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对其工作效能、职业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影响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因素以及提升辅导员职业认同的路径广受关注,被人们长久地作为研究对象。本文旨在归纳以“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为主题的研究成果,通过计量研究和质性研究两种不同方法得出基于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键词:文献综述;理想信念;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
一、基于文献计量研究方法的综述
1.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计量的方法,对1985—2017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文献进行检索,以“辅导员职业认同”为检索词,共获得21010篇文献。在对文献进行研究方法的统计时,以五年为时间间隔,对所有文献进行等距抽样,共得到篇。总体上,完成对文献进行数量、主题、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学科分布等统计研究。
2.研究统计分析
(1)数量变化。
1985—2017年,以“辅导员职业认同”为主题的论文数量呈上升趋势。1985—2005年的上升趋势较为缓慢,2005—2017年的论文篇数以高速攀升,有显著的增长态势。据分析,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輔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颁布,是国家对辅导员职业予以高度重视的显著体现,也引发了更多的学者对于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广泛研究。
(2)关键词分布。
通过对1985—2017年内,以“辅导员职业认同”为主题的论文进行检索,与“专业化”、“职业化”、“队伍建设”等关键词联动密切,呈现全方位、多维度、多领域的特点,体现出学者对该主题研究的丰硕成果。
(3)研究主题的变化。
从总体上看,研究主题主要分布于“辅导员职业认同情况”、“提升辅导员职业认同路径”、“影响辅导员职业认同因素”研究。
以时间变化为线索来看,第一,研究主题的变化趋势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从单一的对“辅导员职业认同情况”的研究,拓展到对多元主题的研究;第二,描述现象的泛研究转变为研究主题的细化、清晰化;第三,“路径研究”的比例上升,体现出研究成果越来越多的作用于现实应用领域。
(4)研究方法的变化。
总体上看,研究方法以“问卷法”、“访谈法”为主,以“论述法”、“叙事法”为辅,研究方法呈多样化,综合使用不同研究方法的研究成果较少。
根据研究方法的变化规律,量化的研究方法逐渐被更广泛地采用,传统的质性研究方法仍然占很大比重,一般论述性研究在减少,“个案研究法”、“比较法”逐渐也被研究者使用。
(5)学科分布及变化。
学科的分布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由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着力于为辅导员职业认同主题的研究做出不同维度的贡献。学科的交叉使该领域的研究内容变得更加丰厚,研究视野也更加开阔。
3.研究建议
目前,大多数关于辅导员职业认同的研究呈现出以上有关于数量、关键词、主题、研究方法、学科分布的特点,给今后的研究提供了线索、指明了道路。在主题的拓展方面,应努力寻找新的切入点,将自己的研究植入该领域的研究长河,使新的课题研究具有创新性价值。在影响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多维度构建方面,应通过较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对多维度进行更进一步的探寻,从而总结出具有逻辑建构性的影响因子。在研究方法方面,应侧重量化研究的方法,用以支撑辅导员职业认同度的现状描述,再结合质性的分析,对数据反映的现状进行逻辑的、理性的分析。
二、基于文献质性分析的辅导员职业认同综述
1.文献中影响辅导员职业认同维度的构建
在已有文献中,学者所研究的影响辅导员职业认同度的因子主要有“福利水平”、“职业发展规划”、“工作成就感”、“工作胜任程度”、“学校重视程度”等,所构建的影响因子维度有“自身认同、学生认同、学校认同、社会认同”、“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信念、职业行为、职业认同”等。因子构建的完整度较低,不同因子间的逻辑建构不清晰,且不同因子间有交叉重复的问题存在。
2.文献中提升辅导员职业认同路径的构建
学者所提出的提升辅导员职业认同的路径主要来自实践层面的成功经验,随着高校辅导队伍规模的扩大以及国家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日益重视,现实中的确涌现了诸多可圈可点的典型案例和创新机制。基于辅导员自身工作现实情况来看,进一步完善辅导员心理建设,增强其工作抗压能力;建立辅导员培训机制,提升辅导员的工作技能,完善辅导员的知识结构,促使辅导员提升个体水平,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等等。从发展方面来看,进一步提升辅导员福利水平,健全辅导员激励机制,逐步进一步打通辅导员晋升通道等,都可以使辅导员在预期上获得更强烈的职业认同感。
3.基于质性文献综述对研究方向的确立
综述发现,已有文献对影响因子维度的构建还欠缺完整性和逻辑性,“职业信念”、“理想信念”作为影响因素,只被个别文献分析,处于略被忽视的地位,且多用于与其他因子在同一维度的逻辑上被测。基于此,“理想信念”作为一个抽象因素,它植根于辅导员主体的心中,可以被隐形投射在其工作环节的每个动机和行为之中,它的影响范围绝不是作为单一要素直接作用于辅导员的职业认同,而是应当作为一个重要的抽象要素作用于影响辅导员职业认同的每一维度,辅导员所持理想信念程度的高低对于其福利水平满意度认知、工作强度感知、成就感等都有影响。因此,在当前环境下,结合辅导员特殊的职业性质,研究“理想信念”因素对辅导员职业认同度的影响,以提升辅导员“理想信念”认同度为着力点提升辅导员职业认同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对文献的研究,以“理想信念”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其作用于其他影响维度的研究内容尚未出现,研究者意图以这样的切入角度构建出具有创新价值的研究成果,并将该成果植入和该主题有关的研究长河。
