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的不断进步,使得社会环境愈加复杂,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我们不能单纯的将一门学科作为一项知识来传授,充分利用其自身的闪光点,来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文中主要介绍了习作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希望以本文的观点能够促进学生良好品行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教育;习作教学;品德教育
引言
写作需要作者将自身对事物、事件的认知与理解,通过语言文字将自身的情感、意志、体验以及态度等进行表达。作品的好坏与语言认知、体验、态度以及思想境界有着极大的关联。由此可见,写作不仅仅是对写作者的语言训练,更是其品德的一种体现。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写作的初级阶段,教师应将作文教学作为品德教育的载体,促使品德教育更加具体化、形象化、情感化,使学生在潜移默化间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行。
一、强化写作的真实性促进诚实品质的培养
在当前的小学生作文当中存在最大的通病就是编造情节。以一次命题为《拾到东西以后》的作文作业为例,其中一名学生写了他在公共汽车上捡到一块钱的经历,当时他问过身边的乘客有没有丢钱,大家都说没丢。在找不到失主的情况下,他经过一番思考后他用捡到的钱买了车票,而周围的人都以谴责的目光看向他。在文章最后他发表了个人意见,认为:虽然把钱留作自己用是不对的,但是直接交给乘务员阿姨,有可能会落入个人的手里,用它来买车票才能真正地将钱上交给国家。当看到这篇文章时感觉很是新颖,但是又感觉这不是一个小学阶段的学生所具备问题处理的能力,考虑问题的复杂性、深刻性也比较失真。经过对他进一步的了解,才知道他在公共汽车捡到钱是真实的,但是处理方法是在一本刊物上看到的,当时觉得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非常独特,就将其依样搬过来使用了。想这种编造情节的现象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加以关注,这种情况如果任其發展是非常危险的。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白写假话的危害性,在根本上打消他们胡编乱造想法,不断规范写作的真实性,使学生慢慢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二、强化对社会生活鉴别能力的提升
2.1对社会生活进行定向观察及分析
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特征的束缚,在对事物的观察与分析等方面的能力是比较差的,难以对一些事物清晰的分辨对错。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事物分析的指导时,应为学生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再让他们去对社会事物进行观察,这样学生才能了解自己应该对那些事物进行看、想、写,能够明白从哪里入手并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进行描述。通过反复的多次训练,对观察对象不断变换,为以后对较为复杂事物进行观察与分析奠定基础,同时也使学生获得了思想品德教育。
2.2对社会生活进行全面观察与分析
全面观察需要将观察的方向转向社会,而社会上中的事物不仅具有多样化,同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些政治色彩,如何对其好坏进行判定,是小学生不能准确把握的。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也决定着社会生活的复杂,它包含好的一面,同样也包含着阴暗的一面,长久以来学术界对于社会的阴暗面能否让学生在协作中提及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时至今日仍然没有定论。但是社会的阴暗面也是社会阴暗面的组成部分,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实际反映,将其作为学生在写作文时的禁区,与对学生写作要求真实性有些不符,个人认为社会的阴暗面可以作为一种反面教材,能够使学生在接受观察与分析等能力的培养时更具说服力。在对社会阴暗面进行利用的关键主要依靠教师的正确引导,通过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对事物提升认识的准确性,能够明确的对事物进行定性,使学生能够明白什么事物是美的,什么事物是丑的,明确什么事物是一种社会现象,什么事物是社会的一种本质。以避免他们在对事物进行观察与分析的时候出现错误。
三、通过良好的写作情境对道德情操进行陶冶
3.1组织学生阅读优秀的文章及视频作品
一般被编入教材的文章都是经过专家精挑细选的,这些文章的政治意义都是非常强的,同时其审美价值也是非常高的。此外,除了各个级别的电视台为儿童安排的众多优秀节目外,很多有现代化先进媒体设备制作的视频也非常优秀,较为适宜给小学生阶段观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时候,应引导学生对这些优秀作品多多进行读、看、听,并根据自己观看的感想写下观后感。但是要注意观看的内容,必须要注意凶杀、色情等类型的书刊及影片等千万不要观看。
3.2组织学生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
社会上有很多先进性人物。他们都带有一定的积极因素,通过对他们的事迹进行了解并挖掘出闪光点,并对学生进行适宜的引导,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产生促进作用,比如,学校邀请英雄楷模来作报告,组织学生到军属或烈士家中去做好事等,通过这些有益的活动学生在受到教育的同时,也为自己日后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学校、家庭、社会的熏陶,因此,我们要在这些方面为学生构建一个非常庞大的品德教育体系,然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受到德育体系的良性感染及熏陶,逐渐的对学生的道德情操进行培养。
