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两岸科普发展各具特色,但具有相同的发展方向,两岸科普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有利于共同提升两岸科普事业发展。本文通过对台湾4个基层科普实践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对大陆科普基层实践发展的有益经验,并围绕科普活动创新、科普场所建设、科普读物出版、科普新媒体传播等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科普 台湾 典型案例 基层创新
“科学普及”又被称为“大众科学”或“普及科学”,是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方式向普通大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是增强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公民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软实力。良好的公民科学素质有利于培育构建自主创新社会和创新型国家,有利于提升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力。本文以台湾基层科普实践典型案例为对象进行分析,总结台湾好的做法、政策、措施和经验,为推动我国大陆制定完善科普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相关政策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台湾基层科普实践典型案例
(一)台湾科普环岛列车全台走遍活动
台湾彰化师范大学物理系洪连辉教授策划举办了“彰化县大众科学日”活动,取得良好成效和反响,于是台湾科技主管部门推动实施“全民科学周计划”,将“彰化县大众科学日”活动的经验推广到台湾岛内各个地区。“台湾科普环岛列车全台走遍活动”是“全民科学周计划”在活动方式上的进一步拓展与创新。此项活动系台湾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所邱美虹教授结合目前台湾不同县市执行的科普计划,创意构思,与台湾铁路部门共同合作举办的一项为期4天的科普全台环岛行动。该活动将以台北火车站为起点,由台北科普团队在火车车厢与火车站进行科学实验或表演,与列车乘客进行互动,按照从北至南的火车路线顺序,依次停靠新北市、桃园市、新竹县、苗栗县等19个火车站。在每个火车站停站期间,由科普团队组织欢迎活动环节,由此掀起一波科普活动高潮。
(二)九二一地震教育园区
1999年9月21日清晨1时47分,台湾中部地区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给台湾民众带来严重的伤亡和经济损失。这次地震是台湾近百年时间最为严重的地震之一,对台湾广大民众的身心影响也十分巨大。在九二一地震发生之后,台湾专家学者建议在九二一地震发生的原址一带修建了以地震为主题的博物馆,同时特别要求保留断层错动、校舍倒塌、河床隆起等地貌特征作为资料。建成后的“地震纪念博物馆”,隶属于“自然科学博物馆”进行管理。2001年,台湾根据九二一地震纪念博物馆发展情况,将纪念博物馆更名为“九二一地震教育园区”,以体现该园区的科普教育功能,该园区已经成为全球难得一见的自然科学活教材。同时,利用光复中学的活动中心进行改造,建成了地震印象馆,收集了九二一地震相关的照片、影音、学术文化性质的纪录片等资料。通过多媒体资料的展示,全面向台湾民众展现台湾地震发生造成破坏的真实景象,以及开展救援活动所呈现的各种事件。
(三)《科学月刊》杂志
在台湾,《科学月刊》(Science Monthly)是一本从事科学技术普及时间较长、较为持久、影响力较大的杂志,见证了科普传播印刷方式的发展历史。《科学月刊》创刊于1970年1月1日,由台北市科学出版社事业基金会发行至今。该期刊早期创办者系一批留美台湾学生,期刊提出“引介新知、启发民智”的办刊宗旨。目前,期刊的主要读者群主要为台湾高中生以上的学生,内容覆盖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数学等领域。《科学月刊》同时于1981年10月15日开始创办了《科技报导》(SciTech Repots),这是一本报纸型的月刊,主要以科学新闻的报道和评论为主要内容,供台湾科技界人员免费阅读。《科学月刊》得到台湾科技主管部门、社会和公民的广泛认可,连续获得多项荣誉与奖励。1984年、1986年,该期刊分别获得台湾新闻主管部门颁发的第九届、第十一届金鼎奖;2007年,获得金鼎三十“老字号金招牌”资优出版事业特别奖;2013年,获得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協会颁发的第一届世界华人科普奖——科普期刊类金奖。
(四)台湾公民科学入口网
