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多模态隐喻是跨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在隐喻的构建与识别中发挥重要作用。声音作为非语言模态之一,其作用主要在于激活源域、识别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关系。中医四诊之闻声法,即是通过声音获取信息用于诊治,古代学者运用象声词、比喻、设置发声场景等方式记录声音。从多模态隐喻的角度,对中医古籍中记载的声音进行举例分析,展示声音在隐喻构建中对中医临床思维的影响,为中医多模态隐喻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关键词 多模态;隐喻;闻诊;闻声;中医
Abstract Multimodality is a hotspot i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recognition of metaphor.As one of the non-verbal modes,sound is mainly used to activate the source domain and to identify the mapping relationship from the source domain to the target domain.The four-diagnosis method of TCM uses sound to obtain information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Ancient scholars used onomatopoeia,metaphors,and setting up sounding scenes to record sound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modal metaphor,the paper analyzes the sounds recorded in ancient TCM books with examples,shows the influence of sound on the clinical thinking of TCM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etaphors,and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multimodal metaphors in TCM.
Keywords Multimodal; Metaphor; Auscultation; List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图分类号:R24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1.10.011
大量语言事实表明: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法,更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莱考夫和约翰逊[1]在其著作中同时指出:“隐喻是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而语言只是概念隐喻的外在表现形式。”20世纪末,以Forceville和Urios-Aparisi[2]为首的学者将语言学领域的概念隐喻推向了多模态隐喻研究,主张图像、声音、空间布局、颜色、线条等非语言符号也可用于构建和表达概念。福塞维尔强调:“一个完备的认知隐喻理论必须系统地研究非语言和多模态隐喻,这是语言模式所无法替代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5种感知通道,在交际过程中综合作用分别形成5种模态,多模态隐喻即是由2种或2种以上模态共同参与构建的隐喻[3]。多模态隐喻调动了人的多重感官,使人可以更好地体验具体事物和现象,因而更易于被理解和接受。顾日国[4]提出源于脑神经科学的多模态感官系统,总结了多模态感官系统的共同生物特质:1)具有接收器,对体内外变化敏感并作出反应;2)通过神经传导;3)各感官系统的信息都汇聚到新脑皮质做解析、整合处理,最终变为感知、记忆和行为。顾日国[4]发现西方更关注感官主体跟外部世界互动的关系,而中医则把重心放在从多模态感官的外部表象去推究內在的身心状况。
中医四诊是医者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重感官去收集患者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得出诊断的方法。声音、形态、颜色、气味、脉动等非语言模态帮助中医去感知患者的病兆信息[4],这种作用在中医将知觉具化为文字后更加凸显出来。其中,听觉模态是与话语分析关系最为紧密的多模态之一,有研究认为当看到与声音相关的词时,初级、次级感觉运动系统以及听觉皮质会被激活,声音和概念可以互相激活[5]。“声音-概念”双向唤起模式使我们通过文字去研究声音成为可能。
1 声音与隐喻
声音作为传递信息的重要介质,被古希腊时期斯多葛学派视作语言的3大特征之一。在汉语中,声符作为一个识别符号用于表音,同时也具有示源功能,可用于表义。人们在创造形声字时,并不是随便地使用一个声符,而是在众多的同音字中,选用其中“义同或义近者”。造出来的形声字,其声符既与形声字同音,又与形声字义近或义同,这样声符就具有了表义的作用[6]。引入声符的形声字很快成为汉字的主流,几乎占据了汉字总量的90%[7]。声音的在场能使人们判别感知的信息更加丰富而全面,语音的韵律和语调能够使声音的在场性变得更加生动[8]。Forceville和Urios-Aparisi[2]认为声音有助于激活隐喻的源域以及识别以非语言模式表示的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关系。听觉模态隐喻的特点为:1)源域通常是能够产生声音的现象、物体、动作等;2)声音在隐喻中发挥着激活源域和识别映射关系的作用;3)听觉模态隐喻的构建依赖于转喻的层层激活[9]。