(作者单位:重庆市云阳县平安镇龙塘小学)
关键词:小学教育;习作教学;品德教育
引言
写作需要作者将自身对事物、事件的认知与理解,通过语言文字将自身的情感、意志、体验以及态度等进行表达。作品的好坏与语言认知、体验、态度以及思想境界有着极大的关联。由此可见,写作不仅仅是对写作者的语言训练,更是其品德的一种体现。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写作的初级阶段,教师应将作文教学作为品德教育的载体,促使品德教育更加具体化、形象化、情感化,使学生在潜移默化间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行。
一、强化写作的真实性促进诚实品质的培养
在当前的小学生作文当中存在最大的通病就是编造情节。以一次命题为《拾到东西以后》的作文作业为例,其中一名学生写了他在公共汽车上捡到一块钱的经历,当时他问过身边的乘客有没有丢钱,大家都说没丢。在找不到失主的情况下,他经过一番思考后他用捡到的钱买了车票,而周围的人都以谴责的目光看向他。在文章最后他发表了个人意见,认为:虽然把钱留作自己用是不对的,但是直接交给乘务员阿姨,有可能会落入个人的手里,用它来买车票才能真正地将钱上交给国家。当看到这篇文章时感觉很是新颖,但是又感觉这不是一个小学阶段的学生所具备问题处理的能力,考虑问题的复杂性、深刻性也比较失真。经过对他进一步的了解,才知道他在公共汽车捡到钱是真实的,但是处理方法是在一本刊物上看到的,当时觉得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非常独特,就将其依样搬过来使用了。想这种编造情节的现象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加以关注,这种情况如果任其發展是非常危险的。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白写假话的危害性,在根本上打消他们胡编乱造想法,不断规范写作的真实性,使学生慢慢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二、强化对社会生活鉴别能力的提升
2.1对社会生活进行定向观察及分析
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特征的束缚,在对事物的观察与分析等方面的能力是比较差的,难以对一些事物清晰的分辨对错。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事物分析的指导时,应为学生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再让他们去对社会事物进行观察,这样学生才能了解自己应该对那些事物进行看、想、写,能够明白从哪里入手并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进行描述。通过反复的多次训练,对观察对象不断变换,为以后对较为复杂事物进行观察与分析奠定基础,同时也使学生获得了思想品德教育。
2.2对社会生活进行全面观察与分析
全面观察需要将观察的方向转向社会,而社会上中的事物不仅具有多样化,同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些政治色彩,如何对其好坏进行判定,是小学生不能准确把握的。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也决定着社会生活的复杂,它包含好的一面,同样也包含着阴暗的一面,长久以来学术界对于社会的阴暗面能否让学生在协作中提及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时至今日仍然没有定论。但是社会的阴暗面也是社会阴暗面的组成部分,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实际反映,将其作为学生在写作文时的禁区,与对学生写作要求真实性有些不符,个人认为社会的阴暗面可以作为一种反面教材,能够使学生在接受观察与分析等能力的培养时更具说服力。在对社会阴暗面进行利用的关键主要依靠教师的正确引导,通过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对事物提升认识的准确性,能够明确的对事物进行定性,使学生能够明白什么事物是美的,什么事物是丑的,明确什么事物是一种社会现象,什么事物是社会的一种本质。以避免他们在对事物进行观察与分析的时候出现错误。
三、通过良好的写作情境对道德情操进行陶冶
3.1组织学生阅读优秀的文章及视频作品
一般被编入教材的文章都是经过专家精挑细选的,这些文章的政治意义都是非常强的,同时其审美价值也是非常高的。此外,除了各个级别的电视台为儿童安排的众多优秀节目外,很多有现代化先进媒体设备制作的视频也非常优秀,较为适宜给小学生阶段观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时候,应引导学生对这些优秀作品多多进行读、看、听,并根据自己观看的感想写下观后感。但是要注意观看的内容,必须要注意凶杀、色情等类型的书刊及影片等千万不要观看。
3.2组织学生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
社会上有很多先进性人物。他们都带有一定的积极因素,通过对他们的事迹进行了解并挖掘出闪光点,并对学生进行适宜的引导,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产生促进作用,比如,学校邀请英雄楷模来作报告,组织学生到军属或烈士家中去做好事等,通过这些有益的活动学生在受到教育的同时,也为自己日后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学校、家庭、社会的熏陶,因此,我们要在这些方面为学生构建一个非常庞大的品德教育体系,然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受到德育体系的良性感染及熏陶,逐渐的对学生的道德情操进行培养。
(作者单位:重庆市云阳县平安镇龙塘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