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农民生态美育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i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形势已经十分严峻,这关涉到我国“三农”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融入农民生态美育,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遏制农村环境污染的路径之一,因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农民生态美育,需要根据农民素质现状和农村发展实际从三个方面入手:即促使农民生活方式的“绿色化”;促使农民生产方式的“绿色化”;促使农民思维方式的“绿色化”。
  【关键词】农民 生态美育 生态文明 新农村建设 绿色化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法兰克福学派曾专门讨论当代生态危机问题。例如哈贝马斯在《合法性危机》等多部著作中指出:“生态危机”是当代整个人类社会所共同面临的共性问题,是外部自然和内部自然两个方面均达到了极限,从而导致了自然世界中生态平衡的破坏,以及人类世界中人类学平衡和人格系统的破坏。由此可以看出,哈贝马斯认为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因素是导致生态危机出现的根源。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这主要是由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优劣,关涉到我国“三农”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是影响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现实问题。
  党的十八大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思维方式等因素造成的。因此,农民生态美育,归根结底是要改变农民的思维方式,使其理性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农民生态美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要齐头并进”①,“人的新农村”,突出强调“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事实上,农民才是新农村建设任务的承担者,同时也是享用新农村建设成果的受益者。新农村建设的好不好,乡村美不美,生活美不美,除了各级政府给予政策等支持外,关键要看是否解决了“人”的问题,是不是能够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如何,关键要看农民是不是得到实惠,要看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是不是得到根本提升。
  注重“人的新农村”建设,必然要把“提高农民素质”放在重要位置。提升农民生态保护素养,是提高农民素质的一个方面。究其实,农村生态好不好,农村人居环境是否优良,取决于农民的心灵美不美,是否懂得欣赏“美”,能否主动创造“美”。
  现阶段,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加快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破解农村污染问题,需要把农民生态美育融入到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帮助农民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农民的审美素养,净化农民的心灵,使其分享有环境知情权和环保参与权,使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由“无意识”升华到“自觉”。
  把农民生态美育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在当今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农村生态环境正在遭受工业和城市污染的转移以及农业生产本身的污染问题,例如农药、化肥、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农田残膜等农业废弃物不合理处置等双重破坏,正如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2015年4月14日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所说,“农业面源污染量大类多、分布广,总体状况不容乐观”②,这也证明了开展农民生态美育的紧迫性。
  另一方面,中国是农业大国,截止2012年,全国共有农用地64646.56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67.34%③ ,而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六成,因此做好农民生态美育,提升农民生态保护素养,是我国搞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再者,农民生态美育促使农民的从业观念发生变化,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態、安全农业,从而为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注入强大推力。
  农民生态美育的可行性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解决有形的物质性难题,二是解决无形的精神性难题。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建设生态环保的硬件设施,不断增强治理环境污染的能力;同时也要开展农民生态美育,不断提升其生态环保意识,建立人与自然平等对待和谐相处的生态观。二者各有侧重又互有补充。
  众所周知,正确的价值观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培育的过程,农民生态文明观念的建立亦是如此。这主要是由于人的精神、意识等因素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隐性问题。当前重大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破坏等频繁出现,除了部分地区硬件设施跟不上外,更重要的是农民的生态保护观念非常落后,因此有必要加强农民生态美育。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美丽中国”、“美丽乡村”、“提高农民兄弟的幸福感”……这些论断本身即是美学的命题。“美学之父”鲍姆加登把美学定义为研究感性知识的科学。认为与科学不同,美学关注的中心是个体生命的感性存在,即个体生命的生存状况、心理状况,包括情感、认知、观念、意志等。而生态美学是“美学学科在当前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发展、新视角、新延伸、新立场”④,他提供了人在面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时的感性思维前提,与以审美的态度观山看水、记住乡愁本质上相契合。因此,把农民生态美育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能够让农民成为对象性审美关系的主体,健全农民的心理结构和完美人格,将真、善、美的观念深深植根农民心中;能够让农民在现实的感性生活中发现生态美的存在、体会生态美的魅力、享受生态美带来的舒适生活。
  生态美育有利于消除功利主义生态观的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实践活动要处理的最基本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近年来,农村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恶化问题的产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农民头脑中的功利主义生态观—过分强调“人定胜天”和“向自然索取”,采取“竭泽而渔”的方式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过度开采资源的现状打破自然界原有的平衡,使生态系统承受不堪之重而退化。要彻底扭转这种局面,必须首先消除种种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的错误生态观念。而生态美学引导农民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正确对待实践对象,使农民积极地与生态环境二者同构,即在承认二者对立的同时,和谐发展、合一发展,科学发展。真正使农民实现“在对自然的非功利性审美中,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在于自然是否美,而不是它的存在能否满足我们的欲求”⑤。   农民生态美育路径选择