如在手机广告中,画面呈现一位女性在一个外形类似钢琴的手机上“弹奏”,并伴随着动听的歌曲。此处构建了“手机是钢琴”的隐喻,暗示该手机的声音犹如琴声动听。声音直接激活了“钢琴”这一源域,并且增强了按下手机的按钮与敲击钢琴的按键之间的视听觉及运动系统同源性[2]。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声音较文字更有利于情感交流与艺术表达,因此目前听觉模态隐喻更多地应用于如广告、电影、动画等传媒领域。《周易·系辞上》谓:“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语言有词不达意之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设想:中医将声音作为对语言的补充说明,亦存在着“立声以尽意”的目的。 2 中医如何“立声以尽意”
《说文解字》云:“闻,知闻也,从耳门声。”闻诊最初即是指“听声音”[10]。《黄帝内经》提出了声音产生的解剖基础,《诸病源候论》则进一步阐述了对声音产生的生理性认识,并提出言语和语言的正常在于“阴阳和平”[1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听音声而知所苦。”中医很早便将听声音作为诊断方法,通过听辨患者言语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变化以及脏腑功能失调所发出的咳嗽、呕吐、呃逆、肠鸣等异常声响[12],以察五脏、观病位、辨深浅、断预后、决死生。古代中医记录声音的方式有:1)通过象声词直接模拟声音;2)运用明喻以声写声;3)构建类似发声场景;4)以五音对五脏;5)侧面描写声音,如描写声音的道德属性,通过渲染环境,前后对比间接写声等。其中1)、2)、3)最为常见,并且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2.1 运用象声词直接模拟声音 象声词,又名拟声词、摹声词、状声词,是通过直接模仿现象本身的声音而构成的词,通常只用于表音,而不具有特殊含义。但从汉语“以声象意”的角度来看,语音与所指对象或所表达意义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联系[13]。记录象声词的字的偏旁与所指称对象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往往可以从其偏旁看出其指称对象,感知词汇意义[14]。如与水饮痰湿有关者,多以水为偏旁,如濯濯、漉漉、汩汩、沥沥等;与言语、咽喉、呼吸、喘息有关者,则多以口为偏旁,如啾啾、叽叽等。象声词不仅单纯摹拟声音,还表达一些与声音相关的其他非声音意义,其转喻方式主要有3种:1)由指称声音转喻为指称声音的发声体;2)由指称声音转喻为指称与声音相关的具体事物;3)由指称声音转喻为指称声音的发声动作[15]。举例如下。
例1,《伤寒症保全性命之道》曰:“伤寒将愈,肠中空空,饥肠辘辘。”意为在伤寒将愈未愈之时,应减少食量,《伤寒论》第398条云:“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辘辘”为车行之声,何垠注:“肠中虚鸣,如车轮之转也。”古代的车之所以能行是基于中空的车毂,正如《老子》云:“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辘辘”由指称声音转喻为指称与声音相关的具体事物(车毂),车毂中空映射肠中空空,构建了“肠道是车毂”的隐喻,“辘辘”之声激活了源域,增强了听者对“损谷则愈”的理解。
例2,《黄帝内经太素》云:“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濯,从水,翟声,《广雅》云:“濯,洒也。”濯的本义是动词:洗、洒、淋、浇。洗衣服脱水时需要把住衣物的两头用力拧干,这个动作使得衣物互相交错绞在一起能够挤压出水分。而腹中切痛让人感觉大肠绞在一起像洗衣时拧干衣物一样,“濯濯”作为洗衣的声音使人联想起洗衣的动作,由指称声音转喻为指代发声动作。构建了“腹痛的感觉是绞衣物”的隐喻,声音激活了“洗衣”这一源域,并暗示了腹部的疼痛性质是绞痛。疼痛性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机,从而指导治疗。腹痛者,有胀痛、刺痛、灼痛、跳痛、钝痛、绞痛等,不同性质的疼痛用药不同,本例中绞痛为痉挛性的剧烈疼痛,治疗时可选用芍药以缓急止痛。白芍味苦酸,归肝、脾经,《药性论》谓其可治“腹中绞痛”,现代研究发现其有较好的解痉作用[16]。此外,“濯”偏旁从水,亦可推断该大肠之病与水液代谢异常有关,如《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云:“濯濯者,肠中有水,而往来气冲则有声也。”治疗上也可考虑从水饮论治,如《奇症汇·黄帝气厥论篇》言:“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病也,所治葶苈丸。”
2.2 运用明喻,以声写声 明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他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类的关系,常用“像”“比如”等喻词来联系。根据喻体的对象不同,可分为以下4类。1)动物家禽声,如《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曰:“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医源》曰:“痰如蟹沫,声如雄鸭。”《妇人规》曰:“声如豺狼之质。”;2)人声:如《外科正宗》曰:“有声如婴儿啼状。”《山居便宜方》曰:“声如鼾睡者难治。”《石室密录》曰:“声如酣则肺绝矣。”3)自然现象声,如《奇病录》曰:“患喉风,猝然痰声如潮。”4)金属、器具声,如《医林改错》曰:“口噤太甚,下牙里收,其声如锉”,《医法圆通》曰:“声如洪钟,指邪火之旺极。”《望诊尊经》曰:“语音沉涩,声如破鼓,舌强不转。”这一类源域是声音的发声体,声音往往指代发声体的某一属性或特征,从而揭示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关系。举例如下。
