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位百岁老人见证建国60周年(四)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gg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素珍:捡个女儿当宝贝
  韦亚玲
  
  穿过贵定县盘江镇有“金海雪山”美称的音寨,车子终于驶入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三五三五厂第二分厂,去拜访102岁的百岁老人龙素珍。
  厂区坐落在两座郁郁葱葱的山脉间的谷地中,转过一个似乎已废弃的仓库,一座门前盛开着石榴花和栀子花的小院落,给寂寞的厂区增添了些许活力。一进门,老人就用一口浓重的四川口音招呼我们落座,并热情地和我们摆谈起来。
  
  平凡母亲不平凡的爱
  龙素珍1907年出生于今天的四川省射洪县农村,18岁时在父母的安排之下,嫁到“门当户对”的人家当了媳妇。因为从小就接受母亲和祖母灌输的思想,龙素珍小心翼翼,恪守妇道,但嫁入夫家多年,未能添个一男半女,慢慢遭到公婆的冷遇。幸而丈夫并没有因此嫌弃她。
  后来,夫妇俩渐渐步入中年,龙素珍知道丈夫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还是为日后担忧。
  可能是他们求子的诚意感动了上天。1945年的一个早晨,龙素珍夫妇像往常一样下地干活,远远就看到自家田边有一个小包裹,隐约还有微弱的哭声从包裹里传出。夫妻二人赶紧跑上去打开粗布包,他们惊喜地发现,里面裹着一个女婴。二人把孩子抱回家认真的清洗、喂食,从此,龙素珍夫妇把孩子精心养护起来。他们计划等孩子长大,就送去上学,不再像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终日辛苦劳作。
  1952年,孩子到了上学年龄,不幸却再次降临在龙素珍身上,丈夫罹患重症不治而亡。她一个人顶着巨大的悲伤料理完丈夫后事,却没忘记和丈夫一起为孩子规划的未来。她坚持把女儿送到学校读书,日子再艰苦,都不曾想过放弃。女儿也很争气,学习成绩很好,但是,“文革”开始后,女儿没能继续学习,后来通过政策照顾进入工厂成为一名工人。
  尽管如此,龙素珍还是觉得安心了,这也算对死去的丈夫有了交代。
  
  从好母亲到好外婆
  1970年,龙素珍女儿女婿所在的工厂整体从四川搬迁到贵定县盘江镇,老人跟着他们来到这里。还在四川老家时,老人常去田间干活,总劝不住。搬迁后,他们希望借此让老人好好安享晚年。
  然而,龙素珍老人并没照他们安排的那样去安享晚年。为了让他们安心工作,老人又承担起照顾外孙的责任。她在家属区房前屋后开地种上蔬菜瓜果,养些鸡鸭,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那些蔬菜瓜果和家禽成为孩子们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如今,三个外孙都已成家立业,对老人也很孝敬。
  和他们一起搬迁过来的还有女婿的父母和兄妹。一大家20多口人,每个人的生日她都记得。哪个人的生日要到了,她会提前几天告诉家人。采访过程中,老人乐呵呵地指着身旁的女婿和女婿的五弟以及孙女,分别说出了他们的生日。我们开玩笑地问老人:“婆婆,您都记得大家的生日,那您自己的生日是哪天呢?”老人很快告诉我们:“阴历9月11日。”
  
  孝道回报无私母爱
  老人的女儿告诉我们,母亲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妇女,但如果没有母亲,也许她也不会有今天这个幸福美满的大家庭。工厂几年前陆续搬迁到贵阳,他们夫妇也应到省城居住。但省城的房子在三楼,老人几年前摔断了尾椎骨,行动不太方便,考虑到老人喜欢到户外活动,为方便老人,也已年近古稀的夫妻二人便轮流在贵定和贵阳之间来回奔走。
  龙素珍的女儿很感谢老天给予母亲长寿,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回报为子孙辛劳了一生的母亲,他们希望四世同堂的母亲健康快乐!
  
  莫敬山:背井离乡躲抓丁
  韦亚玲
  
  迎着初夏的雨走进贵定县沿山镇香山村,莫敬山老人的家就在村口不远处。我们还没有走进院内,老人66岁的幺儿便迎了上来,歉意地告诉我们他父亲捡拾柴火刚回家,让我们稍稍等候。不多时,脚穿胶靴、衣服上还沾着泥浆的老人从里屋走了出来,喝了满满一大杯凉水,让儿子给他点上一支烟后,开始和我们说起他的故事。
  
  背井离乡当长工
  1903年6月,莫敬山出生在贵定县盘江镇一户普通农家,上有兄长下有若干弟妹。自幼他便与兄长一起上山下地,照顾弟妹,成为父母最得力的帮手,兄弟二人的感情也颇为深厚。后来,兄长被国民党抓壮丁带离家乡,从此与家人失去联系。失去手足兄弟,莫敬山心中除了难以抑制的悲痛外,还对当时的国民党多了一层深深的仇恨。
  不久,国民党再次来到他们村子抓兵,莫敬山沿着山路逃到深山里的一个村子,又累又饿的他找到地主家请求收留他做工。地主看他人比较结实,就同意他留下来试试,并安排他做守磨房碾米的活。
  秋收時节,每天收割的稻谷源源不断地送到磨房,他也就不分白天黑夜的碾米。刚开始,地主怕他偷米,故意试探他,在磨房的角落里藏了一块大洋,看他拾到大洋后的反应。莫敬山并不知道这一切,但他拾到大洋后,没把这当做意外之财,而是把大洋还给了地主。他的诚实,使得地主留下他长干。
  当时他就想,在离家不太远的这些村里做工,多攒些钱,等世道太平些,就可以回家孝敬父母。一次,新到一个地主家吃饭时,他发现有一个老妈子专门给他们添饭,不免让他受宠若惊。一个知底的长工告诉他: “那个老妈子是在数你吃几碗饭。你吃得多,明天就不能在这里干活了。”为保住这份工,他没敢吃饱。莫敬山就这样在各村庄辗转做工,农忙的时候下地干活,农闲的时候帮地主跑马帮贩盐等。
  解放后,莫敬山在沿山镇香山村分到田土,与妻子过起男耕女织的日子,抚养9个孩子,日子虽然贫苦,却让他找到了做主人的感觉。
  
