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业转型的特征与启示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j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后,就业问题引起中国决策层更加重视。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把就业问题看作为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观察研究中国有关现实情况可以发现,中国确实面临极具特色的就业转型难题。
  
  中国特色的就业转型
   第一,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有大量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由于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在特定发展阶段人口增量、劳动力增量也最大,需要大量工作岗位来满足其劳动力的就业需求。
   第二,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有大量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规律是农业劳动力比例较高,随着农业劳动力不断转移而持续下降,大量农业劳动力逐步转移会派生出大量非农部门的就业需求。
   第三,作为曾经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消化旧体制下隐性失业需要创造新就业岗位。计划经济在劳动市场表现的突出特点,是城市国有企业内部存在较多冗员或隐性失业,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也部分折射出当年劳动市场隐性失业压力。改革深化和市场机制引入使旧体制下隐性失业逐步显性化,由此产生的大量失业人员需要再就业。
   所以从以上三个方面看,中国当代经济体制和结构转型,必然会定义性地派生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就业转型历史进程。
  
  中国就业转型的特征性事实
   回头来看,改革开放已走过30余年,中国如何走过和正在经历这一就业转型过程?这一历史过程具有哪些特征性表现?
   第一个特征事实,是在过去30余年,超过2.5亿农业劳动力逐步转移到城镇非农部门就业。这里仅仅包括所谓农民工转移对象,还没有包括通过上学、参军等其他方式从农村转移到非农部门就业劳动力。一国在30多年间有超过2.5亿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工作,在迄今为止的人类经济史上应属于绝无仅有。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主体部分称作农民工,这个概念是跟户口制度联系在一起。农民工分为就地打工和外出打工。农民工中外出打工与本地打工占比1985年分别为12%和88%,经不断演变近年大体稳定在36%-37%与63%-64%之间。
   农业劳动力总量增长看似平稳,但是数据显示,把总量增长变成年度增量还是有较大波动。这个波动与宏观周期波动存在联系。从数据看,因为现在农业劳动力占整个劳动力的比例可能仍然有35%左右(2010年数据),从国际比较经验来看,无论从“四小龙”战后的经验,还是从OECD国家更长时间趋势性的变化数据经验看,这个比例值今后还会下降,今后20年大概会降到接近10%水平。
   由此可对未来劳动市场变动趋势提出两点判断:
  一是中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的趋势性进程仍未结束,至少在未来20年仍将持续推进。即便经济活动人口最终达到峰值,这一因素意味着中国仍需要持续拓宽和增加非农就业以满足转移要求。
   二是从单维度数量指标看,农业劳动力转移高潮或许已经过去。从年度增量角度来看,2003年-2006年连续四年农民工增量超过1000万人,最高在2004年达到1390万人,这可能是整个历史时期峰值,以后可能难以重复。尽管2010年刺激经济以后又上升到1250万人,去年回落到1000万人左右,绝对规模仍然相当大,也不能排除连续四年超过1000万人以上的水平。不过结合上述数据以及我们实地调查看到的一些地区情况,有理由推测最高峰时期可能已经过去了。
   另外,目前中国农业劳动力占比可能已略低于35%,如果2010年六普数据公布后这一数据没有很大上调,那么今后再下降二十几个百分点就要逼近发达国家标准形态,从这个角度看,转移最高潮阶段也可能已经过去了。从农业劳动力转移这个发展过程具有规律性结构变动指标看,我们已经取得很大成绩,这一进程未来还会持续相当长时间,最高潮部分或许已经过去,这是构成中国就业转型的第一点特征性事实。