例3,《医说》记载一则医案:“陈子直主簿妻有异疾,每腹胀则腹中有声如击鼓,远闻于外,行人过门者,皆疑其家作乐。腹胀消则鼓声亦止。”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其发声原理为击打鼓皮使之发生振动并引起鼓面下的空气共鸣。而叩诊腹部出现空空的鼓声暗示该腹胀是因为肠中胀气,这里构建了“腹部是鼓”的隐喻,声音提示二者的相同之处为内有气体。由此可知该腹脹应使用理气药,如《救偏琐言》言:“指弹腹声如闷鼓,此等内伤悉非轻,莱菔陈皮枳实君,青皮等味佐桔梗……前胡下气必推陈,木香厚朴姜砂类。”
例4,《陈莲舫医案》曰:“痰热内阻,呼吸不利,哮声如锯。”锯子是由不规则排列的锯齿构成的锯条和锯身组成,锯子与被切割的物体之间有很大摩擦力。“锯子与物体来回运动一样有阻碍感”映射“痰气聚集咽喉,对呼气形成阻碍”,构建了以“锯子与物体相对运动”为源域、“气体在喉中通行”为目标域的隐喻,声音直接激活了源域,并提示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同点为运行“不利”。由此可知哮声形成的原因是痰阻气道,处方用药时应考虑化痰药,如《大医马氏小儿脉珍科》云:“若痰盛喉中如锯,药不能下,然当用撩痰方去其痰。”锯子隐喻还可见于《杂疫证治》:“其症痰涎壅盛,气急发喘,喉声如锯。”
正如语境之于言语,同一声音在不同的场景中所指侧重不同,声音可专指发声体的某一属性或特征,也可指称这一发声体的多种属性或特征。在分析时,应参照具体情况灵活变通,如打雷是常见的自然现象,雷声具有电压高、电流大、音量大、迅疾、破坏力强等特点,在各种场景中,雷声有不同的指代意义。 例5,《伤寒论》第157条云:“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此因胃中不和,太阳余邪未尽,入而与内饮相搏,故腹中雷鸣而下利。雷的特点之一是“迅疾”,正如《六韬·龙韬·军势》云:“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通常用于形容事件发生很快,猝不及防。此处雷鸣映射粪便在肠道中蠕动过快,泄下如注。构建了以“自然界打雷”为源域,“下利的特点”为目标域的隐喻,雷鸣声直接激活了源域,并提示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同点为“迅疾”。《蠢子集》有歌诀云:“更有猛然大泻粪门开,若将肠胃涌出来。衣带裤子提不住,腹内肠鸣似奔雷。”此处突出了“肠鸣似奔雷”,较前更易识别出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关系。
例6,《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篇云:“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雷的另一特点为音量大,如成语“轰雷贯耳”用于形容人的名气很大。此外雷亦具有很强的破坏力,“雷霆之怒”用于表示愤怒的程度很深,造成的后果很严重。切痛是极度疼痛之意,如曹植《九愁赋》云:“怀愤激以切痛,苦回忍之在心。”雷鸣不仅是形容肠鸣音声音很大,还映射腹部疼痛的剧烈程度,构建了以“打雷”为源域,“腹痛”为目标域的隐喻。此处运用通感以听觉描写痛觉,强调该病为急症,需急救处理,如《伤寒百证歌》云:“阴毒阳虚汗不止,腹胀肠鸣若雷吼。面黑更兼指甲青,速灸关元应不谬。”
例7,《名医类案》曰:“误过服热药,汗出如油,喘声如雷。”雷具有电压高、电流大的特点,自然界中雷鸣与电闪往往相伴发生,电闪是空气柱燃烧发光产生的火花,古人将雷鸣与电闪并称雷火,且在自然现象中能够观察到雷鸣电闪而引起大火的现象,自然而然将“雷”与“火”联系在一起,如《易简方论》云:“譬如雷火,雨骤而火愈炽,日出火斯灭矣。”雷火映射过服热药后喘的特点,构建了以源域为“雷”、目标域为“喘”的隐喻,雷声激活了源域,并提示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同点为“火”。声音强调了“过服热药”这一病因,此案随即指出“气自外出,乃阳证也。又误服热药,宜用黄连解毒汤。”雷火隐喻还可见于《医旨绪余》:“病则下午潮热,哮声如雷,头疼面赤,盗汗烦躁。”
2.3 构建类似的发声场景 有一些声音难以用象声词或其他类似的声音形容,可以运用与产生病声相类似的原理,通过构建类似的发声场景,使人如同身临其境去体会声音。这一类隐喻的特点与结构隐喻类似,虽然源域和目标域的认知域不同,但二者结构有着对应关系。举例如下。
例8,《素问·脉要精微论》曰:“五藏者,中之守也,中盛藏满,气胜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古人的房屋内部,居于前的叫“堂”,堂后以墻隔开,后部中央叫“室”,《释名》曰:“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就是有家具的内室。在室内说话,声波受到墙壁和室内家具的反射,因此人听到的声音要比室外说话的声音大(响度较大),但室内家具会吸收一部分声波,而且反射音到达时间不一,因此声音听起来不如空房间那样洪亮,而是显得低沉重浊,这是声音受阻的体现。“墙壁和家具阻碍声波”映射“痰湿阻碍气道使人语声重浊”。与结构隐喻类似,此处构建了“气道是室内”“痰湿是墙壁和家具”的隐喻。通过发声原理,提示病机,如《脾胃论》云:“湿胜则音声如从瓮中出,湿若中水也,相家有说土音如居深瓮中,言其壅也,远也,不出也,其为湿审矣。”此外,大自然的湿气具有弥漫性、流动性和浸淫性的特点。在地气氤氲熏蒸,空气中湿度较大时,人往往出现身体困重、头晕发沉、憋闷等不适感,民间谚语“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即是描述这一状态。将大自然之湿与中医病因之湿类比[17],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因于湿,首如裹。”湿邪致病就好似沉重的湿布笼罩其身一样,阻碍了机体与外界的交流。无论是“湿重如裹”还是“声如从室中言”“音声如从瓮中出”都给人以被笼罩包围的感觉,可见在多模态隐喻中可将源域的同一特征转移至多个模态目标域,从而加深对该特征的理解与领会。
