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随着社会需求的转变,农村迎来了全面振兴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更加注重乡风文明。在农村,家风与乡风一脉相通,“家风正,则民风淳”,必须把家风建设作为发展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以优良家风带动文明乡风的形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提供精神支撑。而新农村家风建设主要围绕家庭、基础设施建设、振兴乡村文化、网络新媒体四个路径进行探索实践。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农村;家风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内涵丰富,既要实现产业振兴,也要基于生态振兴。既要实现社会振兴,也要基于生活振兴,更重要的是要实现文化振兴。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精神需求更加凸显,农村迎来了全面振兴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更加注重乡风文明。在农村,家风关乎乡风,培育优良家风是实现乡风文明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新时代,必须把家风建设作为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以优良家风带动文明乡风的形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提供精神支撑。
一、解读新农村家风
所谓新农村家风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紧扣时代脉搏,遵循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家庭生产生活中相对稳定的世代相传的道德情操、价值追求、理想信念,不仅能够巩固家庭关系,同时在维护社会和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主要内容有勤俭节约、尊老崇德、民主平等、绿色共享四个方面。新农村家风建设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精神追求,更是弘扬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共建美好和谐新农村的重要保证。
二、新农村家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由于家庭结构的变迁、城乡差距的影响、西方价值观的冲击等原因,使得我国新农村家风的传承与建设出现诸多问题,如家庭成员不在场、家族淡化、个体主义文化兴起、孝道文化淡漠等,这些问题成为新农村优良家风建设过程中的绊脚石。鉴于此,新农村家风建设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开拓家风传承与创新的实践路径。
(一)引导新农村家风建设主体归位
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及女性在家庭中的作用来引导家风建设主体归位。《颜氏家训》里提到“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命而行,行其所服”,指出夫妻应该和睦,相互尊重,做好孩子的表率。因此父母要和睦相处、言行一致,提倡家庭德育教育反对暴力式教育,家长要把握“爱”与“管”的度,多给予孩子精神关爱,多学习家规、家训等传统文化。其次,要充分发挥女性在家庭中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发挥妇女在树立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一個个优秀家风事例都展现出女性在家庭中发挥了独一无二的作用。营造美好和谐家庭,家风培育才有良好环境。
(二)改善农村文化服务基础设施
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开展的前提,而我国目前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没有脱离城乡二元制瓶颈,农业不够强,农村不够美,农民不够富。农村的文体设施、卫生服务、养老、环境治理等方面都显示了文化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不足。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是提升农民素质、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平台,必须改变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数量少、分布不均衡、设施陈旧等现状,为农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三)振兴乡村文化
第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在广大农村地区,基层领导干部要通过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农民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还要善于发掘、整理和传承优良家风,将 《朱子家训》《颜氏家训》《曾氏家训》 等优秀著作中体现的“爱国、敬业、尊老爱幼、自强不息”等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通过家庭教育来影响家庭成员的行为,从而培养农民自强自立的精神。
第二,以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既包含如文物古迹、传统村落、农业遗迹、灌溉工程等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了乡风民俗、手艺、歌曲和语言等非物质形式的文化。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传统文化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因此,面对乡村人才流失,应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吸引农村流失的人才返乡,结合当地特色,加大资金投入,鼓励传承传统的工艺、艺术。除此以外,传承和新密不可分,还要激励农民发挥自身创造性。村民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关乎村民精神家园建设,关乎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依托媒体弘扬新农村家风
媒体自出现以来就承担着传播信息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任务,特别是进入网络时代以来,人们主要靠媒体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媒体在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社会舆论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媒体要重视对农村地区家风的宣传教育,发挥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等阵地的宣传作用,大力弘扬家风教育优秀模范与事迹,形成全社会人人重视家风的良好氛围,打造传播新农村家风文化的重要窗口,唤起大家关注家风、弘扬家风。另外,乡村也应汲取外面世界的先进养分实现城乡文化的融合。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加强家风建设,以优良家风带民风,以民风促乡风文明。加强乡村家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是培养新时代农民的现实需要,也必将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党建,2017(11):15-34.
[2]张琳,陈延斌.传承优秀家风: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J].探索,2016(1):166.
[3]刘海芳.家风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8.
[4]林伯海,师晓娟.家风的意蕴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
[5]黎瑛,张琪.历史观照下乡村家风建设路径探析——以赣鄱家风家训文化为例[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9.
