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的最后时刻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can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1月2日,“网红”埃森娜·奥尼尔的告别倒计时开始了。随着进度条被蓝色填满,视频上传成功。这是她在自己的YouTube频道上发布的最后一条视频:《为什么我要放弃社交媒体?——真相》。
  她已经删除了在Instagram上的2000多张照片:那些碧海、蓝天、阳光,那些黑的、白的、粉的、长的、短的、紧身的或飘逸的连衣裙和比基尼,以及裙子包裹着的闪闪发亮的肌肤。
  Tumblr账号,删除;Snapchat账号,连同那上面的6万个联系人,再见。
  到11月4日,埃森娜又彻底删除了自己的YouTube频道和Instagram账号。她素颜出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个“粉丝”——离开前,她的YouTube频道上聚集着27.5万个订阅者,她的Instagram被86.7万人关注。而这些关注能给她带来每月2000美元的收入,难以计数的免费服饰和鞋、包赞助。
  在最后时刻,埃森娜不断回忆起自己3年的“网红”生涯:最初的兴奋,成功时的喜悦,伪装时的挣扎,替赞助商诱导粉丝消费时的罪恶感,对“点赞”和“播放量”上瘾般不能自拔……她还不到19岁,却好像过了一生。
  在YouTube上那条最后的视频里——她留给社交媒体的17分钟“遗嘱”中,埃森娜情绪激动地表达了对以往3年“网红”生活的厌倦。这次她没有化妆,穿着一件灰色修身毛衣,金色的长卷发散乱地束在头顶。
  1分09秒——“我曾有梦幻般的生活。”
  1分37秒——“我手里有很多赞助商。”
  5分19秒——“更多粉丝、更多点赞、更多播放量,我永远无法满足。”
  6分53秒——“我竭尽所能告诉世界:嘿,我很重要,我美丽,我酷。”
  8分37秒——“12岁时,我曾热爱写作和艺术,热爱任何有创意的、美丽的和真实的事物。有太多事情可以让我乐在其中。”
  8分50秒,她哭了。
  她哭了,皱着眉头,红着眼,既不美丽,也不酷。
  她开始坦白陈年往事,那些曾经“美丽”“酷”的时刻背后的真实情况。
  11月2日至4日,在作为“网红”的埃森娜的“弥留之际”,她保留了少量Instagram上的照片,并修改了说明:“为了一张瀑布下的倩影,我让自己不停地被水淋,拍了100多张才选出一张满意的;为了挤出性感的乳沟,比基尼里不知垫了多少胸垫;这条牛仔裤,还有这件衬衫都是赞助的……”她还撰文告诉大家,“网红”到底如何挣到真金白银。
  她展示了第一张这样精心设计的照片。那是3年前,埃森娜即将16岁,还只是澳大利亚昆士兰海边一个默默无闻的少女。在生日聚餐之前,她让小妹妹给自己拍照。照片里的埃森娜穿着一件白色露脐抹胸和一条黑色包臀裙,双手叉腰,微微低头,翘着臀,金发垂在丰满的胸前。


素颜的埃森娜·奥尼尔

  为了这看似不经意的“一低头的温柔”,埃森娜扯着妹妹足足拍了30分钟。在随后和家人的生日晚餐中,埃森娜一直攥着自己的粉色手机。短短数小时内,她获得了50多个赞,那是她第一次获得这么多赞和评论,她感到自己终于进入了梦寐以求的世界。
  而所有事情的源头还在更早之前——埃森娜开始正视12岁时就萌生的自卑。她当时疯狂地嫉妒凯蒂——学校里新来的高年级转校生。凯蒂拥有美貌、运动天赋、全A的成绩和所有人的喜爱,至少在埃森娜眼中,凯蒂是完美的。