  舍小家顾大家
  1953年,村里成立农会,莫敬山被乡亲们推选为主席。
  自从当上农会主席后,他处处为乡亲着想,事事以乡亲们的利益为先。在遭受自然灾害的那几年,他带领乡亲们进行自救,想尽一切办法让大家填饱肚子。村里有位妇女,丈夫患重病,有5个尚未成年的孩子。一次路过她家,看到几个孩子因为饥饿而奄奄一息,莫敬山赶紧跑回家中,把仅有的一点粮食送到那位妇女家里。而那几年,他却有两个孩子因为饥饿和重病死去。已是知天命之年的他,面对家中的妻儿,虽然充满愧疚,但他知道是共产党让他不用再受地主的盘剥,不用再过着四处漂泊的日子。莫敬山只能用这样的方式回报党,回报乡亲们对自己的信任。
  一直到农会被撤消,他这个农会主席才完成了他的使命。他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乡亲们的认可和拥戴。虽然又做回普通农民,但是当地百姓心里记住了这个舍小家顾大家的农会主席。
  
  盼当铁路“保洁员”
  刚刚开工的贵广高速铁路一段正好从香山村村头修过。说到这条铁路,老人说他自己除了年轻时驮马帮到过省城外,没有到过大城市,希望这条铁路修好后,他可以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说还要帮着打扫 铁路周边的卫生,让坐火车经过这里的人看到他们的村庄美丽又干净!
  
  帅先荣:地主儿媳获新生
  韦亚玲
  
  拜访帅先荣老人并不费周折,来到贵定县老城区中山东路一排临街老房子,老人就住在这里。门口摆放着几盆精心侍弄的花草,房门敞开着,我们走进去时,老人正在用电磁炉煎炸粽子,很难相信眼前这位麻利操持家务的老人已是103岁高龄。
  
  嫁入豪门苦难言
  帅先荣1906年3月出生在贵定县城关镇普通农民家庭,5岁时母亲去世,家中兄弟姊妹众多,日子过得十分贫寒。祖母是一个很传统的家庭妇女,希望把她们调教得柔顺乖巧,日后嫁入夫家能得到赏识而过上有地位的日子。
  也许在别人看来,嫁入“豪门”的帅先荣是幸运的。她18岁时,当地一大户人家遣媒人到家中说亲,父亲和祖母觉得能攀上这样的大户人家是他们三世修来的福。于是毫不犹豫的应承了这门婚事。她也希望如父亲和祖母期望的那样:嫁入豪门衣食无忧,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家人也从此沾上她的光。
  然而,真正做起少爷太太后的她才知道,生活完全不像媒人所说的那样。丈夫是一个吸食鸦片多年的“老烟鬼”,整日在床榻上吸食鸦片。每天天微亮就被叫起来,由管家安排她每天要干的活计。大户人家的规矩繁多,家务沉重。吃饭的时候,她这个出身卑微的媳妇自然是不能上桌的,公公婆婆、丈夫和叔伯们吃饱,她收拾好碗筷后,才能到厨房吃些剩饭剩菜。这时的她只能一个人偷偷的流泪,却不能与家人诉说。
  孩子们相继出生,让她没有太多时间去为自己的命运感伤。既要操持家务,又要照顾孩子,加上生产期没有得到很好照顾留下许多病痛,每天忙活完,躺在床上的她已累得浑身酸痛,而那个名存实亡的丈夫是不会懂得体衄她的。
  
  全国解放获新生
  解放后,这个在当地极有势力的封建地主家庭彻底地瓦解了。虽然财产被没收,做了近20年地主家儿媳妇的帅先荣却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她积极配合政府工作人员做好问题交代工作。她的命运得到工作人员深深的同情,没有把她与这个家庭同罪共处。考虑到她的情况特殊,负责妇女工作的同志推薦她到工厂、药店去做工,还帮助她丈夫戒除毒瘾,让他到建筑社学习一技之长。但丈夫因长期吸食毒品导致身体孱弱,家庭的重担还是落到了她的身上。为补贴家用她还上山挖过草药,下洞挖过煤,饿着肚子干活是常有的事。
  “文革”期间,他们一家被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当地工作人员了解到她因为过去的生活落下许多病根,没让她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给她安排了一些轻松的活儿。这些贴心照顾,让她深深的感受到是这个新政府给予她新生,使她摆脱过去那种因地位悬殊饱受凌辱的地主家儿媳妇的生活。另外,通过改造,她丈夫的思想和行为也有了一些改变,她对今后的生活有了新期待。
  
  学会淡忘和享受
  帅先荣老人现在还能自己做饭、洗衣。她说只要自己能做,绝不会给儿女增加负担。聊起过去的生活,老人脸上已看不出一点伤感和哀怨。老人说,过去她已经咬着牙挺过来了,现在生活这么好,老天爷让她比同时代的人多享受了很多,现在她会使用洗衣机、电磁炉,子孙都不在身边时候还有电视陪伴她……老人说她很满意现在的生活,不仅子孙孝顺,政府对她的生活也十分关照。采访中,老人乐呵呵地反复说到: “现在的社会好啊,真好啊!”
  