   第二个特征性事实,是乡村劳动力变动以及非农就业增长速度,都与宏观经济周期涨落具有显著联系。农村劳动力的变动跟宏观周期的关系,最初是宋国青教授注意到的,他曾经尝试由此解释中国转型期通货膨胀机制,可以把它叫做“宋国青观察”。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大趋势,长期来讲,一定要转移。但在某个特定时段,或在一个较短期范围,转移规模大小和速度快慢跟宏观经济的周期波动涨落存在显著关系。总需求扩张和经济增长偏快时期,存在显著通货膨胀时期,乡村劳动力减少速度比较快。反过来经济比较不景气时候,经济增长偏弱或相对低迷的时候,乡村劳动力减少速度就会偏慢。
   如果做乡村劳动力变动与CPI波动关系图,可能也会得到类似结果。汪同三教授讲通胀分为输入性通胀或成本推动型,中国通胀往往跟农产品涨价等成本推动有关。或许也可以这样来解释通胀:总需求扩张拉动了劳动力的转移在短期或者周期范围内过快,导致农产品的供给带来影响,从而影响到农产品相对价格变化。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可以把农产品价格的上涨看作是结构性通胀的支持证据,也可以看作是总需求或者宏观影响到农业的供求变化,农产品供求变化,从而影响到农产品价格变化这样一个机制的表现。
   非农就业变动与宏观经济周期也有比较显著的关系。非农就业趋势性上升是中国经济增长长期的一个特点,但是在短期内与长周期内,它跟宏观经济的涨落有一个显著关系,这个关系是正向的关系,当经济高涨的时候,第一产就业会减少,第二三产就业扩张与宏观经济增长较为吻合。经济增长快,按照奥肯定律或者根据经济学常识,它对劳动力特别是派生需求增长快,所以第二三产就业增长就快。反过来,经济不景气时就慢。
   第三个特征性事实,是城镇失业率变动凸显旧体制转轨对劳动市场和就业领域的冲击。看中国的就业跟宏观经济关系不能仅仅看失业率,还要更多重视就业情况。西方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就业时就业总量绝对规模变化较小,宏观经济波动带来就业变化直接表现为失业率变动。中国作为转型经济面临多重特点:农业部门内部难以衡量失业率,农业劳动力趋势转移需要非农就业不断扩大,因而充分就业下非农就业绝对规模仍然会持续扩大。由于中国就业与失业并不存在简单线性关系,因而观察中国就业形势不仅要看失业率,更要看非农就业。
   中国当前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是一个有偏的指标,在衡量失业方面存在局限,一个重要局限是没有包含下岗工人。把下岗工人数字算入登记失业后得到的比较综合的调整失業率,虽然仍存在问题,但是其变动能提示一些简单然而重要的中国就业转型的特征性事实。
  这个事实是,调整城镇失业率无论是对它均值的偏离还是趋势的偏离,都显示在过去30多年先后出现有一小一大两个峰值。数据显示,第一个较小峰值发生在改革开放初期,当时实际失业率比均值和趋势要高一个百分点左右。第二个更大峰值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和本世纪初,比趋势值和整个时期平均值高出2个-4个百分点,与上世纪80年代失业率绝对水平比较高出6个-7个百分点。
   不难理解,这两个峰值背后是两次重大政策和体制调整。一个是随着“文革”后中国政治形势变化,中国决策层规定改变知青上山下乡的体制和政策,几百万知青在很短时间内返回城市。这一政策调整短期带来城镇较高失业率问题。随着上世纪80年代经济搞活和工作岗位增加,几百万失业(当时称作待业)人员很快被消化,上世纪80年代大部分年份城镇失业率较低,显示当时城市就业形势相对宽松。
   第二个峰值是与国有企业改革有关,上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改革深化直指改革企业制度问题,企业改制从体制转型角度看不可避免,并且对后来中国开放经济表现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但是改制确实导致大量原来企业的员工下岗待业就业。城镇失业率上升2个-4个百分点,大约相当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一次严重经济衰退对劳动市场带来的冲击力度。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新一轮开放经济增长景气展开,这个失业率逐步回落到长期趋势和均值水平。目前中国城镇失业率略高于4%,或许主要是结构性和摩擦性失业,与中国充分就业目标状态应当比较接近。通过艰苦体制改革和经济强劲增长,消化旧体制遗留的大量冗员、隐性失业显性化带来的失业挑战,无疑是中国体制转型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难题之一,也是中国经济改革转型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
其他文献
欧洲央行日前宣布了其购买政府债券的计划,但与此同时,它也让金融市场知道如下事实:它自己其实非常讨厌这么做。因此,它在购买债券时并未作出完全的承诺,而且时刻准备着将这一政策废黜。  事实上,欧洲央行是在表达这样的信念:由买入计划所带来的政府债券价格企稳,只是暂时的。  很难想象还有比债券购买计划更能弄巧成拙的事情。欧洲央行一开始就明确宣告:它自己并不相信自己的这项政策。正因如此,该政策的失败已经是板
期刊