关键词:文献综述;理想信念;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
一、基于文献计量研究方法的综述
1.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计量的方法,对1985—2017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文献进行检索,以“辅导员职业认同”为检索词,共获得21010篇文献。在对文献进行研究方法的统计时,以五年为时间间隔,对所有文献进行等距抽样,共得到篇。总体上,完成对文献进行数量、主题、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学科分布等统计研究。
2.研究统计分析
(1)数量变化。
1985—2017年,以“辅导员职业认同”为主题的论文数量呈上升趋势。1985—2005年的上升趋势较为缓慢,2005—2017年的论文篇数以高速攀升,有显著的增长态势。据分析,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輔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颁布,是国家对辅导员职业予以高度重视的显著体现,也引发了更多的学者对于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广泛研究。
(2)关键词分布。
通过对1985—2017年内,以“辅导员职业认同”为主题的论文进行检索,与“专业化”、“职业化”、“队伍建设”等关键词联动密切,呈现全方位、多维度、多领域的特点,体现出学者对该主题研究的丰硕成果。
(3)研究主题的变化。
从总体上看,研究主题主要分布于“辅导员职业认同情况”、“提升辅导员职业认同路径”、“影响辅导员职业认同因素”研究。
以时间变化为线索来看,第一,研究主题的变化趋势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从单一的对“辅导员职业认同情况”的研究,拓展到对多元主题的研究;第二,描述现象的泛研究转变为研究主题的细化、清晰化;第三,“路径研究”的比例上升,体现出研究成果越来越多的作用于现实应用领域。
(4)研究方法的变化。
总体上看,研究方法以“问卷法”、“访谈法”为主,以“论述法”、“叙事法”为辅,研究方法呈多样化,综合使用不同研究方法的研究成果较少。
根据研究方法的变化规律,量化的研究方法逐渐被更广泛地采用,传统的质性研究方法仍然占很大比重,一般论述性研究在减少,“个案研究法”、“比较法”逐渐也被研究者使用。
(5)学科分布及变化。
学科的分布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由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着力于为辅导员职业认同主题的研究做出不同维度的贡献。学科的交叉使该领域的研究内容变得更加丰厚,研究视野也更加开阔。
3.研究建议
目前,大多数关于辅导员职业认同的研究呈现出以上有关于数量、关键词、主题、研究方法、学科分布的特点,给今后的研究提供了线索、指明了道路。在主题的拓展方面,应努力寻找新的切入点,将自己的研究植入该领域的研究长河,使新的课题研究具有创新性价值。在影响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多维度构建方面,应通过较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对多维度进行更进一步的探寻,从而总结出具有逻辑建构性的影响因子。在研究方法方面,应侧重量化研究的方法,用以支撑辅导员职业认同度的现状描述,再结合质性的分析,对数据反映的现状进行逻辑的、理性的分析。
二、基于文献质性分析的辅导员职业认同综述
1.文献中影响辅导员职业认同维度的构建
在已有文献中,学者所研究的影响辅导员职业认同度的因子主要有“福利水平”、“职业发展规划”、“工作成就感”、“工作胜任程度”、“学校重视程度”等,所构建的影响因子维度有“自身认同、学生认同、学校认同、社会认同”、“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信念、职业行为、职业认同”等。因子构建的完整度较低,不同因子间的逻辑建构不清晰,且不同因子间有交叉重复的问题存在。
2.文献中提升辅导员职业认同路径的构建
学者所提出的提升辅导员职业认同的路径主要来自实践层面的成功经验,随着高校辅导队伍规模的扩大以及国家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日益重视,现实中的确涌现了诸多可圈可点的典型案例和创新机制。基于辅导员自身工作现实情况来看,进一步完善辅导员心理建设,增强其工作抗压能力;建立辅导员培训机制,提升辅导员的工作技能,完善辅导员的知识结构,促使辅导员提升个体水平,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等等。从发展方面来看,进一步提升辅导员福利水平,健全辅导员激励机制,逐步进一步打通辅导员晋升通道等,都可以使辅导员在预期上获得更强烈的职业认同感。
3.基于质性文献综述对研究方向的确立
综述发现,已有文献对影响因子维度的构建还欠缺完整性和逻辑性,“职业信念”、“理想信念”作为影响因素,只被个别文献分析,处于略被忽视的地位,且多用于与其他因子在同一维度的逻辑上被测。基于此,“理想信念”作为一个抽象因素,它植根于辅导员主体的心中,可以被隐形投射在其工作环节的每个动机和行为之中,它的影响范围绝不是作为单一要素直接作用于辅导员的职业认同,而是应当作为一个重要的抽象要素作用于影响辅导员职业认同的每一维度,辅导员所持理想信念程度的高低对于其福利水平满意度认知、工作强度感知、成就感等都有影响。因此,在当前环境下,结合辅导员特殊的职业性质,研究“理想信念”因素对辅导员职业认同度的影响,以提升辅导员“理想信念”认同度为着力点提升辅导员职业认同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对文献的研究,以“理想信念”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其作用于其他影响维度的研究内容尚未出现,研究者意图以这样的切入角度构建出具有创新价值的研究成果,并将该成果植入和该主题有关的研究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