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中尋機化危為機 旅遊前景光明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la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國際特殊旅遊地位依然穩固
   去年澳門回歸20周年前夕,作為課題曾對澳門的社會和經濟發展進行過一次全面專業的調研梳理。正如習近平主席在參加澳門回歸20周年講話中所評價的那樣,歷經20年的發展,澳門擔起了一個中心(建設世界旅遊休閑中心)、一個平臺(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一個基地(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重任,是中國“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地。這一評價至今依然是貼切和符合澳門實際的。
   在大灣區,澳門是個非常有特色的城市,這個城市不大,但個性非常鮮明,既保留著中國嶺南文化許多傳統的東西,又有葡語國家的許多建築風貌和文化習俗,這是其他城市所不具備的。澳門在保護傳承發揚這些文化遺存優勢方面做的非常好,即便是在賭權放開,經濟快速發展的這麼多年,澳門的全域旅遊品牌打造也相當出色。除了博彩業特色外,澳門的特色建築、街區、美食、購物、會展、大型文娛活動等都是吸引遊客願意來這裡旅遊的重要元素。正是因為其具有城市全域旅遊的魅力,這麼多年,成功吸引了國內及世界許多國家遊客的關注,成為世界上最熱門的旅遊目的地城市之一。從回歸後歷年的入境遊客統計資料上可以明確的反映出,澳門在國際特色旅遊城市的地位不斷上升且依然非常穩固。
  融入國內可提早轉入正增長
   復蘇澳門旅遊實際就是復蘇澳門經濟。今年澳門和全球眾多國家和地區一樣,經濟遭受疫情影響嚴重。近半年多來國內在聯防聯控的基礎上開始全面推動復工復產,並在動態中摸索和探索出一套解決隨時出現的疫情問題,成效是顯著的。9月23日,國家放開國內赴澳門的“自由行”審批,澳門旅遊有一些回暖跡象,但還不如人意,但要慢慢來。我非常認同澳門議員施家倫的意見,就是澳門可以把自己納入國內的疫情聯防聯控體系中來,從而增強澳門衛生醫療體系的整體支撐應變能力,這樣可以為澳門加快旅遊的復蘇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援。
   澳門要學會在變局中開創局面,一是在堅持“一國兩制”,人心回歸的基礎上,發揮自身旅遊特色優勢增強城市吸引力;二是融入國家發展戰略,要看到國家推出“雙循環”戰略後,國內巨大的體量和消費潛力給澳門帶來的機會。為確保安全,澳門可眼睛向內,吸引國內遊客應該是工作的重點;三是抓住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可把自由島優勢引入橫琴,嘗試分稅管理模式。
   習近平主席在深圳講話時再一次明確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提出要更高水準開放,讓大灣區成為國家的高速增長區,還特別強調了珠澳、琴澳合作是發力重點。
   澳門要看到,此次國內黃金周橫琴長隆等旅遊項目復蘇快,吸引了眾多兒童及家庭過來消費。我們曾在中山大學校園裏做過個調查,兒童群體到橫琴長隆去過三、四次還想去,現在小孩在家中都排在第一位,所以澳門在增加“親子遊”項目,優化旅遊產品結構上還可以多下些功夫。同時對旅遊大媽等有針對性的旅遊群體也可增強吸引力。
   澳門的旅遊產品要和廣東尤其是珠海和橫琴中和,除了加強自身影視、文化、賽車、美食、度假村等特色旅遊項目的同時,要用好珠海和橫琴的資源空間優勢。我們發現珠海過去的一些傳統旅遊專案如“海上澳門遊”依然有市場,澳門在旅遊線路、環島遊項目、港珠澳大橋遊等組合線路的設計和包裝上還顯得不夠。同時推出“一條線”串連,豐富和滿足遊客在珠海、橫琴遊玩後進入澳門的旅遊組合產品,打通雙方合作過程中的堵點、難點方面需加大力度。
   澳門打造國際旅遊休閑中心是重大戰略,要降低今年疫情對澳門經濟、澳門旅遊的嚴重衝擊影響,開拓出新局面,要在著重加強與內地聯防聯控的基礎上,看到內地“雙循環”戰略及復工復產的成功實踐和探索給澳門帶來的機遇,澳門要以低風險的內地遊客資源為側重方向,在完善自身產業生態的基礎上加入內地復工復產行列。在做好內外兩個兼顧,強化聯防聯控,在防疫中引入熔斷機制,澳門有可能和韓國、日本最早轉入經濟正增長行列。
  旅遊復蘇雖慢猶快 前景可期
   理解澳門防控管控的謹慎,因為澳門地方小,人口密集,怕出現社區疫情的傳播。加之旅遊環境不宜反復,迴旋餘地不足。但如果通過與廣東醫療系統的合作,可提升澳門聯防聯控支撐能力,減輕化解這一風險帶來的壓力。同時必須看到,事物往往是在出現危機的時候也同時會出現機會,在應對化解這一危機和風險的過程中也同時迎來了發展的機會。“危中尋機,化危為機”考驗著澳門政府的智慧。
   另外,2004年澳門博彩業發牌數量增加,曾激勵澳門經濟有一波快速發展行情。2022年澳門博彩應該迎來新一輪的競牌,由於博彩業的高投資回報率,相信會引進一批新的投資者,刺激澳門經濟的新一輪發展。近年來澳門在產業多元化方面的積極探索,這一過程中可能會衍生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新的業態,給澳門帶來契入發展的機會。加上其零售、餐飲、度假村、會展、文遺等傳統旅遊項目的特殊吸引力,澳門旅遊復蘇“雖慢猶快”,前景還是非常光明的。
其他文献