  “生态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不是理论说教,而是通过形象生动的生态美,培养受教育者对生态的热爱”⑥。农民生态美育必须符合农村实际,站位高远且方法得当。尽管近年来大学生返乡务农的事例越来越多,但是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接受环境教育较少,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把农民生态美育融入到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去,必须抓住这个最大的实际,不能超越农民的接受程度。应尽量避免过分依赖高新科学技术,尽量避免讲大道理说空话套话;以改善农民生活、生产条件为突破口,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增收能力为基础,以培养农民文明的生活习惯为主要途径,以培育农民美好品质和高尚道德为最终目的;以听得懂的语言教育人,以看得到的改变吸引人,以能体会得到的幸福感化人。
  “注重面子”,促进生活方式的“绿色化”,着力抓好“五个工程”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让农民在生活中认识“美”、体会“美”、享受“美”。通过“五个工程”建设可以增加广大农村 “绿度”、“亮度”、“净度”、“美度”。
  一是开展“环境整治工程”,清理各级道路、村庄周边、农户庭院、农村公共场所等地垃圾和杂物,并建立长效保洁机制。
  二是开展“民居改造工程”,在进一步推进新民居建设的同时,加大危房改造力度,引导农民利用新型环保节能材料对现有民居进行改造升级。
  三是开展“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积极推进农村道路建设、饮用水安全管网建设、输配电网建设、通讯及宽带网络建设等,尤其是因地制宜重点建设农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四是开展“公共服务提升工程”,推进农村教育设施、文化体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养老设施等建设。
  五是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首先进一步治理农村污染,集中治理水资源污染、各类小企业污染,从面源上严控污染。其次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业。综合施策,减少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逐步退出超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生产,推进农业废弃物转化利用,促进受损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严格保护耕地和水资源。综合整治土地资源,分门别类处理各类闲置土地。再次在保护现有林木资源的同时,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再造良好生态资源。
  上述各项措施,一方面能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的面貌,使农村现有面貌与此前面貌形成巨大反差;另一方面通过宣传教育、约束指导等方式,引导农民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这就使农民在舒适干净的生活环境中体会到:生活方式可以改变,村容村貌可以改变;环境就如同人的模样有美有丑有好有坏,“美丽乡村”、“生态美”并非高深莫测而远离日常生活;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与个人息息相关,人人有责,每天生活其中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是“属于自己的环境”,脏乱差也好,干净整洁靓丽也好,究其实是要由村民自己造就;美好的环境,需要村民自己主动创造,破坏环境,必然受到环境的惩罚;生态保护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举手之劳的小事、良好的生活习惯日积月累起来就能有巨大效能。
  “注重錢袋子”,促进生产方式的“绿色化”,让“生态美”成为可利用资源,造就农民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发挥好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辐射带动作用。着力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创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方式,引导城市现代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继续向贫困宣战,促进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⑦
  一是转变发展观念,及时转型发展,变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积极推进“第六产业”,有机融合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例如河北省邯郸市威县开创“三带一园”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沿西沙河20万亩林果带、沿106国道20万亩设施蔬菜带、沿金沙河畜禽养殖带和4.5万亩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形成“企业做两端、农户做中间”产业发展模式。打通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农产品销售等链条,使三大产业凝聚出农业发展的巨大优势,从而带动农民增收。
  二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生态休闲农业,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绿色优势。借助区位优势良好生态环境、特色农业等,打造生态旅游区,推进农家乐、观光农业、农产品采摘等,创办草原音乐节、山楂花节、梨花节、滑雪节、葡萄节等精品旅游项目建设。
  以上项目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夯实农民物质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向农民展示出:生态美是一种资源,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发展和壮大农村经济,不一定要以牺牲良好生态为代价。事实上恰恰相反,良好生态给农业发展带来巨大潜能。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同时也是农业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农业是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必须以良好生态为依托,保护生态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注重里子”,传承乡村优秀文化,打好“文明村镇”牌,促进思维方式的“绿色化”,使农民由“人与自然和谐”到“人与自身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几年党和国家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各行各业也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潮当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的崇高事业,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我们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实现绿色转型。一是进一步加强古村落、古建筑、古遗址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缮工作,留住优秀文化的根,传承传统文化、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二是进一步传承和发展优秀民间艺术,让民族艺术发扬光大;三是借助于诸如“文明村镇”的品牌文化活动,把中国传统的“孝道”、“仁义”、“诚信”、“奉献”等高贵的精神品质传递给农民,并选树一批高尚道德情操的典型形象发挥示范作用,以转化民风、乡风,使文明的观念深深植根农民心中。
