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ANGE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学不再仅仅只是传递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能力。语文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富含大量的知识,蕴含了很多哲理,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的学科特点,进一步完善教学程序,优化教学结构,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将具体阐述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古人对于思维与学习的关系早就有深刻的认识。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进步,教育观念也要改变,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的主阵地,不应仅局限在教授学生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提高创新素质。语文是初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充满人文关怀、蕴含哲理的学科,语文的课程性质和重要地位决定了其承担着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责任。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朝发夕至的短期活动,需要通过长时间的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教育活动来实现。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成长发展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有的放矢,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开展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将学生培养塑造成知识与能力兼备,思维与创新并行的未来之才。
  思维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更注重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古文死记硬背,现代文逐句剖析,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老师很少去涉足,认为培养思维能力是理科教学的范畴,把思维能力培养等同于逻辑思维培养,对于思维本身并没有全面正确的认识。思维是一种对事物进行分析、对问题如何看待、如何解决的思想过程,语文作为初中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语文课程编排的多是名人的文学作品,或是有哲理有教育意义的文章,这些文章作品中处处透露着作者的意识思维和要表达的思想理念。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透过课文内容表象,深入挖掘课文内容,深刻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体会作者的独特思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优化语文课堂结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首先重视课程导入,精彩的课程导入可以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思维。导入的形式很多,音乐导入、视频导入、表演导入等都是很好的导入方式,导入课程的方式十分重要,教师一定要仔细斟酌,根据课程内容决定导入方式,为导入而导入,只会使导入效果适得其反。良好的课程导入能快速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处于积极参与的状态。处于活跃思维状态的学生,眼界开阔,思想跳跃,头脑中容易产生很多新奇的思维。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思维火花,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对学生的大胆思维给予鼓励,对学生有新意、有创意的思维给予重视,让学生思维的野马驰骋在无边无垠的原野。思维本身就可以是无边界的,如果教师只将思维局限在某个范围内,禁锢学生的思维,不可能培养出将来具有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或创新思维的学生。强化学生的思维,对教学中出现的有思维意义的字句和段落内容,要让学生仔细地反復斟酌,教育学生要敢于发表见解但又不轻易发表见解,不能信口开河,更不能三缄其口,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看问题,学会深入思考,坚决避免假大空,培养学生对问题不经过研究和深思就不轻易下结论的良好思维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注意思维梯度培养,开发学生深度思维
  初中生群体有其自身成长的特点,培养思维能力要结合初中生发展的心理特点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首先,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有迅速的反应和较快的回答,防止学生在课堂不跟随老师的教学思路,老师台上上课,学生桌下走思,老师学生两层皮,形不成一个教学整体,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无从谈起。为避免这种情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奖励法、激将法等让学生对所提问题快速反应,学生的反应不一定准确但一定要及时,强化学生的专注思维和敏捷思维。其次,锻炼思维独特性。人云亦云只会让学生的思维朝一元化发展,思维失去了独特性等于失去了思维的意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设计问题,善于引导,既要让学生对细节理解透彻,又要让学生把握整体大意,会从整体上看文章,理解文章反映出的根本思想,避免断章取义,出现“盲人摸象”的现象。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独特的见解,形成善于独立思考的好习惯,锻炼学生思维的独特性。最后,培养思维深刻性。深刻的思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需要大量的积累加之独特的见解,才能形成具有深度的思维。在语文教学中,深刻的思维是思维能力培养的终极目标,培养深刻的思维要让学生明白矛盾和哲学,哲学中强调万物本身都是一个矛盾体,都存在两面性或多面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多多渗透哲学思想,让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看问题,最终才能培养出学生深刻的思维。
  初中生文化知识学习固然重要,但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工作生活和终身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语文老师要对学生的思维培养高度重视,充分利用语文的学科特点,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新方法,提高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贾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2]顾菊芳.论“互动创新”式初中语文教学思维模式[J].中学语文,2012(21).
  [3]徐潇. 初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发展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4]胡卫平,魏运华.思维结构与课堂教学——聚焦思维结构的智力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指导[J].课程·教材·教法,2010(6).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个性特征,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MMPI),对6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量表L、F、K、Hs、D、Pd
【摘要】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针对目前农村小学存在课外阅读资源匮乏、课外阅读习惯缺乏、课外阅读指导不够等问题,教师应从指导学生选择课外书、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和加强阅读指导出发,使学生的课外阅读真正落实到位,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一、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  新课标对小学课外阅
【摘要】语文学科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学生学习各科知识的基础。在新课改背景下衍生出很多新兴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感悟式教学即为其中之一,教师可借此落实现代化教育理念和遵循汉语语言教学规律,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基于此,本文针对感悟式教学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作探究,同时提出部分合理化教学建议。  【关键词】感悟式教学;小学语文教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
【摘要】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在小学作文教学的模式转变也比较重要。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有效适应当前教学发展的实际需求,只有通过新的教学模式的应用,才能将作文教学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及问题的成因进行详细分析,然后就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原则和优化策略进行探究,希望能够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作用充分发挥有所促进。  【关键词】小学作文;生活化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一年级是学生开始阅读的起步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放在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第一位。语文老师要巧妙引导孩童读好适合自己的书,带领孩童开展阅读活动,开启阅读之门。  【关键词】阅读;读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一、儿歌绘本齐头并进,开启蒙学之旅  初入校园的六岁稚童,识字量已有很大差别。以笔者2014级一年
【摘要】为了能够满足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初中教师人员在面对教育改革的时候必须要对自身教学思路进行创新,并且对一个语文教师来说,理解性阅读创新在教育改革之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本文之中,主要是针对了初中语文教师理解性阅读教学思路以及创新的方法做出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提出了下文中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够给予同行业工作的人员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理解性阅读;教学思路
女性增龄、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导致快速骨量丢失,很容易出现骨质疏松.青少年时期是最大骨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预防骨质疏松应从青少年开始.然而,因节食、运动不足等,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研究性学习在语文教育体系中地位日益上升,有效的研究性课程需要明确的教学目标定位,并将研究性学习与语文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