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不是越严就越好呢?我认为不然,对学生所犯错误,如果事事严厉,处处惩罚,很容易导致学生反感,甚至对立。因此,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我们不妨根据情况适当运用与严厉相反的一种教育方式——宽容。
所谓宽容,简单说就是教师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所持的一种原谅理解的教育态度,实际上是利用学生的自尊心和自省能力实施的一种自我教育。
学生心理最敏感、最娇嫩、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当属自尊心理,自尊是一种由自我评价所引起的自爱,自我尊重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
学生正处在幼稚期到成熟期的过渡阶段,由于这个时期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所以心理上的表现欲和成功欲也十分明显,特别是在众人面前,那种避免失败、期待成功的心理欲望尤为强烈。那些犯了错误的学生,他们的自尊心表现得就更为复杂一些,因为犯错误,做了错事,受到别的同学的责怪,产生了自卑感,有时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深处仍有上进要求,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帮助。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因此我们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由于学生的可塑性很大,难免出现错误,但他们并不会就因此丧失自尊心、好胜心和自我认识的能力,反而更敏感、更有自尊、更关注教师对自己的态度。尤其是当自己对所犯的错误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悔改之意时,更需要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谅解。此时,教师就不应该再去计较学生的错误和缺点,而应该适度处理,适当宽容,给学生留有余地,给他们一个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机会。这样,学生既易于接受,又对教师的宽容产生一种负疚感,从而鞭策自己尽量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
如果教师对学生所犯的错误抓住不放,严厉惩罚,否定或贬低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批评的积极性,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结果会事与愿违,大大削弱了教育的效果。
有这样一个事例,有一位学习中等的学生在一次单元测试中作弊被教师发现并没收了卷子,下课后这位学生向老师承认错误,并保证以后绝不再作弊。可这位教师却不依不饶,又请家长又让学生写检查,结果这位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从此对这门课程失去了兴趣,成绩日趋下降。假如当这位学生承认错误时教师能适当给予宽容,我想不会产生上面的后果。
还有一个事例:有一位学生因某一件事顶撞了老师,这位老师当时很生气,要求学生请家长,这位学生也答应了。可是第二天家长没请来,这位学生却交上了一份检查,并向老师承认错误,老师一看态度很诚恳,而且学生也有悔改的意思,老师就给予宽容。从此以后,这位学生再也没有顶撞老师,而且学习成绩也有所上升。
两个事例充分证明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若学会适当地宽容,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育家卢梭说过:“有些人过分严格,有些人过分放任,这两种情况同样要避免。”我们这里提到的宽容绝不是听之任之无原则的放纵,更不是教师软弱无能的表现。它是建立在对学生的爱护和严格要求前提下所进行的教育,这里蕴含着教师对学生的无限期望,用的是以心换心,不但要把自己对学生的爱通过友善的言行传给他们,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心灵上受到震颤,在思想上明辨是非,鼓足勇气,承受并改正错误。
宽容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已愈来愈受到教师的重视,同时宽容也是一种教育艺术,需要大家去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只要教师能适时适度地运用宽容这种教育方式,将会使许多犯错误的学生乐于反省自己的过错,振作精神,重新塑造光辉的自我。
所谓宽容,简单说就是教师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所持的一种原谅理解的教育态度,实际上是利用学生的自尊心和自省能力实施的一种自我教育。
学生心理最敏感、最娇嫩、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当属自尊心理,自尊是一种由自我评价所引起的自爱,自我尊重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
学生正处在幼稚期到成熟期的过渡阶段,由于这个时期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所以心理上的表现欲和成功欲也十分明显,特别是在众人面前,那种避免失败、期待成功的心理欲望尤为强烈。那些犯了错误的学生,他们的自尊心表现得就更为复杂一些,因为犯错误,做了错事,受到别的同学的责怪,产生了自卑感,有时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深处仍有上进要求,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帮助。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因此我们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由于学生的可塑性很大,难免出现错误,但他们并不会就因此丧失自尊心、好胜心和自我认识的能力,反而更敏感、更有自尊、更关注教师对自己的态度。尤其是当自己对所犯的错误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悔改之意时,更需要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谅解。此时,教师就不应该再去计较学生的错误和缺点,而应该适度处理,适当宽容,给学生留有余地,给他们一个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机会。这样,学生既易于接受,又对教师的宽容产生一种负疚感,从而鞭策自己尽量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
如果教师对学生所犯的错误抓住不放,严厉惩罚,否定或贬低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批评的积极性,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结果会事与愿违,大大削弱了教育的效果。
有这样一个事例,有一位学习中等的学生在一次单元测试中作弊被教师发现并没收了卷子,下课后这位学生向老师承认错误,并保证以后绝不再作弊。可这位教师却不依不饶,又请家长又让学生写检查,结果这位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从此对这门课程失去了兴趣,成绩日趋下降。假如当这位学生承认错误时教师能适当给予宽容,我想不会产生上面的后果。
还有一个事例:有一位学生因某一件事顶撞了老师,这位老师当时很生气,要求学生请家长,这位学生也答应了。可是第二天家长没请来,这位学生却交上了一份检查,并向老师承认错误,老师一看态度很诚恳,而且学生也有悔改的意思,老师就给予宽容。从此以后,这位学生再也没有顶撞老师,而且学习成绩也有所上升。
两个事例充分证明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若学会适当地宽容,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育家卢梭说过:“有些人过分严格,有些人过分放任,这两种情况同样要避免。”我们这里提到的宽容绝不是听之任之无原则的放纵,更不是教师软弱无能的表现。它是建立在对学生的爱护和严格要求前提下所进行的教育,这里蕴含着教师对学生的无限期望,用的是以心换心,不但要把自己对学生的爱通过友善的言行传给他们,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心灵上受到震颤,在思想上明辨是非,鼓足勇气,承受并改正错误。
宽容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已愈来愈受到教师的重视,同时宽容也是一种教育艺术,需要大家去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只要教师能适时适度地运用宽容这种教育方式,将会使许多犯错误的学生乐于反省自己的过错,振作精神,重新塑造光辉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