3 结语
从上文诸例可以看出,听觉模态隐喻往往比纯语言隐喻更加不明确。王华军[18]认为识别难度主要在于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在很大程度上是施喻主体根据自身的交际目的,以独特的感知视角主观化创造出来的。Forceville和Urios-Aparisi[2]则指出由于声音没有图像那样有意识地被记录,听觉模态较之视觉模态更难以被人们察觉,因此用于暗示源域的声音必须能被受众理解。目前对于听觉模态隐喻的研究还不成熟,其运作机制以及如何体现意义都缺乏系统的描述。我们尝试分析中医文献中已经具化为文字的声音,可以看出:虽然病声是无意识产生的,但中医对声音的记载却是在客观还原声音基础上的主观加工,借助声音对症状进行了补充说明或重点强调。“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声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暗示作用,影响着医者对疾病的判断和用药选择。
在临床实践中,现代中医对闻声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疾病上,如邓青等[19]以咳嗽声音的性质、深浅、大小、长短、发病时间、伴随症状等作为主要辨证依据,王欠等[20]从咳声近、咳空鸣、咳破声、咳痰响、破痰音、咳嘶哑、咳吼鸣、连串咳、偶单咳、咳声吠等10种典型咳声论治小儿咳嗽,其他系统疾病出现的病声则有待进一步挖掘研究。近年来,一些现代化技术和分析方法被广泛运用于中医闻声研究,如离体喉方法、空气动力学方法、声图仪方法、频谱分析方法、声音传感器和微计算机声音采集分析系统等[21],更是开发出基于“互联网+”理念与技术的智能中医闻诊系统用于临床应用。古代中医只能将多模态转信息化为文字记录,而今我们可以将多模态信息数字化储存,并用多媒体原汁原味地将其展现出来。在中医领域或许最适用听觉模态隐喻的是教学(或科普),在解释中医概念或讲解医案时,可充分发挥声音的隐喻认知作用,深化对中医学现象的体验和理论概念的理解。
参考文献
[1]乔治·莱考夫,马克·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何文忠,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3. [2]Forceville CJ,Urios-Aparisi E.Multimodal Metaphor[M].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2009:19,384-397.
[3]赵秀凤.概念隐喻研究的新发展——多模态隐喻研究——兼评Forceville & Urios-Aparisi《多模态隐喻》[J].外语研究,2011,28(1):1-10,112.
[4]顾日国.多模态感官系统与语言研究[J].当代语言学,2015,17(4):448-469.
[5]麻海芳,王碧莉,陈俊,等.声音概念垂直空间隐喻表征的初步探讨[J].心理科学,2018,41(3):526-532.
[6]马秀花.关于“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的几点思考[J].汉字文化,2017,29(10):13-17.
[7]吴国升.春秋时期汉字新造字的测查分析[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27(4):95-99.
[8]吴新民,张芳.意义的在场:语言逻辑中言语行为的声音意识问题[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2):87-92,127.
[9]杨旭,汪少华.电视广告音乐的多模态隐喻机制分析[J].外国语言文学,2013,30(3):160-165.
[10]张华敏,刘寨华.“闻诊”命名源流考[J].中醫药学报,2017,45(1):6-8.
[11]张治国,牛旭艳,鞠大宏.略论《诸病源候论》中的言语和语言异常[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1):28-32.
[12]陈家旭,邹小娟.中医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0.
[13]余涛.拟声构词中的隐喻、转喻及其认知界面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4,34(12):52-54.
[14]赵爱武.汉语象声词的语义与标写形式[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67(2):104-108.
[15]伍敬芳.汉语拟声词的动词化与转喻[J].修辞学习,2009,28(2):52-58.
[16]高晓南.大剂量白芍、炙甘草配伍对解痉的作用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22):17-18.
[17]谢菁,谷浩荣,贾春华.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中医六淫概念隐喻——以湿邪概念为例[J].中医药学报,2012,40(3):3-6.
[18]王华军.多模态隐喻研究纵观[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3):102-106.
[19]邓青,黄利兴,裴力娇.黄利兴听辨咳声诊治咳嗽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4):1613-1615.
