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粵澳深度合作區示範意義重大
探討粵澳深度合作區對澳門的重要性及其建設的意義,可以從中央對粵澳深度合作區的期望加以分析。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可以回顧今年4月份韓正副總理在廣州主持召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韓正副總理在會議上明確提出要圍繞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這樣一條主線,做好加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這篇大文章的觀點。而且他提出了六個新,具體包括新平臺、新空間、新示範、新高地、新產業和新體系這樣六個新的建設要求,通過這六個新我們可以很明確的看出中央對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是寄於厚望的,而且希望這裏能夠通過新模式、新創造、新突破成為全球投資粵港澳大灣區的一個新“窪地”。
與中央對粵澳深度合作區的期望相呼應的另外一個資訊是,在今年三月份廣東省委、省政府出臺了一個《關於支持珠海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議現代化國際化經濟特區的意見》。在這個文件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有多處是涉及到粵港澳合作,尤其是粵澳合作,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直觀地感受到珠海未來的發展將會是與澳門有著密切聯系的。比方說提到珠海的發展目標有兩個階段,一個是到2025年,一個是到2035年,在2025年這一目標中提到了要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取得重要進展,而到2035年這個階段性目標當中,也提到了澳珠極點帶動的作用要顯著增強。所以從這樣一些表述可以看出,未來珠海的發展與澳門的發展是密切聯系的。
如果要用幾個關鍵詞來概括粵澳深度合作區對澳門的意義,首先就是作為在新時期、新階段粵澳合作模式創新的試驗田;第二就是作為粵澳創新合作的新抓手。他的意義不僅是對於澳門,還對於珠澳如何承載粵港澳大灣區其中的一個極點的作用,以及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等方面都負有重要使命。這是從大的方面看,如果從小的方面看,未來深度合作區對於澳門的經濟適度多元也具有重要意義。對於澳門的意義當然還包括保持澳門的長期繁榮穩定,以及“一國兩制”的行穩致遠等等這樣相關的意圖。
共商共建共管暢順溝通是關鍵
對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國家明確將按共商共建共管模式來建設,澳門特區政府應該怎麼正確的理解和看待這一管理機制和模式。我認為首先要認識到粵澳深度合作去建設是一個創新發展的過程,整個大灣區的建設,包括粵澳合作的過程其實一直以來都是一種機制創新的一個過程,既然認可他是一種創新,就有一個摸索的過程。而在這個摸索的過程當中如何來進行有效地溝通顯得非常重要。
共商共建共管這是未來我們實現粵澳深度合作的一種思路、一種模式,我們可以回顧在以往的粵澳合作或者區域合作當中,我們曾經碰到過什麼問題,思考我們在未來的合作當中如何去避免這些問題,這是我們必須深入思考的問題。從以往粵澳合作包括珠澳合作的一些經驗來看,包括粵澳合作產業園,最早的跨境合作產業園,其實我們都可以看到,如果對合作平臺建設的理解各有各的看法,當中理解的差距不能很好地填補的話,對最終合作的效果將會產生影響。雖然我們看到過去20年珠澳合作、粵澳合作有很好的成效,但我們也看到了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們希望在未來的粵澳深度合作區當中,能夠避免出現這樣的問題。而有效的溝通一定是未來我們在推進深度合作區建設當中需要有的理念。
粵澳深度合作區採用共商共建共管模式,在這樣一個創新的管理機制當中,可能最受關注的是共管,因為在以往的粵澳合作包括珠澳合作當中,都曾執行過共商與共建的模式。如何通過共管提高深合區發展運行的效率,我認為這將是深度合作區最大的一個合作創新和亮點。如何共管,這是當前我們迫切的包括珠海、橫琴以及澳門特區政府需要盡快解答的一個問題,根據以往一些合作平臺的建設我們可以知道,他中間應該涉及到這樣一些內容,比如說規劃、招商引資、開展建設,進行項目的培育以及企業的扶持,還有後期的相關的人才引進,在制定優惠政策等方面的內容。在這些工作內容當中,在共管方面最為受關注的就是招商引資、全球人才的吸引以及相關的政策配套,包括對企業的政策,對人才的政策,在這個過程中澳門扮演的角色,是不是所有事情都有他來管,或者是他與珠海以一種共商的形式來進行管理,這絕對是在區域合作當中進行制度性整合的前所未有的創新和舉措。對執行共管,建議澳門特區政府可以考慮成立專門的職責部門或者是一個團隊負責推進深度合作區的發展,尤其是推進落實共管方面的工作,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分線管理是降低制度創新
風險的階段性措施