[6]高美月,杨盛军.乡村振兴视阈下新农村优良家风建设的意义与实践路径[J].现代农村科技,2019(6):94-96.
[7]岳生琼.优良传统家训对现代家风建设作用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2020(2):94-96.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农村;家风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内涵丰富,既要实现产业振兴,也要基于生态振兴。既要实现社会振兴,也要基于生活振兴,更重要的是要实现文化振兴。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精神需求更加凸显,农村迎来了全面振兴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更加注重乡风文明。在农村,家风关乎乡风,培育优良家风是实现乡风文明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新时代,必须把家风建设作为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以优良家风带动文明乡风的形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提供精神支撑。
一、解读新农村家风
所谓新农村家风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紧扣时代脉搏,遵循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家庭生产生活中相对稳定的世代相传的道德情操、价值追求、理想信念,不仅能够巩固家庭关系,同时在维护社会和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主要内容有勤俭节约、尊老崇德、民主平等、绿色共享四个方面。新农村家风建设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精神追求,更是弘扬社会主义家庭美德,共建美好和谐新农村的重要保证。
二、新农村家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由于家庭结构的变迁、城乡差距的影响、西方价值观的冲击等原因,使得我国新农村家风的传承与建设出现诸多问题,如家庭成员不在场、家族淡化、个体主义文化兴起、孝道文化淡漠等,这些问题成为新农村优良家风建设过程中的绊脚石。鉴于此,新农村家风建设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开拓家风传承与创新的实践路径。
(一)引导新农村家风建设主体归位
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及女性在家庭中的作用来引导家风建设主体归位。《颜氏家训》里提到“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命而行,行其所服”,指出夫妻应该和睦,相互尊重,做好孩子的表率。因此父母要和睦相处、言行一致,提倡家庭德育教育反对暴力式教育,家长要把握“爱”与“管”的度,多给予孩子精神关爱,多学习家规、家训等传统文化。其次,要充分发挥女性在家庭中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发挥妇女在树立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一個个优秀家风事例都展现出女性在家庭中发挥了独一无二的作用。营造美好和谐家庭,家风培育才有良好环境。
(二)改善农村文化服务基础设施
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开展的前提,而我国目前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没有脱离城乡二元制瓶颈,农业不够强,农村不够美,农民不够富。农村的文体设施、卫生服务、养老、环境治理等方面都显示了文化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不足。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是提升农民素质、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平台,必须改变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数量少、分布不均衡、设施陈旧等现状,为农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三)振兴乡村文化
第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在广大农村地区,基层领导干部要通过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农民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还要善于发掘、整理和传承优良家风,将 《朱子家训》《颜氏家训》《曾氏家训》 等优秀著作中体现的“爱国、敬业、尊老爱幼、自强不息”等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通过家庭教育来影响家庭成员的行为,从而培养农民自强自立的精神。
第二,以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既包含如文物古迹、传统村落、农业遗迹、灌溉工程等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了乡风民俗、手艺、歌曲和语言等非物质形式的文化。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传统文化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因此,面对乡村人才流失,应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吸引农村流失的人才返乡,结合当地特色,加大资金投入,鼓励传承传统的工艺、艺术。除此以外,传承和新密不可分,还要激励农民发挥自身创造性。村民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关乎村民精神家园建设,关乎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依托媒体弘扬新农村家风
媒体自出现以来就承担着传播信息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任务,特别是进入网络时代以来,人们主要靠媒体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媒体在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社会舆论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媒体要重视对农村地区家风的宣传教育,发挥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等阵地的宣传作用,大力弘扬家风教育优秀模范与事迹,形成全社会人人重视家风的良好氛围,打造传播新农村家风文化的重要窗口,唤起大家关注家风、弘扬家风。另外,乡村也应汲取外面世界的先进养分实现城乡文化的融合。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加强家风建设,以优良家风带民风,以民风促乡风文明。加强乡村家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是培养新时代农民的现实需要,也必将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党建,2017(11):15-34.
[2]张琳,陈延斌.传承优秀家风: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J].探索,2016(1):166.
[3]刘海芳.家风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8.
[4]林伯海,师晓娟.家风的意蕴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
[5]黎瑛,张琪.历史观照下乡村家风建设路径探析——以赣鄱家风家训文化为例[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9.
[6]高美月,杨盛军.乡村振兴视阈下新农村优良家风建设的意义与实践路径[J].现代农村科技,2019(6):94-96.
[7]岳生琼.优良传统家训对现代家风建设作用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2020(2):94-96.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