这几年东亚话题越来越热,尽管“东亚经济共同体”这一现实目标实现得并不顺利,但东亚作为一个话题,却正在受到以往所没有的关注。关心东亚的并不仅仅是东亚人,在很大程度上,东亚这个范畴来自美国乃至西欧。美国很多大学里都有东亚系或者东亚研究中心,欧洲的不少地方也是如此。而在中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东亚研究中心方兴未艾,尚未成为一个固定领域。应该说,东亚是一个全球性话题,中国并非其发源地。  近年我也投入很多精
期刊
一  1963年初,一位列宁格勒的共青团领导人公开发表讲话,指责作家协会对青年作家关注不够:“正因为如此,像布罗茨基这样一些‘未获承认’的诗人们便在城里来回游荡,并常常向青年们朗诵各种颓废的、形式主义的作品作家协会要断绝与这些自视为‘被抛弃天才’的年轻人的来往,以便教育他们,对这些多少有些名气的人创作中凭空虚构的东西予以回击。”   布罗茨基很快感受到了体制回击的压力。1964年初的一天,他
期刊
权力下放,特别是財权下放,很难测量它的成功,也很难测量它对经济增长有什么样的贡献。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人们都是根据自己的感觉来评价分权,有点像盲人摸大象。    一   那么,为什么要实行財政分权呢?   第一,需要有公民的参与。在工业化国家,分权目的是让政府贴近人民,所以公民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政府的行政能力比较弱,服务和基础设施项目上积压的数量又过多,公民的参与也
期刊
近来油价问题又成全球热点。能源资源价格波动,是造成和加剧全球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尽管地球现有的能源资源储量和开采能力可以满足世界经济中长期发展需要,但受到货币体系、过度投机、垄断经营、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其价格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实体经济的供求关系,经常出现大幅波动。保持能源资源市场稳定,符合新兴经济体、发达国家和能源资源输出国的共同利益,有利于消除经济危机的隐患。  中国国际交流中心理事长、国务院前
期刊
中国企业“走出去”、让全球刮起“中国风”是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的豪言壮语。蓦然回首,过往20年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历程跌宕起伏、胜少败多。尽管其中不乏“成功”案例,但也有不少是盲目跟风的铩羽者。    中国海外并购20年历程   纵观中国海外并购的发展历史,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至2000年的探索和发展,继而是2000年到2008年的“政府指导海外并购”时代,从2008年至今,
期刊
金融危机后的三年,全球经济再一次陷入衰退的风险。这一次,焦点依然集中在美国和欧洲。  本轮的欧洲债务问题不同于2008年的次贷危机,此次危机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层面。欧元区国家现在必须承受来自财政以及银行信贷的双重紧缩,要渡过难关,需要欧元区各个国家的合作,否则经济的衰退也难以避免。  目前看,希腊公共债务负担已不可持续,只能通过债务重组来降低违约风险。而希腊债务重组以及违约的风险造成的连锁效应将恶化
期刊
部分香港网民,称来港的大陆人为“蝗虫”。一位北大教授,称香港人为“狗”。“蝗虫”与“狗”,表面是意气之争,背后有着几十年的文化沉积。愈往深处探视,愈能看出曲折的香港身世。对于我这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中年,更是百般滋味在心头。“蝗虫论”在这场风波之中,作为标签、作为意象,有一个复杂的孵化和蜕变的过程。   我第一次知悉此说,是在年前。“蝗虫”是香港学生的暗语,矛头指向宿舍里的内地同窗。由共用冰箱中食物
期刊
市场自有内生驱动10月经济数据陆续出炉,宏观调控又到微妙时刻。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增幅双双下滑,通胀之忧暂时得以缓解。与此同时,出口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房地产投资、钢铁需求量等数据的相对“疲软”,让人对增长放缓的担忧再起。与此相对应,预判乃至呼吁放宽宏调之声亦渐次响亮,决策层似乎又到了拿捏踩刹车与踩油门艺术的两难时刻。  若论“治大国如烹小鲜”,宏
期刊
2011年3月11日,历史不会忘记这一天。特大地震、海啸、核电站泄漏事故突如其来的狂暴的灾难,瞬间摧毁了日本宫城、岩手和福岛沿海地区安宁平静的日常生活,地狱般的光景让日本乃至整个世界都体验到了未曾有过的震惊和恐惧。日本警察厅2012年3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这场灾难造成15854人死亡,3155下落不明,343935人被迫避难,其中6万多人成为“核难民”,他们远离故里、至今有家难归。这场惨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