關於“分線管理”政策,根據以往港澳回歸之後的一些做法可以看到,通過劃出一定的區域或搭建一定的平臺來進行區域合作的創新政策嘗試,以縮小試錯成本,這實際在區域合作當中是很常見的一種思路。所謂的劃定一定的合作平臺,意思是要把一些創新的政策放在一個限定的區域內去執行,目前的這個所謂“分線管理”也是相類似的一個思路。也就是先在一個小區域內放的開一些,當我們發現他的這個政策或創新是可行的,那我們就可以把他放在一個更大的區域裏面去執行。而在前期我們不能判定他或者可能出錯導致的成本不知有多大,比較難作出判斷時,我們需要分線管理的政策。
從港澳回歸20多年以來圈定的一些具體的合作平臺,以縮小試錯成本的區域合作經驗可以看出,我們在對一些創新效果還不太確定的情況下,為了減少風險會進行一個對制度創新區域的制度劃定。此外,分線管理對於促進內地與澳門體制機制對接,有著試驗田的作用。
深合區要建立全球招商
和引才的格局
如果要對粵澳深度合作區未來做一個展望的話,那首先他將會是一個由於有這樣一種創新合作的模式——共商共建共管的機制模式——而吸引到更多的全球投資。簡單地說就是對全球資金的吸引力會加大,這無疑將會直接影響到產業,例如,金融業將會是深度合作區未來得到重點關注的行業。配合澳門建設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平臺這樣一個發展定位,在未來的深度合作區將可以預測像跨境金融、綠色金融、人民幣跨境結算等業務將可能利用深合區的平臺得到新的發展機遇。
與產業發展密切相關的就是人才的需求,我們現在可以看得到,有些產業對人才的需求是很大的,尤其是一些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如果缺乏高層次人才其實產業要實現一種飛躍式的發展是很困難的。所以可以預測,未來深度合作區將會是大灣區另外一個對全球高層次人才具有較大吸引力的這樣一個區域。
對於粵澳深度合作區未來產業的發展,包括企業的引進,我們的視角絕對不能只立足於當前珠海或者是澳門的現有基礎,我們還要將視野放在未來大灣區所需要的以及是國家在“一帶一路”建設當中所需要的這樣一個層面去思考,也就是說我們不要太多的去只考慮存量,而是要考慮增量的問題。在新的增量中找到最有價值的或者對合作效率提升最有幫助的這些增量,這會是接下來建設粵澳深度合作區工作的一個重點。這也是韓正副總理在六個新當中提到的,“盡最大努力聚集優勢領域發展新產業”。我們的眼光不要太過拘泥於以往傳統的優勢產業,也要考慮優勢產業當中新的領域。以往我們可能沒有足夠的條件發展,而未來在深度合作區有國家支撐和支持,在國家寄於深厚期望的這樣一個制度創新的合作平臺上,怎麼樣能夠通過在全球吸引到最具影響力的企業、資金以及人才,參與到大灣區建設當中來,以實現我們以前所不能觸及的高度,這是未來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要達到的一個目標。
探討粵澳深度合作區對澳門的重要性及其建設的意義,可以從中央對粵澳深度合作區的期望加以分析。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可以回顧今年4月份韓正副總理在廣州主持召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韓正副總理在會議上明確提出要圍繞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這樣一條主線,做好加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這篇大文章的觀點。而且他提出了六個新,具體包括新平臺、新空間、新示範、新高地、新產業和新體系這樣六個新的建設要求,通過這六個新我們可以很明確的看出中央對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是寄於厚望的,而且希望這裏能夠通過新模式、新創造、新突破成為全球投資粵港澳大灣區的一個新“窪地”。
與中央對粵澳深度合作區的期望相呼應的另外一個資訊是,在今年三月份廣東省委、省政府出臺了一個《關於支持珠海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議現代化國際化經濟特區的意見》。在這個文件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有多處是涉及到粵港澳合作,尤其是粵澳合作,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直觀地感受到珠海未來的發展將會是與澳門有著密切聯系的。比方說提到珠海的發展目標有兩個階段,一個是到2025年,一個是到2035年,在2025年這一目標中提到了要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取得重要進展,而到2035年這個階段性目標當中,也提到了澳珠極點帶動的作用要顯著增強。所以從這樣一些表述可以看出,未來珠海的發展與澳門的發展是密切聯系的。
如果要用幾個關鍵詞來概括粵澳深度合作區對澳門的意義,首先就是作為在新時期、新階段粵澳合作模式創新的試驗田;第二就是作為粵澳創新合作的新抓手。他的意義不僅是對於澳門,還對於珠澳如何承載粵港澳大灣區其中的一個極點的作用,以及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等方面都負有重要使命。這是從大的方面看,如果從小的方面看,未來深度合作區對於澳門的經濟適度多元也具有重要意義。對於澳門的意義當然還包括保持澳門的長期繁榮穩定,以及“一國兩制”的行穩致遠等等這樣相關的意圖。