  韦陈氏:“女婿能顶半个儿”
  佟文玲 赵 明
  
  “现在的日子和以前比,那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家住平塘县白龙乡的百岁老人韦陈氏,笑呵呵地讲述着新中国成立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她的言谈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世纪老人的淡定和睿智。
  
  没有儿子的痛苦
  韦陈氏1909年出生在平塘县的打赖村,老人对那个年代的记忆似乎只停留在一个“穷”字上。她说,基本上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日子很苦。
  结婚后,韦陈氏随丈夫来到摆克村,此后,就一直居住在这里。日子虽然苦,但是勤劳的夫妻俩,凭借双手和智慧,还是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
  但是,韦陈氏的心里始终有个解不开的“疙瘩”。原来,老人曾生有三个儿子,可是都不幸夭折了,在那个“重男轻女”思想极其严重的年代,她既要承受丧子的悲痛,又要忍受来自外界的“冷嘲热讽”。“出门就像做了错事,抬不起头来。”老人笑着说。
  好在丈夫和公婆很是通情达理,不仅没有抱怨,给她增加任何压力,反而劝她想开点,丈夫安慰她说: “没有儿子是你的命,把5个女儿养大,也是一样的。”
  家人的理解,使老人的心逐渐平静下来,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对女儿的抚养和对公婆的孝顺上。但内心深处,没有儿子的痛苦一直是老人忌讳的话题。
  
  “女婿能顶半个儿”
  上世纪40年代,韦陈氏的二女儿到了出嫁的年龄,考虑再三,老人招家境同样贫穷的韦平高为上门女婿。对于做上门女婿,今年已经80多岁的韦平高很坦然,“家里弟兄多,吃不饱,没有别的办法了。”
  对于这个热情、能干又很老实的女婿,韦陈氏自然很是喜欢。她经常对女儿说,虽然他是我们家的上门女婿,但也不要欺负人家,不管怎样,我们一家人要和和气气的过日子。
  老人说,女婿既要养家,又要照顾自己,还要有一些人情往来,很不容易。“我的衣服、鞋子,还有棉裤,都是他给我买的,比以前公社发的都好,穿着舒服。”只要是老人想做的事情,韦平高都会尽量满足,他说,让老人开开心心的度过每一天,是晚辈孝顺老人的最好方式。
  几十年来,韦平高悉心照料老人的生活起居,即使在妻子去世后,他仍然和韦陈氏住在一起。如今,韦平高年事已高,他的儿子又接过了他手中的“接力棒”,继续照顾老人的生活。
  韦陈氏有些感慨地说: “我这个女婿好啊,能顶半个儿子,我这辈子没有什么遗憾了。”
  
  “男孩女孩都一样”
  韦陈氏现在五代同堂,不管是男孩女孩,她都很喜欢。她说,现在生活好了,不应该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了,男孩女孩都一样。
  老人常常告诫子孙,应该多做好事。即使晚辈们犯了错误,她也只是说服教育,从来不大声呵斥和动手打人。据老人的侄孙韦福忠回忆,他小时候不懂事,去别人家的果园偷桃,被老人知道后,心里很害怕,但老人只是轻轻地告诉他:拿人家的东西要征得同意才可以。这句话给韦福忠的影响很大,他至今仍然记忆犹新,“以后,我再也没有拿过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虽然可以颐养天年,但老人还是闲不住。衣服破了,她就自己缝上;子孙的衣服脏了,她就会拿过来洗;没事的时候,还端着菜篮去河边洗菜。更让人惊叹的是,她还能背着重孙在寨子里走动,一两个小时也丝毫不觉得累。
  对此,韦陈氏说:“人得多走动、 多活动,身体才能好,才能活得长。”这时,有人在旁边插话: “就是生命在于运动吧?”老人没有搭腔,但是笑着点了点头,脸上尽显一个世纪老人的睿智。
  
  杨冉妹:带领妇女改观念
  佟文玲 赵 明
  
  解放初期,杨冉妹被群众选为生产队的妇女主任,在这个官不大、事情却很繁杂的岗位上,一干就是5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回想起当初热火朝天地和大家一起工作、劳动的情景,杨冉妹的记忆还是那样清晰,仿佛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把妇女从灶台旁解放出来
  杨冉妹的丈夫当时在罗甸县城靠给别人打零工维持生计。一次,他回家看望妻子孩子,正赶上村里如火如茶的进行土地改革。当时的土改委员会叫他担任生产队的队长,带领乡亲们投身到社会主义的建设热潮中。与此同时,没有读过一天书的杨冉妹,因为大家的信任,也当选为妇女主任。
  杨冉妹说,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妇女的地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可以像男人一样参加生产劳动。杨冉妹白天带领大家造田改地,参加生产劳动,晚上召开妇女群众会,进行思想教育。
  但是,流传了几千年的封建思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破除的。老人说: “有的妇女认为出去干活是男人的事,要么就有着严重的享受主义思想,劳动不参加,开会也不去。”
  面对这种情况,杨冉妹和几位妇女干部挨家挨户的做工作,动员妇女要自食其力,宣传劳动光荣、不劳动可耻。同时,她还要求妇女的工分和男劳动力的保持一致,这样才能调动妇女劳动的积极性。
  渐渐地,在杨冉妹的带领下,参加生产劳动的妇女越来越多,最后没有一个偷懒,都争着去干活。老人笑着说,她做的事情就是要把妇女从灶台旁、孩子的包围中解放出来。
  
  风风火火的人生
  29岁时,杨冉妹的第一任丈夫去世了。丈夫的嫂子想把她赶出家门,便放火烧了她的房子。杨冉妹回到娘家找来木头,请人帮忙,用双手一点一点的把房子重新造好。公公婆婆去世时,虽然她已经再嫁,但还是没有一句怨言地安葬了他们。她说,这是做人的本分。
  大跃进时,杨冉妹的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饱受着饥饿的威胁。老人的儿子杨培兴至今还记得父亲去世时的情景, “浑身浮肿,活活饿死的。”
  杨冉妹坚强的个性,让她不肯向现实低头。她起早贪黑的带着两个儿子干活,争取多挣点工分,即使这样,依然是饥一顿饱一顿。“早晨睡醒,发现没有吃的,就向邻居借,等到秋收时再还。”杨培兴说。
  尤其是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稻子成熟了,自家根本看不到影。每当这时,杨冉妹总是对儿子说:“算了,都是被饿怕的,不计较了。”
  每一次遇到人生中的困境,杨冉妹都是默默无语,用行动去改变。
  