  埃森娜嫉妒凯蒂,想成为凯蒂。她疏远那些她认为不太酷的朋友——她当时所有的朋友,以大众标准来看,都不太酷。她试图改变自己小学时的“书呆子”形象。她依然保持着全A的成绩,但对学习的热爱被好成绩带来的关注和虚荣取代。
  埃森娜在个人主页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社交媒体的文章,她写道:“我并不是说所有人都要放弃它……社交媒体,准确地说是过去我使用它的方式,是不真实的。”具体来说,她指的是自己对矫揉造作的形象、编辑过的生活,获得无限喜爱及不停与人攀比的沉溺。
  在她19岁生日的前两周,迷茫无措的埃森娜开始了一项前所未有的试验:关掉社交网络。这两周里,她没有一天化妆;第一周她整周关机,第二周则保持不通过社交媒体和人互动;除了学习,不使用电子媒体;每两天做一次45分钟的锻炼,每天进行15分钟的冥想。
  “我无法告诉你我现在有多自由。”埃森娜说,“我再也不会用数字来定义我。”
  在她19岁生日的前一天,也就是11月2日,埃森娜上传了那条引起大家激烈讨论的视频,她亲手终结了自己为之奋斗3年的“成功”,告别了她以前相信一旦拥有就会“一辈子幸福”的巨量粉丝。
  “我们降生到这个被屏幕统治的时代。”埃森娜也知道,逃离信息很难,但她认为自己仍可以选择。


埃森娜·奥尼尔

  谁没后悔过呢?埃森娜用一种轰轰烈烈的方式打了自己的脸。17分07秒,在视频的最后,埃森娜笑了。这个笑是埃森娜“网红”生涯的一个急刹车。
  第二天,11月3日,埃森娜19岁了。她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个人网站,她决定在这里推广素食主义、发表自己的文字和艺术创作。这天早上5点,她上传了一条视频——《这些人存在着》。“人们交谈、分享和给予,不是因为你好看,而是因为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或创造了什么。”视频里,她这样描述在这个新网站上与她互动的人。这是名为埃森娜的19岁少女的第一个清晨。
  (暖 冰摘自《中国青年报》2015年11月11日)
其他文献
一  木心,本名孙璞,号牧心,笔名木心,他出生于浙江乌镇东栅财神湾。孙家是当地望族。  1937年年末,乌镇沦陷,当时木心10岁。“小孩子们唯一能做出的抵抗行动是,不上日本宪兵队控制的学校。家里聘了两位教师,凡亲戚世交的学龄子弟都来上课。”  木心和茅盾(沈雁冰)是远亲,孙家花园和茅盾故居在一条街道的两端。茅盾到上海做事,在乌镇留下一屋子欧美文学经典。年少的木心手不释卷,如饥似渴地阅读。  书读多
期刊
没人弄得清“兔儿爷”这称谓是哪儿来的。  元宵节晚上上了灯,三星出齐,街上的玩意儿都摆出来了。北市有个吹糖人的,手很巧,关公舞刀、猴子捞月,捏得纤毫毕现。西四牌楼门前有人拉“天嗡子”,即抖空竹,天嗡子蛮牛似的叫。拉得更响,围观的人就多给一点钱。从大街小巷出发的姑娘、媳妇,成群地走动,忙着把平时闷乏的日子补回来。  人群里有个简陋的灯火摊,大概总摆着一张小桌,桌上堆层竹篾,摆着几只塞满零碎物件的碗,
期刊
1896年,陈寅恪第一次照相。当年照相多新奇啊,因为是兄弟合影,陈寅恪怕长大后认不出照片上哪个小孩是自己,刚巧拍照时他站在桃树旁边,于是小心思开动,伸手抓住一枝桃花——以此为标记,将来再看肯定不会出错。后来,他把这张照片弄丢了。  顾颉刚结巴,鲁迅总笑话他。老顾回忆,自己结巴是因为小时候上私塾,老师让他背《诗经》,背不出来就得挨揍,啪啪揍脑袋,他又惊又吓,从此落下了病根。当然也不是说结巴就不能朗读