[20]王欠,常克,韩志敏,等.常克教授诊法咳嗽辨治“新十闻”[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4(2):125-127.
[21]洪静,陈聪,许朝霞,等.中医声诊客观化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1):5324-5326.
(2020-02-23收稿 责任编辑:芮莉莉)
关键词 多模态;隐喻;闻诊;闻声;中医
Abstract Multimodality is a hotspot i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recognition of metaphor.As one of the non-verbal modes,sound is mainly used to activate the source domain and to identify the mapping relationship from the source domain to the target domain.The four-diagnosis method of TCM uses sound to obtain information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Ancient scholars used onomatopoeia,metaphors,and setting up sounding scenes to record sound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modal metaphor,the paper analyzes the sounds recorded in ancient TCM books with examples,shows the influence of sound on the clinical thinking of TCM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etaphors,and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multimodal metaphors in TCM.
Keywords Multimodal; Metaphor; Auscultation; List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图分类号:R24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1.10.011
大量语言事实表明: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法,更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莱考夫和约翰逊[1]在其著作中同时指出:“隐喻是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而语言只是概念隐喻的外在表现形式。”20世纪末,以Forceville和Urios-Aparisi[2]为首的学者将语言学领域的概念隐喻推向了多模态隐喻研究,主张图像、声音、空间布局、颜色、线条等非语言符号也可用于构建和表达概念。福塞维尔强调:“一个完备的认知隐喻理论必须系统地研究非语言和多模态隐喻,这是语言模式所无法替代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5种感知通道,在交际过程中综合作用分别形成5种模态,多模态隐喻即是由2种或2种以上模态共同参与构建的隐喻[3]。多模态隐喻调动了人的多重感官,使人可以更好地体验具体事物和现象,因而更易于被理解和接受。顾日国[4]提出源于脑神经科学的多模态感官系统,总结了多模态感官系统的共同生物特质:1)具有接收器,对体内外变化敏感并作出反应;2)通过神经传导;3)各感官系统的信息都汇聚到新脑皮质做解析、整合处理,最终变为感知、记忆和行为。顾日国[4]发现西方更关注感官主体跟外部世界互动的关系,而中医则把重心放在从多模态感官的外部表象去推究內在的身心状况。
中医四诊是医者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重感官去收集患者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得出诊断的方法。声音、形态、颜色、气味、脉动等非语言模态帮助中医去感知患者的病兆信息[4],这种作用在中医将知觉具化为文字后更加凸显出来。其中,听觉模态是与话语分析关系最为紧密的多模态之一,有研究认为当看到与声音相关的词时,初级、次级感觉运动系统以及听觉皮质会被激活,声音和概念可以互相激活[5]。“声音-概念”双向唤起模式使我们通过文字去研究声音成为可能。
1 声音与隐喻
声音作为传递信息的重要介质,被古希腊时期斯多葛学派视作语言的3大特征之一。在汉语中,声符作为一个识别符号用于表音,同时也具有示源功能,可用于表义。人们在创造形声字时,并不是随便地使用一个声符,而是在众多的同音字中,选用其中“义同或义近者”。造出来的形声字,其声符既与形声字同音,又与形声字义近或义同,这样声符就具有了表义的作用[6]。引入声符的形声字很快成为汉字的主流,几乎占据了汉字总量的90%[7]。声音的在场能使人们判别感知的信息更加丰富而全面,语音的韵律和语调能够使声音的在场性变得更加生动[8]。Forceville和Urios-Aparisi[2]认为声音有助于激活隐喻的源域以及识别以非语言模式表示的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关系。听觉模态隐喻的特点为:1)源域通常是能够产生声音的现象、物体、动作等;2)声音在隐喻中发挥着激活源域和识别映射关系的作用;3)听觉模态隐喻的构建依赖于转喻的层层激活[9]。