  不服老的个性
  1999年,93岁的杨冉妹从外面回家,发现钥匙落在屋子里了。她既没等儿子回来,也没叫邻居帮忙,而是一个人爬到楼上,试图取出钥匙。
  谈起此事,老人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没成功,摔了下来,把手摔断了。”
  或许是经历得太多,养成了杨冉妹火爆的性格。老人的大儿子杨培福介绍说,母亲年轻的时候对他们很严厉,要说就说,要打就打。对待他人,都是直言快语,想什么就说什么,也从来不计仇。
  老人的性格有点急,她经常对儿子说,干活就得抓紧,要不就会被别人赶上。
  老人患有风湿,双脚没有力气,行动不便。她说,多亏小儿子这么多年的照料,经常买鸡蛋和肉给她吃,喂她吃饭,背她走路,生病了就去镇上请大夫到家里给她诊治。老人觉得,“这样的生活,我已经很知足了。”
  
  曾常英:相执百年幸福长
  梁 健 赵 明
  
  她一生辗转南北,四个子女分别在四个省出生,她就是百岁老人曾常英……
  
  辗转南北
  1909年7月4日,曾常英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一个贫苦家庭,由于旧社会重男轻女,家里就没有让她上学。
  1929年,曾常英嫁给本省隆回县的青年陈炳烨。结婚时,家里非常拮据。她嫁过来之后,丈夫便到外面务工养家糊口,常年奔波在外。她在家一边抚养孩子,一边操持家务。
  抗战时,曾常英的丈夫考取驾驶兵,应征入伍参加抗日战争,退伍后返家跑运输。那时工作不好找,丈夫断断续续的工作,经常面临失业的危险。
  曾常英随丈夫辗转于重庆、成都、广西等地,甚至到东北、西北等地区找工作,“哪里要驾驶员就往哪儿跑。”
  解放前夕,曾常英的丈夫在柳州电厂当司机,负责货运,她随丈夫来到柳州。1949年,丈夫有一次给客户拉货,拉的是烟和糖,不小心翻车了,货主向他索赔200块大洋。她丈夫因拿不出这么多钱,被辞退了。
  解放后,丈夫来到贵州省建二公司做建筑活,曾常英就带着子女到贵阳与丈夫一起生活。后来,贵阳市运输公司招人,她的丈夫被聘为公司司机。曾常英来到贵阳后,做过很多种工作,先是在一些小的合作社里帮忙,做过马肩垫。后来她加入由省二建公司职工家属组成的装卸社,做装卸工。
  她要经常提着铲、扛着锹,从家里步行到花溪、二戈寨等远郊卸煤。“经常晚上半夜三更才从外面赶回家来。”老人说。贵阳市白云区修铝厂时,她去卸沙石,经常露宿于工地上。因为早出晚归,有时也会遇到危险。一次,她给一辆车卸完煤后,不小心从车上跌落下来,造成手臂关节脱臼错位。
  “吃得亏,打得堆”
  曾常英喜欢争强好胜,但从来不占别人的便宜,都是自己干得多。老人说:“我情愿自己吃亏,不会让人家吃亏。”“吃得亏,打得堆。”“只要自己能够做得到的,就尽量为他人提供一点方便。”
  老人非常客气,就是现在,家里有好吃的,都是对子女说“你吃,你吃”。“按理说应该是我们让她吃。就是母亲为人本分,诚实,待人热情大方,心态好,不计较自己的得失,这可能是母亲长寿的一个原因。”老人的女儿告诉记者。
  老人从来不占便宜。一有客人来了,她就到处找东西招待客人。若是有朋友买鸡蛋、小点心、水果来看望她,她会把身上所有的钱都掏出来,一一打发给客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家庭经济不是很宽裕的境况下,曾常英每月都要给自己母亲和丈夫的母亲分别寄去10多元钱。
  老人说,她的这个习惯是受到父亲的影响。虽然曾常英没有文化,但是父亲把他做人处事的思想言传身教给了她。所以,曾常英诚实、热情的性格至今未改。
  
  相执百年幸福
  老人一生艰辛,连四个子女都分别在湖南、四川、廣西、贵州出生。
  老人退休后,一直未闲着,六七十岁时,还推磨做起了小生意,做卷粉、米皮去买,挣点小钱。直到她88岁,一次背水不小心滑倒把脚跌伤了,忙碌一生的她才歇下来。
  如今,老人生活起居都还能自理。天气 晴好时,老人自己还能上下楼,坐在社区院子里和邻居聊天。
  老人的女儿说:“我的父母都长寿,身体还很硬朗,他们都爱劳动。我还是相信那句话: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不容易的是二老都健在。”老人的女儿说。今年9月,曾常英老人将迎来和老伴结婚80周年的喜庆日子。当记者端起相机要为两位老人合影时,两老并肩相依,窃窃私语,相执的是百年的幸福。
  
  张淑朝:曾经四闯“鬼门关”
  田 婧
  
  在贵阳市沙冲路玉溪社区居委会附近的广场上,人们总会在阳光灿烂的早晨看见这样一位老人:身穿薄薄的衣服,花白的头发,甩着手散步;见到熟人,老人便打招呼,用最为标准的广东话说道, “你早啊!你好啊!”不知道的人,总以为她和其他七八十岁的老人没什么区别;知道的人,便会悄悄跟着她走上一段,深怕她会有什么闪失。她虽然看见了,仍旧不管不顾地走着,精神得很!
  
