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学生来进行,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因此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要以学生为本。此外,虽然教师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进行物理课堂的教学模式的改进,但由于教师可能对新课标的要求没有充分理解,对新课程的内容理解有所偏差,依旧着重于提高学生成绩,抛却了对学生学科核心素质的发展以及对探索精神的培养。因此本文鉴于这种情况,对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途径进行简要的探析。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物理;教学理论
一、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既要研究教学的现象和问题,揭示教学的一般规律,也要研究利用和遵循规律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和技术。它既是描述性的理论,也是一种处方性和规范性的理论。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问、精力和物力投入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意蕴: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以少量的投入换得较多的回报,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具体是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及吻合的程度。
二、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学习动力不强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能够意识到物理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曾经也积极地去学习物理,但不可否认的是物理的学习是需要一定天赋的;物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理论性,是理论和逻辑并重的学科。随着物理这门科目的深入学习,其知识点难度也越来越大,知识量也越来越多,学生尚未建立起一定的物理知识结构,在此情况下学生面对的问题就是越来越难,越难越怕,一些学生就会选择逃避物理的学习。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该对学生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寻找学习物理的乐趣,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建立物理知识结构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点。
(二)缺乏正确的学习习惯
物理这门科目难点在于其理念的抽象性,让一些没有天赋的学生难以理解,同时学生也缺乏课前预习的习惯,因此学生会慢慢地放弃学习物理。预习是每门科目学习的基础。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学生需要进行相应的课前预习,其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完全地去掌握这些知识,而是去分辨出哪些知识是自己能够理解并且正确理解了的,哪些是不能理解的,哪些可能是重难点知识等等。然后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根据预习的情况来听教师的授课,这样能够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授课效率。教师在面对没有预习的同学时,一个简单的知识点往往会重复讲解多次,而课堂时间是宝贵的,因此教师不可能会在一个知识点停留许久来让学生进行理解。从这点来看,学生学习物理这门学科,预习是多么重要。
(三)自控能力差
初中生由于刚从压力较小的小学过来,他们的性格来不及转变,有部分学生停留在小学的阶段,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往往很差。如果没有一些外部因素的控制,学生就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往往養成这样的一个习惯,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教师没有吩咐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会有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等表现。如果在课下学生没有教师的约束,学生的自控能力就更加难以培养,常常出现的问题就是难以集中注意力完成作业,一边看手机或者看电视来完成作业,养成一心二用的不良行为习惯。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而自控力差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采用一心二用的方法,导致了教师布置作业的效果完全丧失了。
(四)缺乏正确的引导
由于现阶段初中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的溺爱现象非常严重。父母工作忙,没有时间引导孩子建立正确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生对学习难以提高兴趣。有时候物理教师会迫于教学进程的压力而赶进度,导致了教师缺乏对学生正确的学习引导。加之初中物理知识过于凌乱,难以进行串联,同时相关知识也难以进行扩展和建构相关知识结构。因此物理教师在面对这种情况需要适当地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串联和框架的架构。教师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案,安排教学进度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和记忆,这样也能相对减少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困难程度。
三、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意义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物理有效教学中,教师应该抛弃的是传统教育模式,而传统教育模式的教育主体是教师,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教师应该以一个平等的身份去和学生交流,去教授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个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的学习。教师应该放下身段和学生做朋友,给予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同时也能够帮助学习基础差的学生重新拾起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生是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来帮助缓解学习中的压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去营造这样的物理学习环境,去帮助学生减轻学习的枯燥和压力。物理的学习是有很大的枯燥性,而大部分情况下教师并不会去挂心学生的学习环境,而注意的是学生的学习纪律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物理的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慢慢地下降了。对于物理教师而言,可以通过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营造一个轻松的环境。同时教师不能抹杀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是要在发展他们个性的基础上因势利导,让他们把个性应用到学习当中去,这样更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方式探讨
(一)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物理教师而言,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者一些“夸张”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比如在讲解“力的相互性”这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注意到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小事——拍桌子手为什么会痛,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里面展开讨论,最后教师再根据情况解释什么是力的相互性。这样一来,学生在兴趣中学习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课堂效率也大大地提升。
(二)利用物理典故来吸引学生学习物理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物理学上的人物事迹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讲述物理学家事迹的同时不仅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情怀,也可以对学生们进行人格品质的培养。比如讲牛顿定律的时候,可以讲述牛顿发现物理定律的巧合故事,告诉学生物理理论的发现有时候是多么巧合,同时也可以告诉学生牛顿验证这个推论的时候的困难,这样也能够培养学生不怕困难不怕吃苦的精神,物理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因此需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意识。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来学习物理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许许多多难以在课堂教室里面演示的实验也能够通过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去了解相关的实验。比如研究加速度,教师不可能在教室里面演示一些著名实验(速度和其大小无关),教师就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去了解什么是加速度,而不是仅仅通过简单的想象。这样有助于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
五、结语