“台湾公民科学入口网”是由泛科知识股份有限公司与台湾农政部门下属“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共同合作创办管理。“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自2009年以来,陆续推动多项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公民科学计划,并与台湾大专院校、主管部门、民间团体与自然生态爱好者建立伙伴合作关系。该网站为台湾公民获取科学信息提供了整合途径,在科学知识方面广泛覆盖了天文、气象、环境、生态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台湾与全球乡民共同参加分享科学成果的新成绩。
二、台湾基层科普实践的经验总结
本文根据上述四个典型案例,从科普活动创新、科普场馆建设、科普读物出版、科普新媒体传播四个方面归纳台湾基层科普实践发展取得的经验。
(一)科普活动创新经验
一是充分整合各地区科普资源。台湾各个地区都具有一定丰富的科普资源,如果能够促进各个地区的科普资源共享,不仅节约了经费,也增强了每个地区科普工作经验和做法的交流。台湾科普环岛列车全台走遍活动体现了科普资源整合、通盘设计、统一策划的理念,通过几条列车线路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了不同地区科普资源共享和分享。二是推动科普活动加入创意元素。台湾创意文化产业发达,对社会各个领域都有所渗透。在这样的背景下,台湾高校教授学者对自己承担的科普计划工作自然地加入创意元素。三是扩大科普活动影响面。富有创意的科普活动吸引了台湾民众对科普的热情和新的认识,促进了科普活动的持续性,提高了科普推广工作的影响力。台湾科普列车与乘客、中小学校进行了对接,将科普活动不断深入推进,产生了一个个活动高潮。
(二)科普场馆建设经验
从“九二一地震教育园区”的案例中可以发现,台湾在科普发展过程中,一是要推动科普场馆修建的创新。九二一地震博物馆首先充分利用地震破坏造成的地貌变化,结合馆舍建设,使馆舍建筑与地震造成的地表断层面貌融为一体,创新了自然科学博物馆建筑设计的风格。二是科普场馆建设与重大科学事件结合。科普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不断向民众进行宣传和推广,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重大的科学相关事件发生一直是科普活动深入的重要契机,台湾经验表明,借助地震等自然灾害等重大的科学相关事件,可以充分调动民众的参与度和关注度,起到良好的效果。三是重视利用新科技手段包装科普场馆。该园区影像区利用高科技手段布置剧场,以3D三维影像效果对地震情景进行展示,采取高分辨率数字投影系统,构建高画质、清晰和绚丽的数字化立体影像,观众配戴特殊偏光眼镜,有如亲身感受地震的真实场景。 (三)科普读物出版经验
台湾《科学月刊》案例给我们的经验启示有:一是将过度重视翻译国外作品向本土创作转变。早期《科学月刊》的科普作品内容多是以翻译国外科普文章为主,岛内作者和科学家提供的反映台湾科学技术创新最新成果的作品较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科学月刊》各个栏目内容全面改为本地作者撰写为主,本土化科学选题和报道的占比不断增长,对台湾岛内最新科技创新活动、岛内发生的科学事件及相关知识进行及时传播。二是注重专辑的编辑与挖掘。《科学月刊》杂志发现台湾读者对某一科学话题进行深入讨论、分析和整理具有重要意义,于是《科学月刊》适时推出了专辑,用于反映某个科学话题的背景、专业知识、应用等,及时进行科学普及,专辑加深了科学普及的深度,扩充了科学知识承载量,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三是凝聚了一批优秀的科普作品撰稿人。经过时间的洗礼,《科学月刊》没有停止,反而越发焕发出新意,这与对台湾科学家参与科普,积极提供科普作品稿源有十分重要的联系,《科学月刊》凝聚了有热心的台湾科学家和科研人员,形成了与公众分享科学知识和研究成果的良好效果。
(四)科普新媒体传播经验
“台湾公民科学入口网”案例提供了新媒体条件下科普传播的经验,具体来说:一是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普及科学技术知识。该网站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和、动漫、影音视频资料对科普知识进行宣传推广,开辟了“特辑”“好书抢先看”“专栏”“科学大爆炸——动画星期四”“影音专区”等多种栏目。二是线上科普知识宣传与线下活动紧密结合。该网站不仅仅将科普传播工作停留在发布网络科普知识、科学知识信息上,还经常策划线下科普活动,例如,主办“泛·知识节”,以现场主题演讲、短片播放等方式传播科普知识,同时该网站还开设了“科普市集”电子商城,满足科普爱好者线下对科普玩具等实物的消费需求。三是整合链接更加广泛的科普网络资源。该网站积极推动与其他网站的合作与联系,在网站上专门设立我国台湾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科普网络资料的链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网站上共有30条左右链接。
三、对大陆科普事业发展的启示及相关政策建议
(一)激活科普资源使用效率,创新科普传播活动