  百岁还织衣
  老人很能干,而且到今年11月即满100岁。问她叫什么名字,老人总会拿出笔和本子,很认真的写下“张淑朝”,方方正正,居然还是繁体字。
  “你接生意,我来帮你干活,好不好?”这位寿星如今还分担着儿媳妇的工作,经常主动要求帮儿媳妇做裁缝活。儿媳妇怕她干不了。“你老人家好好玩便是。”“你看我可以的。”说着便让儿媳妇扶起她,坐到了缝纫机边,双腿踩着踏板,双手开始做工,一边开心地笑着,一边认真地干活。
  “阿婆厉害得很,现在都还能打毛衣,织帽子;做出来的东西比现在很多的卖得都还要精致。”周围的邻居,都很佩服这位百岁寿星的手艺。看着大家都竖起了大拇指,她干得更起劲,脸上笑成了一朵美丽的芙蓉花。
  
  四闯“鬼门关”
  2007年,老人在贵阳做生意的儿媳妇蒋秀文接到了儿子从广东打来的电话:“妈啊,阿婆不行了啊,眼睛却一直闭不上,是不是在等着你来送送她啊?”放下电话,蒋秀文坐车赶到了广东。医生见了她,第一句话就是:“老人家不行了,赶紧找火葬场的人把她拖走,节哀顺便吧!”蒋秀文一边听医生介绍情况,一边伸手摸了摸老人的鼻孔, “居然还是热的,怎么能拖火葬场呢?”她把老人扶了起来,从头到脚地给老人按摩,一遍又一遍,老人的呼吸越来越明显;再给老人喂一点温热水,老人居然奇迹般地活了过来!
  “她这是到‘鬼门关’又走了一遭,自己又给走回来了!”蒋秀文说,老人已经是第四次闯进‘鬼门关’‘,都被自己这样给“喊”回来了!每次清醒以后,老人总是不停地和儿媳妇说: “我不得死,我现在享共产党的福,我还不想死,我还要多活几年!”
  
  一边烧香,一边做着“大学梦”
  自老人第一次從“鬼门关”里回来,烧香拜佛便成了她每目的“功课”。以前在广东时,家里专门给她腾了一间屋子供她做‘佛事’,先烧香后敬茶,再念上会儿经,一板一眼都很正规,还经常把身体不好的老年人带到家中,让她们跟着一起拜佛;到了贵阳,条件有限,没有了‘佛堂’,她就自己每天念念经。“我老公给她买的面包,她总是要伸手拿到窗外去,说是要给菩萨吃。”蒋秀文说。
  老人除了拜佛之外,还做着“大学梦”。每天要求儿子必须给她买报纸,吃完早点便开始看,不戴老花镜。每次看累了,就对儿媳妇说:“你送我去上老年大学好不好?你看我能读书写字勒!”儿媳妇告诉她,“你年纪大了,人家老年大学不收啊。”失望之余,老人又继续看报,然后一遍又一遍地说,“你送我去上老年大学嘛!我想上大学!”
  
   王之干:英语教学不停歇
  田 婧
  
  在英语教学不是十分普及的年代,他边工作边学习,考入四川大学,学习英语;从四川到湖南、贵州和云南,在60余年辗转数省的教学生涯中,他总是和英语密切相关;虽经28年铁窗生涯,百岁高龄的他仍然不忘自己的英语教育梦想,每天坚持手写英语教案。他,就是遵义市红花岗区赫赫有名的百岁老人王之干。
  
  颠沛流离的求学生涯
  虽然家境艰难,王之干还是进入四川江津城里的中区小学读书,开始了最初的求学路。1923年,王之干初中毕业,顺利考入川东师范学堂(今西南大学)。因为山区缺老师,王之干这位师范“高材生”毕业后便被派往江津嘉乐乡服务,一干就是五年。
  1929年,工作五年后的王之干,考入原四川大学,开始系统学习英语,从此与英语教育结下不解之缘。因为家境贫寒,王之干在川大文学院吴芳其老师的介绍下,毕业后就先后进入原四川大学附属中学和成都天府中学教授中学外语。因教学成绩突出,王之干有幸进入重庆的外语进修班(现四川外国语学院)继续深造学习。就这样,这位英语教员在边工作边为生活奔波之余,一步步走向了英语学习和英语教育双重结合的“循环圈”里。
  
  辗转四省的英语教学之路
  重庆外语进修班学习结束,王之干作为学习成绩优秀者,被调往四川的教会学校,继续教授英语。1937年7月,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0月28日,安徽贵池沦陷。李宗仁组织创办临时中学以收容流亡青年,并很快将临中和其他学校的学生西迁湖南,得到张治中将军的照应,成立“国立第八中学”。王之干这时和其他骨干老师一起,被教育部紧急调往已迁至湖南黔城的这所“国立第八中学”,在抗日烽火中,继续着他的英语教学。
  1940年,王之干辗转调到贵州铜仁三中,并当班主任;1944年,他从铜仁调往安顺陆军兽医学校任教授;解放前夕,王之干又前往云南,在昆明十八中当上了副校长。因为对贵州有着深厚的感情,已过“不惑之年”的王之干选择离开副校长的职位,自愿回到了贵州,到遵义师范任教。回首当时辗转流离的英语教学之路,百岁高龄的王之干,仍然感激那段艰苦却快乐的岁月带给自己的磨炼。
  
  28年铁窗生涯一笑而过
  1951年5月5日下午,在绥阳中学任教的王之干经历了一次特殊的“聊天”。先是当时遵义市第八街石街长通知他说区里的李区长想找他到桃源洞聊天,接着又在户籍员的陪同下来到了桃源洞。李区长没有来和王之干“聊天”,来的只是两个士兵,谈的竟然是他怎么参加的“反共救国会”。此时,一心致力于英语教学的王之干蒙了,他也从此过上了辗转于贵州各大劳教农场的铁窗生活。
  “特殊年代的斗争,都是可以理解的,好在农场的管理人员看我是知识分子,还比较照顾,允许我的衣服上不写‘劳改’两字,允许我在春节请假回家过年。”面对曾经的苦难,这位百岁老人只是一笑而过。1979年,由于证据不足,王之于获得释放,于1981年再次回到他阔别30余年的讲台,在贵阳师范学院当上了副教授,依旧教授英语。
  