如在手机广告中,画面呈现一位女性在一个外形类似钢琴的手机上“弹奏”,并伴随着动听的歌曲。此处构建了“手机是钢琴”的隐喻,暗示该手机的声音犹如琴声动听。声音直接激活了“钢琴”这一源域,并且增强了按下手机的按钮与敲击钢琴的按键之间的视听觉及运动系统同源性[2]。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声音较文字更有利于情感交流与艺术表达,因此目前听觉模态隐喻更多地应用于如广告、电影、动画等传媒领域。《周易·系辞上》谓:“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语言有词不达意之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设想:中医将声音作为对语言的补充说明,亦存在着“立声以尽意”的目的。 2 中医如何“立声以尽意”
《说文解字》云:“闻,知闻也,从耳门声。”闻诊最初即是指“听声音”[10]。《黄帝内经》提出了声音产生的解剖基础,《诸病源候论》则进一步阐述了对声音产生的生理性认识,并提出言语和语言的正常在于“阴阳和平”[1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听音声而知所苦。”中医很早便将听声音作为诊断方法,通过听辨患者言语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变化以及脏腑功能失调所发出的咳嗽、呕吐、呃逆、肠鸣等异常声响[12],以察五脏、观病位、辨深浅、断预后、决死生。古代中医记录声音的方式有:1)通过象声词直接模拟声音;2)运用明喻以声写声;3)构建类似发声场景;4)以五音对五脏;5)侧面描写声音,如描写声音的道德属性,通过渲染环境,前后对比间接写声等。其中1)、2)、3)最为常见,并且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2.1 运用象声词直接模拟声音 象声词,又名拟声词、摹声词、状声词,是通过直接模仿现象本身的声音而构成的词,通常只用于表音,而不具有特殊含义。但从汉语“以声象意”的角度来看,语音与所指对象或所表达意义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联系[13]。记录象声词的字的偏旁与所指称对象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往往可以从其偏旁看出其指称对象,感知词汇意义[14]。如与水饮痰湿有关者,多以水为偏旁,如濯濯、漉漉、汩汩、沥沥等;与言语、咽喉、呼吸、喘息有关者,则多以口为偏旁,如啾啾、叽叽等。象声词不仅单纯摹拟声音,还表达一些与声音相关的其他非声音意义,其转喻方式主要有3种:1)由指称声音转喻为指称声音的发声体;2)由指称声音转喻为指称与声音相关的具体事物;3)由指称声音转喻为指称声音的发声动作[15]。举例如下。
例1,《伤寒症保全性命之道》曰:“伤寒将愈,肠中空空,饥肠辘辘。”意为在伤寒将愈未愈之时,应减少食量,《伤寒论》第398条云:“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辘辘”为车行之声,何垠注:“肠中虚鸣,如车轮之转也。”古代的车之所以能行是基于中空的车毂,正如《老子》云:“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辘辘”由指称声音转喻为指称与声音相关的具体事物(车毂),车毂中空映射肠中空空,构建了“肠道是车毂”的隐喻,“辘辘”之声激活了源域,增强了听者对“损谷则愈”的理解。
例2,《黄帝内经太素》云:“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濯,从水,翟声,《广雅》云:“濯,洒也。”濯的本义是动词:洗、洒、淋、浇。洗衣服脱水时需要把住衣物的两头用力拧干,这个动作使得衣物互相交错绞在一起能够挤压出水分。而腹中切痛让人感觉大肠绞在一起像洗衣时拧干衣物一样,“濯濯”作为洗衣的声音使人联想起洗衣的动作,由指称声音转喻为指代发声动作。构建了“腹痛的感觉是绞衣物”的隐喻,声音激活了“洗衣”这一源域,并暗示了腹部的疼痛性质是绞痛。疼痛性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机,从而指导治疗。腹痛者,有胀痛、刺痛、灼痛、跳痛、钝痛、绞痛等,不同性质的疼痛用药不同,本例中绞痛为痉挛性的剧烈疼痛,治疗时可选用芍药以缓急止痛。白芍味苦酸,归肝、脾经,《药性论》谓其可治“腹中绞痛”,现代研究发现其有较好的解痉作用[16]。此外,“濯”偏旁从水,亦可推断该大肠之病与水液代谢异常有关,如《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云:“濯濯者,肠中有水,而往来气冲则有声也。”治疗上也可考虑从水饮论治,如《奇症汇·黄帝气厥论篇》言:“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病也,所治葶苈丸。”
2.2 运用明喻,以声写声 明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他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类的关系,常用“像”“比如”等喻词来联系。根据喻体的对象不同,可分为以下4类。1)动物家禽声,如《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曰:“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医源》曰:“痰如蟹沫,声如雄鸭。”《妇人规》曰:“声如豺狼之质。”;2)人声:如《外科正宗》曰:“有声如婴儿啼状。”《山居便宜方》曰:“声如鼾睡者难治。”《石室密录》曰:“声如酣则肺绝矣。”3)自然现象声,如《奇病录》曰:“患喉风,猝然痰声如潮。”4)金属、器具声,如《医林改错》曰:“口噤太甚,下牙里收,其声如锉”,《医法圆通》曰:“声如洪钟,指邪火之旺极。”《望诊尊经》曰:“语音沉涩,声如破鼓,舌强不转。”这一类源域是声音的发声体,声音往往指代发声体的某一属性或特征,从而揭示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关系。举例如下。