共商共建共管暢順溝通是關鍵
對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國家明確將按共商共建共管模式來建設,澳門特區政府應該怎麼正確的理解和看待這一管理機制和模式。我認為首先要認識到粵澳深度合作去建設是一個創新發展的過程,整個大灣區的建設,包括粵澳合作的過程其實一直以來都是一種機制創新的一個過程,既然認可他是一種創新,就有一個摸索的過程。而在這個摸索的過程當中如何來進行有效地溝通顯得非常重要。
共商共建共管這是未來我們實現粵澳深度合作的一種思路、一種模式,我們可以回顧在以往的粵澳合作或者區域合作當中,我們曾經碰到過什麼問題,思考我們在未來的合作當中如何去避免這些問題,這是我們必須深入思考的問題。從以往粵澳合作包括珠澳合作的一些經驗來看,包括粵澳合作產業園,最早的跨境合作產業園,其實我們都可以看到,如果對合作平臺建設的理解各有各的看法,當中理解的差距不能很好地填補的話,對最終合作的效果將會產生影響。雖然我們看到過去20年珠澳合作、粵澳合作有很好的成效,但我們也看到了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們希望在未來的粵澳深度合作區當中,能夠避免出現這樣的問題。而有效的溝通一定是未來我們在推進深度合作區建設當中需要有的理念。
粵澳深度合作區採用共商共建共管模式,在這樣一個創新的管理機制當中,可能最受關注的是共管,因為在以往的粵澳合作包括珠澳合作當中,都曾執行過共商與共建的模式。如何通過共管提高深合區發展運行的效率,我認為這將是深度合作區最大的一個合作創新和亮點。如何共管,這是當前我們迫切的包括珠海、橫琴以及澳門特區政府需要盡快解答的一個問題,根據以往一些合作平臺的建設我們可以知道,他中間應該涉及到這樣一些內容,比如說規劃、招商引資、開展建設,進行項目的培育以及企業的扶持,還有後期的相關的人才引進,在制定優惠政策等方面的內容。在這些工作內容當中,在共管方面最為受關注的就是招商引資、全球人才的吸引以及相關的政策配套,包括對企業的政策,對人才的政策,在這個過程中澳門扮演的角色,是不是所有事情都有他來管,或者是他與珠海以一種共商的形式來進行管理,這絕對是在區域合作當中進行制度性整合的前所未有的創新和舉措。對執行共管,建議澳門特區政府可以考慮成立專門的職責部門或者是一個團隊負責推進深度合作區的發展,尤其是推進落實共管方面的工作,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分線管理是降低制度創新
風險的階段性措施
關於“分線管理”政策,根據以往港澳回歸之後的一些做法可以看到,通過劃出一定的區域或搭建一定的平臺來進行區域合作的創新政策嘗試,以縮小試錯成本,這實際在區域合作當中是很常見的一種思路。所謂的劃定一定的合作平臺,意思是要把一些創新的政策放在一個限定的區域內去執行,目前的這個所謂“分線管理”也是相類似的一個思路。也就是先在一個小區域內放的開一些,當我們發現他的這個政策或創新是可行的,那我們就可以把他放在一個更大的區域裏面去執行。而在前期我們不能判定他或者可能出錯導致的成本不知有多大,比較難作出判斷時,我們需要分線管理的政策。
從港澳回歸20多年以來圈定的一些具體的合作平臺,以縮小試錯成本的區域合作經驗可以看出,我們在對一些創新效果還不太確定的情況下,為了減少風險會進行一個對制度創新區域的制度劃定。此外,分線管理對於促進內地與澳門體制機制對接,有著試驗田的作用。
深合區要建立全球招商
和引才的格局
如果要對粵澳深度合作區未來做一個展望的話,那首先他將會是一個由於有這樣一種創新合作的模式——共商共建共管的機制模式——而吸引到更多的全球投資。簡單地說就是對全球資金的吸引力會加大,這無疑將會直接影響到產業,例如,金融業將會是深度合作區未來得到重點關注的行業。配合澳門建設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平臺這樣一個發展定位,在未來的深度合作區將可以預測像跨境金融、綠色金融、人民幣跨境結算等業務將可能利用深合區的平臺得到新的發展機遇。
與產業發展密切相關的就是人才的需求,我們現在可以看得到,有些產業對人才的需求是很大的,尤其是一些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如果缺乏高層次人才其實產業要實現一種飛躍式的發展是很困難的。所以可以預測,未來深度合作區將會是大灣區另外一個對全球高層次人才具有較大吸引力的這樣一個區域。
對於粵澳深度合作區未來產業的發展,包括企業的引進,我們的視角絕對不能只立足於當前珠海或者是澳門的現有基礎,我們還要將視野放在未來大灣區所需要的以及是國家在“一帶一路”建設當中所需要的這樣一個層面去思考,也就是說我們不要太多的去只考慮存量,而是要考慮增量的問題。在新的增量中找到最有價值的或者對合作效率提升最有幫助的這些增量,這會是接下來建設粵澳深度合作區工作的一個重點。這也是韓正副總理在六個新當中提到的,“盡最大努力聚集優勢領域發展新產業”。我們的眼光不要太過拘泥於以往傳統的優勢產業,也要考慮優勢產業當中新的領域。以往我們可能沒有足夠的條件發展,而未來在深度合作區有國家支撐和支持,在國家寄於深厚期望的這樣一個制度創新的合作平臺上,怎麼樣能夠通過在全球吸引到最具影響力的企業、資金以及人才,參與到大灣區建設當中來,以實現我們以前所不能觸及的高度,這是未來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要達到的一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