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与多家企业进行合作,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结合我院多年来与企业进行合作对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长效机制
一、校企合作初见成效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与企业(社会)双赢的模式之一。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高职教育及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加强校县对接,校企合作,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办学特色。校企合作双赢的合作方式使我院校企合作硕果累累。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我院与400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如与中嘉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校中厂”;与湖北彤鑫发动机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厂中校”。
二、校企业合作模式
模式一:将企业引进学校,建立“校中厂”。学校提供场地,如湖北中嘉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组装电脑笔记本生产线,由教师和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管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等实训项目在笔记本电脑生产线上完成。毕业后,部分优秀学生进入该公司就业,继续深造,很受企业和学生的欢迎。
模式二:在企业开展教学,建立“校中厂”。学校依托企业资金,企业需要学生生产加工。由于现代企业生产设备更新快,且有的设备投入高,学校不可能投入太多的资金更新设备,因此学校必须借企业资源来培训学生。
模式三:校企合作,开展订单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把企业的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经过多年的摸索,已初步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订单”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让企业订得放心、用得满意的学生。
模式四:校企合作,开展专业建设。按照企业人才需求确定专业和课程,实现企校人才供需有效对接。一是充分发挥企业生产设施设备、兼职教师和科技研发的优势,互相取长补短。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与湖北三环汽门有限公司进行专业共建。二是校企共建专业,培养对口专业人才;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与山河集团进行专业共建。三是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定期聘请行业相关专家参与拟建专业的论证,力求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一致,技能训练和岗位技术要求相一致,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一致。
模式五:校企合作,开展社会服务。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如电子信息学院与黄冈信息中心合作开展信息员培训;生物化工学院与英山茶场进行合作,为当地茶场员工提供技术指导,同时,提高了茶叶档次,提升了英山茶叶的知名度。
三、探索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办学模式。我校处于革命老区,争取企业的支持和帮助,充分、合理地利用企业资源促进学校发展尤为重要,合作的双方要继续坚持诚信为本、互惠互利的原则,相互理解,共同努力,建立长期有效的机制。在更深更广层面上加强校企合作,扩大和延伸合作领域,不断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新模式,为毕业生提供宽广的就业平台,最终达到社会、企业、学校、学生四方共赢。
1.找准校企合作结合点,形成校企双赢新机制。对企业来说,校企合作的利益主要体现在:①选择优秀的高职人才,利用院校资源对职工进行继续教育,通过刺激、激励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转化为学习型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②借助于高职院校的信息与技术服务,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新技术的引进、设备的技术改造等。③可以通过对教育的支持,起到宣传效应,树立企业形象。④学生使用企业提供的实训设备进行训练,为企业起到了广告宣传作用,学校也可以购买企业的产品。
2.建立“校企合作”新体制。在政府的支持下,以学院为龙头,组建了由企业和职业院校参与的黄冈职教集团,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学校成立了校企合作处,各系组建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加强校企合作的组织和管理。形成“三层合作、多方共建、互利多赢”的办学体制,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在学校层面建立理事会,专业群层面按专业大类建立专业群校企合作理事会,在专业层面成立专业性学院,专业性学院设立董事会。创建和完善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实施载体,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的智慧和力量,帮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明确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中的权利、责任、义务。加强宣传引导,及时总结校企合作过程中涌现的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
3.拓展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领域机制。加强校企市场合作,推进学生就业与企业用工一体化;加强校企资金合作,依托社会资本发展高职教育;加强校企教学合作,推进理论与实践、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加强校企研发合作,推进生产、教学和研究相结合;加强校企师资合作,推进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质量。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校企合作既体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与行业企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鲜明特色,又是当前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的关键环节,更是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年友,夏学文.举校企合作旗,走工学结合路[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等
【关键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长效机制
一、校企合作初见成效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与企业(社会)双赢的模式之一。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高职教育及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加强校县对接,校企合作,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办学特色。校企合作双赢的合作方式使我院校企合作硕果累累。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我院与400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如与中嘉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校中厂”;与湖北彤鑫发动机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厂中校”。
二、校企业合作模式
模式一:将企业引进学校,建立“校中厂”。学校提供场地,如湖北中嘉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组装电脑笔记本生产线,由教师和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管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等实训项目在笔记本电脑生产线上完成。毕业后,部分优秀学生进入该公司就业,继续深造,很受企业和学生的欢迎。
模式二:在企业开展教学,建立“校中厂”。学校依托企业资金,企业需要学生生产加工。由于现代企业生产设备更新快,且有的设备投入高,学校不可能投入太多的资金更新设备,因此学校必须借企业资源来培训学生。
模式三:校企合作,开展订单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把企业的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经过多年的摸索,已初步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订单”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让企业订得放心、用得满意的学生。
模式四:校企合作,开展专业建设。按照企业人才需求确定专业和课程,实现企校人才供需有效对接。一是充分发挥企业生产设施设备、兼职教师和科技研发的优势,互相取长补短。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与湖北三环汽门有限公司进行专业共建。二是校企共建专业,培养对口专业人才;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与山河集团进行专业共建。三是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定期聘请行业相关专家参与拟建专业的论证,力求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一致,技能训练和岗位技术要求相一致,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一致。
模式五:校企合作,开展社会服务。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如电子信息学院与黄冈信息中心合作开展信息员培训;生物化工学院与英山茶场进行合作,为当地茶场员工提供技术指导,同时,提高了茶叶档次,提升了英山茶叶的知名度。
三、探索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办学模式。我校处于革命老区,争取企业的支持和帮助,充分、合理地利用企业资源促进学校发展尤为重要,合作的双方要继续坚持诚信为本、互惠互利的原则,相互理解,共同努力,建立长期有效的机制。在更深更广层面上加强校企合作,扩大和延伸合作领域,不断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新模式,为毕业生提供宽广的就业平台,最终达到社会、企业、学校、学生四方共赢。
1.找准校企合作结合点,形成校企双赢新机制。对企业来说,校企合作的利益主要体现在:①选择优秀的高职人才,利用院校资源对职工进行继续教育,通过刺激、激励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转化为学习型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②借助于高职院校的信息与技术服务,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新技术的引进、设备的技术改造等。③可以通过对教育的支持,起到宣传效应,树立企业形象。④学生使用企业提供的实训设备进行训练,为企业起到了广告宣传作用,学校也可以购买企业的产品。
2.建立“校企合作”新体制。在政府的支持下,以学院为龙头,组建了由企业和职业院校参与的黄冈职教集团,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学校成立了校企合作处,各系组建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加强校企合作的组织和管理。形成“三层合作、多方共建、互利多赢”的办学体制,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在学校层面建立理事会,专业群层面按专业大类建立专业群校企合作理事会,在专业层面成立专业性学院,专业性学院设立董事会。创建和完善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实施载体,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的智慧和力量,帮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明确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中的权利、责任、义务。加强宣传引导,及时总结校企合作过程中涌现的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
3.拓展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领域机制。加强校企市场合作,推进学生就业与企业用工一体化;加强校企资金合作,依托社会资本发展高职教育;加强校企教学合作,推进理论与实践、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加强校企研发合作,推进生产、教学和研究相结合;加强校企师资合作,推进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质量。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校企合作既体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与行业企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鲜明特色,又是当前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的关键环节,更是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年友,夏学文.举校企合作旗,走工学结合路[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