与大陆相比,台湾科普补贴资金和支持资金的总体规模并不算大,但是台湾科普补贴资金的使用却相对精准,更加注重效率,反映出以少量资金办较重要事情的特点。大陆推动科普工作应当首先提高科普资源使用效率,台湾推动科普活动创新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目前,大陆政府用很多科普资金建设了大量科普场馆、科普多媒体设备、科普资源库、数据库等,但是相对而言,在科普宣传、科普文化、科普活动策划上比较粗放,建议大陆积极推动由科学家和科研人员、科普机构、大学社团、专业协会等民间力量的科普策划活动或项目,从而营造更加符合大陆社会需求的科普氛围,如舉办丰富多彩和普通公众喜欢接受的新型科普传播活动。
(二)创新科普场馆建设。融入现代科技元素
从九二一地震教育园区的建设可以看到,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建筑业、艺术行业等向科普领域的渗透和传导,科普工作承载的科普信息已经从传统的简单文字宣传,转化为现场体验、多媒体资料展示、高科技演示、数字化信息传递等各种方式同时并行。这表明,科普工作要赢得更多民众的参与融合,需要建设更加现代化的场所和采取全新的宣传手段。大陆应在科普场馆建设中融入更多的艺术、创意和现代科技元素,通过丰富多样的科普知识展示方式,传递精彩多样的科普知识与信息,使民众亲身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与价值。
(三)强化科普作品创作,实施精品出版工程
大陆历来重视科普作品创作,实施了大量扶持政策,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科普图书和期刊等读物。从台湾的经验来看,两岸科普读物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大陆应继续做好科普图书、期刊发行,强化科普创作人群的写作素质提升,及时反映大陆科技创新的新领域、新热点、新故事,侧重大陆本土科普作品创作,特别是要通过实施精品期刊工程等手段,提升大陆科普作品的精致性和人文性。
(四)利用互联网及新媒体手段,加强科普宣传力度
两岸互联网发展都较为迅速,相比之下,大陆互联网发展更加迅猛,并产生了“互联网+”新经济业态。以微信、微博、社交网络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应运而生,为科普宣传及推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新条件。在新媒体时代,台湾科普工作广泛应用了互联网、网络游戏、科普传播的手机应用APP等新手段,使台湾民众借助互联网、新媒体获得了前沿最新的科普资讯。大陆可以借鉴台湾经验,在科普传播过程中增加新媒体、“互联网+”等应用,实现科普信息精准化、传递服务及时化,提升科学普及范围和深度,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科普 台湾 典型案例 基层创新
“科学普及”又被称为“大众科学”或“普及科学”,是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方式向普通大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是增强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公民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软实力。良好的公民科学素质有利于培育构建自主创新社会和创新型国家,有利于提升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力。本文以台湾基层科普实践典型案例为对象进行分析,总结台湾好的做法、政策、措施和经验,为推动我国大陆制定完善科普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相关政策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台湾基层科普实践典型案例
(一)台湾科普环岛列车全台走遍活动
台湾彰化师范大学物理系洪连辉教授策划举办了“彰化县大众科学日”活动,取得良好成效和反响,于是台湾科技主管部门推动实施“全民科学周计划”,将“彰化县大众科学日”活动的经验推广到台湾岛内各个地区。“台湾科普环岛列车全台走遍活动”是“全民科学周计划”在活动方式上的进一步拓展与创新。此项活动系台湾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所邱美虹教授结合目前台湾不同县市执行的科普计划,创意构思,与台湾铁路部门共同合作举办的一项为期4天的科普全台环岛行动。该活动将以台北火车站为起点,由台北科普团队在火车车厢与火车站进行科学实验或表演,与列车乘客进行互动,按照从北至南的火车路线顺序,依次停靠新北市、桃园市、新竹县、苗栗县等19个火车站。在每个火车站停站期间,由科普团队组织欢迎活动环节,由此掀起一波科普活动高潮。
(二)九二一地震教育园区