总之,教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应该抛却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做到以学生为本,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和氛围,以及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同时教师也应该指导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架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物理;教学理论
一、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既要研究教学的现象和问题,揭示教学的一般规律,也要研究利用和遵循规律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和技术。它既是描述性的理论,也是一种处方性和规范性的理论。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问、精力和物力投入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意蕴: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以少量的投入换得较多的回报,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具体是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及吻合的程度。
二、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学习动力不强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能够意识到物理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曾经也积极地去学习物理,但不可否认的是物理的学习是需要一定天赋的;物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理论性,是理论和逻辑并重的学科。随着物理这门科目的深入学习,其知识点难度也越来越大,知识量也越来越多,学生尚未建立起一定的物理知识结构,在此情况下学生面对的问题就是越来越难,越难越怕,一些学生就会选择逃避物理的学习。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应该对学生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寻找学习物理的乐趣,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建立物理知识结构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点。
(二)缺乏正确的学习习惯
物理这门科目难点在于其理念的抽象性,让一些没有天赋的学生难以理解,同时学生也缺乏课前预习的习惯,因此学生会慢慢地放弃学习物理。预习是每门科目学习的基础。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学生需要进行相应的课前预习,其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完全地去掌握这些知识,而是去分辨出哪些知识是自己能够理解并且正确理解了的,哪些是不能理解的,哪些可能是重难点知识等等。然后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根据预习的情况来听教师的授课,这样能够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授课效率。教师在面对没有预习的同学时,一个简单的知识点往往会重复讲解多次,而课堂时间是宝贵的,因此教师不可能会在一个知识点停留许久来让学生进行理解。从这点来看,学生学习物理这门学科,预习是多么重要。
(三)自控能力差
初中生由于刚从压力较小的小学过来,他们的性格来不及转变,有部分学生停留在小学的阶段,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往往很差。如果没有一些外部因素的控制,学生就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往往養成这样的一个习惯,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教师没有吩咐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会有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等表现。如果在课下学生没有教师的约束,学生的自控能力就更加难以培养,常常出现的问题就是难以集中注意力完成作业,一边看手机或者看电视来完成作业,养成一心二用的不良行为习惯。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而自控力差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采用一心二用的方法,导致了教师布置作业的效果完全丧失了。
(四)缺乏正确的引导
由于现阶段初中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的溺爱现象非常严重。父母工作忙,没有时间引导孩子建立正确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生对学习难以提高兴趣。有时候物理教师会迫于教学进程的压力而赶进度,导致了教师缺乏对学生正确的学习引导。加之初中物理知识过于凌乱,难以进行串联,同时相关知识也难以进行扩展和建构相关知识结构。因此物理教师在面对这种情况需要适当地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串联和框架的架构。教师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案,安排教学进度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和记忆,这样也能相对减少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困难程度。
三、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意义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物理有效教学中,教师应该抛弃的是传统教育模式,而传统教育模式的教育主体是教师,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教师应该以一个平等的身份去和学生交流,去教授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个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的学习。教师应该放下身段和学生做朋友,给予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同时也能够帮助学习基础差的学生重新拾起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生是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来帮助缓解学习中的压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去营造这样的物理学习环境,去帮助学生减轻学习的枯燥和压力。物理的学习是有很大的枯燥性,而大部分情况下教师并不会去挂心学生的学习环境,而注意的是学生的学习纪律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物理的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慢慢地下降了。对于物理教师而言,可以通过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营造一个轻松的环境。同时教师不能抹杀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是要在发展他们个性的基础上因势利导,让他们把个性应用到学习当中去,这样更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方式探讨
(一)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物理教师而言,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者一些“夸张”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比如在讲解“力的相互性”这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注意到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小事——拍桌子手为什么会痛,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里面展开讨论,最后教师再根据情况解释什么是力的相互性。这样一来,学生在兴趣中学习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课堂效率也大大地提升。
(二)利用物理典故来吸引学生学习物理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物理学上的人物事迹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讲述物理学家事迹的同时不仅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情怀,也可以对学生们进行人格品质的培养。比如讲牛顿定律的时候,可以讲述牛顿发现物理定律的巧合故事,告诉学生物理理论的发现有时候是多么巧合,同时也可以告诉学生牛顿验证这个推论的时候的困难,这样也能够培养学生不怕困难不怕吃苦的精神,物理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因此需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意识。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来学习物理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许许多多难以在课堂教室里面演示的实验也能够通过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去了解相关的实验。比如研究加速度,教师不可能在教室里面演示一些著名实验(速度和其大小无关),教师就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去了解什么是加速度,而不是仅仅通过简单的想象。这样有助于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
五、结语
总之,教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应该抛却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做到以学生为本,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和氛围,以及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同时教师也应该指导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架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