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提问 提高教学质量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g5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关键,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优化课堂提问,应把握好:问题的设计要目的明确,有针对性;提问的形式要灵活多变,讲究艺术性;提问的方法要有层次,体现价值性;提问的角度要多变,富有创造性。
  【关键词】 课堂提问 针对性 艺术性 价值性 创造性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富有技巧的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课堂提问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教师通过提问来激发兴趣,启发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精当的提问可以优化教学结构,强化语言文字训练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读书能力和思维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课堂提问有许多技巧,在教学实践中,要使课堂提问收到明显的效果,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设计要目的明确,有针对性
  课堂提问首先要设计问题,问题设计得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提问的质量,因此,教师课堂提出的问题要紧扣大纲和教材,要从教学目标出发,抓住重点和难点,确立关键性的问题,不能四面撒网,漫无边际。教师在设计每个提问时都要想一想,提问的目的是什么,是否能为素质教育、教学要求、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思维发展能力、思想教育的渗透等方面服务,同时还要考虑提问对学生来说是否目的明确,难度是否适中,概念是否清楚,是否切合学生求知的需要,是否能唤起学生新的求知需要。
  2提问的形式要灵活多变,讲究语言的艺术性
  课堂提问的方法不可千篇一律,应富于变化,诸如悬念式、激疑式、迂回式、剥笋式等可以交替使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也应富于变化,可指定一个学生回答,也可分组回答,或者同桌同学互相问答。课堂提问既要有口头提问,也离不开书面提问。无论是书面提问还是口头提问,均力求准确、简练、富有艺术性。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教师导入新课时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以山水闻名,而苏州则以园林见长。“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它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它的风采或被摄影家收入镜头,或被文学家写入诗文。请同学们阅读《苏州园林》,之后来告诉老师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它美在何处呢?这样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的情境,形成了浓厚的求知氛围,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更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提问的方法要有层次,体现价值性
  设计提问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有层次,有坡度,有台阶。提问设计过于肤浅,没有深度,无需思考就能回答,或只停留在“是不是”、“对不对”的层次上,容易使思维懒惰,消磨人的睿智。因此,提问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深刻性和难度,让学生通过思考才可以“摘下果实”,防止浅、玄、碎、杂。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4提问的角度要多变,要富有创造性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展思维的空间,又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止一种划分方法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他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于课外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例如: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分析完《挑山工》一文后,提出三个具有发散性思维的问题,①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出挑山工的吃苦耐劳?②就《挑山工》内容,你能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吗?③学习之后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想。这几个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对文学 艺术的欣赏水平,还能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联系到现实,联系到生活,联系到自己,把语文学习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开阔了思维,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发展,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起到良好作用。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所以说,课堂提问是一门研究不完的学问,也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方法,优化课堂提问,寻求更加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各个阶段目标中,对阅读课文教学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强调了朗读的基本要求,并且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独特的情感体验。“诵读、语感、情感体验”这三个词语成了阅读教学的主题词。因此,针对低年级的学龄特点,依据《课标》,根据各校“体验性学习”的课题实验,提出阅读教学要重视“以读为本,读中体验”。  1体验的内涵  在阅读教学中“体验”可以做这样的解释:它强调情感
期刊
把读书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习惯。读书,是智慧的行为,而这种行为本身,却可以引领一个人走向更大的智慧。愚昧的人,一辈子像行进在暗夜之中,只能随波逐流,浑浑噩噩活过;而智慧的人,书是心中永远的明灯,引领自己时时清醒,步步睿智,最终走出完美的人生。  ——题记  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在信息化知识化的今天,要想当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确实需要安安静静地多读书,及
期刊
职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既有学生初中阶段知识技能方面缺漏引起,又有学生学法不当及心理因素方面的影响。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提高职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走进生活。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胜过责任感,只有当学生对你的课堂例子感兴趣才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数学来源于生活,离开了生活,数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善于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真真切切地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用处,感受到数
期刊
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教育相结合,大大促进了中学现代教育的发展,必将促进语文教学的现代化,使语文教学发生巨大变革。首先,它促使语文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新型教学观;其次,它将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即由传统的“教师——书本——学生”模式转变为“教师——书本——媒体——学生”模式。  如何利用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影像于一身的现代教育技术,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如何
期刊
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让每个学生都平等、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如何使学生有效地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呢?笔者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1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  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最直接的内驱力。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产生的兴趣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直观形
期刊
浅谈初中数学的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无疑是基础教育的一场革命,要想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我认为必须要有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众所周知,新课标下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总结方法,把夯实基础,注重过程作为教学的“突破口”;优化结构,培养能力作为教学的“目标点”。以点成线,以线成面
期刊
【摘要】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①启发性教学,激发兴趣;②营造和谐氛围,激发成功的欲望;③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激励学生质疑问难:④激励式谈话;⑤击掌式相约。  【关键词】 激励 激发 兴趣 培养 积极性 心理教育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使人在某科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的、积极状念之中。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赢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在
期刊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坦白地讲,当看到“师德”这个演讲主题的时候,有些犯难。因为对于我这个年轻老师来说,不过是刚刚开垦了自己的一片田地,还没有收获桃李。所以今天我想讲的仅仅是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以及我这十几年的体会和感悟。  在读小学的时候,有一首歌深深地打动着我,歌中这样唱到: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的
期刊
“老师我也想写呀,可就是不知道从何写起,脑子里空荡荡的。”这恐怕是不少学生对作文的共同感受吧!究其原因,没有“创作灵感”是一个重要因素。所谓“灵感”,就是在思想高度集中、情绪高涨时,突然在脑海里闪现出来的创造能力。爱因斯坦说:“我相信直觉和灵感”。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作文灵感呢?下面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和思考,浅谈自己的几点尝试。  1以“生活”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新
期刊
最近有语文界人士提出:要把改进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改的突破口——我对这个提法还没有考虑成熟,不敢妄加评论。但是,作文教学长期呈低效状态,这种状况的确不能再延续下去了。写作水平体现着国民素质,是衡量一个人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标志。然而现实的作文教学情况却不容乐观,即使是在校学习的近亿学生,也视写作为难题,谈文色变。小学作文现状,更让人堪忧。那么,我们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该如何面对这个严峻问题?  我从未否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