例3,《医说》记载一则医案:“陈子直主簿妻有异疾,每腹胀则腹中有声如击鼓,远闻于外,行人过门者,皆疑其家作乐。腹胀消则鼓声亦止。”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其发声原理为击打鼓皮使之发生振动并引起鼓面下的空气共鸣。而叩诊腹部出现空空的鼓声暗示该腹胀是因为肠中胀气,这里构建了“腹部是鼓”的隐喻,声音提示二者的相同之处为内有气体。由此可知该腹脹应使用理气药,如《救偏琐言》言:“指弹腹声如闷鼓,此等内伤悉非轻,莱菔陈皮枳实君,青皮等味佐桔梗……前胡下气必推陈,木香厚朴姜砂类。”
例4,《陈莲舫医案》曰:“痰热内阻,呼吸不利,哮声如锯。”锯子是由不规则排列的锯齿构成的锯条和锯身组成,锯子与被切割的物体之间有很大摩擦力。“锯子与物体来回运动一样有阻碍感”映射“痰气聚集咽喉,对呼气形成阻碍”,构建了以“锯子与物体相对运动”为源域、“气体在喉中通行”为目标域的隐喻,声音直接激活了源域,并提示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同点为运行“不利”。由此可知哮声形成的原因是痰阻气道,处方用药时应考虑化痰药,如《大医马氏小儿脉珍科》云:“若痰盛喉中如锯,药不能下,然当用撩痰方去其痰。”锯子隐喻还可见于《杂疫证治》:“其症痰涎壅盛,气急发喘,喉声如锯。”
正如语境之于言语,同一声音在不同的场景中所指侧重不同,声音可专指发声体的某一属性或特征,也可指称这一发声体的多种属性或特征。在分析时,应参照具体情况灵活变通,如打雷是常见的自然现象,雷声具有电压高、电流大、音量大、迅疾、破坏力强等特点,在各种场景中,雷声有不同的指代意义。 例5,《伤寒论》第157条云:“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此因胃中不和,太阳余邪未尽,入而与内饮相搏,故腹中雷鸣而下利。雷的特点之一是“迅疾”,正如《六韬·龙韬·军势》云:“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通常用于形容事件发生很快,猝不及防。此处雷鸣映射粪便在肠道中蠕动过快,泄下如注。构建了以“自然界打雷”为源域,“下利的特点”为目标域的隐喻,雷鸣声直接激活了源域,并提示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同点为“迅疾”。《蠢子集》有歌诀云:“更有猛然大泻粪门开,若将肠胃涌出来。衣带裤子提不住,腹内肠鸣似奔雷。”此处突出了“肠鸣似奔雷”,较前更易识别出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关系。
例6,《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篇云:“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雷的另一特点为音量大,如成语“轰雷贯耳”用于形容人的名气很大。此外雷亦具有很强的破坏力,“雷霆之怒”用于表示愤怒的程度很深,造成的后果很严重。切痛是极度疼痛之意,如曹植《九愁赋》云:“怀愤激以切痛,苦回忍之在心。”雷鸣不仅是形容肠鸣音声音很大,还映射腹部疼痛的剧烈程度,构建了以“打雷”为源域,“腹痛”为目标域的隐喻。此处运用通感以听觉描写痛觉,强调该病为急症,需急救处理,如《伤寒百证歌》云:“阴毒阳虚汗不止,腹胀肠鸣若雷吼。面黑更兼指甲青,速灸关元应不谬。”
例7,《名医类案》曰:“误过服热药,汗出如油,喘声如雷。”雷具有电压高、电流大的特点,自然界中雷鸣与电闪往往相伴发生,电闪是空气柱燃烧发光产生的火花,古人将雷鸣与电闪并称雷火,且在自然现象中能够观察到雷鸣电闪而引起大火的现象,自然而然将“雷”与“火”联系在一起,如《易简方论》云:“譬如雷火,雨骤而火愈炽,日出火斯灭矣。”雷火映射过服热药后喘的特点,构建了以源域为“雷”、目标域为“喘”的隐喻,雷声激活了源域,并提示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同点为“火”。声音强调了“过服热药”这一病因,此案随即指出“气自外出,乃阳证也。又误服热药,宜用黄连解毒汤。”雷火隐喻还可见于《医旨绪余》:“病则下午潮热,哮声如雷,头疼面赤,盗汗烦躁。”
2.3 构建类似的发声场景 有一些声音难以用象声词或其他类似的声音形容,可以运用与产生病声相类似的原理,通过构建类似的发声场景,使人如同身临其境去体会声音。这一类隐喻的特点与结构隐喻类似,虽然源域和目标域的认知域不同,但二者结构有着对应关系。举例如下。
例8,《素问·脉要精微论》曰:“五藏者,中之守也,中盛藏满,气胜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古人的房屋内部,居于前的叫“堂”,堂后以墻隔开,后部中央叫“室”,《释名》曰:“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就是有家具的内室。在室内说话,声波受到墙壁和室内家具的反射,因此人听到的声音要比室外说话的声音大(响度较大),但室内家具会吸收一部分声波,而且反射音到达时间不一,因此声音听起来不如空房间那样洪亮,而是显得低沉重浊,这是声音受阻的体现。“墙壁和家具阻碍声波”映射“痰湿阻碍气道使人语声重浊”。与结构隐喻类似,此处构建了“气道是室内”“痰湿是墙壁和家具”的隐喻。通过发声原理,提示病机,如《脾胃论》云:“湿胜则音声如从瓮中出,湿若中水也,相家有说土音如居深瓮中,言其壅也,远也,不出也,其为湿审矣。”此外,大自然的湿气具有弥漫性、流动性和浸淫性的特点。在地气氤氲熏蒸,空气中湿度较大时,人往往出现身体困重、头晕发沉、憋闷等不适感,民间谚语“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即是描述这一状态。将大自然之湿与中医病因之湿类比[17],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因于湿,首如裹。”湿邪致病就好似沉重的湿布笼罩其身一样,阻碍了机体与外界的交流。无论是“湿重如裹”还是“声如从室中言”“音声如从瓮中出”都给人以被笼罩包围的感觉,可见在多模态隐喻中可将源域的同一特征转移至多个模态目标域,从而加深对该特征的理解与领会。
3 结语