期刊
记得年初的时候,连续一个月都没有下雨。冬末的寒冷干燥,令人每天早晨醒来时喉咙灼烧。有好几次梦见故乡下着雨,风清雾润,一声鸟啼刺破空山静寂;还会梦见在新西兰南岛的时候,清晨六点,被阵阵浪潮声吵醒,拉开帐篷的一瞬间,赫然望见粉红色的朝霞涂满了海面,湿润的海风迎面扑来,清凉如洗……然而醒来的时候,窗外多数时候有霾,偶尔有风,我困在斗室,盯着外面昏黄的天,一时想不起这是在哪儿。  在越来越了解人与人之间关
期刊
一日,我在街头瞥见一家房屋中介。当然,不是买房。再失去理智,我也知道,买房需要全家人做决定——我想租房。  什么事能比在单位附近、家之外,有间自己的小房子更惬意呢?  我推开玻璃门,对房屋经纪人述说我的要求,盯着她在电脑上搜索关键词。浏览房源时,脑海中已绘制好美丽蓝图:这间小房子,我要用来独居——我从未独居过,在家和父母,住校和同学,结婚和老公……现在,家里常住5个人。我要绝对的安静,要铺我喜欢的
期刊
一  尽管从小与外婆一起生活了6年,此后也时常见面,但张哲却从未试图与这位大自己5轮的老人真正交流过。在他的心目中,当了一辈子小学老师的外婆自带一种“生硬的气场”,何况还操着一口难懂的方言。  事实上,除了特别严厉,当过记者、编辑的张哲从未觉得自己的外婆有任何特别之处,直到他发现了一本70年前的毕业纪念册。  一本不及A4纸一半大的小册子,用深蓝色的布包裹着,一端用褐色的绳子穿过。翻开又轻又薄的纸
期刊
只要在场的人中有一位还没有听过那个故事,母亲就会再讲一遍。家里有客人或家庭聚会时总是这样。  “我很乐意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一个关于一支蜡烛的故事。”她总是这样说,希望大家安静下来好让她开始讲。  故事发生在她和我父亲婚后第二年的夏天,他们去科西嘉岛度假。一个熟人借给他们一所海边的房子。在那里的第一天清晨,阴云密布,狂风呼啸,从卧室窗口望出去,可以看到地中海少见的回头浪正冲刷着砾石滩。母亲不但没有泄
期刊
在美国,有企业将储物空间租赁给消费者,美国人用这些空间来安放自己生活中暂时不需要用的物品。2008年,美国消费者总共租用的个人储物空间,大到足够把美国的男女老少一起打包装进去。虽然租用个人储物空间的花费并不低,但美国人宁可多花钱,也不愿意把这些现在不需要、将来也很可能不再需要的物品处理掉。  为什么人们会固守自己拥有的东西呢?  在美国学习和工作了八年后,我决定回国。我有很多东西需要赶紧卖掉,首先
期刊
依旧是这个日子,天是灰的,风是湿的,我依旧站在这里——台北,肃穆的忠义堂,虔望着高高龛位中的你,你的眼睛遥望着远方,眼神依旧执着,蓄满了希冀……你曾经是个眼睛如小鹿、被父母疼爱的少年,怀揣着一个美丽的梦想,期盼着自己快快长大,幻想人生大开大合的种种。只是,唯一让你没有想到的,是战争,它如飓风一般把你连根拔起,然后恶意弃置于陌生的荒地。  1949年8月的某一天,你的母亲悄悄地把你唤回身边,叫你去离
期刊
走过一家餐馆,你看到有两个人在那里排队等候。“这家餐馆一定不错,”你想,“人们在排队呢。”于是你也在后面排上了。又过来一个人,他看到三个人在排队,就想,这家餐馆一定很棒,于是也加入队列中。又来了一些人,他们也是如此。我们把这种行为叫作“羊群效应”——基于其他人的行为来推断某事物的好坏,来决定我们是否仿效。  但还有另一种羊群效应,我们把它称为“自我羊群效应”。这发生在我们基于自己先前的行为而推想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