  坚持手写英语教案
  1988年,王之于从遵义海龙中学退 休了,让人不解的是,这位当时已经86岁的老教师居然还是“民办教师”。没有抱怨,更无需去申请补贴,这位为英语教学奉献了毕生经历的老教师,就这样过着简单而普通的生活。
  2006年,老寿星开始“回顾”,并不是写自己的“蹉跎岁月”,而是翻开了一堆用报纸细心包好的教学参考书,开始写英语教案。他每天睡过午党便开始动笔,写上一两个小时,这个习惯一直保持至今。如今,这位107岁寿星的书柜里摆满了自己用蓝黑墨水编写的英语教案,条分缕析,字迹工整。
  
  刘淑谦:教育子女的行家
  田 婧
  
  穿过遵义市繁华的丁字口,在离红军街不远的公园路巷子里,百岁老人刘淑谦正在遵义市中医院老年护理医院的一间屋子里看《新闻30分》,虽然听力不是很好,视力很好的她仍然能隔两米远看电视,每天过着“集中养老”的幸福生活。就是这位102岁老寿星,在丈夫去世后,白手起家还培养出4个大学生,其中两个工作后享受了政府特殊津贴。
  
  用爱教育,感动一家老小
  在重男轻女的年代,女孩子是没有机会上学的,刘淑谦也一样。由于父亲是私塾先生,刘淑谦虽然没能正常上学却也跟着父亲在私塾里识得几个字,从小便知道读书识字的重要。
  上世纪30年代,这位“小康之家的小姐”出嫁到王家;由于会识字理财,这位有点文化的小姐很快就当上了整个家族的大管家,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
  自己的儿女没有出生时,这位大管家把管教家中的每一个孩子当成自己的责任。也不多说话,就是给他们生活上最大的照顾,在饮食起居上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用爱感动一家老小。老人侄儿侄女都说,老人简直就是他们的妈妈。
  
  再穷也得进学校
  1953年,刘淑谦的丈夫去世。这位一直以来只操持家务的妇女,看着自己的8个儿女,最大的才17岁,决定“走出家门”,开始自谋出路。她不仅仅是为了养活儿女,更为了子女不因为家庭困难而放弃学业。
  卖粑粑、卖酸菜、卖羊肉粉,刘淑谦已经不记得自己干过多少事情,只记得在政府的帮助下,她的8个子女从来没有因为交不起学费而中途辍学。儿子王义康是家中的第五个孩子,在遵义医学院任教的他,至今仍记得自己当时在母亲的督促下,一边帮着打理家务,一边坚持上学、写作业。虽然有着大雪天光着脚板走到学校读书的苦难经历,母亲坚持不让子女辍学的决心和勇气却让他至今感激, “要不是母亲对教育的重视,我们就过不上今天这样幸福的生活。”
  
  潜移默化,用行动教育子女
  说起母亲对自己的教育,王义康回忆道,刘淑谦是个不善言辞的人,没有什么具体的话来教育孩子,但是她的勤劳和面对艰难生活的勇气却在行动中潜移默化地感染了8个子女。
  她将侄儿侄女们视如己出,让孩子们学会了博爱和关怀他人;她出生小康之家却自力更生,让孩子们学会了独立;她从容面对生活的苦难,让孩子们学会了坚强和乐观;她坚持让孩子们在逆境中完成学业,更让这8个子女深切感受到“知识改变命运”的人生真谛。
  “母亲没受过多少教育却无比地重视教育,这种在当时都称得上‘先进’的思想改变了我和兄弟姐妹们的命运,也让我们的生活一天天地变好。”这位已经退休还仍然被遵义医学院返聘回校任教的老教师,一辈子感激母亲刘淑谦朴实却改变命运的“教育思想”。
  
  享教育的福
  如今,这位102岁“民间教育能手”在遵义市中医院老年护理医院里过着专人陪护,儿女轮流送饭的惬意生活。喜欢喝骨头汤、吃水果的她一周尽享子女们轮流准备的一日三餐,每天和儿女们特地请来照顾她的李阿姨过着看看电视、聊聊天的生活,早晚还有医护人员专门为她检查身体,小病不出门,大病不用愁。
  照顾她的李阿姨说, “老寿星真是享福啊,子女们知书达理,个个都是孝順的孩子。”王义康老师说,“母亲是享上教育的福,要不是因为她坚持送我们上学,我们贫苦的命运就得不到改变,这样幸福的晚年更是无从谈起。”这时候,刘淑谦翘起了脚,依旧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自在、安详!
  、
  穆培先:劳苦百年笑人生
  梁 健
  
  贫苦人生
  1906年6月23日,穆培先出生于金沙县沙土镇,由于父亲有吸食鸦片的恶习,受家境所迫,年仅12岁的她就出门到处做工,背负起维持家庭生计的担子。
  后来,穆培先的兄弟长大成家,把家里的房子分完了,她只好出来另谋生路。她嫁到遵义后,丈夫的兄弟姐妹欺负她,没给她房子住,她便自己搭建了简陋的茅草屋。
  解放前,穆培先的丈夫也吸食鸦片上瘾,把家里的积蓄花光,田地也被卖掉。为了维持家庭生计,穆培先用自己积攒的40块大洋把田买了回来。
  为了补贴家用,穆培先还在地里种菜,然后挑到城里去卖,来回要走几十公里的路。她总是早早的就起床,有时到了县城天还没亮。伴随着艰辛和困苦,穆培先一路坚强地走来。
  
