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让位楼盘趋势亟须遏制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133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校园的置换、搬迁,鲜有不遭到师生反对的,甚至爆出教师停课、下跪护校的新闻。有的地方政府根本不顾师生的意见,强制推进,他们的理由是,师生不顾大局,不着眼长远,不理解学校办学的困境。当然,也有一些政府部门在媒体介入报道后,做出听取师生意见的姿态,延迟搬迁或调整方案。
  解决学校办学经费,拓宽学校办学空间,这是地方政府的理由,但很多时候根本站不住脚。大中学校举债办学,需要靠置换老校园来筹资,这本就不合理。一方面,依照法律,举办者应保障学校投入,作为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学校不能举债,因为学校无盈利收入还债,要举债应该由政府(或举办者)举债。另一方面,依照法律,教育用地的用途不得随意变更,变更用途必须经过审批。另外,学校办学不能盲目扩大规模,因扩大规模导致原有校舍不够、征地盖楼导致学校举债的问题,倘若合理定位,或可避免。
  就是学校确实存在生存空间狭窄的问题,也应该就建设新校区是否保留老校园、怎样在新校区传承学校的传统和文化、建设新校区后的学校管理等问题听取师生的意见。我国各地学校的搬迁,几乎都由行政部门拍板,事先根本不听学校老师和学生的意见,甚至可能因领导一句话,学校就被纳入搬迁的范围。有的地方是在领导已经拍板后再听取意见,只是走走形式,这些才是校园搬迁最大的问题。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重大教育决策必须公开征求意见;学校办学应实行民主管理,因此校园搬迁必须公开征求意见。只有把民意纳入教育决策,才能对行政权力形成制约,防止行政与利益因素对办学的干扰。
  (摘自2014年9月9日《北京青年报》)
其他文献
前些天,刚刚出医院的32岁年轻教师石林一直在海口经济学院行政中心的办公室里忙碌着。在7月18日下午抗击超强台风“威尔逊”中,这位32岁的年轻教师为抢救图书、转移设备和保护评建工作的重要文件资料,被门硬生生地夹断了两根手指。而伤势稍稍稳定,他就立刻回到校园,投入到灾后重建一线,被同事称为“台风中的强者”。  不顾个人安危  海口经济学院即将迎接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所以尽管时值暑假,仍有一些
2019年12月,网剧《庆余年》热播,但挤牙膏式的更新频率在开播之初就遭到观众吐槽,“加更”的呼声日益高涨。于是原本为竞争对手的两家视频网站——腾讯视频和爱奇艺为满足观众的意愿,一起“加更”了,但并非免费更新,还取了个名号叫“VIP付费超前点播”,相当于VVIP。在此模式下,12月16日19:59前,VIP用户可专享限时5天折扣价,花50元就能在更新日比普通VIP用户多看6集。两家网站双双宣称,按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2012年,笔者接手学校公认一个的“问题班”。班内66个孩子中,26位是单亲家庭子女,6位由亲戚代管。他们寄宿在学校,大多冷漠、偏激、性格暴躁,学习不主动;以致全班士气低下,学风不浓,成绩一落千丈。由于常规管理方法不奏效,所以笔者便开始摸索起集体管理的新方法。最后是小组管理救活了班级,一
9月4日,福州大学迎来7000多名新生入学,各院系的迎新学长们各司其职,为学弟学妹们提供各种服务,营造温馨入学环境。图为迎新现场学长为新生运送行李。  摄影报道/姜克红
中国的驻校诗人制度是进入21世纪才出现的新生事物,2004年首都师范大学开此先河,诗人江非成为首位驻校诗人。从此,驻校诗人制度在我国逐渐为人所知,并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已经有多所高校开展了驻校诗人项目。  10年历程回顾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是国内首个推出驻校诗人制度的学术机构。人选从诗刊杂志社评选的上一年度“华文青年诗人奖”获奖诗人中遴选而出。其运作模式大致如下:驻校时间为期一年,与大
王善迈,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北京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兼职教授,全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理事长,《教育与经济》杂志主编。  《教育》旬刊:为保障教育权的公平实现,教育财政投入体系应该怎么改?  王善迈:提供公共教育服务是政府和财政的基本职能。教育服务是成本递增的服务。为使公共教育支出持续稳定增长,不应继续采取与财政和生产总值挂钩的方式
中國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谈学区房问题绕不开教育资源均衡,解决学区房过热问题也难有确切的时间表,“教育资源均衡化是一个长远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坚持不懈地加大投入和实施力度,改变资源配置模式,确保学校间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趋近一致。唯有实现中小学教育资源的适度均衡,学区房才有可能‘退烧’。”  (摘自2014年6月16日《经济日报》)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大街第一小学,有一棵历经百年仍然郁郁葱葱的杨树。它见证了一所百年名校的发展史,同时也陪伴了陈丹15年的从教历程。从教15年来,陈丹把对教育事业的挚爱融化在工作的点点滴滴中。她一直思考:当孩子们走进校园,教育者要给他们留下些什么?带着这一思考,在课程改革中,陈丹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教学风格,因而被评为沈阳市骨干教师、和平区优秀班主任。  教育,始于明确行为界限
江苏“金钥匙”竞赛中的“科幻作文”,其目的是考察学生的想象力。主办方曾有过统计,发现平均每10篇科幻佳作里,就有6篇出自小学生之手,用主办的话说:“学生年龄越大,想象力却越差,有的高中孩子语言尽管优美流畅,但写得像议论文。”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关键阶段。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开始认识到了学校教育对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他们通过开发相关课程,改革评价机制,着力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012年12月1日,经过了几天来阴雨连绵,广州最低气温仅10摄氏度,而天河区东奥学校初中部教学楼的10多间教室却没有安上门窗。学校不担心学生在学校会受凉感冒吗?在这种条件下上课两周,被学校视为是一种“挫折教育”。在学校校长看来,挫折教育就是让学生吃苦,从而坚强起来。在很多教师的心里,也确实觉得当下的学生们没怎么吃过苦、受过挫折,应该让学生经历一些磨难,不要当温室的花朵。但有专家指出,这并不是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