本地未成年人被性侵害、性搔擾的狀況是否嚴峻?社會上對此的關注是否足夠?   澳門立法會宋碧琪議員:近年來,社會不時出現有未成年人受到性侵害的事件發生,牽動著市民大眾的神經。從媒體曝光情況看,未成年人遭受性侵案有越來越低齡化的趨勢,一些性侵行為甚至以更隱匿的形式表現出來,部分事件更是涉及到個別教育和持續教育機構,情況不容樂觀。性侵行為給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上造成了重大創傷,對家庭,尤其是父母是一個沉重
期刊
每年的9月10日為“世界預防自殺日”,而今年主題是“同心協力,預防自殺”。根據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本澳的自殺個案錄得36宗,情況值得社會關注。特別近期接連發生長者意外倒斃家中多日才被發現或自殺個案,當中反應出的長者家居安全及心理健康問題,值得深思。   隨著澳門人口老化問題嚴重,根據2016年統計局中期人口統計資料顯示,本澳獨居長者數量近7000 名,如何提高這些長者社會參與度,並加強社區支援網
期刊
這些年,每當政府要給市民發福利派送“大紅包”的消息傳出,都會令本澳百姓笑逐顏開,喜上眉梢。然而剛入十月,行政長官賀一誠在一次活動後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疫情持續至今,政府收入仍很低,“明年是否維持現金分享,當局仍在研究”。一石激起千層浪,一時間,政府研究明年可能取消“現金分享計劃”的消息,迅速成了本澳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媒體報道,熱線追蹤,一些社團組織紛紛出面向政府向特首表達“民意”,希望延續“全民
期刊
近二十年來,澳門政府不斷推動本地產業多元化發展,在發展旅遊業的同時,亦在藝術及創意產業上面投放大量資源。但疫情發展至今,旅遊業以及與旅遊有關聯之行業確實受到不少衝擊。   人們在認知層面上對抗無法預料的危機仍顯得無助。在社會和經濟層面,雖然我們嘗試多元化產業結構,但由於本澳大部分博彩、酒店、零售、飲食及服務業之營業額過往均依賴入境旅客消費而維持穩定收益。為控制鄰近地區及在全球爆發的疫情之輸入,政府
期刊
澳博去年虧損逾30億   2月下旬,澳博控股公佈去年業績報告顯示,集團經調整EBITDA為負20.89億元(港元,下同),較一九年減149.6%;股東應佔虧損30.25億元,較一九年的溢利減194.3%。   澳博控股業績報告顯示,去年澳博佔澳門整體博彩毛收益的14.1%,當中包括佔中場賭檯博彩收益的19.7%,以及佔貴賓博彩收益的8%。新葡京娛樂場年內博彩毛收益按年減84%,經調整EBITDA及
期刊
旅遊復蘇任重道遠   今年疫情後的首個國慶黃金周,為了更好地服務期間到來的內地遊客,澳門特區政府和旅遊業界精心準備了“月滿琴澳國慶煙花表演”、“澳門國際花燈節”等文化活動,一年一度的“澳門光影節”也提前舉行。但根據澳門特區政府官方網站公佈,2020年10月1日至10月8日期間訪澳旅客合共15.6萬人次,其中內地遊客占93.1%,日平均訪客近2萬人次,比去年同期下跌約86%。根據業界數據估算,202
期刊
近月,本澳頻發引人不安的社會風化案,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尤以以未成年人為受害人的性侵、偷拍、性騷擾案,一單比一單觸目驚心,坊間盛傳本澳成為風化之都的擔憂。據早前保安司公佈上半年罪案統計,涉及性犯罪案件66宗,有10宗是對兒童性侵案件,比去年同期增加1倍。近日,一宗8歲女童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一名男子拖走性侵,聽起來好似劇情一般的案件,就發生在你我的身邊,事件激起民情激憤,批評及要求政府重視未成年人性侵案
期刊
整個中國古代哲學,就是關於生命的意義的學說,就是關於做好人的學說。道家講無欲,佛家講慈悲,儒家講仁義,墨家講兼愛——人生在世,克己為人,改過遷善,人格昇華,把做人的責任履行好,把人生的價值實現好,把人生的意義踐行好。生命有意義。   羅素認為,一種哲理的形成,一般是兩個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一是宗教信仰,二是科學研究,“至於這兩種因素在哲學家的體系中所佔的比例如何,則各個哲學家大不相同。”人類歷史是
期刊
第67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將啟動,來自內地、亞洲地區、香港及澳門大約200名車手參與本屆賽事。   其中,澳門GT盃分別由GT3及GT4兩個規格的戰車組成,參賽車手將會於中國超級跑車賽及太平洋GT盃中挑選出來,與本澳車手同場較技,本屆澳門東望洋大賽將採用TCR規格,參賽車手將由亞洲TCR及太平洋2.0T賽事中挑選,同時亦會有本地車手參加,而澳門房車盃將會延續去年,由兩個組別1600cc渦輪增壓及1
期刊
1、本地未成年人被性侵害、性搔擾的狀況是否嚴峻?社會上對此的關注是否足够?   澳門立法會宋碧琪議員:未成年人遭受性侵案有越來越低齡化的趨勢,一些性侵行為甚至以更隱匿的形式表現出來,部分事件更是涉及到個別教育和持續教育機構,情況不容樂觀。   澳門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余惠鶯:近期從媒體上可以看到性侵案件有上升趨勢,因為性侵案件的發生和社會輿論的引導,父母都對性侵兒童問題有所關注。對孩子的防性侵安全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