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学生优秀心理品质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s19900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而作为基础学科重中之重的小学语文学科,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培养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关键词:挖掘教材;促进健康心理;合理评价;优化学生性格
  最近,网络上一则涉及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事例让人触目惊心:
  某小学组织学生春游,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时候,把班里的班长跟学习较弱的几个同学分在了一起,其中有一个同学他很不喜欢,于是与老师发生了争执。老师说,作为班干部要以身作则,要起带头作用。结果,孩子直接冲出了教室,爬上了走廊的栏墙,翻身跳下了4楼。
  也有发生在我身边的:一名二年级学生对考试成绩不满意,试卷发下后,突然用书使劲敲自己的头,继而躺在地上耍赖,还扬言要跳楼,幸好老师及时阻止并耐心加以劝导才得以停止。
  看到这些,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首先,我覺得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责任。其次,我认为学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而语文学科,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培养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可以依托语文教材,促进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优化学生的性格。
  一、 挖掘教材,培养健康心理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许多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文本,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把握住文本的人文性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让学生学会正视自己、克服依赖心理、培养远大目标。
  (一) 学会正视自己
  现在的孩子,多半还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集多人宠爱于一身,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个性,当他们开始学校生活以后,在集体中的位置已改变,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去与人交往,常常不能正视自己。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发现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像《小柳树和小枣树》就是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在教材里的,它借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既不因自己长得不好看而泄气,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欣赏小柳树。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扣住“心理健康教育”这个点,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小柳树和小枣树之间的对话,感悟“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
  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课文,我们可以积极地挖掘,成为心理健康引导的出发点。
  (二) 熏陶责任担当
  敢于担当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具备这种品质不容易。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让学生不断地接受“责任和担当”的熏陶。
  《我为你骄傲》这篇课文非常符合低年级孩子的特点,“我”一不小心,砸破了老奶奶家的玻璃,当时没敢承认,但内疚的心理和责任感折磨了“我”一个星期。当“我”用自己攒了三个星期送报纸的钱赔给老奶奶并附上道歉信时,老奶奶说:“我为你骄傲!”课文中“我”的感受如果能迁移到学生的切身感受,学生将受到在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的教育;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紧紧随着男孩的心发生变化,这样的引领对学生的健康心理就是很好的熏陶。
  (三) 克服依赖心理
  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小学生常常是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顺境”中生活的。因此,普遍存在着任性、固执、依赖性强的特点。
  要让学生懂得不依靠父母,学会生活的本领,从小要树立自主的思想,《自己去吧》就是优秀的教育文本,课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不依赖别人,自己能独立成长的道理。环节安排上,应该先让学生想一想小鸭子心里所想,然后再根据学生生活中的小事来品读“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在对学生进行自立自强这一心理教育上,应该从“过了几天,小鸭子学会了游泳”来突破。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矫治学生自私心理,懂得助人为乐,低年级学生在学习类似《蓝色的树叶》这样的课文的时候,可设计“演一演”“说一说”等环节,让学生感受,最后达到:“帮助了别人,自己也能得到快乐”的心理教育。人的心理不健康,可能是由于自身的某些不良心态产生的,如嫉妒、消极、自卑等。这种心态会影响学生的人格。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体会到消极心态产生的不良后果,对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是有一定作用的。
  《检阅》一文中,博莱克并不因为自己是个拄拐的少年而感到自卑,他对生活充满热爱。“这些小伙子真棒”不但赞扬了自信的博莱克,而且赞扬了儿童队员们美好善良的心灵。这可以使学生从多方面受到启发,尤其是儿童队员关爱残疾人的举动,会激起学生心中的涟漪,引发学生的共鸣。
  二、 合理评价,优化学生性格
  评价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快乐地学习。在语文课堂中,我们抓住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成果等去进行合理评价,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的性格得以优化。
  “你读得真棒”“你写的字非常好看”“这个词语用在这里恰到好处”“你的声音很洪亮”这样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我觉得你刚才的回答很精彩,如果你和小组里的同学讨论以后再回答一定会更精彩。”这样的评价让学生期待合作;“你能评价一下自己刚刚的朗读吗?”“你能说说你写的字怎么样吗?”更是引导学生学会客观评价自己,在互相评价过程中认识自己,让自己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提升。
  三、 课外延伸,激发美好情感
  小学教材中,安排了不少语文社会实践活动和口语交际,假如以“活动”为“教材”,敏锐地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用行动去感染、影响和暗示学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将一些美好情感激发出来。
  如果让学生养成勤动笔的习惯,把自己美好的感受记录下来,使他们学会用笔与自己谈心,学生的心理将更加积极、健康。例如:四年级的《我们的奇思妙想》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科技知识、涉及未来的方方面展开想象,畅谈自己对21世纪科技发展的设想,甚至可以分小组做PPT、做小制作、搞小发明,最后让他们把活动过程记录下来。他们既分工又合作,享受想象的快乐,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
  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导入心理健康教育,有意识地挖掘教材、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体验,是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优化性格的有效途径。
  作者简介:
  周爱红,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市城北学校;
  张国华,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市凤凰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古典诗词是我国约五千多年历史的沉淀,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同时,古诗词学习也是中学教育时期的主要课程,通过培养学生审美观念来进行相关诗词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自觉性与积极性,增强学生感悟世界,探讨人生的意识,从而真正体会出诗词中描绘的境遇与感情,实现古诗词学习的高效性。  关键词:审美观;中学;古诗词  一、 引言  美是人类社会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关键,正是通过审美观的建立,才使得人们对
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由此可见,数学知识无处不在.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应该拥有一双“慧眼”,善于从生活环境中、各种媒体中捕捉数学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拉动来实现,消费率偏低且持续下降。2009年在扩大内需政策的引导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但仍然改变不了广大居民特别是
摘 要: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教师、教科书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个性化阅读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取对相关文本独特的见解。要让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在语文学习中得以充分地展示,就必须:给予学生充分自由的思维空间;鼓励其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成功体验。只有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地张扬,才有利于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发展。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能力培养;体验  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教师、教科书编者对
在素质教育中,化学实验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化学上的所有规律、结论等都是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形成了一种共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既然学生是主体,那么让
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以及高校综合改革的推进,青年教师的利益诉求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利益的需求上,其他方面的利益诉求也随之产生,而高校青年教师当前的诉求表达渠道还存在一定的弊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的情况下,高职院校要想提高本校学生的毕业就业率,就应该结合各个专业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情况,对学生实施就业与创业指导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HPAI) H5N1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as a potential pandemic virus in humans, which makes death inevitable in humans. Neu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