1999年9月21日清晨1时47分,台湾中部地区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给台湾民众带来严重的伤亡和经济损失。这次地震是台湾近百年时间最为严重的地震之一,对台湾广大民众的身心影响也十分巨大。在九二一地震发生之后,台湾专家学者建议在九二一地震发生的原址一带修建了以地震为主题的博物馆,同时特别要求保留断层错动、校舍倒塌、河床隆起等地貌特征作为资料。建成后的“地震纪念博物馆”,隶属于“自然科学博物馆”进行管理。2001年,台湾根据九二一地震纪念博物馆发展情况,将纪念博物馆更名为“九二一地震教育园区”,以体现该园区的科普教育功能,该园区已经成为全球难得一见的自然科学活教材。同时,利用光复中学的活动中心进行改造,建成了地震印象馆,收集了九二一地震相关的照片、影音、学术文化性质的纪录片等资料。通过多媒体资料的展示,全面向台湾民众展现台湾地震发生造成破坏的真实景象,以及开展救援活动所呈现的各种事件。
(三)《科学月刊》杂志
在台湾,《科学月刊》(Science Monthly)是一本从事科学技术普及时间较长、较为持久、影响力较大的杂志,见证了科普传播印刷方式的发展历史。《科学月刊》创刊于1970年1月1日,由台北市科学出版社事业基金会发行至今。该期刊早期创办者系一批留美台湾学生,期刊提出“引介新知、启发民智”的办刊宗旨。目前,期刊的主要读者群主要为台湾高中生以上的学生,内容覆盖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数学等领域。《科学月刊》同时于1981年10月15日开始创办了《科技报导》(SciTech Repots),这是一本报纸型的月刊,主要以科学新闻的报道和评论为主要内容,供台湾科技界人员免费阅读。《科学月刊》得到台湾科技主管部门、社会和公民的广泛认可,连续获得多项荣誉与奖励。1984年、1986年,该期刊分别获得台湾新闻主管部门颁发的第九届、第十一届金鼎奖;2007年,获得金鼎三十“老字号金招牌”资优出版事业特别奖;2013年,获得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協会颁发的第一届世界华人科普奖——科普期刊类金奖。
(四)台湾公民科学入口网
“台湾公民科学入口网”是由泛科知识股份有限公司与台湾农政部门下属“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共同合作创办管理。“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自2009年以来,陆续推动多项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公民科学计划,并与台湾大专院校、主管部门、民间团体与自然生态爱好者建立伙伴合作关系。该网站为台湾公民获取科学信息提供了整合途径,在科学知识方面广泛覆盖了天文、气象、环境、生态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台湾与全球乡民共同参加分享科学成果的新成绩。
二、台湾基层科普实践的经验总结
本文根据上述四个典型案例,从科普活动创新、科普场馆建设、科普读物出版、科普新媒体传播四个方面归纳台湾基层科普实践发展取得的经验。
(一)科普活动创新经验
一是充分整合各地区科普资源。台湾各个地区都具有一定丰富的科普资源,如果能够促进各个地区的科普资源共享,不仅节约了经费,也增强了每个地区科普工作经验和做法的交流。台湾科普环岛列车全台走遍活动体现了科普资源整合、通盘设计、统一策划的理念,通过几条列车线路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了不同地区科普资源共享和分享。二是推动科普活动加入创意元素。台湾创意文化产业发达,对社会各个领域都有所渗透。在这样的背景下,台湾高校教授学者对自己承担的科普计划工作自然地加入创意元素。三是扩大科普活动影响面。富有创意的科普活动吸引了台湾民众对科普的热情和新的认识,促进了科普活动的持续性,提高了科普推广工作的影响力。台湾科普列车与乘客、中小学校进行了对接,将科普活动不断深入推进,产生了一个个活动高潮。
(二)科普场馆建设经验
从“九二一地震教育园区”的案例中可以发现,台湾在科普发展过程中,一是要推动科普场馆修建的创新。九二一地震博物馆首先充分利用地震破坏造成的地貌变化,结合馆舍建设,使馆舍建筑与地震造成的地表断层面貌融为一体,创新了自然科学博物馆建筑设计的风格。二是科普场馆建设与重大科学事件结合。科普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不断向民众进行宣传和推广,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重大的科学相关事件发生一直是科普活动深入的重要契机,台湾经验表明,借助地震等自然灾害等重大的科学相关事件,可以充分调动民众的参与度和关注度,起到良好的效果。三是重视利用新科技手段包装科普场馆。该园区影像区利用高科技手段布置剧场,以3D三维影像效果对地震情景进行展示,采取高分辨率数字投影系统,构建高画质、清晰和绚丽的数字化立体影像,观众配戴特殊偏光眼镜,有如亲身感受地震的真实场景。 (三)科普读物出版经验