  勤劳干练
  解放后,穆培先担任起了妇女队长,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在劳动中,她总是率先垂范,带领两百多位群众搞种植,见有些人把坑挖得很浅,她就把这些人叫来,认真做示范,把方法传授给大家。她告诉大家,要把坑打深点,土要松,这样好起苗。看着穆培先打好的一个个土坑,群众都说: “这个老人打的坑好,好种蔬菜啊。”
  干工作时,穆培先总是有计划有安排,并且要求严格。上世纪60年代,穆培先带领妇女参加修筑家乡铁路,为了较好地完成任务,穆培先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有些年轻姑娘性情急躁,对穆培先说: “能不能做完了就先走。”穆培先便对她们说: “做完了再说。”
  
  以人为本
  是非分明,公正合理,讲求和谐,是穆培先做事和生活的准则。在吃大锅饭的年代,她得知有些群众吃不饱时,她总是把自己的东西分给群众;群众发生纠纷,她就是调解员……
  老人64岁的儿子王治昌告诉记者:“母亲一生做了很多好事,在生产和生活中,她不准搞破坏,不准骂人,不准打人,要求大家和睦相处。她能管得住人,是因为她没有私心,没有怨气。爱集体,爱劳动。”
  上世纪60年代“四清”运动中,有群众斗地主时,准备打断地主的手。穆培先对群众说:“你们没收他们的财产就行了,不要打断人家的手。”为此,有些群众不理解,说穆培先还护着地主,穆培先就对群众说:“人家还要靠手生活,要留人一条生路。”
  
  笑对人生
  养家糊口、抚育子孙、生产劳动,穆培先一生艰辛,却从未把困难流露出来。在旧社会,面对生活的困苦,穆培先说:“我不怕生,也不怕死”。
  人民解放军解放遵义时,国民党士兵进行抵抗,穆培先对国民党士兵说: “你们打 什么打,你们打不过人家的。”
  上世纪60年代,响应国家号召,穆培先把儿子王治高送进了部队。王治高至今还能清楚的记得当年当兵时母亲的叮嘱: “好好做人,认真锻炼。”
  老人有时也看电视,当看到革命历史题材的内容时,她说:“革命辛苦啊,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前不久,穆培先不小心从床上跌倒在地上,额头受了伤,这几天不做家务了,要是平时,老人不会让自己闲着的,做起洗衣、做饭等家务来,动作还很利索。
  如今,老人已是五世同堂,儿孙绕膝。老人随欲而安,用她的话来说,就是“能够做就做,能够睡就睡。”
  
  为百岁寿星敬赠嵌名诗
  马浡善
  
  编者按:本刊策划的“60位百岁老人见证建国60周年”专题报道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贵阳市文心诗社70岁的马浡善老人特意为本刊已报道过的百岁寿星作嵌名诗。本期,我们将继续刊发。同时,也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为这些百岁寿星赋诗作文。
  
  (十一)
  敬赠104岁寿星鄢成武
  鄢祖在天夸裔坚,
  成天谈笑乐无边。
  武松模样玩打虎,
  百岁湘游拒女牵。
  
  (十二)
  敬赠102岁寿星陈中珍
  陈婆龙硐云根寿,
  中外长春三好传。
  珍玉安详福瑞永,
  乐于施舍送人甜。
  
  (十三)
  敬赠102岁寿星陈尚轩
  陈老甘溪耳目尖,
  尚方推算掌伸言。
  轩轩仪态银胡翘,
  四代同堂乐翩翩。
  
  (十四)
  敬贈100岁寿星蒋朝义
  蒋奶开心茹饭咽。
  朝天福寿宴桃湾。
  义声随摆龙门阵,
  自种柑橘格外甜。
  
  (十五)
  敬赠100岁寿星王吾猫
  王婆旁海水珠嫣,
  吾爱寿星光我黔。
  猫眼莹莹蹲刈草,
  酸汤补体硬朗肩。
  
  (十六)
  敬赠101岁寿星王巫那
  王奶裁缝一巧手,
  巫名不做鬼巫仙。
  那般福运康强体,
  淳朴善良勤俭源。
  
  (十七)
  敬赠106岁寿星王杨氏
  王婆苗寨一“花仙”
  杨柳般飘总不闲。
  氏族巧手绣福运,
  文盲心算似明贤。
  
  (十八)
  敬赠106岁寿星余老懂
  余爷喝酒规三两,
  老汉常斟益寿筵。
  懂此养生谙此道,
  “百年陈酒”夜郎传
  
  (十九)
  敬赠100岁寿星王老育
  王奶苗歌苗舞演,
  老夸酸辣酒盅缘。
  育儿辛苦不辞累,
  睿智人生常笑颜。
  
  (二十)
  敬赠101岁寿星梁刷清凤
  梁祝侗歌声不断,
  刷新五代喜同筵。
  青春到老唱和过,
  凤骨凰姿总笑颜。
  
  晚晴祝福
  
  100岁寿星贾希陶,在您百岁生日到来之际,晚晴杂志社编辑部全体人员祝您:能吃能睡身体好!腿脚灵便心情好!耳聪目明精神好!每天开心生活好!万事如意一切皆好!
  晚晴杂志社编辑部全体人员
  2009年6月
  祝102岁母亲龙素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女犹绍清婿于兴凉携子及孙敬上
  2009年6月
  于父亲莫敬山106岁寿辰之际恭祝“松鹤长春,春秋不老,快乐远长!”
  幺子老六携子孙敬上
  2009年6月
  老祖祖,祝您生日快乐!因为路途遥远,爸爸妈妈工作太忙,无法回去。我代表他们在这里给您拜寿了,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您的小重孙:赵云轩
  2009年6月
  
