和打开一个普通工人的冰箱,里面的食物都差不多;二看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好像国家的动脉一样,繁忙不息地输送着经济活力。
  后来,我在电视里看到对一个亿万富翁的采访。他刚刚签了一张数十万美元的支票,用于自己公司的日常采购。可他下班后就带着儿子在超市里一件一件商品比较价格,节约每一分钱。
  二十年前中美经济实力的差距之大是不言而喻的。我在国内做大学老师时,全部各项收入加在一起,每个月只有一百多元人民币,出国后要面对每年一万多美元的州立大学的学杂费和生活费,怎么过来的,现在想想还都恍若隔世。
  可即便在那时,当我带着国内过来的友人四处参观时,也始终不能很好地给他们指出美国的富裕在哪里。
  最有说服力的,或许是这样的一些小细节:不论是校园里的餐厅还是街边的快餐店,免费的纸巾、刀叉、小袋调料,总是放在那里供人随便拿;每个地方的厕所里,厕纸和一次性的坐垫总是整齐地放在那里。而这些在中国还不普遍,但是,这也不能完全说明问题。


  之后我回国生活十年,命运让我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我看到中国的高速公路网络神速发展,街头豪车越来越多,我不停地参与数千元甚至数万元人民币一餐的宴席,我亲眼看到阔绰的老板在高档场所给洗手间里递毛巾的小弟派百元大钞做小费。
  中国的摩天大楼的数量远远超过了美国,办公楼的豪奢更是让美国相形见绌,中国的房价高过了美国,物价也开始全面赶超……那么,美国还有富裕可谈吗?
  一个月前,我带儿子去看露天电影。
  露天电影是政府给大家提供的一个免费的暑期休闲项目。放电影,自然要有卖爆米花的。我当时看了一下价目表,不贵。一份爆米花只要半美元,一份Nachos一美元。故事就发生在儿子的这份Nachos上面。
  Nachos一词我找不到中文翻译,简单说,就是把类似辣椒、肉馅等食材熬制进奶酪里,使奶酪保持在一种半融化的状态,然后浇在玉米片上的一种小吃。这种小吃源自墨西哥,可以说是美国现在最流行的小吃。所用的玉米片可以成袋从超市买到,类似薯片。
  儿子很兴奋,自己前后去买了两次Nachos和一次爆米花。
  时隔两周,我们第二次去看电影,这回我们有了经验,长袖衣服、坐的垫子都准备好了,我还专门带了苹果、冰的饮料和一袋玉米片。
  到了电影快开始时,我给了早已按捺不住的儿子一美元,让他去买Nachos,结果他买回来的只有奶酪,没有玉米片。
  我有些纳闷,于是父子间展开了这样的对话:
  “你买的怎么只有奶酪,没有玉米片呢?”
  “我们不是自己带了玉米片吗?”
  “那他们怎么知道?”
  “我告诉他们的呀。”
  “然后呢?”
  “他们说,多给我一些奶酪,我们吃自己的玉米片。”
  我听完了,感慨良久。我的眼前,那个苦苦思索关于美国的富裕在哪里的问题,出现了清晰的答案。
  如果把富裕比作水,美国就像一块吸饱了水的海绵,每一个毛孔里都透着富裕,可是还一滴都不往外漏——不炫耀,不浪费。
  如果是换了从小在中国文化里长大的我,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去跟人家说,这道小吃我自己带了一半。
  在中国,如果跟服务行业提出类似的要求,除了自己做生意的小老板以外,绝大多数职员都会回绝,理由是无穷无尽的,比如不好做账、公司不同意等等。我怎么也不能想到只有六岁半的儿子会这样处理这件事,而且得到一个两全其美的结果。
  而在几个月前,儿子春假时我们一家去海边,当时我去买了热狗和薯条,因为自己带了饮料,就没有买。
  看到有人跟店里要冰块,我就壮起胆子跟他们要了,于是得到一整杯的冰块。孩子妈妈直夸我能干——有了杯子,饮料好分;有了冰块,在烈日炎炎的沙滩上那个好处就更不用说了。加上我拿回的大把餐巾纸、塑料刀叉,我们当时的确感叹了一番美国的富裕和大度。
  看到六岁半的儿子这样处理事情,我才明白,备受老天眷顾的美国,已经把这种深藏在每一个毛孔里的富裕和大度,作为一种社会财富传了下去。
  美国的富裕就是这样从每一个细节里透露出来的。在这样环境里成长的孩子,感受着这样的富足,会成长得更从容,更淡定,更实事求是。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攀比,没有那么多的争先恐后,等他们长大之后,他们中的很多人会继续服务于这个社会,让整个国家以其特有的从容、大度的方式向前发展。
  (若 子摘自《华声》2015年第18期,邝 飚图)
其他文献