从上文诸例可以看出,听觉模态隐喻往往比纯语言隐喻更加不明确。王华军[18]认为识别难度主要在于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在很大程度上是施喻主体根据自身的交际目的,以独特的感知视角主观化创造出来的。Forceville和Urios-Aparisi[2]则指出由于声音没有图像那样有意识地被记录,听觉模态较之视觉模态更难以被人们察觉,因此用于暗示源域的声音必须能被受众理解。目前对于听觉模态隐喻的研究还不成熟,其运作机制以及如何体现意义都缺乏系统的描述。我们尝试分析中医文献中已经具化为文字的声音,可以看出:虽然病声是无意识产生的,但中医对声音的记载却是在客观还原声音基础上的主观加工,借助声音对症状进行了补充说明或重点强调。“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声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暗示作用,影响着医者对疾病的判断和用药选择。
在临床实践中,现代中医对闻声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疾病上,如邓青等[19]以咳嗽声音的性质、深浅、大小、长短、发病时间、伴随症状等作为主要辨证依据,王欠等[20]从咳声近、咳空鸣、咳破声、咳痰响、破痰音、咳嘶哑、咳吼鸣、连串咳、偶单咳、咳声吠等10种典型咳声论治小儿咳嗽,其他系统疾病出现的病声则有待进一步挖掘研究。近年来,一些现代化技术和分析方法被广泛运用于中医闻声研究,如离体喉方法、空气动力学方法、声图仪方法、频谱分析方法、声音传感器和微计算机声音采集分析系统等[21],更是开发出基于“互联网+”理念与技术的智能中医闻诊系统用于临床应用。古代中医只能将多模态转信息化为文字记录,而今我们可以将多模态信息数字化储存,并用多媒体原汁原味地将其展现出来。在中医领域或许最适用听觉模态隐喻的是教学(或科普),在解释中医概念或讲解医案时,可充分发挥声音的隐喻认知作用,深化对中医学现象的体验和理论概念的理解。
参考文献
[1]乔治·莱考夫,马克·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何文忠,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3. [2]Forceville CJ,Urios-Aparisi E.Multimodal Metaphor[M].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2009:19,384-397.
[3]赵秀凤.概念隐喻研究的新发展——多模态隐喻研究——兼评Forceville & Urios-Aparisi《多模态隐喻》[J].外语研究,2011,28(1):1-10,112.
[4]顾日国.多模态感官系统与语言研究[J].当代语言学,2015,17(4):448-469.
[5]麻海芳,王碧莉,陈俊,等.声音概念垂直空间隐喻表征的初步探讨[J].心理科学,2018,41(3):526-532.
[6]马秀花.关于“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的几点思考[J].汉字文化,2017,29(10):13-17.
[7]吴国升.春秋时期汉字新造字的测查分析[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27(4):95-99.
[8]吴新民,张芳.意义的在场:语言逻辑中言语行为的声音意识问题[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2):87-92,127.
[9]杨旭,汪少华.电视广告音乐的多模态隐喻机制分析[J].外国语言文学,2013,30(3):160-165.
[10]张华敏,刘寨华.“闻诊”命名源流考[J].中醫药学报,2017,45(1):6-8.
[11]张治国,牛旭艳,鞠大宏.略论《诸病源候论》中的言语和语言异常[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1):28-32.
[12]陈家旭,邹小娟.中医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0.
[13]余涛.拟声构词中的隐喻、转喻及其认知界面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4,34(12):52-54.
[14]赵爱武.汉语象声词的语义与标写形式[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67(2):104-108.
[15]伍敬芳.汉语拟声词的动词化与转喻[J].修辞学习,2009,28(2):52-58.
[16]高晓南.大剂量白芍、炙甘草配伍对解痉的作用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22):17-18.
[17]谢菁,谷浩荣,贾春华.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中医六淫概念隐喻——以湿邪概念为例[J].中医药学报,2012,40(3):3-6.
[18]王华军.多模态隐喻研究纵观[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3):102-106.
[19]邓青,黄利兴,裴力娇.黄利兴听辨咳声诊治咳嗽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4):1613-1615.
[20]王欠,常克,韩志敏,等.常克教授诊法咳嗽辨治“新十闻”[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4(2):125-127.
[21]洪静,陈聪,许朝霞,等.中医声诊客观化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1):5324-5326.
(2020-02-23收稿 责任编辑:芮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