  心灵美是行为美的根基。凭借以上活动,接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不断增强农民的民族自信心,在文化上找到“家园感”和“归属感”。借助文化的力量,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正确地处理个人与自身、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作者单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视野下的农民生态美育研究”和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科研项目“我校大学生生态教育的路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01305、Y201418)
  【注释】
  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人民日报》,2014年12月24日。
  ②“农业部:中国果蔬施肥量较高超出安全水平”,人民网,2015年04月15日,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5/0415/c1057-26849199.html。
  ③《2013中国国土资源公报》,http://www.mlr.gov.cn/xwdt/jrxw/201404/t20140422_1313354.htm
  ④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37页。
  ⑤申扶民:“生态美育的时代意义”,《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年第7期。
  ⑥丁永祥,李新生:《生态美育》,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36页。
  ⑦“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12月24日,第1版。
  责编/王坤娜
其他文献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入决胜阶段的新时期,基层党组织所处环境、工作条件以及自身状况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均前所未有。如何培训村干部,如何管理和服务农村党员,如何搭建新型服务平台,如何进一步将社区服务中心打造成支撑发展的平台、汇聚民心的平台等,一系列课题就摆在我们面前。  濮阳市委加大对新时期基层党建创新力度,创办全国首家村支书培训学院、
期刊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家庭财产收入大幅度增加。据统计,从1978年到2014年,全国储蓄总额从210.6亿元增加到117.4万亿元。老百姓手里的“闲钱”越来越多,但“钱往哪里放”却越来越难以抉择。房地产市场的高库存与拐点的到来相互叠加,结束了房地产市场的黄金时代;央行持续降息,通胀压力持续加大,银行利息很可能要迈入“负利率”时代;今年股市的大幅震荡,股民成了“惊弓之鸟”,疯牛般的股市已经成为
期刊
【摘要】通过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对广东低碳经济发展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效用作出理性分析,得出广东低碳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正相关的结论。这种正相关既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也存在短期均衡关系。低碳经济是在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上产生的,低碳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关键词】低碳经济 区域经济 格兰杰因果分析 协整分析  【中图分类号】F406 【文
期刊
【摘要】文章以“精准扶贫”战略为背景,以具有典型意义武陵山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实际为典型案例,探讨新形势下城镇化进程与贫困地区农业农村发展的协同性。精准定位,更新对后发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认识;精准查找,分析后发地区城镇化进程与现代设施农业发展脱节的问题及表象;精准应对,提出城镇化进程与设施农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精准扶贫 设施农业 城镇化 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
期刊
【摘要】如何对雾霾天气进行环境法律应对,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在即,文章在分析雾霾的成分、危害、成因的基础上,分析现行立法的不足,借鉴发达国家治霾法律经验,拟通过完善防治雾霾环境立法、建立健全配套法律制度措施、落实环保责任等几个方面,为我国防治雾霾的环境法律应对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雾霾 环境法律应对 大气污染防治法 区域联防联控  【中图分类号】D912.6 【文献
期刊
【摘要】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文章结合党的建设科学化研究专题的学习讨论,围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个课题作了研究探讨,着重论述了其理性内涵和实践意义、打造制度笼子的基本要求、发挥制度作用的三个关键环节。  【关键词】权力 制度 理性内涵 实践意义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根据国家与天津自贸区的战略定位,自贸区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创新,应兼具可行性与前瞻性。为此,亟需一并关注两个“立法”平衡问题:一是自贸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提升新开放经济效率的制度平衡;二是自贸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最新相关规则的制度平衡。  【关键词】自贸区 知识产权保护 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虽然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具有高度综合性特色,既涉及贸易、投资等
期刊
【摘要】权能分割是实现权利效用的行使方式,在现代民法中有权利化的趋势。我国农地产权改革遵循从土地所有权分离出承包经营权,再从承包经营权分离出经营权的权利分离路径。现行立法和政策为土地承包经营权设定了过多非财产性权能,可将其中的承包土地请求权、续包权等权能归入成员权。  【关键词】权能分割 土地经营权 用益权 成员权  【中图分类号】D912.3 【文献标识码】A  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
期刊
【摘要】作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省面临着涉农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形势,亟需工商企业积极参与。文章在调研分析河南省涉农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探讨了涉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基础设施不健全、土地流转不规范等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等挑战。为了化解上述问题、积极应对挑战,河南省应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关键词】政策制度 土地流转 金融服务  【中图分类号】F3
期刊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的帮扶工作,既关乎其自身成长及其家庭幸福,也是解决外出农民工后顾之忧,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有力途径。当前,围绕着纲领性的政策,相关部门还需从制度完善、经费保障、教育关爱、动态监测等方面,形成具体的实效策略,以推动留守儿童帮扶工作的全面展开。  【关键词】留守儿童 帮扶工作 政策法规 家庭功能  【中图分类号】D912.3 【文献标识码】A  政策法规解读:基本纲要是开展留守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