只要在场的人中有一位还没有听过那个故事,母亲就会再讲一遍。家里有客人或家庭聚会时总是这样。  “我很乐意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一个关于一支蜡烛的故事。”她总是这样说,希望大家安静下来好让她开始讲。  故事发生在她和我父亲婚后第二年的夏天,他们去科西嘉岛度假。一个熟人借给他们一所海边的房子。在那里的第一天清晨,阴云密布,狂风呼啸,从卧室窗口望出去,可以看到地中海少见的回头浪正冲刷着砾石滩。母亲不但没有泄
期刊
在美国,有企业将储物空间租赁给消费者,美国人用这些空间来安放自己生活中暂时不需要用的物品。2008年,美国消费者总共租用的个人储物空间,大到足够把美国的男女老少一起打包装进去。虽然租用个人储物空间的花费并不低,但美国人宁可多花钱,也不愿意把这些现在不需要、将来也很可能不再需要的物品处理掉。  为什么人们会固守自己拥有的东西呢?  在美国学习和工作了八年后,我决定回国。我有很多东西需要赶紧卖掉,首先
期刊
依旧是这个日子,天是灰的,风是湿的,我依旧站在这里——台北,肃穆的忠义堂,虔望着高高龛位中的你,你的眼睛遥望着远方,眼神依旧执着,蓄满了希冀……你曾经是个眼睛如小鹿、被父母疼爱的少年,怀揣着一个美丽的梦想,期盼着自己快快长大,幻想人生大开大合的种种。只是,唯一让你没有想到的,是战争,它如飓风一般把你连根拔起,然后恶意弃置于陌生的荒地。  1949年8月的某一天,你的母亲悄悄地把你唤回身边,叫你去离
期刊
走过一家餐馆,你看到有两个人在那里排队等候。“这家餐馆一定不错,”你想,“人们在排队呢。”于是你也在后面排上了。又过来一个人,他看到三个人在排队,就想,这家餐馆一定很棒,于是也加入队列中。又来了一些人,他们也是如此。我们把这种行为叫作“羊群效应”——基于其他人的行为来推断某事物的好坏,来决定我们是否仿效。  但还有另一种羊群效应,我们把它称为“自我羊群效应”。这发生在我们基于自己先前的行为而推想某
期刊
2015年11月2日,“网红”埃森娜·奥尼尔的告别倒计时开始了。随着进度条被蓝色填满,视频上传成功。这是她在自己的YouTube频道上发布的最后一条视频:《为什么我要放弃社交媒体?——真相》。  她已经删除了在Instagram上的2000多张照片:那些碧海、蓝天、阳光,那些黑的、白的、粉的、长的、短的、紧身的或飘逸的连衣裙和比基尼,以及裙子包裹着的闪闪发亮的肌肤。  Tumblr账号,删除;Sn
期刊
如果威廉生在中国,他的故事会怎么样?  也会上报纸吧:“农民发明家大放异彩,自造风力发电机,为乡村人民带来福利。”——这一类的新闻,总不忘把“农民”两个字写在最前面。  “近日,一位17岁的辍学少年,以一本美国教科书《利用能源》为参考书,利用自行车零件、晒衣绳、废旧塑料袋等物,独立制造了一架6米左右的风车,令因长期停电而陷入黑暗的家庭重获光明。后来他又成功地用风车为邻居及亲戚的手机充了电,周围人不
期刊
第九次冲锋被击溃下来的时候,他悲愤得像一头因重创而恐怖、因恐怖而咆哮的困兽,禁不住仰天号叫了一声。这是悲鸣,粗壮的悲鸣,似雄狮的怒吼,歇斯底里,撕心裂肺,荡出了不祥的回声。回声在紧张欲爆的空气中扩张、蔓延,瞬间越过山峰,传得很远很远。  这是一个有风有阳光的日子,充满诗情画意。但是,突然的、暴躁的枪声很快打破了往日的宁静和美妙。而当宁静从稀稀落落的枪声中再度回来时,山坡上已经充满了浓烈的烧焦味和淡
期刊
日渐消失的事物有种特别的美感。就如同夕阳,似乎下一秒就会消失不见,所以那种美更显触目,非同寻常。  爱惜即将消失的事物,将其珍藏保存,有人在这么做。  关氏夫妇出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日本,他们无数次返回韩国走访父辈的故乡。在韩国乡间路上行走时,他们留意到,不知从何时起,大量瓮器开始出现在二手旧物店门前。门口堆放不下,一直摆到大路边。曾经的矮墙小院,两三开间的平房,院角必然摆放着五六个瓮,这些
期刊
据说二战后,在纽约这样的都市,根本不见沿路设摊或推车叫卖的人。近几年却到处有撑起篷伞卖三明治、热狗的,有摆摊子卖T恤、裙子、裤子、腰带的,更有卖陶瓶、瓷盘、耳朵上脖子上的装饰品、现榨的橘子汁、当场刻的木雕、手绘衬衫的……卖花生米、榛子、腰果、核桃仁的,都上了人行道。密切应时的是晴天卖草帽,雨天卖伞——社会经济不景气?  此外,还有比小商贩更淡泊的谋生者:  一个青春已去的女人,常在较宽阔的人行道上
期刊
莎翁故居的庭院里,常年有一批年轻的演员,他们穿着中世纪的长袍,在固定的时间上演莎翁作品中的经典片段。有时会有小学生团队加入,甚至邀请游客参与。表演放松极了,哪怕是悲切的腔调也会让人忍不住发笑。  位于马雅可夫斯基广场附近的布尔加科夫故居另出妙招。布尔加科夫故居在市中心,相当小,真人演戏是不可能了。但在楼梯拐角,在书房,在走廊,很触目地架设了几部黑色的老式拨号电话机,话机上方的说明文字下面有一串数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