  域外传真
  
  日本老人诗朗诵
  在日本,朗诵诗歌被人们视作一种既健心又健身的活动。日本广播公司10年前创办的朗诵函授中心共接纳了4万余名学员,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竟占六成以上。老人们纷纷将自己的诗朗诵录音带寄往函授中心,再由教师做出点评和指导。日本的健康专家们认定,老人常进行诗朗诵可增加肺活量,改善记忆力,甚至还可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其他文献
对症散步好处多    普通散步法:速度每分钟60~90步,每次20~30分钟。适合患冠心病、高血压、脑溢血后遗症、呼吸系统疾病的老人。  逍遥散步法:老年人饭后缓步徐行,每次5~10分钟,可舒筋骨、平血气,有益调节情绪、醒脑养神、增强记忆力。  快速散步法:散步时昂首挺胸、阔步向前,每分钟90~120步,每次30~40分钟。适宜慢性关节炎、胃肠道疾病恢复期的老年患者。  摆臂散步法:散步时,两臂随
期刊
老祖太已经90岁高龄,与我们这个家没有血缘关系。她是我公公的堂祖母,年轻时因身体很差不能生育,年老后,老人家更加孤苦,公公和婆婆便把老人接到城里同吃同住。  9年前,我结婚跨进了这个家。像接力棒一样,公公婆婆把老祖太的生活起居交给了我和丈夫。尽管我是这个家庭的新成员,但老祖太一开始就很宠爱我,总是给我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也时常在想,我应该怎样去报答她,让老人家安享晚年。老祖太身体有一个顽疾,已经有2
期刊
高血压患者健康药膳  肝阳上亢型:头晕目眩,头痛面赤,心悸烦躁易怒,口苦口干,便秘尿黄,苔黄少津,脉弦数有力。  药膳:菊楂钩藤决明饮  原料:杭白菊6克,钩藤6克,生山楂10克,决明子10克,冰糖适量。  制法:将钩藤、山楂煎汁,约500毫升,冲泡菊花,调入冰糖代茶饮。  特点:本品中菊花、决明子清肝明目而降血压,山楂活血化瘀可降血脂,钩藤清热平肝,可治头目眩晕,对于肝阳上亢、头目眩晕者,最为适
期刊
那年秋天,父亲从乡中学调到县三中任教,七岁的我也随之从乡下转到县一小读书。当我那双穿着布鞋的脚第一次落在县城的柏油路上时,我心灵的天平顿时失去了平衡。原因很简单,我是班上唯一来自乡下的插班生,只有我穿着布鞋。  因为左脚被烫伤,上学第一天,我是趿着一只布鞋出现在教室门口的。面对那些白净的城里孩子,我觉得自己像只混迹于天鹅群里的丑小鸭。班主任在教室后排的墙角处加了一张桌子,当我迎着同学们好奇的目光走
期刊
一位老大哥给我来电话,说最近很烦,我问他烦什么,他说孙子辈跟他们老俩口闹别扭,说他们不慈爱。“清官难断家务事”,究竟是这位老兄对孙辈严有余而慈不足,还是其孙辈无端苛求,乃至无理取闹,我不敢率言。不过,老辈与小辈之间发生龌龉,从老辈这方面来说,“缺慈”确是因素之一。  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孝”的弘扬是不遗余力的,作为一种伦理资源,其中精华自然要继承;相对而言,对人伦中的“慈”的强调,似乎力度就差
期刊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笔者读了《池必卿漫忆》一文,作者用平实而生动的笔触,回忆了和贵州省委原第一书记池必卿同志一起工作的点点滴滴。由于文中翔实地记录了贵州在改革开放初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此文不仅可以当成池必卿同志的回忆录来读,也可以当成贵州的改革开放历史来读。  而此文的作者就是见证了贵州改革开放的贵州省委原书记朱厚泽。  见到朱老,是在他下榻的贵阳天怡豪生酒店。朱老的亲切、随和让我们原来的拘谨一扫而光
期刊
“人老腿先老”,年纪大了,有人小腿上会出现一些扩张迂曲的“青筋”,这是因为站立位时,地心引力与肌肉疲乏等因素,致使血液回流不畅和静脉压力持续升高,血液滞留末梢血管,部份静脉瓣膜负荷过重而产生异常的扩张与曲折,并在皮下浮现蚯蚓状或网状突出,这就是浅表性静脉曲张。初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加重而出现小腿胀痛、水肿,朝轻暮重,久站久坐也会加重。如不积极治疗,多数会引起并发症,危害健康。医学专家提示:经常穿
期刊
潘桂萍从1989年11月调入离退局那天起,心中就时时有了阵痛的感觉,这阵痛来源于老同志们苍老无助的脸,来源于他们所面临的窘境和困难。可是从纪检岗位上走来的潘桂萍,由于长期的工作经历养成的那份无私、无畏的精神,使她没有在困难面前却步,而是迎着困难迈进。从此,离退局的工作成了她的真情之旅。    做事“责平”    为使老干部的医药费能够及时报销,让老干部有病能够得到及时治疗,又不造成浪费,2002年
期刊
家住贵阳市南明区盛世花城小区的张大爷今年63岁。经常参加社会活动的他,日前为买一件衣服而感到烦恼。“我想买一件时尚一点的白衬衫,因为人老了体形变化很大,现在给年轻人做的衬衫我穿不了,而给老年人做的衬衫样式又太单一,不够时尚。”他几乎跑遍了所有商场,都买不到适合他且时尚——点的白衬衫。  “我相信我遇到的问题不是个案,上了岁数的老人都会遇到这个问题,老年人用品市场,应该引起更多企业的注意。”张大爷说
期刊
由江口县团县委、妇联、民政局、老龄办联合实施的“敬老工程”,得到全县青少年的热烈响应,全县约有2万余青年民兵志愿者、巾帼服务队踊跃参加了敬老活动,青少年与孤寡老人认亲结对达10000余人次,为580多名孤寡老人的晚年生活和2000多户优抚对象增添了温暖和欢乐。  “敬老工程”活动开展后,大家踊跃向老人们送温暖,献爱心。江口县公安局上百名干警与双江镇敬老院16名孤寡老人认亲结对,逢年过节送衣送物,问
期刊