台湾《科学月刊》案例给我们的经验启示有:一是将过度重视翻译国外作品向本土创作转变。早期《科学月刊》的科普作品内容多是以翻译国外科普文章为主,岛内作者和科学家提供的反映台湾科学技术创新最新成果的作品较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科学月刊》各个栏目内容全面改为本地作者撰写为主,本土化科学选题和报道的占比不断增长,对台湾岛内最新科技创新活动、岛内发生的科学事件及相关知识进行及时传播。二是注重专辑的编辑与挖掘。《科学月刊》杂志发现台湾读者对某一科学话题进行深入讨论、分析和整理具有重要意义,于是《科学月刊》适时推出了专辑,用于反映某个科学话题的背景、专业知识、应用等,及时进行科学普及,专辑加深了科学普及的深度,扩充了科学知识承载量,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三是凝聚了一批优秀的科普作品撰稿人。经过时间的洗礼,《科学月刊》没有停止,反而越发焕发出新意,这与对台湾科学家参与科普,积极提供科普作品稿源有十分重要的联系,《科学月刊》凝聚了有热心的台湾科学家和科研人员,形成了与公众分享科学知识和研究成果的良好效果。
(四)科普新媒体传播经验
“台湾公民科学入口网”案例提供了新媒体条件下科普传播的经验,具体来说:一是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普及科学技术知识。该网站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和、动漫、影音视频资料对科普知识进行宣传推广,开辟了“特辑”“好书抢先看”“专栏”“科学大爆炸——动画星期四”“影音专区”等多种栏目。二是线上科普知识宣传与线下活动紧密结合。该网站不仅仅将科普传播工作停留在发布网络科普知识、科学知识信息上,还经常策划线下科普活动,例如,主办“泛·知识节”,以现场主题演讲、短片播放等方式传播科普知识,同时该网站还开设了“科普市集”电子商城,满足科普爱好者线下对科普玩具等实物的消费需求。三是整合链接更加广泛的科普网络资源。该网站积极推动与其他网站的合作与联系,在网站上专门设立我国台湾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科普网络资料的链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网站上共有30条左右链接。
三、对大陆科普事业发展的启示及相关政策建议
(一)激活科普资源使用效率,创新科普传播活动
与大陆相比,台湾科普补贴资金和支持资金的总体规模并不算大,但是台湾科普补贴资金的使用却相对精准,更加注重效率,反映出以少量资金办较重要事情的特点。大陆推动科普工作应当首先提高科普资源使用效率,台湾推动科普活动创新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目前,大陆政府用很多科普资金建设了大量科普场馆、科普多媒体设备、科普资源库、数据库等,但是相对而言,在科普宣传、科普文化、科普活动策划上比较粗放,建议大陆积极推动由科学家和科研人员、科普机构、大学社团、专业协会等民间力量的科普策划活动或项目,从而营造更加符合大陆社会需求的科普氛围,如舉办丰富多彩和普通公众喜欢接受的新型科普传播活动。
(二)创新科普场馆建设。融入现代科技元素
从九二一地震教育园区的建设可以看到,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建筑业、艺术行业等向科普领域的渗透和传导,科普工作承载的科普信息已经从传统的简单文字宣传,转化为现场体验、多媒体资料展示、高科技演示、数字化信息传递等各种方式同时并行。这表明,科普工作要赢得更多民众的参与融合,需要建设更加现代化的场所和采取全新的宣传手段。大陆应在科普场馆建设中融入更多的艺术、创意和现代科技元素,通过丰富多样的科普知识展示方式,传递精彩多样的科普知识与信息,使民众亲身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与价值。
(三)强化科普作品创作,实施精品出版工程
大陆历来重视科普作品创作,实施了大量扶持政策,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科普图书和期刊等读物。从台湾的经验来看,两岸科普读物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大陆应继续做好科普图书、期刊发行,强化科普创作人群的写作素质提升,及时反映大陆科技创新的新领域、新热点、新故事,侧重大陆本土科普作品创作,特别是要通过实施精品期刊工程等手段,提升大陆科普作品的精致性和人文性。
(四)利用互联网及新媒体手段,加强科普宣传力度
两岸互联网发展都较为迅速,相比之下,大陆互联网发展更加迅猛,并产生了“互联网+”新经济业态。以微信、微博、社交网络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应运而生,为科普宣传及推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新条件。在新媒体时代,台湾科普工作广泛应用了互联网、网络游戏、科普传播的手机应用APP等新手段,使台湾民众借助互联网、新媒体获得了前沿最新的科普资讯。大陆可以借鉴台湾经验,在科普传播过程中增加新媒体、“互联网+”等应用,实现科普信息精准化、传递服务及时化,提升科学普及范围和深度,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